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電影、電視、戲劇和其他形式的故事講述中被記錄、神話和崇敬。但放大個別故事、生活和戰鬥有時會掩蓋戰爭的壓倒性性質:據估計,全世界有驚人的6000 萬人在沖突中喪生。傷亡總數爲1500萬士兵和4500萬平民。這可能是一個較低的估計,因爲估計僅在中國就有 5000 萬人死于沖突。
衆所周知,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爲了征服歐洲,在西部入侵法國,在東部入侵波蘭和蘇聯。在阿道夫·希特勒殘暴的納粹政權的領導下,德國人歡迎意大利和日本加入軸心國以與盟軍作戰,盟軍的主要成員從戰爭開始時的英國和法國發展到包括美國和蘇聯。
雖然德國人迅速占領法國並建立了一個合作主義政府,但法國的主要抵抗力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積極致力于削弱法國和國外的納粹分子,在間諜破壞德國在法國境內的供應和通訊線路時爲盟軍提供情報。
如果不包括納粹殘酷的集中營,就沒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完整描述,在那裏希特勒通過殺害數百萬猶太人、吉普賽人和其他受迫害的群體,將他創造所謂的德國“主要種族”的種族滅絕幻想轉變爲現實。
到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戰勝國致力于建立一個旨在確保永遠不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新世界組織。聯合國誕生于這一承諾,伴隨著決不能容忍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的理念的普及。
1939 年 9 月:德國征服波蘭
1939 年 9 月,德國坦克以閃電般的速度穿越波蘭,轟炸並摧毀了該國的大部分景觀和基礎設施。入侵促使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
1940 年 1 月:英國的配給制
1940 年 1 月,由于預計德國可能會試圖切斷英國的海外食品和商品供應,英國引入了配給制度。每個家庭都會收到一本配給書,說明他們可以購買多少。戰前,英國每月進口 5500 萬噸食品——戰爭開始後一個月,這一數字驟降至 1200 萬噸。
1940 年春:德國閃電戰
在 1940 年春天的兩個月時間裏,德國人憑借快速移動的坦克和無情的空中轟炸的閃電戰戰術,征服了數量驚人的國家。僅在 4 月和 5 月,希特勒的軍隊就壓倒了荷蘭、比利時、法國、丹麥、盧森堡和挪威的軍隊。
1940 年 5 月至 6 月:敦刻爾克戰役
英國軍隊拖延了德國的進攻,但他們無法阻止,在法國北部的港口城市敦刻爾克堅守。隨著德國軍隊的逼近,包括英國遠征軍和少量波蘭和法國軍隊在內的盟軍使用數百艘海軍和民用船只穿越英吉利海峽,從敦刻爾克撤退到英國。
1940 年夏天:不列顛之戰
在 1940 年 7 月到 10 月的不列顛之戰中,納粹終于停止了他們征服歐洲的不懈努力。 從 7 月到 9 月,英國人阻止了可怕的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這阻止了德國的企圖入侵不列顛群島,並允許該國成爲盟軍希望的堡壘。
1940 年 9 月:閃電戰
盡管他們在不列顛之戰中失敗了,但這並沒有阻止德國空軍——稱爲德國空軍——試圖削弱英國。1940 年 9 月,這采取了對倫敦市的夜間轟炸襲擊的形式,在接下來的 57 天中持續了 56 天。轟炸一直持續到 1941 年 5 月。
1941 年 6 月:巴巴羅薩行動
巴巴羅薩行動是德軍計劃入侵蘇聯的代號。但事情並不完全按計劃進行。當德國未能征服蘇聯時,他們發現自己第一次打了一場可怕的兩線戰爭,保衛歐洲東部和西部的領土,同時卷入了意大利在北非的戰爭。
1941 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
1941 年 12 月 7 日上午,當軸心國日本轟炸夏威夷珍珠港時,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向日本、德國和意大利宣戰。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偷襲造成 2,400 多名美國人死亡,另有 1,000 人受傷。
1942 年 2 月:新加坡淪陷日本
