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鵬鵬
穿行過熙來攘往的鬧市,尋覓到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泉州佛教三大叢林的承天寺。這裏榕徑郁蔭,瑤台清風,更有“鹦山暮雲”,名列泉州老八景之一。因而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有《十奇詩》詠之,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以妙筆生花題刻。
素有“閩南甲刹”之譽的承天禅寺,始建于五代後周顯德年間(954一960年),系節度使留從效舍南園地興建,後又將閩國泉州刺史王延彬招慶寺田劃歸禅寺以擴展寺宇。寺初名南禅寺,又名月台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朝廷敕賜寺名“承天”。鼎盛時期,寺中有大小殿堂40多座,別院左有光孝寺,右有圓常院,以及一塵寺、杉植寺、護界宮等多所,僧衆達1700多人,占地70多畝。
肇建伊始,延省澄大師爲一世住持。省澄奉其法祖南禅宗匠真覺大師而來,尊爲始祖。泉州名刹招慶寺廢圮後,寺産也充歸承天寺。省澄曾作《泉州千佛新著諸祖頌》,爲西國二十八祖、東土六祖凡三十三祖(其中菩提達摩爲西國第二十八祖,複爲東土初祖)一一作頌,開顯禅宗傳燈世系,名噪叢林,各地僧人競相傳抄。今幸存五代敦煌三界寺僧道真抄本,1900年發現于敦煌藏經洞,後被英國人斯坦因在民國時劫走,收藏于英國倫敦博物院圖書館。五代招慶寺靜、筠二禅師所撰《祖堂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禅宗燈錄。這兩部禅宗著作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較高的曆史地位和史料價值。
北宋景德年間(1004一1007年),祖珍禅師于山門甬道旁建七佛石塔,子琦大師改造留從效舊舍,信徒鼎力相助,光孝寺、圓常院等寺宇漸立,僧衆雲集,法席大盛。元代平章政事亦黑迷失率軍遠征爪哇,無功而回,“特發誠心,謹施淨財,廣宣梵典”,于延祐三年(1316年)布施全國佛寺,刻立《一百大寺看經記》碑,其中包括承天寺。元末,泉州地方統治者互相爭鬥,兵刃相見長達十年,寺宇遭受破壞,幾近廢圮。
明洪武初,僧原輔建佛殿,僧道陵建法堂及東西二經藏,僧智廣建輪藏及山門。永樂十二年(1414年)僧德衆建羅漢堂。嘉靖十一年(1532年)建檀越祠于法堂之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駐兵毀于火災。翌年僧方燦募資重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僧慈灼重修東西兩廊及佛殿,再塑佛像金身,又與宗彬修檀越祠。承天寺環境幽雅,常有文人墨客入寺讀書聚會,明代稱爲“第一通”的陳紫峰出仕前也長時間讀書于寺。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靖海侯施琅掘地見阿彌陀佛銅像深埋地下,乃扶起建法堂供奉。同年,施琅五子施世捐資重修寺院。以後在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光緒間(1875一1908年)、民國元年(1912年)均有過大修。1912年中華佛教總會創立,翌年閩南一帶佛教人士聚首承天寺,設漳州、泉州、龍溪、永春分會于承天寺內。1913年雲果和尚就寺舉行大規模傳戒法會,1925年轉逢和尚于寺內創辦“鹦山義學”,1930年性願和尚在寺創辦“東方倫理研究班”、“月台佛學研究班”。近代高僧弘一法師自1930年以後,多次來承天寺講經、講寫字方法、整理古籍、編寫目錄。1935年10月23日從惠安科山來承天寺,參加戒期講經,並連講三天《律學要略》。1942年九月初四日圓寂于溫陵養老院,遺體在承天寺茶毗,與承天寺結下不解之緣。承天寺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爲中共泉州特支委所在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閩中紅軍遊擊隊開赴皖南改編爲新四軍,即在承天寺集中出發。
1961年6月,承天寺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爲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寺廟遭受拆毀破壞。1983年世界僧伽聯合會副主席、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宏船法師到泉州參觀,見剃度祖庭慘受廢圮,發願重興,委托老市長王今生主持修建大事。至1990年9月,天王殿、文殊殿、禅堂、鍾鼓樓、東西廊、龍王殿、客堂、山門等先後竣工。10月23日,舉行重光慶典,同時舉辦水陸法會七日。承天寺恢複了往日的輝煌,幽靜深邃的寺宇,充滿了肅穆的宗教情調。中國古建築專家杜仙洲曾予高度評價:承天寺的壯麗風貌,俨然就是一所異彩紛呈的露天建築藝術博物館,爲古城面貌增添了無限光彩。
