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演進已有數千年,在漫長的歲月中,世界各族人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而又各具魅力的飲食文化,從進餐用具的角度來看,這些文化大致可以劃分爲三類:
其一是用手抓食區,以非洲、印度和中東部分地區爲主;其二是刀叉進食區,歐州、美國、澳大利亞爲主;其三就是筷箸取食區,主要分布在以中國爲中心的東亞和東南亞部分地區,也是全球30%的人口最常用的餐具。
筷箸起源于中國,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早在商朝時期便已經出現青銅筷,後來更是成爲了中國人最基本的用餐工具,它曆史源遠流長,還富含深厚的思想及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鮮明的標志之一。
從“箸”到“筷”的變遷
戰國思想家韓非在其著作《韓非子》中提到:“昔者纣爲象箸而箕子怖”,記敘了王叔箕子通過纣王使用象牙筷一事見微知著,預示了商朝亡國的命運一事,很多人根據這則寓言故事判斷“筷子”最早出現在商朝,雖然不太合理,但是後來的考古發現能夠與其互證。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安陽殷墟墓出土了六支青銅箸,這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古箸,一頭是方形,另一頭則是細圓柱形,以今天的普通筷子外形相似,足以證實中國人中國使用筷子的曆史至少已有 3100 年以上。
先秦時期,筷子又叫“梜”,《禮記》有言:“飯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鄭玄認爲文中提到的“梜”與“箸”實際上都是指筷子,意思是說當時筷子的主要作用是夾菜,如果是吃米飯的話,就不用筷子。
孔穎達亦有言:“飯黍無用箸,當用匕”,這裏的“匕”指的就是勺子,另有“以其有菜交橫,非挾不可”即是指有菜的話就必須使用筷子,表明筷子的使用被作爲一種禮儀而被納入到了周朝的儀禮制度之中。
當然,我國並非只有筷子而沒有刀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曾出土過許多骨質餐刀和餐叉,不過由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公卿之間相互忌憚,用刀叉容易産生誤會,故而筷箸漸被接受並廣泛流行。
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許多野餐食具,其中食品箱裏除了銅鼎、銅盆、銅罐、銅勺等,還有竹莢一件,酒器箱中也有竹莢兩件,竹莢就是竹制的筷子,這些食具中有筷子卻無刀叉,可以據此推測當時筷箸已經成爲主流餐具,而刀、叉逐漸退出餐具領域。
秦漢時期,有關筷子的記載更多,《史記》中就記載了西漢初年,張良“借箸代籌”,爲劉邦謀劃國事的典故,另有漢景帝用筷子考驗周亞夫一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隋唐時期,國力昌盛,王公貴族爲彰顯自身非比尋常的地位,在飲食用具的材質上也下了功夫,金銀、玉石、犀角象牙所制的筷子大量湧現,《本草拾遺》載“咽喉痹塞,取漆箸燒煙,發咳即破”,說明當時還有用于治療感冒時咽喉不通的漆筷。
宋元以後,水陸交通愈加繁榮,吳地的船夫出于祈福的想法避諱住、翻等字,于是將“箸”稱爲“筷”,幡布爲抹布。後來“諱惡字而呼爲美字”成爲社會風氣,士大夫階層也開始稱呼“筷子”,由此“箸”完全演變成了“筷”。
筷子的文化內涵
數千年來筷子的形制在不斷變換,先秦以前筷子大多是銅制或者竹制、木制,形狀多爲首粗足細圓柱形,唐宋兩代的筷子在形制上出現了六棱和八棱型,長度逐漸穩定在23-27厘米,更適應人們手的大小,上面還有竹節紋飾、刻字、刻工匠姓名等。
而隨著筷箸文化的演進,筷子已經不僅僅是作爲進餐工具所存在,而是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文化內涵,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載“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魚三五個,箸一雙,悉送在元酒瓶內,謂之‘回魚箸’。”
宋代民間嫁女時,女方要在收到聘禮之後給夫家回禮,其中必須得有活魚和一雙筷子,可見筷子當時已被用爲嫁女的“禮器”,娶其“筷子筷子,快生貴子”的美好寓意。
