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羅店鎮許壩村
許壩村是位于京山縣羅店鎮境內,應隨公路旁的一個普通村莊,該村以打工經濟著稱。上世紀90年代初,村子裏的青壯年便紛紛外出打工、經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大潮中,他們找尋著自己的發展空間。10多年過去了,這批淘金者在創業致富的道路上,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木地板市場,他們在全國大中城市開廠設店,經營木地板及配件,構築起一條集加工、銷售、安裝、維修的産業鏈條,帶動從業人員上萬人。在這批創業者當中,最爲成功的要數一批來自許壩村的馬姓創業者,他們和當地及周邊地區的一批外出創業人員形成了龐大的“馬家軍”隊伍,活躍在全國各地木地板市場,地板事業做得一個比一個成功,資産過百萬、千萬的不在少數。近日,筆者通過實地采訪、電話連線等方式了解到這批創業者的事迹,現記錄成文展示給讀者。
萌 芽
“馬家軍”從小村莊走進大都市,馳騁中國木地板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過份,據業內人士稱,“馬家軍”的幾個領軍人物分別在華中、華南、華東,西南,西北、等地從事木地板及地板配件經營,産品輻射全中國,他們在營銷上只要略有動作,整個業內市場就會掀起一陣波瀾。
馬貞亮在京山聖象地板 旗艦店
提到“馬家軍”的崛起史,不得不提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湖北聖象木業公司總經理馬貞亮。現年45歲馬貞亮出生于羅店鎮許壩村6組,1983年考入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988年畢業後在武漢一家服裝外貿出口企業工作。1996年底,馬貞亮離開公司准備自主創業時,其堂弟馬亮平從工作的單位甯波某塑料廠帶來了價值十多萬元的塑料扣板來漢銷售,馬貞亮覺得當時武漢的裝飾材料商機不錯,便到武昌小東門租了個店鋪,賣堂弟的産品,沒想到生意還不錯。馬貞亮乘勢而上,在漢口民意四路開設新店,由于經營費用過高出現了虧損。于是,馬貞亮便尋找著新的發展商機試圖突圍。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流行于歐美的強化地板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並逐步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在一次聚會上,馬貞亮遇到了當時在聖象總公司任要職的同學,得知了聖象總公司在華中地區,尤其是湖北地區的戰略意圖。而後在對湖北地板市場進行初步調查分析以後,馬貞亮對做聖象地板湖北總代理非常感興趣。爲了達到做總代理的要求,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聯合其他5個股東,湊足了80萬元,成立了公司,代理聖象地板,自己出任總經理。
2002年下半年,聖象總公司在新加坡上市,而後聖象集團成立,聖象步入快速發展期。集團總裁翁少斌對湖北市場的前景和馬貞亮個人市場行銷的掌控能力非常看好,又注入資金200萬、新的湖北聖象木業公司成立了,馬貞亮占股35%。
新資金的注入,讓聖象地板湖北市場得到了爆發式增長。2002年下半年,爲提高市場占有率,聖象公司在湖北的孝感、宜昌、荊門等地級市開展“萬人踩踏”等一系列的促銷活動,使聖象地板當年的銷售量翻了兩番。
2005年3月,馬貞亮在漢口順道街愛家裝飾城,投資150多萬元,精裝修了一個1500平米的超豪華展示廳,是普通專賣店的六倍,是集團公司在全國的示範店。展廳采用情景化銷售模式,專門設計了廚房、客廳的場景,讓消費者在實景模擬中産生購買欲求。他還請來瑞典乒乓球名將瓦爾德內爾開展促銷,在武漢家裝市場刮起了一股“崇尚健康與自然”旋風 。從此之後,馬貞亮的地板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事業如日中天。
