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設易學院
在跨向2020、整裝待發之際,我們爲大家總結和精選出了10個2019年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空間項目,包括3個中國項目和7個國際項目。
01
大興機場
- 中國 北京
- “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 建築界“女魔頭”紮哈×ADP Ingenierie 建築事務所
“唯一,不同,原創。”
——Zaha Hadid
2014年11月,法國ADP Ingenierie 建築事務所攜手紮哈·哈迪德定下了北京大興機場最終設計方案。曆時四年、耗資800億,這個中國最魔幻的機場在2019年1月22日迎來首飛,並于同年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最魔幻的超級機場”
2019年1月22日 首飛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拍
北京大興機場坐落于永定河北岸,占地面積140萬平方米,相當于63個天安門廣場。它超過了迪拜世界中心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第三國際機場,是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
從高空俯瞰機場全景,像一只巨大的手掌將希望托起,建築外形由流暢的曲線構成,飽含力量與生命力,令它在衆多機場建築中脫穎而出。早在2016年,北京大興機場就被英國《衛報》評選爲“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
機場采用五指型的設計,將旅客候機的區域放在了最中心。所有的登機口圍繞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從出發層到最遠的登機口只有600m,最久只需要步行8分鍾。它每年可以運送旅客1億人次,飛機起降80萬架次,是名副其實的巨型機場。
整個航站樓一共使用了12800塊玻璃,光屋頂就使用了8000塊,且完全不重樣。巨大的屋頂由12300個球形節點和超過60000根杆件組成,被設計成一個自由的曲面,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爲了給乘客最大化的公共空間,設計師簡化了建築形式,將C形柱頂部與氣泡天窗相接,使屋面與承重結構一體化。整個屋頂僅用8根C形柱來支撐,創造了幾乎無柱的巨大中庭。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作爲重要的生命線工程,采用國內首創的層間隔震技術,抗震設防烈度可以達8度,安全性大大提高,並同時解決了機場與地鐵、城鐵等軌道交通對接時的振動問題。
這座獲得了衆多贊譽的魔幻機場,憑借其施工速度、規模、極致的設計以及先進的技術震懾全球,令人歎爲觀止。
02
The Vessel
- 美國 紐約
- “紐約的埃菲爾鐵塔”
- 英國最火”鬼才”設計師 托馬斯·赫斯維克
“我有成千上萬的缺點,但是
設計是我唯一覺得自己具有天分的事,”
——Thomas Heatherwick
The Vessel是一個新型公共景觀項目, 位于Hudson Yards(哈德遜城市廣場)最核心的位置。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是美國史上最大房地産開發項目之一,將曼哈頓上西區的前鐵路車場改造成一個全新的社區,建造的新公共空間和花園占地超過5英畝。
紐約最大綜合體中地標
2019年3月19日 落成
The Vessel的設計由美國最火的“鬼才”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操刀,今年三月落成,現已正式對外開放。
