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作爲新加坡的“國父”,其家族成員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李光耀的三個孩子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李光耀雖然光輝一生,生前卻一直爲女兒李玮玲的婚事發愁。沒能完成李光耀的心願,也成爲李玮玲一生的遺憾。
優秀又堅韌的新加坡公主
李玮玲于1955年出生,在她4歲時,父親李光耀就當上了新加坡的總理。當時家裏的保姆對年幼的李玮玲打趣道:“你爸爸當上總理了,我們以後要稱呼你爲大小姐了”。
面對保姆的玩笑,李玮玲思考之後認真回答說:“我爸爸是總理,但我不是總理,請不要這麽稱呼我”。
自從父親成爲總理後,李玮玲和家人就生活在聚光燈下。她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關注和放大。
李光耀曾經批評過李玮玲不會做家務,這句話被記者聽到後,立刻登上了報紙頭條。由此可見,對李玮玲而言,她的生活從小到大幾乎沒有隱私。
面對這種無形的壓力,李玮玲曾找母親訴說苦悶,說感覺自己就像在一個沒有牆壁的玻璃房子裏。
母親當時安慰她說:“父親李光耀就像是人人都想見的大熊貓,很多人是見不到大熊貓的,對這些人來說,見見大熊貓的孩子也是不錯的”。
母親的話淺顯易懂,讓李玮玲明白了作爲名人的處境。從此以後李玮玲幾乎不再爲外界的聲音所煩惱,開始專心學習。
進入學校後,李玮玲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李玮玲就不斷在跳級。在跳級之後,李玮玲的成績依然排在前列。
小學畢業時,李玮玲作爲畢業生代表上台演講,這讓李光耀十分高興,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了畢業典禮。父親的認可讓李玮玲感到無比自豪,這股自豪讓她對學習充滿了動力。
她是性格上最像李光耀的孩子
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工作原因,李光耀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甚至連最普通的生日派對,永遠都只有她父母和兩個哥哥。
與普通人的想象不同,李光耀一家並未住在豪宅裏,而是五口人擠在一間老樓裏,家裏的吃穿用度都是靠母親的收入。
作爲父親,李光耀其實是不稱職的。而母親柯玉芝也是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大部分時間都撲在事業上面。專注事業的父母並沒有照顧李玮玲的時間,這讓她從小養成了獨立的性格。
李光耀有兩子一女,在三個孩子中,李光耀最看重李玮玲,因爲李玮玲在性格上最像她。而且李玮玲還有著超出常人的堅韌和洞見,對事情經常能夠做出直擊本質的判斷。
有時候李玮玲還敢于駁斥父親,這讓李光耀覺得這個女兒在政治方面有著不一般的天賦。
雖然關心社會,但李玮玲在高中畢業後並未選擇法律或者社會學這樣的政治敲門磚,而是毅然選擇了醫科,成爲一名醫師。
在長期的工作和學習中,她逐漸成長爲一名知名的醫學專家,如今已經成爲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
堅持甯缺毋濫 感情大多無果而終
事業上的李玮玲是一位真正的專家,而在感情中,李玮玲的簡曆卻十分簡單。由于沒有合適的對象,李玮玲至今仍然是孑然一身。在十幾年前,李玮玲的婚戀問題經常引起新加坡媒體的熱議。
年輕時期的李玮玲留著一頭短發,經常穿著職業裝,看起來十分幹練。在舉手投足間,她總能無意間散發知性的魅力。在21歲時,李玮玲被一位醫生同事追求,兩人很快發展成爲情侶關系。
在交往一段時間後,李玮玲發現這名醫生很喜歡參加上層人士的社交活動,這讓她十分反感,兩人的感情就此戛然而止。此後李玮玲也嘗試著和其他人交往,但都無果而終。
在2005年,李玮玲在非洲旅遊,一位同遊的同事列出曾經追求過李玮玲的名單。李玮玲坦言,有三位連任。其中兩位最終從情人變成朋友,另一個則是不再聯系。
身份和性格讓她婚戀的選擇面十分狹窄
按照常人而言,李玮玲出身高貴,又是醫學領域的專家,應該是不愁婚嫁的。然而李玮玲已經66歲的她依然孑然一身,這與她獨立的性格有關,也和她父母的完美愛情有關。
李玮玲出身在總理之家,父兄都是新加坡重要的人物。這就注定了她難以下嫁到平常人家,而上層人家中,在見識、學識、事業方面能契合李玮玲的人並不多。因此從選擇面而言,李玮玲婚戀能選擇的範圍是非常小的。
由于從小就灌輸要獨立的觀念,李玮玲養成了獨來獨往的性格。在對人方面,她總是點到即止,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和禮貌。
她從來不過分依賴人,也從不願意去麻煩一個人。而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李玮玲本身就帶著多重光環,加上犀利的見解,讓人覺得近乎完美,這讓她獲得無數人的尊敬,也讓人覺得難以走進她的內心。
父母的感情深刻影響著李玮玲
李玮玲曾寫過一本名爲《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的自傳。在這部書裏,李玮玲認爲父母的感情對自己影響很深。
就像所有愛情故事一樣,李光耀與柯玉芝相識于萊佛士書院,當時兩人都是這個學校尖子生,經常在名次上進行競爭。在學校時,柯玉芝經常能壓過李光耀,兩人就在學業競爭中開始相識相知。
二戰爆發後,兩人開始交往,隨著感情的加深,兩人都認爲對方是相伴一生的不二人選。在英國留學期間,兩人私定終身。
