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11月17日晚,五邑華僑廣場燈光燦爛,當主持人宣布活動圓滿結束,所有演員走上舞台合影留念時,台下的市民群衆還沉浸在快樂中久久不肯離去。從11月15日至17日,持續三天的2019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完美落幕,由本報出品的文創圖書《五邑家書》參展並受到各界熱烈歡迎,拍照贈書活動熱火朝天,“桃花樹下品家書”成爲嘉年華上最富詩意最動人的一幕,不僅傳遍了江門人的朋友圈,也給這次活動留下了精彩難忘的回憶。
作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的活動之一,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由江門市委宣傳部主辦,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是江門市一項重要的“僑文化”品牌項目。本屆以“人文灣區 多彩僑都”爲主題,旨在通過嘉年華塑造江門獨特的“僑文化城市記憶”,展現“中國僑都”江門與世界對話溝通、交流互鑒的城市張力。
今年的嘉年華既是弘揚灣區人文精神的絢麗舞台,讓世界了解“中國僑都”的重要窗口,也是加強五邑華僑華人溝通聯系的親情紐帶,還是市民群衆參與的文旅狂歡和盛會。
本報攜本次大會文創圖書《五邑家書》參加嘉年華,在主舞台右側設置了一個展位。在三天嘉年華中,南都記者見證了這次文化盛會的許多精彩時刻。
最詩意
桃花樹下品家書
《五邑家書》展位緊臨觀衆區,旁邊有一株“盛開的桃花樹”,雖然只是裝飾樹,但在燈光照耀下,依然美麗而逼真。
爲了讓更多的市民群衆更真切地了解五邑文化、曆史地理,本報推出了拍照贈書活動,特別制作了一大一小兩個“五邑家書合影框”。在遊園會上,內容豐富、制作精美、僑味十足的《五邑家書》受到了市民群衆的喜愛。大家紛紛拿書拍照,發朋友圈。
“這本‘家書’很精美,這裏面人物故事很有家鄉味道。”“這本書寫得很好,我想拿回家給小孩看。”許多市民翻看《五邑家書》後,立即被圖文並茂的內容所吸引,紛紛拿著書籍在桃花樹下留影發朋友圈。
桃花樹下品家書,很快,這裏就成爲嘉年華現場人氣最旺的展位之一,許多市民駐足看書,賞花,拍照,成爲遊園會上最富有“詩意”的一幕,也使得《五邑家書》展位成爲遊園會網紅打卡點。
最炫酷
機器人畫出名人
螺旋,被譽爲“生命的曲線”。新加坡藝術家Chan Hwee Chong從一張白紙中心下筆,不斷向外繞出螺旋狀曲線,通過一根深淺不一的線條,畫出讓人陶醉而又震撼的絕世畫作。廣東智媒雲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産品機器人琥珀解鎖了這項技能,能夠用機械臂手持普通鉛筆繪制螺旋畫。
爲了讓華僑華人和市民群衆更直觀地了解《五邑家書》,了解江門五邑曆史人物。作爲《五邑家書》出品方之一智媒雲圖還別出心裁在活動現場設置了一個機器人琥珀畫架。
機器人琥珀爲遊園會文創空間增添更多AI智能元素,無疑是嘉年華最炫酷的一景,很快就吸引了許多市民群衆圍觀。它根據觀衆提出的要求,繪制了梁啓超、劉德華、梁朝偉等江門五邑籍名人,還爲觀衆畫像。
最火爆
現場贈書近千本
作爲本次大會的文創産品之一,《五邑家書》被大會特選作爲重要禮品,贈送給與會的海內外華僑華人等嘉賓,得到了省市領導、華僑華人和市民群衆稱贊。
“這本書做得非常不錯!書裏對碉樓介紹讓我想起自己家的碉樓。我是開平市塘口鎮人,家裏就有座碉樓,小時候常在裏面玩,出國以後,碉樓就荒廢了。”美洲中國統一促進會聯合總會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方偉俠表示,海外華僑回家鄉一趟不容易,能把這本介紹家鄉故事的書帶回去,很開心。在大會上,還有許多華僑華人稱贊“這本書很好,我想帶回美國給我的親戚朋友看,讓他們了解家鄉故事。”
“這本書編排得很好,人文曆史自然地理的篇章很有五邑特色,圖片很多很精美,適合現在年輕人閱讀。”江門著名戶外達人四哥如是評價。四哥本名余業滿,從事戶外運動二十余年,是江門知名度最高的戶外達人之一。11月15日晚,他帶著家人參加嘉年華,看到《五邑家書》後愛不釋手。
本次大會共贈送海內外華僑華人、省市重要嘉賓和市民群衆《五邑家書》接近1000本。
文/圖:南都記者 曾育軍
鏈接
大開眼界!國內外工藝美術大師現場鬥藝
價值160余萬元的日本漆藝吉他、2010年APEC晚宴真空钛杯、榮獲世界卓越手工藝獎的澳洲披肩、國家級非遺新會葵藝、傳承數千年的石灣陶藝、獨具特色的廣繡……11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文化遺産合作與交流(2019江門)國際研討會暨國際手工藝展在五邑華僑廣場舉行,22名國外手工藝大師和粵港澳大灣區16個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施展絕技,讓江門市民大開眼界大呼過瘾。
作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的活動之一,據了解,主辦方之一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邀請來自伊朗、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美國、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等12個國家的藝術大師20多個手工藝術品項目,以及江蘇、貴州的蘇繡、苗繡、仿真繡的6個傳統手工藝,粵港澳大灣區的16個包括江門的白沙茅龍筆、新會葵藝、東藝宮燈、開平鎮濠泥雞在內的衆多手工藝精品集中亮相。
01-08版采寫:南都記者 曾育軍 攝影:南都記者 嚴亮 曾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