“健康都市”、“公民優先”是整個項目設計的大背景,Heatherwick希望建造一個每個人都可以使用、觸摸、參與的建築物。
建築物最終呈現的形態是一個蜂窩狀的巨型樓梯,共16層、2465級台階,80個休息平台,可一覽曼哈頓全景和哈德遜河景觀。它從單元到組合形式,代表了大約1英裏長的城市立體公園路線,將井下的人通過上千級台階引向地面。
整個路線就像一個重岩疊嶂的山峰,非常有沖擊力。它的建成極大程度帶動了廣場的人流量。樓梯結構中,除了行走通道外,還增設了坡道和升降機。
“The vessel”翻譯爲容器。考慮到光影與建築立面的融合效果,容器的外立面使用了黃銅材質。設計最後在每對樓梯之間插入一根鋼脊,創造一種在“up”和“down”的自然分割。
原始鋼結構直接裸露讓建築具有透明性和完整性,樓梯下面采用深銅色金屬包覆,凸顯形狀並與周圍建築區分。
The vessel 的每一個部件,從扶手到節點都是由工廠定制完成。威尼斯專業制造商 Cimolai 生産75個巨型鋼構件,從意大利分六次船運到哈德遜河,並現場組裝三年。
雖然建築看起來尺度很大,但是具體設計完全按照人體尺度,這是一個爲紐約人和遊客設計的,可攀爬、探索和享受社區生活的簡單結構,是生活的縮影。
03
卡塔爾國家博物館
- 卡塔爾 多哈
- 沙漠中央的文化野心
- 法國當代著名建築師 讓·努維爾
“建築設計的過程更多的是適用
外部自然、城市、社會條件的結果。”
——Jean Nouvel
卡塔爾國家博物館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 。1975年6月23日,在老阿米裏宮(Old Amiri Palace)基礎上修建的卡塔爾國家博物館正式開放。2019年3月28日,由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新館重新開放,新館在原有地點修建並取代舊的卡塔爾國家博物館。
“沙漠玫瑰”
2019年3月28日 重新開放
卡塔爾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該國絕大部分領土均被波斯灣所圍繞,僅其南部疆域與沙特阿拉伯接壤。卡塔爾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的後裔,他們定居于這片海上沙漠之上。
新卡塔爾國家博物館的獨特設計,使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作品。博物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沙漠中一種名爲“沙漠玫瑰”的結晶礦物,刀片般的“花瓣”互相交叉的形狀在沙漠中層層互疊並蔓延,展示著沙漠中神奇自然現象的獨特美感。
在建築的立面上,讓·努維爾特別使用了沙漠的顔色,讓建築和卡塔爾的特征相聯系。
新博物館讓人自然的聯想到沙漠與海洋,並把觀衆帶入卡塔爾的曆史與現代的空間中。這些結構與室外的露天空間相結合,是在喚起觀者對于古代沙漠中貿易之路上的商隊、臨時避難所的想象。
建築象征了卡塔爾的位置、曆史和國家的現代性,它首先體現的是一種文明的“永久性”——最初作爲遊牧民族,卻孕育了千年文明,至今綿延不息。
“因爲發現了珍珠、石油、天然氣,一個遊牧民族在這片沿海沙漠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現代國家……所有的變化都將通過新的國家博物館來體現。”
建築是沙漠玫瑰礦物形成的代表:與自然的聯系。每個室內空間都提供了卡塔爾曆史的片段,旨在增強和滿足博物館遊客的文化和難忘的體驗。
除了永久和臨時展館外,卡塔爾國家博物館還將包括一個可容納220人的禮堂、一個有70個座位的會議大廳、一個文物研究中心、保護實驗室、精品店和辦公室;另外還有餐飲設施,包括兩家咖啡館、一家餐廳和一家精品屋。
而未來,各種活動和服務將不斷地豐富建築。
04
The Shed
- 美國 紐約
- 紐約哈德遜廣場新地標
- 著名美國建築事務所DS+R×Rockwell Group
“將公園賦予都市主義,從而
使得城市與自然之間可以沒有界限,