得益于聖象地板在湖北市場的穩健發展,馬貞亮收獲頗豐,他在江漢北路九運大廈購買了第17層的房産,作爲公司的辦公場所,在黃陂盤龍城購買了20畝地,興建起了公司自有的地板物流配送中心,公司常年有固定安裝工人近200人。近年來,聖象地板不斷在全省市、縣展開擴張,目前在省內已開有聖象地板專營店100多家,湖北聖象木業公司發展勢頭良好,銷售量始終穩居市場第一。2008年10月31日,聖象地板京山旗艦店盛裝開業,馬貞亮作爲公司領導兼家鄉人,親臨現場,簽售産品。
耕 耘
采訪過程中,我們在羅店鎮許壩村6組的一幢別墅裏見到了馬貞亮的父親馬群華、母親明三英。這幢取名“群英苑”的別墅,有400多個平米,是全家子女在外地創業成功後回老家興建的,一則是爲年邁的父母改善居住環境,盡獻孝心;二來逢年過節,也方便一家人回家團聚。
馬群華夫婦一生育有6個子女,其中5個男孩,一個女孩。6個子女如今都在全國各地從事木地板及地板配件生意,個個成績斐然。大哥馬延亮,1961年出生,京山師範畢業後,先後在羅店、應城等地從事教育工作,後辭職到西安從事木地板配件生意,目前已在西安開廠,全家人在當地安家落戶;二哥馬貞亮,是最早從事木地板生意的領軍人物,現爲湖北聖象木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三哥馬明亮,素有中國地板配件“教父”之稱,1968年出生,武漢大學畢業,法學碩士,在深圳創辦了南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地板扣條、地腳線、地膜等裝飾材料,産品暢銷全國各地,並常年出口歐美、非洲、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四哥馬國翔,1970年出生,在武漢辦有國翔裝飾材料廠,生産強化地板、木地板地腳線兩大系列産品,資産雄厚;老五馬钰峰,1974年出生,在山東濟南辦有木地板配件廠,生意紅火。另外,馬閏秀作爲馬家唯一的女兒,生意也不在其它幾個兄弟之下,目前在武漢東西湖興辦有塑料地膜(珍珠棉)廠。
說起當初孩子們上學時的艱難,馬群華老人感觸頗深。老二馬貞亮1983年考入大學,老三馬明亮1986年考入大學,其他幾個上中學。家裏種了14畝農田,2畝菜地,全靠兩位老人勤扒苦做,但還是不夠支付所有孩子的學費。老二、老三同時上大學後,每個月都要在信用社貸款100元,一個孩子寄去50元。6個孩子同時讀書的時間持續了三年,每到交學費時總是借了東家借西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現在,6個孩子各有出息,是馬群華最值得欣慰的一件事。今年5月,老人心髒病發作,在武漢做了手術,前後花了20多萬元,手術費用由馬家兄妹集體承擔。
也許是窮日子過怕了,馬家兄妹成年後就有一種融入市場做買賣的念頭,一個個放棄了原來的工作,選擇了木地板市場作爲發展方向。短短的幾年奮鬥,一個個的腰包就鼓起來了。第一個富裕起來的當數馬貞亮,已在武漢安家落戶(現爲加拿大籍華人),其它幾個兄弟是在他的引薦下出來做地板生意的。三哥馬明亮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武漢某電信部門工作,在馬貞亮生意日益擴張的啓發下,辭職到深圳經營木地板配件,後來開了工廠,擁有自己的“創璟”地板配件品牌,是中國地板配件産業發展的領路人;四哥馬國翔人稱“馬家軍”的二號人物,生意也做得也非常成功。當初在聖象總公司工程部從事鋪地板工作。一天,他在爲客戶安裝扣條的過程中,不慎將一支價值200元的扣條劇斷了,爲了避免公司追究責任,自己從市場上花了60元買了一支扣條補上,才把事情處理好。從這件事中,馬國翔看到商機,一支扣條就可以輕松賺一百多元,何不去經營扣條生意?于是在1999年,馬國翔毅然離開公司,開了個9平米的店,擔任創璟地板配件湖北總代理,專業從事地板配件批發,每月能純賺五六千元,再後來就獨立開廠了,工廠一天天做大做強,如今在武漢擁有自己的國翔裝飾材料廠,生産強化地板、木地板地腳線産品,僅地腳線每月生産量就達30萬根,每根地腳線售價3.00—7.00元之間,地板與地腳線月産值在500萬元左右;老五馬钰峰從馬店中學畢業後投奔在深圳的三哥馬明亮,在打工的過程中,慢慢積累了生意經,然後自己獨立門戶,北上濟南投資開廠。馬閏秀進入地板配件行業之前在馬店老家釀酒、開拖拉機,搞副業經營,看到幾個兄弟創業致富後,心動了,便放棄了家裏的經營,先後輾轉北京、沈陽等地,最後在武漢東西湖投資辦廠,專做木地板輔助産品——地板地膜(珍珠棉),現生産的地板地膜占到了湖北市場份額的70%。