軸心國的力量日本于 1942 年 2 月 15 日征服了守備森嚴的英國殖民地新加坡。軸心國取得重大勝利,新加坡在日本新聞攝像機前向負責戰役的日本將軍投降。溫斯頓丘吉爾著名地將新加坡的淪陷稱爲“英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災難和最大的投降”。總共有 130,000 名盟友被俘虜,並在被迫進入勞改營期間以口糧維持饑餓,其中最著名的是泰緬鐵路。
1942 年 6 月:中途島海戰
太平洋戰役的決定性時刻發生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僅僅六個月之後,當時美國人在中途島擊敗了日本海軍。由于密碼破譯的重大進展,美軍提前知道日本的計劃,在這場關鍵戰役中削弱了日本的海軍力量,太平洋的勢頭現在轉向了盟軍。
1942 年 8 月:斯大林格勒戰役
許多曆史學家指出,蘇聯對斯大林格勒的防禦是戰爭的關鍵轉折點。德國軍隊未能占領這座城市,導致第六集團軍完全投降,這是它的第一次災難性失敗,標志著德軍在東部的勝利變得不可能。戰鬥從1942年8月23日持續到1943年2月2日。
1942 年 10 月: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1942 年秋天,軸心國已經控制了利比亞,當關鍵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開始時,埃及面臨著下一個淪陷的危險。英國及其盟友在決戰中阻止了德國人,這場決戰將于 11 月結束,並扭轉北非軸心國的局面。
1942 年 11 月:火炬行動
英國和美國人首次合作制定入侵計劃,將北非從軸心國手中奪回。這次名爲“火炬行動”的兩棲攻擊占領了由合作者維希法國貝當政權控制的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並在北非戰區開辟了第二條西部戰線。
1943 年 1 月: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投降
1943 年 1 月 31 日,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 6 集團軍的殘余部分投降了。超過 333,000 名德國士兵被派往占領這座城市,只有 90,000 人還活著。第六集團軍司令弗裏德裏希·保盧斯成爲德國曆史上第一位投降的陸軍元帥。雖然德國人拼命地堅持他們在俄羅斯的收獲,甚至進行了幾次最終不成功的反攻,但斯大林格勒的投降標志著東部的一個轉折點,德國從此再也無法恢複。
1943 年 9 月:盟軍入侵意大利
盟軍從重新占領的北非和西西裏島的基地入侵意大利大陸。盟軍在夏天早些時候已經占領了西西裏島,士氣低落的意大利政府秘密同意在盟軍登陸大陸的那天投降。
1943 年 11 月:轟炸柏林
與幾年前針對倫敦的戰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皇家空軍在其美國盟友的加入下于 1943 年秋末向柏林發起了戰鬥。盟軍此前曾轟炸過柏林,但從未如此大規模:他們淹沒了柏林。數月來炸彈不斷的城市。在襲擊中嚴重受損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至今仍未修複,作爲戰爭的紀念碑。
1944 年 6 月:登陸日
在曆史上最著名的軍事戰役之一中,由美國人領導的盟軍于 1944 年 6 月 6 日占領了法國諾曼底的幾個海灘,在納粹占領三年後將戰鬥帶到了法國的土地上。超過 9,000 名美軍在這一天喪生,但這場戰役標志著希特勒結束的開始,除了著名的突出部戰役等幾次失敗的攻勢外,希特勒的軍隊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仍處于守勢戰爭。兩個月後,盟軍解放了巴黎。
1945 年 1 月: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
隨著蘇聯逐漸從東部解放德國領土,納粹集中營的恐怖逐漸曝光。1945 年 1 月蘇聯解放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時,估計有 110 萬人(主要是猶太人)在那裏被殺害。
1945 年 5 月:德國最終投降
1945 年 4 月,希特勒被困在柏林的一個掩體中,蘇聯軍隊正在逼近,他開槍自殺。一周後,他的副手卡爾·多尼茨 (Karl Donitz) 無條件向盟軍投降。
1945 年 8 月:廣島和長崎爆炸案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由于炸彈造成的破壞,很難獲得准確的傷亡報告,但據信有數十萬平民喪生。日本政府在原子彈爆炸後無條件投降,從而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