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用16畝自耕田,試種了13個不同類型的優質稻種,經過晚造試驗,我心中的5個‘明星’出來了。”勵叔說。
勵叔名叫茹嘉勵,今年75歲,家住廣東陽江市陽東區大溝鎮新梨村。多年來,經他“試驗”推廣的農作物,成爲當地農戶家庭年純增收3萬元以上的“拳頭産品”,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村民成了他的“粉絲”。
陽東區大溝鎮新梨村農民茹嘉勵在水稻“試驗田”。李向東 攝
別人“曬娃”他“曬稻”
初冬11月,當記者邁進勵叔的院子時,看到房前空地晾曬的晚造稻谷,金燦燦一片。仿佛“曬娃”般,他拎出一袋大米,招呼我們捧起來聞,果然米香撲鼻。
勵叔自豪地說這是今年最得意的“種子選手”,叫“農科一號”,又名“巧兩優香粘”,今年秋種時從省農科院引種,是特級優質稻米,試種畝産達992斤。
勵叔給記者看了一張張寫滿村民姓名的信紙,這是一份特殊的名單,上面記錄的是從他手中免費領走優選早造種子的村民。
細看勵叔手寫的這份名單,簽領記錄不少:涼水村茹仕根12畝12包、茹羅衆6畝6包……不僅覆蓋到了新梨村7條自然村,還有周邊村委會的。許姐就是從東平鎮趕過來的,“明年開春,我准備搞稻花禾蟲項目,爲了提高效益,水稻品種我看准了勵叔分享的‘農科一號’”。
茹嘉勵展示“試驗”成果。文春梅 攝
在勵叔家中與他聊天時,常被這樣登門的“客人”或電話打斷。別人秋收後的賦閑期,他卻格外忙碌。
“只要聽說勵叔這裏有了‘試驗’新成果,大夥都坐不住,路遠的先電話咨詢,家在近旁的幹脆上門討教。好種子、好經驗,他都毫無保留,快收獲時,他又跑前跑後推銷。”村裏以種田勤快著稱的鍾賢勝夫婦這樣說。
“今年晚造我跟著他種了華農大的‘十九香’,畝産1000斤,未脫殼的稻谷每百斤賣了260元,比普通雜優品種多賣了60元。”鍾屋村的鍾良坤給記者算起賬來。
家住江東村的譚水許,不僅是勵叔這份“特殊”名單上的一員,還是他常年重點幫扶的“鄰居”。“早年,勵叔第一次來我家時就跟我講,手有殘疾不怕,不能外出務工在家務農也有前途。政府的救助能解決溫飽,但要致富,還得靠自己的勤勞。遇到具體困難,他來幫。”這樣一句貼心的承諾,勵叔說到做到,每每“試驗”出好種子,水許家總能收到一份,特別的關愛還包括肥料、種植指導、上門收購等多方面支援。
如今,譚家夫婦依靠冬種玉米、春種番薯、秋種優質稻、兼種甘蔗的輪作模式,不僅住上了兩層小樓,每年務農純收入達到了5萬元左右,兩個女兒也讀上了衛校。
和水許家一樣,許多村民都嘗到了效益農業的甜頭,他們幹勁十足。初冬時節,在新梨村轉上一圈會發現,原來因勞動力流失撂荒的不少農田,都被“拾掇”了起來。
如何練就一雙“鷹眼”?
腦子活、市場行情看得准,這是村民對勵叔的普遍印象。年過七旬的勵叔如何練就了一雙“鷹眼”?被問到是否有獨家秘訣時,勵叔說:“這幾年我的‘試驗’推廣比較順利,但早期不是沒栽過跟頭。”勵叔說,有兩件事他不能忘。
一次是在2002年,勵叔當時剛上任新梨村黨支部書記,很想爲鄉親謀一條致富新路。在友人的推薦下,他發動村民冬種馬鈴薯400多畝,但由于種子源頭不好,種下沒多久薯苗就出現瘟病,當年的收成很不理想。爲了對此事負責,他自掏腰包幾萬元補上了村民的部分損失。通過這件事,他也意識到優質種子對莊稼人的收成有多重要。
另一次是在2006年初,他拉了6000斤粵甜9號玉米去佛山賣。去之前滿腔期待,可到了市場才發現,別人從台灣引種的玉米更優質,1.2元一斤都十分搶手,而自己一車玉米卻少人問津,最後以0.6元一斤勉強脫手。這次跑市場的經曆讓勵叔暗下決心,種農産品絕不能盲目跟風,不然即使高産,也會因同質化産品過多而價賤傷農。
茹嘉勵曬出今年水稻“試驗”最得意品種“農科一號”。譚晉東 攝
有過兩次不成功的經曆,是否會面臨信任危機?勵叔的回答卻讓人有點意外。“村民沒有過多地埋怨我,他們依然相信我能帶著他們闖出一條新路。這份信任很沉,我不敢再有絲毫馬虎。”
記者也好奇村民這份笃定的信任到底來自哪裏,與村民的幾番閑談,揭開了這個謎底。
在村民的印象中,茹嘉勵聰明好學、勤奮上進,高中畢業後回鄉當科研小組長時建議海草肥田,將隊裏的水稻畝産從300斤提高到了800斤。
茹嘉勵三十出頭的時候,因愛鑽研被陽江土産公司看重,聘爲農藝師。他40歲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在程村鎮辦起了編織廠,因做生意誠實守信,編織廠年産值達到了1000萬元。爲了促進家鄉發展,1995年,茹嘉勵將工廠搬回大溝鎮,還積極發動其他外出鄉賢投身鄉村建設。
2002年年初,村“兩委”幹部換屆選舉,新梨村7個自然村的村民小組長代表鄉親,連續3晚敲開茹嘉勵的家門,希望他參加選舉。