即便是在今日,比較正式的宴席或聚會上一般都放八雙或十雙筷子,八雙寓意大吉大發,十雙寓意十全十美、團團圓圓,筷子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種餐具,更代表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太平禦覽》有曰“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貴;五指用箸,大富貴也。”古代的人常常將拿筷子的方式同命理聯系到了一起,預示一個人一生的運勢。
現在也有很多地方流傳著類似的說法,譬如說女子拿筷子靠下,未來會嫁得比較近,如果靠上的話,就會遠嫁他鄉,盡管這些都毫無依據,但也說明了筷子中包含著人們試圖掌控未知命運的想法。
此外,簡單的筷子中還包含著幽深的哲理,在使用兩根筷子一動一靜,構成一陰一陽的動態和諧,體現了傳統文化中陰陽平衡之道;民間諺語“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捆筷子抱成團”,比喻表達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而且筷子還有耿直不阿、甯折不屈的意味,唐玄宗爲了表彰宰相宋碌正直的行事作風賞賜過他金筷子,永福公主不同意唐宣宗將她許配給于琮,于是以折筷以明志,流傳下了折箸斷婚的典故。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使用筷子有很多禮儀講究,比如遞送筷子時要成雙成對,不能是單數,吃飯前筷子整齊擺放在自己的右側,用餐結束後,筷子要豎向平放在碗上等等
同時,筷子文化裏也有很多忌諱,比如使用筷子時切忌一長一短、以筷指人、擊盤敲碗、遊筷尋食、筷插于碗等,這些做法既顯得缺乏禮貌與修養,同時有些行爲暗含詛咒之意,容易引起爭端。
筷子雖小,但是裏面凝結著數千年的信仰,包含了中國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爲模式,展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通達與智慧。
東亞筷子文化圈
有人說:“哪兒有漢語,哪兒就有筷子”,事實上筷子的適用範圍比漢語還有廣闊,作爲古代東亞文化的核心,中國的筷箸文化對周邊國家影響甚大,在東亞地區已形成“筷子文化圈”。
由于國土相連,商末周初,筷子就從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由于飲食文化的差異,韓國以烤肉爲主,而食材紅色居多,竹筷用久了會染上紅色,所以筷子傳到朝鮮半島後人們逐漸抛棄了用竹、木的方法,開始選用金、銀和鐵等金屬材料。
用金銀材料制作的筷子只有在上層社會才能被使用,而普通老百姓用的筷子只能是鐵材料制作而成。發展到今天則基本用不鏽鋼制作而成。韓國的筷子比中國的筷子要短,筷身較爲纖細、扁平,既可以夾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裏面撕開泡菜。
筷子在朝鮮半島被視爲父母的象征,如果就餐時發現有人使用長度不一樣的筷子,那麽會暗示他父母中的一方可能離開人世。因此朝韓民衆就餐時最先做的就是找一雙長度相同的筷子。
筷子傳到日本是在隋代,當時日本派遣了一批遣隋使來中原學習,他們學會了許多中原飲食禮儀,並且將筷箸文化傳回到了國內,筷箸在日本的地位崇高,各個神社幾乎都供奉筷子,且制作工藝複雜。
日本使用筷箸的習慣是在江戶時代開始盛行,筷子的種類逐漸增多,出現了適應不同需要的筷子,彼時上層人士一般使用漆箸,平民則使用竹筷或者木筷,後來日本人還發明出了“割箸”,也就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可以說日本人的一生“始于筷、終于筷”,孩子出生百日要擺上一只小碗和一雙用柳木制的短筷,祈願一生衣食無憂。而在辦喪事時,死者的子女需要用纏著脫脂棉的筷箸蘸水去濕潤死者的雙唇。
日本大量的諺語和傳說故事中也不乏筷子的身影,譬如“箸の 弱 い の と男の 弱 い の は食えない”,形容沒有骨氣的男子,箸の 上 げ 下 しに も 小 言 を言う,比喻雞蛋裏挑骨頭,吹毛求疵,可見筷箸文化已成爲日本人的生活哲學。
東南亞地區使用筷子的人也非常多,這是因爲曆史上我國經曆了幾次大的人口遷移,北方百姓大量南遷,逐漸擴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這些華夏後裔在背井離鄉謀生的同時也帶去了筷箸文化。
據了解,新加坡77%的人口是華人,他們至今仍然堅持使用筷子,在其影響下,其他民族的民衆也逐漸掌握了筷子的用法,當地的餐廳飯館都有提供筷子給客人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韓非子》
2、《禮記》
3、《史記》
4、《本草拾遺》
5、《東京夢華錄》
6、《太平禦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