植物可以自由生長。”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The Shed是一個面向大衆的非盈利文化組織,致力委托、開發和展示所有學科的原創藝術作品。The Shed所在的Bloomberg大樓是一座面積爲18500平方米的創新型建築,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務所和Rockwell Group共同設計。大樓的結構可以進行物理上的改造,以支持藝術家們天馬行空的創意。
紐約哈德遜廣場新地標
2019年4月5日 正式啓用
The Shed的主入口位于西30號大街的北側,743平方米的大廳空間就坐落在高線公園的下方。
在建築的八個樓層中,有兩層用作畫廊空間;其余的樓層包括多功能的Griffin劇院;“The Tisch Skylights”(包含一個排練空間、一個爲當地藝術家服務的創意實驗室和一個帶有天窗的活動空間);以及“The McCourt”,一個用于舉辦大型表演、活動和裝置展覽的標志性空間。
其中,“The McCourt”是大樓的可伸縮外殼從主體建築上方沿軌道向廣場延伸時形成的空間。
Griffin劇場
從六層劇場望向McCourt
McCourt表演和活動空間
The Shed的高度爲37米,建築的可伸縮外殼可以在需要時從主體建築上方展開,並沿著軌道滑動至旁邊的廣場。
其可移動的外殼由裸露的鋼斜架構成,外部包覆以強韌而輕巧的透明ETFE墊層,這種材料擁有與隔熱玻璃相同的熱力性質,但質量要輕許多。The Shed的ETFE覆面是史上最大的覆面之一,某些部分的長度接近21米。
在外殼展開之後,“McCourt”也由此誕生。這是一個1600平方米的,可以控制燈光、聲音和溫度的大型表演和活動場地,可供1250位觀衆就座,同時提供2000個站立位置。主體建築中兩個畫廊形成的錯層空間還可將觀衆容量擴展至3000人。
建築外殼的天花板部分在承重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個寬敞的平台空間。“The McCourt”的北側和東側設有大型活動門,爲該空間賦予了類似于露天涼亭的氛圍。此外,它還可以與旁邊的2層畫廊空間合並在一起,形成近2715平方米的連續空間。
外殼展開狀態
外殼縮回狀態
當可移動的外殼縮回主體建築時,便爲場地空出了1860平方米的開放公共空間(也可作爲戶外展覽空間)。建築的東立面還可以用作聲光投影的背景。
廣場上配備了供戶外活動使用的分布式電源。超大型貨物可以用卡車從Hudson Yards大道運至場地,並直接在廣場上卸載和分配。
McCourt的演出場景
The Shed開放的基礎設施能夠持續且靈活地應對未知的未來,並根據藝術活動的不同規模、媒體形式、使用的技術以及藝術家們變化的需求來進行調整。
05
星耀樟宜
- 新加坡
- 新加坡多維生活風尚地標
- 加拿大國際建築大師 摩西·薩夫迪
“優秀的建築不僅能解決人們的
現實需求、成爲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物質基礎,
也應該是一種文化的載體。”
——Moshe Safdie
由世界著名建築師摩西 • 薩夫迪(Moshe Safdie)領導的薩夫迪建築師事務所、貝諾 (Benoy)及新加坡雅思柏設計事務所(RSP)組成的顧問團所共同設計的新加坡樟宜機場項目“星耀樟宜”于2019年4月正式向公衆開放。
新加坡多維生活風尚地標
2019年4月17日 正式啓用
工程耗資17億新元(約85億人民幣) 耗時近5年,以戲劇性的穹形玻璃屋頂和充滿現代感的鋼材外觀設計爲亮點,開放的綠色空間、世界最大的室內瀑布的設置而聞名,是新加坡第一個把清新綠植和旅遊景點融入周邊設施的一座建築。
以連接既有航站樓爲宗旨,該項目將繁忙的商業空間和環境宜人的花園融合爲一個整體,創造了一個以社區爲導向的全新建築類型。
作爲樟宜機場的“心與魂”,“星耀樟宜”將文化與休閑設施結合起來,旨在將機場打造爲一個充滿活力且振奮人心的城市中心,同時進一步呼應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美譽。