收 獲
在許壩村,該村支部書記許佳傑告訴我們,像馬家六兄妹一樣的許壩村民,目前在全國各地從事地板及地板配件生意的占到了全村勞動力的50%之多,最遠的業務已經做到了西藏。當初出門時都是親戚連親戚,朋友帶朋友,心懷創業之夢,憑著一股敢闖敢拼的勁頭,在木地板市場上灑下一路汗水,各自找到了自己的致富之路。近幾年,全村每年從事地板及地板配件生産與銷售總收入在數千萬。
“馬家軍”帶動的不僅是一個許壩村,更有羅店鎮乃至京山縣爲數不少的地板及地板配件的營銷人員。目前,僅羅店鎮在全國各地從事木地板及其配件産業從業人員多達3000余人,成爲該鎮外出務工經商的打工品牌和一張靓麗名片。在全國各地從事地板及地板配件生産、批發銷售的京山人占據全國市場半壁江山。成都木地板配件市場規模龐大,據調查已被三名京山羅店人給壟斷了;在首都北京,有10多名京山人開工廠做地板和地板配件生意;在西藏拉薩,羅店敖家的幾個生意人在當地批發銷售地板和配件,有的一年賺取上百萬元。
短短的十余年間,羅店人已在地板及地板配件的生産、批發、零售上,在全國建起了一個輻射大中城市以及發達地區縣市的龐大而穩定的銷售網絡,形成了一條嚴密結實的産供銷鏈條,初具産業氣候。從業人員已由縣內的羅店、宋河擴展到縣外的應城等地,僅加工、銷售、安裝在內的從業人員有數萬人之多。一批早期出去的先行創業者已不滿足單單銷售地板和地板配件了,已向地板及地板配件的生産領域進軍,動辄投資數百萬元在粵、鄂、陝、閩、江、浙、京、魯等地辦廠,生産的地板及配件種類覆蓋複合型、實木型,鋁合金型多達數十個品種。據粗略統計,羅店籍在外人員已在發達地區建立相關規模企業80余家,固定資産投入達1.5-2億,自創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地板品牌1個,生産配件貼牌品牌50余個。很多從業人員在3-4年的時間裏,就贏利百萬,甚至千萬元。許壩村6組村民馬延金 1998年,從親朋好友那裏借了4000元錢,孤身一人到湖南省長沙市專營地板配件。經過10年的打拼,現在已成爲一個擁有資産達千萬元的專營大戶。馬亮平,即馬貞亮的堂弟,畢業于湖北商專,和馬貞亮一起最早從事木地板生意,10多年後也擁有了自己的工廠,在武昌白沙洲創辦了美標裝飾材料廠,以生産木地板地腳線爲主,每月生産量在40-50萬根,月産值300萬以上(是國內地板配件行業的元老之一)。許壩村6組村民馬永清,雖然是一個後起之秀,但發展速度也毫不遜色,如今他的成都公司生産的地板及地板配件,年産值達數千萬元,在當地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他們當中已有不少人在武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購置了房産和小車。如在浙江蒼南和在西安辦廠的馬望火,在南昌辦廠的陳治平等人就是這批人中的典型傑出代表。
許壩村支部書記許佳傑最後告訴我們,在“馬家軍”的帶動下,全村勞動力858人,在外從事地板及地板配件生意的就達到470人,每年爲村裏賺回上千萬的收入。致富後的村民捐款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一排排整齊的小洋樓,用上了空調、熱水器、有線電視,絲毫不比城裏人過得差。逢年過節,一輛輛從全國各地開回來的豪華轎車,在村內形成了一道道靓麗的風景。(作者:黃小明 原載《荊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