在組成家庭後,柯玉芝一直在家庭和事業間奔波。對于妻子,李光耀並沒有要求她當一個家庭婦女,而是支持她繼續從事自己的律師事業。
對于李光耀來說,柯玉芝一直是最好的秘書。他重要的發言稿、材料、報告都是柯玉芝起草並修改的,可以說柯玉芝雖然沒有公職,卻是新加坡實質上的總理助理。
爲了表達對妻子的感激,李光耀曾送給柯玉芝一對金墜子:一個墜子上寫著“賢妻良母”,另一個寫著“內賢外助”。
在漫長的歲月中,兩人的感情一直不錯。在李玮玲看來,父母親不僅是戀人,也是朋友,更是家人。無論時局如何變化,李光耀在外面爲新加坡遮風擋雨,而柯玉芝在家裏爲李光耀穩定後方。
兩人就像夥伴一樣分工明確,卻又相互扶持。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也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這就是李玮玲想要的愛,在她看來,沒有這樣的愛那還不如繼續保持單身。
自己選擇單身 卻勸別人結婚趁早
這就是雖然李光耀對女兒獨身的選擇表示理解,但是作爲父親,李光耀也難免爲女兒的婚事感到著急。
在李玮玲還有可能結婚時,李光耀感慨地對李玮玲說:“我和媽媽都有點私心,我們希望你沒嫁出去,一直在身邊照顧我們到老。但這樣會讓你感到孤單,我有點于心不忍。”
除了表示對女兒孤單的擔心,李光耀還認爲女兒某些方面太像自己,太有陽剛之氣,沒有女性該有的柔情,這反而成爲了婚姻的缺點。
在李玮玲看來,一旦有了家庭,就必須舍棄許多東西,也必須被家庭和愛情束縛。
她明白這世間不可能兩全其美,對比起家庭的柴米油鹽,她更想要的是自由,是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之中。當然她也明白做出這個選擇的代價,也願意承受這一切。
在父親追悼會上哭泣
2015年,李光耀去世。作爲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的去世讓新加坡陷入哀思之中。
在追悼會上,李玮玲作了發言。她詳細列舉了父親爲新加坡所做的大事,當回憶起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時,李玮玲不由得哭了起來。
雖然已經成爲了淚人,但李玮玲始終盡力保持著情緒,直到完成樣。她曾在追悼會上說過,她是一名客家人,她必須要堅強。
在新加坡,李玮玲能主動公開宣傳自己是客家人,其實並不容易。李光耀在新加坡獨立後,實行了推行英語文化,抑制中華文化的文化政策。
在李光耀的打壓下,華文學校全部被關閉,著名的南洋大學也被改造成爲英文學校。在李光耀的強硬政策下,大部分新加坡華人都說上了英文,中華文化在新加坡一度成爲弱勢文化。
李光耀打壓中華文化有著自身原因,也有著現實原因。李光耀的曾祖父是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傳到李光耀時,其家族已經第三代,家族完全融入了東南亞社會,並投靠了英國殖民者。
李光耀這類華人被稱爲海峽華人,海峽華人對中國並沒有什麽感情。
而現實原因是當時新加坡正是因爲華人太多才被馬來西亞踢出去,地狹人少沒有資源的新加坡如果不在文化上迅速接軌西方世界,將無法參與世界經濟中,新加坡因此陷入窮苦的境地。
李光耀退休後,李玮玲的哥哥李顯龍接任成爲總理。在外交政策上,李顯龍政府顯然更加親近美國。
在美國的輿論引導下,新加坡民間也充斥著不少反華思想,因此勇敢地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新加坡人,所承受的壓力非一般人能承擔。
李玮玲從不在乎這些壓力,因爲她一直以客家人爲榮,還曾寫文章稱贊客家女人堅韌頑強,是值得稱贊的榜樣。她還號召新加坡人要學習客家人的精神,這樣才能更好地建設新加坡。
公開批評哥哥濫用政治權利
李光耀去世後,新加坡政府接連舉辦了數十場悼念活動。在國父去世之初,舉行這樣規模的紀念活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李光耀去世一周年之後,新加坡政府依然舉辦了大量的悼念活動。
李玮玲對這些活動十分反感,她曾公開發文批評哥哥李顯龍的政府,認爲如果父親還在世,看到這些對自己沒完沒了的悼念追思,估計會覺得厭煩。
李玮玲表示,這些多余的悼念不僅浪費資源,還違背了李光耀的初衷。因爲李光耀從不要求英雄式的崇拜,也很反感那些對自己的吹捧。
李玮玲還毫不留情地批評了自己的大哥李顯龍,她認爲紀念父親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新加坡建設得更加美好。
她還指出李顯龍這樣做並非是出于紀念,而是通過這些活動給自己獲取更多的政治資源而已。
除此之外,李玮玲和二哥李顯揚還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指責大哥李顯龍和大嫂何晶濫用權力,限制和幹涉新加坡的媒體自由,認爲這些舉措會對新加坡造成極爲不利的影響。
李玮玲和李顯揚的公開信在新加坡引起了渲染大波,一度讓李顯龍政府十分尴尬。
常言道家醜不可外揚,一般人家對家裏人犯錯都是關起門來解決,並不希望鬧得滿城風雨。而向來主張獨立李玮玲卻沒有這種觀念,在她眼裏,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在她眼裏,新加坡這個大家庭永遠優先,李顯龍這個小家庭不能搞特權。因爲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李光耀辛苦建立的新加坡將會陷入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