作爲完全向公衆開放的項目,“星耀樟宜”的建築面積達到135700平方米,涵蓋了機場陸側運營設施、室內花園、休閑景點、零售空間、餐廳、咖啡廳以及酒店設施,並通過人行天橋直接與1-3號航站樓相連,能夠同時爲過境旅客和當地民衆提供難忘的體驗。
建築的幾何形態基于一個半倒置的圓形屋頂生成,最大跨度爲200米。入口花園強調出南北、東西兩條軸線,起到引導客人的作用,同時在內部設施與其他航站樓之間建立視覺聯系。
支撐結構間隔分布在花園邊緣,一體化的結構和立面系統使幾乎無柱的內部空間成爲了可能。集成式的動態玻璃遮陽系統和創新性的置換通風系統爲各類室內活動提供了高度舒適的空間,並爲屋頂下繁茂的植物帶來適宜的光照。
位于核心地帶的“森林谷”(Forest Valley)是一個階梯式的室內花園,包含了步道、人工瀑布和安靜的休息區,爲遊客帶來多樣化的互動式體驗。
超過200種植物圍繞著位于中央的“雨旋渦”(rain vortex)——這是全世界最高的室內瀑布(約七層樓高),從建築拱頂上的圓洞一路傾瀉至底部的森林谷花園。
瀑布的流量最大可達到1萬加侖/分鍾,可以起到爲景觀環境降溫的作用,從瀑布收集到的雨水還將在建築中得到重新利用。
位于第五層的是“穹頂公園”(Canopy Park),包含14000平方米的、與花園空間相結合的休閑景觀。網狀的結構懸浮在樹冠之間,玻璃懸橋、樹籬迷宮和鏡子迷宮共同營造出沉浸式的夢幻體驗。
“星耀樟宜”項目將獲得新加坡GreenMark白金級認證,它的落成足以令機場本身成爲一處充滿魅力的景點。
06
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 中國 長沙
- 世界上最大的“芙蓉花”建築
- Zaha Hadid Architect
“我確信建築就是
無重力的,是可漂浮的。”
——Zaha Hadid
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由紮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設計建造,包含一個當代藝術館(MICA)、一個能夠容納1800人的配套完備的大劇院以及一個多功能廳(小劇場),曆時6年,紮哈在中國最後的作品終于落地並完美呈現在世人眼前。
芙蓉國的“芙蓉花”
2019年5月6日 落成
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是湖南規模最大且用途最廣泛的文化中心,設計采用花瓣落入梅溪湖激起不同形態“漣漪”的概念,被譽爲芙蓉國的一朵“芙蓉花”,當之無愧是湖南省最亮眼的文藝地標建築。
它由三個獨立的文化場館組成,團簇式的體量形成了多個戶外庭院,同時提供了通往公園和節日島的路徑,遊客們可以從城市中欣賞附近梅溪湖的景色。人行道路彙聚在庭院內,爲戶外活動和雕塑展覽提供了場地。
大劇院旨在容納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其雕塑般的大廳提供了前台服務功能,與其他必要的輔助空間如行政辦公室、排練室、後台區域、衣帽間和更衣室等共同運作。
大劇院大堂
大劇院交通空間
大劇院禮堂
當代藝術館(MICA)的8個展廳圍繞著中庭布置,總面積達1萬平方米,中庭空間用于展出大型裝置和舉辦活動。與此同時,藝術館還設有爲社區研討會准備的專屬空間,以及演講廳、咖啡廳和藝術館商店等。
藝術館中庭
小劇場的特征體現在其靈活性上。這座容納500個座位的多功能廳可以通過調整配置來滿足從小型戲劇表演、時裝秀、音樂演出到宴會及商業活動等不同的使用需要。
藝術館樓梯空間
三個場館的總面積達到115000平方米,它們以獨特的造型區分于彼此,同時又形成和諧相融的關系。
根據開放時間的不同,文化藝術中心從白天到夜晚都保持著活力:當藝術館結束了白天的運營,大劇場就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小劇院則可以隨時隨地用來舉辦豐富的活動。
這座紮哈留存在長沙梅溪湖畔、獻給中國的最後天堂禮,也會成爲國人瞻仰建築藝術的一個目的地。
07
扭體博物館(The Twist)
- 挪威
- 1000㎡的“可棲居橋梁”
