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傳統意義上,過了元宵,這個年算是過完了。
今年春節,不少朋友感慨年味淡了,可其實,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大量獨具魅力的年俗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各色各樣的年俗,正通過抖音被記錄下來,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了解。
1.打醬油
“不打醬油不過年,打了醬油過大年。”
你可能想不到,在江蘇鎮江,打醬油,是每年過年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動。
每年春節前夕,鎮江都會上演萬人打醬油的盛況,人們拎著大瓶小桶排著幾百米長長的隊伍打醬油。
今年當地政府爲此准備了300噸新鮮釀制的醬油。當地一位大爺說,以前沒退休前都是大哥來排隊打醬油,給兄弟姐妹們分,現在大哥年紀大了,就輪到我來打。
評論區裏,有網友感慨:活了這麽大,第一次知道,打醬油在別的地方居然是一種年俗。
這醬油,打的是年味,也是情懷。
2.擲彩門
過年,全國各地都要放鞭炮,點煙花,但在廣州從化,春節的煙花別有趣味。
從明清開始,每年正月元宵前後,從化各處鄉村皆舉行“擲彩門”活動。
裝滿各式煙花和炮竹的花籃,用細鐵條繞紮而成,作爲彩門,懸挂在祠堂門前十余米高的鐵杆上。村子裏一個個年輕小夥燃燒鞭炮,扔向高空的彩門,如果鞭炮點亮彩門裏的煙花,就會使其燃放轉動,點鍾彩門的人則會得到獎勵。
“彩門”寓意彩數、好彩,即好運氣、吉祥之兆。
3.打麻糍
打麻糍,是浙江、江西一帶,很多農村家庭每年春節的保留項目。
麻糍有著悠久的曆史,因香糯粘滑、口感獨特而頗受衆人喜愛。糯米蒸熟後,經杵搗舂捶加工而成的形狀各異的熟食品,便是麻糍。
打麻糍是個技術活,講究快、准、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常常三五家合起來共同完成,兄弟多的人家,也有單家獨個完成的。
評論裏網友說:隔著屏幕,都可以聞到家的味道。
4.吃刨湯
“吃刨湯”,是我國西南部等省地區農村曆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
所謂“吃刨湯”就是農村在快要過年的時候,家裏殺年豬,請上親朋好友,把豬的新鮮肉和內髒等煮一大鍋,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
哪家要吃“刨湯”,那天這戶農民家中就會十分熱鬧, 邊吃邊談,既聯絡友情,又互通信息,還籌劃來年發展,所以這種“吃刨湯”文化,能沿襲至今。
5.鐵芯子
鐵芯子是甘肅臯蘭縣流傳很廣的一種地方民俗文藝活動,是古老社火中一門獨特技藝,以險、妙取勝。在清朝時期由華北地區來涼州經商的人傳入。
鐵芯子設計奇巧驚險,選五六歲的兒童裝扮成某一故事中的人物,分兩層或三層固定在鐵支架上,鐵支架不外露,而是隱藏在戲裝下面,相互連接在一起,支架根端固定在一個平台上。
表演時數十名青壯年將桌擡起,鑼鼓在前開道,前呼後擁遊行街市,熱鬧非凡。
6.東北大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耳熟能詳的代表性舞蹈。在東北,大秧歌更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活動。
早在康熙年間,東北就已經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辦秧歌的習俗。在東北地區,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爲“秧歌”。
元宵節當天,東北大秧歌的鼓樂聲會從早晨響到晚上,城裏的大街小巷、社區廣場都會有秧歌隊伍不時出現。在基層鄉鎮,秧歌彙演、秧歌大賽、秧歌晚會等活動,則把過年的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7.英歌舞
在南方,年俗舞蹈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
廣東普甯市流行一種叫做英歌的舞蹈,全市大部分鄉村都有英歌隊。
英歌舞描寫的是梁山好漢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由一群年輕力壯、英武潇灑的小夥來跳,村民認爲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風邪氣驅趕淨盡,以正壓邪,確保平安。
表演隊伍人數少則24人、36人,多則72人,最多可達108人,表演者拿一根“英歌槌”,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陣陣吆喝聲、鑼鼓聲、棒槌聲,舞者勇猛,舞出威武豪邁的氣勢。
英歌舞已經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抖音上,不少網友說,這麽好的文化,應該讓更多人了解。非遺的傳承,需要參與,更需要被記錄傳播。
8.撈魚生
春節,是全球華人共同的節日,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也用抖音記錄自己獨特的年俗。
撈魚生,是南洋一帶的傳統年俗,尤其流行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是當地華人獨特的慶祝新年的方式。
撈魚生多在正月初七,七彩缤紛的魚生有七彩燦爛的好寓意,而“七彩魚生”這個名稱,又有“風生水起”及“越撈越旺”的寓意。
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裏,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這個春節,抖音記錄下缤紛多彩的年俗
這些散發著獨特魅力的習俗
不再被局限于一城一地
南方人爲大秧歌點贊
北方朋友則驚歎擲彩門的精巧
東西南北,五湖四海
春節裏,那些散落各地的傳統年俗
通過抖音相互看見
記錄本身是一種力量
只要美好生活能被記錄
年味就不會淡,不會斷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會隨著我們的記錄
源遠流長
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