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身邊原來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貨郎不見了;聽到叮叮當當聲就知道有“麥芽糖”吃的時光也沒有了;穿著褲衩、踏著拖鞋、搖著蒲扇,一擠一堆人的地方——你家旁邊的雜貨鋪也幾乎沒了蹤影了。是真的我們的時代腳步太快了嗎?
那些曾經熱鬧的地方
前些日子到新加坡,幸得吳金沙會長,帶著我們一起去尋訪新加坡新加坡華人傳統雜貨店,去感受新加坡華人濃濃的人情味。
這裏曾經是個熱鬧的地方,甘榜村民每天進出購買柴米油鹽,偶爾也會停下腳步和店主閑聊。到了傍晚天色漸暗,店裏就會亮起一盞盞暖和的煤油燈,爲晚歸的村民照亮夜路。
如今的致成商店,被一棟棟高聳冰冷的水泥建築物包圍,唯有這家雜貨店保留了50多年前的舊式建築風格。光顧雜貨店的顧客人數已大不如前,購買的物品也大多不再是日用品,改爲汽水、零食和香煙等零散物品。
位于樂賽路(Rosyth Road)31號的致成商店,是本地少見的私人住宅區內的傳統雜貨店。一層樓式的藍頂老舊房屋,除了是售賣包羅萬象食品和用品的雜貨店,也是店主翁柳興(73歲)與妻子的住家。
翁柳興還清晰記得15歲那年,小學畢業後就來到這家雜貨店打工,以幫忙養家。他從零開始學起,學習買賣、訂貨、送貨等,不久後便駕輕就熟。1983年,當時年邁的店主決定退休,翁柳興便將商店買過來,接手做下去。回憶起剛加入雜貨店工作的情形,他說:“六七十年代的生意最好,因爲那時候還沒有超級市場出現。這裏以前是甘榜,附近的居民每天都會來買東西,生意非常好。”語氣略帶感慨。
超市促使傳統雜貨店顧客流失
的確,在新加坡走上現代化道路之前,市民主要依賴住家附近的雜貨店購買糧食和各種日用品。一直到1973年,爲了應對油價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問題,新加坡職工總會平價合作社(NTUC FairPrice Co-Operative)在大巴窯開設了本地首家職總平價超市,並由當時的李光耀總理主持開幕儀式。
超市的出現,開始造成傳統雜貨店的顧客流失。據新加坡雜貨店聯誼會統計,在1970年代,本地有超過1200家雜貨店,如今卻只剩下100多家。
新加坡雜貨店聯誼會會長吳金沙(76歲)指出,昔日的傳統雜貨店不僅爲鄰近住戶提供糧食和日用品,有時甚至還會提供貸款,讓村民有足夠資金修建房屋,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
他透露:“在70年代,消費者可說是非常依賴雜貨店。尤其是在鄉村裏,要是有村民須要更換亞答屋或沙厘屋的屋頂,他們通常會向雜貨店先借一筆錢去做維修,到了月底領了工資再償還。可見雜貨店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人情味的殘余,允許少數老顧客賒賬
傳統雜貨店最富有人情味的地方,在于它以往會爲顧客提供免費送貨服務,並允許賒賬。然而今時今日,允許顧客賒賬的雜貨店已非常少見。汪加喜、許鍵豪和卓猷義說,至今依然會特別允許幾名老顧客賒賬。卓猷義也透露,目前依然會爲幾戶行動不便的年長居民提供免費送貨服務,延續了傳統雜貨店的一些做法。
正如吳金沙所說:“傳統雜貨店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顧客每天進進出出,老板每一個都認識。即便只是路過,彼此也會親切地打招呼。遇上過年過節、大喜之日等喜慶,也會禮尚往來,充分體現出甘榜情誼。
“傳統雜貨店一個個在島國上消失,實在令人惋惜。我想,現在要找到一個像雜貨店這樣充滿溫暖和人情味的地方,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我想城市的生命力不僅在于高樓大廈,而更應該在于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巷弄之間,旅人穿梭于人潮和車流中,卻止步于某個街角,即便不能遇見愛情,也可以收獲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