- 建築魔法師 比雅克·英格斯
“生活總是在進化的,
文化和藝術也是如此。”
——Bjarke Ingels
扭體博物館(The Twist)是BIG在挪威的第一個項目,它作爲一個可以棲居的橋梁,以扭轉的身姿跨越蜿蜒的Randselva河,連接了兩個草木叢生的河岸,完善了貫穿北歐最大雕塑公園的文化路線。
扭轉90度的“橋”
2019年9月18日 首次開放
The Twist坐落在曆史悠久的紙漿廠附近,被構思爲一個在中部扭轉90度的“橫梁”,白色的幾何形狀在水面上延伸,細長且曲線美,帶有運動感,但又恰到好處。
通過置入橋梁般的建築,公園的景觀與畫廊的室內空間形成了一個自然而連續的循環。
建築體量通過簡單的扭轉,得以從地勢較低的森林河岸延伸至北面地勢較高的山坡地帶。作爲景觀中的連續路徑,建築的兩側都設置了主入口。
遊客可從南入口穿過一座16米長的鋁面鋼橋到達一個雙層高空間,從這裏可以清晰地看到北端的風景。同時還有一個9米長的人行天橋與該空間相連。
扭轉的體量在南側形成了一個縱向的畫廊,從上方獲得自然采光;在北側,一面通高的玻璃牆將造紙廠和河流景色引入室內,同時玻璃牆向上彎曲形成25厘米寬的天窗。建築中央的扭轉體量同時産生了縱向和橫向的空間,與景觀形成呼應。
天窗的變化也爲建築內部的不同展廳帶來不同程度的光照:北側的畫廊自然采光,寬敞明亮,可看到室外全景;南側的畫廊高聳而陰暗,使用人工照明;中段的空間利用扭轉部分的天窗照明,産生變化的光影。
雙曲線的幾何體量由40厘米寬的鋁板像書籍一樣排列而成,並以扇面的形式輕柔地移動和變化。建築內部也采用了同樣的手法,地面、牆壁和天花板均覆蓋以8厘米寬的塗白的杉木板條,遊客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來體驗扭轉的畫廊,就像是從照相機的快門前走過一樣。
08
“漂浮的屋頂”
- 中國 北京
- 中國第一家漂浮幼兒園
- 世界青年領袖 馬岩松
“我們的建築絕不是追求形式上的
新奇怪異,而是要創造未來。”
——馬岩松
由馬岩松領銜的MAD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北京四合院幼兒園于2019年9月30日開園。
中國第一家漂浮幼兒園
2019年9月30日 開園
俯瞰效果
MAD圍繞一座自1725年已有曆史記載的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頂,將文物進行保護和利用的同時,也和周邊已建成的現代建築進行了連接,展現出多層的城市曆史和諧並存的場景。
這是一個內部沒有房間的幼兒園,無界、自由,開放,共享,還可以上屋頂。
“漂浮的屋頂”以低矮平緩的姿態水平展開,將不同建築間有限的空間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爲一個戶外運動和活動的平台。
二層是一片廣闊的色彩斑斓的戶外平台,這裏是孩子們室外運動、課余互動玩耍的主要場所。平台的西南側,像是一個個“小山丘”與“平原”相互交錯,地形高低起伏。
下方則是開放布局的教學空間、圖書館、小劇場、室內運動場等,將是400名2-5歲孩子的日常教育空間。
新建部分圍繞三棵古樹設計了新的院落,與四合院的院落空間呼應,爲教學空間提供了戶外的延展和采光通風。
幾棟看似互不相幹,甚至從某些角度看從互爲矛盾的曆史時期而來的建築元素,不但可以在保持各自真實性的前提下和諧共存,還互爲作用産生了一種新的開放性和豐富性。
對自然,對曆史的理解可以帶給新的場所一種包容性,塑造社區的獨特共識和價值。
09
日本國立競技場
- 日本 東京
- 2020東京奧運會主會館
- 日本著名建築師 隈研吾
“讓建築消失。”
——隈研吾
2019年11月30日,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宣布竣工,並于次月15日舉行了竣工儀式。場館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最終耗資約1569億日元。
“森林體育館”
2019年11月30日 落成