回想起19年前的一幕,勵叔女兒茹小玲頗有感慨,“當時家人都表態不支持,我們的編織廠挺紅火,又有一大片果園,父親如果把精力放在村裏,家裏人管理的負擔就重了。”家人反對,但勵叔決心已定,一心要在家鄉多做點實事造福鄉親。
“年紀大了他也閑不住,就是愛折騰。剛開始,我也抱怨他總占用自家田做什麽試驗,現在反而成了他種田的幫手。”勵叔樸實善良的老伴一邊打谷一邊說。
還得請“高人”引路
“我感到種田,不單是體力活,還需要勤動腦。之前的好壞經驗,都得認真總結反思。到底種什麽?種多少?怎麽種?都需要不斷研究市場需求。”勵叔說,他的第一位老師從身邊找,就是那些報刊書本。
勵叔家裏的現代化電器很少,但多年來由他手寫的耕作筆記和心得,卻塞滿了幾個抽屜,用于隨時查閱的各種農業前沿信息資料,層層疊疊堆放在桌上,家中正廳還懸挂著“科技興農”書法橫幅。
茹嘉勵平時查閱的各種農業信息材料。文春梅 攝
書本是無言的“老師”,但要想減少錯誤,還得請“高人”引路。
勵叔把保持緊密聯系的省內高校和農業領域的各路專家,當作智囊團和“外援”老師,不時向他們請教新技術、尋求新品種。
勵叔的謙虛和好學,贏得了專家的欣賞。他們研發出新優品種,總會在第一時間推薦給他。比如今年晚造試驗的“深兩優1918”,就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該種子經過試種,畝産1150斤,具備了抗風抗疫、優質高産的優勢。
有了優質種子和技術後盾,勵叔的膽子壯了,一場場田間“試驗”也由此展開。
第一場翻身仗,是在家鄉閑置的山地引種優質荔枝,勵叔特地請了省農科院的教授來指導。隨著種植面積擴大和銷路打開,2002年後大溝鎮雙肩玉荷包荔枝不僅出現在北京等地的超市,還連續多年出口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
正當荔枝産銷紅火時,勵叔又盯上了番薯。他認爲,荔枝生長季節性強,不易保鮮,單靠種荔枝很難穩定提高村民的收入。“一個品種好了,農戶會出現盲目跟風種植的情況,在市場還未飽和前,我就要積極尋找新出路了。”勵叔說。
有心人處處都留心。一次,勵叔在廣州吃飯時留意到“甜蜜”番薯,當即購回50斤薯種。回村後,他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試種番薯就開始了。曆經10年實踐,由他帶動種植的優質番薯就達17個品種。
經常下地與番薯“對話”的勵叔,還根據自己摸索出的經驗,編寫了《陽東錦栗薯高産栽培技術》,無償分享給鄉親們。勵叔還發揮陽江市農業講師團成員的作用,自2005年以來,走村講課、分享種植經驗不少于100場,惠及農民20多萬人次。
“2006年第一次來大溝指導荔枝種植到現在,我多次接觸勵叔。不要小看這位農民自己開展的試驗,比如種番薯,他會采用區組重複、年度重複等方法,測試良種對土壤、天氣變化的穩定性。經過這麽多年田間親身耕作,得出的數據和結論經得起推敲。”采訪中,記者恰遇前來陽江進行生産調研和技術指導的省農科院專家,如此評價勵叔的“試驗”。
另辟蹊徑的“老頑童”
嘗到了“試驗”成功的滋味,這位愛折騰的“大齡頑童”又准備另辟蹊徑了。自2014年從村幹部崗位退休後,勵叔在大溝鎮順風農副産品專業合作社“重新”上崗。
2016年,他創辦120畝家庭示範農場;2019年,又與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創建優新農作物品種及技術陽東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他帶頭推廣的華美甜8號冬種甜玉米,今年在大溝鎮新梨村種植300多畝,總産量達到45萬—50萬斤,單這一項就爲全村農戶增加90多萬元的收入。
省農科院專家到田間複合微生物肥的立體種養選址察看。譚晉東 攝
水稻試驗時,勵叔常常每天8到10小時泡在禾田,從施肥、播種、插秧、拔草、除蟲、灌水,到稻禾發棵、揚花、灌漿、成熟,茹嘉勵都細心觀察、對比、總結,收集試驗數據。
不斷挑戰自我的茹嘉勵,接下來想在優質稻上繼續做文章。目前,他正忙著申請成立陽江鄉村産業振興促進會,已聯絡陽江的養雞、養鴿、養禾蟲等農業大戶,要來一番田間複合微生物肥的立體種養“試驗”計劃。
“鄉村振興需要勵叔這種不辭辛苦、常常惦記著農民種什麽才能增收的人。”與勵叔相熟的陽江市農科所所長黃顯良說,在科研成果轉化、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的過程中,常常會缺乏解決技術或種子落地的一個對接點,勵叔正好充當了這個對接點,他通過自己先種、先嘗然後再分享成果、帶種的方式,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提供了支撐點。
【全媒體記者】文春梅
【統籌】何雪峰 趙文君
【作者】 文春梅;何雪峰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