新國立競技場的設計靈感來自體育場的所在地明治神宮外苑,它是東京最美麗的公園。而這個建築項目的核心部分就是:與園中林木的和諧相處。
新國立競技場的設計廣泛使用了日本雪松和落葉松,采用鋼木混合結構,由綠色植物圍繞裝飾,與明治神宮外苑的綠色景觀融爲一體,無一不強調了“木與綠”的概念,被日媒稱作“森林體育館”。
爲了解決政府較爲看重的建築成本問題,隈研吾采用了更爲平緩的屋頂,以及下沉式的跑道,使整個場館高度較紮哈的設計降低了20米。總占地面積有所減少,預算也縮減了四成。
扇形放射狀镂空木架結構屋頂
新建成的國立競技場是一個地上5層地下2層的巨大建築物,高度約47米。競技場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60米,總面積達到19.2萬平方米,是1964年上次東京奧運會主場館面積的3.7倍,可容納6萬名觀衆同時觀看比賽,其中常設輪椅坐席500席。
體育場最中間爲天然草坪,並設置了溫度控制系統和自動澆水系統。觀衆席座椅由五種顔色組成,巧妙的配色使觀衆席有種始終看上去被坐滿的錯覺。
中央跑道
觀衆席座椅配色
此外,由于觀衆席自下而上分別采用了20、29、34等不同意的傾斜角度,使得即便是從最上層觀衆區也可以更容易的看清運動場中央的跑道。
頂層外側回廊“空中森林”
隊員更衣室
“隨著2020年的到來,人們傾向在社會中推動一種更貼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隈研吾認爲新的國立競技場更應體現這一點,因此使用了木材作爲建築主材料。
在他看來,新國立競技場可以作爲一個榜樣和催化劑,可以推動日本建築的改變,讓東京不再是一個混凝土城市。
10.
1000 trees
- 中國 上海
- 東方巴比倫空中花園
- 英國最火”鬼才”設計師 托馬斯·赫斯維克
“創造力是大腦的事,
舒適感是屁股的事,
主宰世界的是大腦不是屁股。”
——Thomas Heatherwick
由“鬼才”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設計的上海魔幻地標“1000 trees”,耗時8年,將在今年落成。這座建築還未建成就在海外迅速走紅,外媒稱其爲“巴比倫空中花園”。
東方巴比倫空中花園
在建 2020將落成
項目身處鬧市,毗鄰蘇州河,河對岸是上海火車站,距離外灘、新天地僅4、5公裏。從遠處看,像是一座綿延的大山;近看,又像是一座從河面升起、漂浮半空的綠洲。
爲了設計1000 Trees ,Thomas Heatherwick曾親自走訪蘇州,從蘇州園林和中國畫中汲取靈感,試圖把中華文明與建築間的關系在項目中體現。“最初的構想中,山地花園不是作爲一個建築,而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被提出來的。”
1000 Trees 呈一個幾何梯形,仿照叢林遊走的高低錯落,充滿流線型的美感,從每一個角度去看它,都各有不同。
北側正立面由400級台階形成的露台、1000根純白的樹狀柱台相互交錯形成。在樓頂、外立面柱子的頂部,種植了46種,包括灌木、多年生植物、攀援植物等約25000株植物。整個建築充滿層次與生命力,視覺上非常震撼。
視角轉到南立面,立馬變得平坦。高空看過去,仿佛一座大“山”從中間被切開。爲了讓1000 Trees 更好融入M50這片藝術區,建築事務所還特別請來了塗鴉藝術家在南面高牆上創作了藝術繪畫。
這座用1000棵填充的“園林建築”,柱子的頂端伸出天花板,仿佛從室內破牆而出的樹幹,而每根柱子頂部的“花盆”如同枝條開出的花。
被樹林覆蓋的1000 Trees 不僅外形震撼,同時還能緩解溫室效應,減少噪音、灰塵和有害空氣,對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節約能源也有幫助。
目前即將完工的建築只是整個項目的西邊區域,令人期待的是,正在規劃中的東邊第二座“山”,不僅占地面積將更大,同時設計上也會更多元化。兩座“山”之後就會有個閉合的橋梁、隧道進行連接。
2019有太多震撼與驚喜,2020,我們共候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