重修後的承天寺基本保存清代建築格局,建築群由山門(月台)、天王殿、彌勒殿、放生池、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兩側鍾鼓樓、廊庑、檀越祠、龍王井、圓常院、開閩三王祠組成,近年又增建廣欽佛教圖書館、大悲殿、宏船和尚紀念堂等建築。
山門即原來的月台,面臨南俊路。三開間11.27米,二進深7.10米,單檐歇山頂。入山門東行爲一條長達百米,寬約13米的石鋪甬道,右側巨榕虬枝蔥郁,七佛石塔巍然屹立。
天王殿坐北朝南,三開間13.25米,三進深5.32米,單檐歇山頂,左右分奉泥塑四大天王,殿前原有榕樹倒臥其間,構成王十朋詩雲“偃松清風”奇觀,惜已不複美景矣。
彌勒殿在天王殿後,重檐歇山頂結構,殿前東西兩側鼎建鍾鼓樓,氣勢非凡。殿內正面所奉彌勒佛系由整塊巨大樟木雕刻而成,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形態慈祥。背後爲護法神韋馱,也由巨樟雕成,形象莊嚴魁偉。
大雄寶殿五開間23米,七進深21米,通高14米,占地500平方米。重檐歇山頂,檐下懸挂仿雲果法師墨迹的“閩南甲刹”巨匾。殿內供奉重塑的三世尊佛,中釋迦牟尼,左彌陀,右藥師,皆丈六金身,慈眉善眼,垂愛世間。大殿前檐兩支石柱上,刻有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泉州知府蔣毓英題聯: “悟盡心華蚤喜心空及地,標來月指共看月湧承天”。蔣毓英離泉後調任台灣知府。康熙帝深悉台灣與泉州的血緣關系,凡欲派往台灣任職官員,必先到泉州任職,待曉知風俗民情,然後赴台灣供職,並成定例。蔣毓英在台灣“經理三縣疆域,集流亡,勤撫字,相土定賦,以興稼穑”。與巡道周昌拓大學宮,展宏制度,設義學,教子弟,訓以孝悌力田之道,一時稱爲良吏。後升湖南鹽驿道,士民告留不得,乃建祠祀奉。
法堂在大雄寶殿後,系施琅將軍獨資興建,1938年被日寇飛機炸毀,1985年重建。內供奉一尊重約1.5噸、高2.20米的阿彌陀佛銅像。康熙三十年(1691年)郡人施世駛重修寺宇。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刻立石碑(已毀)《敕建月台承天禅林勝景全圖》記載:
承天寺古名月台寺,始建于唐,當時興盛,得道者多,蓋泉南之大叢林也。由唐至宋,回祿三次,景德四年敕賜名曰承天禅寺祝聖道場。寺號十奇,田有千頃,住僧千七余衆,其後悉遭災毀。明萬曆間僧宗彬、慈灼繼建。國朝康熙三十年大長者施公諱琅望夜登樓,忽見寺中放大光明,迩見無蹤,屬知佛之靈也,故獨建法堂,次及倡舉重修,將此山境刊爲也。
自後承天寺雖曆經修建,仍保持斯時建築規模。法堂一方橫匾“紹隆佛種”系台灣承天寺暨泉州各佛寺同賀。寺內還保存不少宋元以來的經幢、石塔、石壺、龍藏井、佛像等珍貴文物,倍添承天禅寺佛國氛圍的古意盎然。
隔山隔海隔不斷承天寺與寶島台灣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清末進士林騷于1914年撰寫的《重修承天禅寺碑記》載:“有清之初,鄭氏奉朱明裔,間關百戰,規複閩疆。際除夕,駐師茲寺,以元旦受朝臣賀。”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承天寺駐師紮營,後揮師寶島,爲驅逐荷夷作出曆史貢獻。
會泉和尚(1874一1943年),年十九出家虎溪岩。曾到新馬弘法,先後住持廈門南普陀寺、泉州承天寺、晉江安海龍山寺等。1912年應台灣佛教界人士延請,前往基隆月眉山靈泉寺開講《金剛經》,李添源老教授也來充任侍者。數十年後,廣義法師到台灣,當年聽講的心源法師追述當年聞法的心得仍意境猶在:“覃覃然,猶有余味焉。”1928年會泉再到台灣大崗山龍湖庵講《金剛經》,並建水陸法會。
雲果和尚(1882一1916年),年十五于承天寺圓常院祝發,依蓮鹫和尚爲師。曾雲水四明、太白天童寺。光緒三十年(1904年)參學歸來,見承天寺宇圮廢,佛地荒蕪,發願使梵刹複色,宗風再播,遂東渡台灣,泛遊南洋,募金萬余,旋歸承天寺修複大殿、功德樓、僧寮、一塵、光孝二寺,創辦學校,舉行法會,稱盛一時。
廣欽和尚(1892一1986年),11歲到承天寺出家,皈依瑞芳法師披剃。1933年得戒慈壽寺妙義和尚,具戒歸來承天寺後,遂往城北清源山碧霄岩,坐禅念佛,不食人間煙火,與虎猴爲伴,人稱“伏虎和尚”。1947年農曆六月,偕普觀法師到台灣基隆弘法。始于極樂寺、靈泉寺、最勝寺等處挂單,後往台北芝山岩,往來于法華寺之間。越二年于台北新店後山石壁鑿洞築廣明岩寺。1951年再于寺後石壁雕鑿一尊阿彌陀佛像,佛像身高二丈一尺,蓮座高三尺,寬八尺,厚六尺,開台灣雕鑿石佛之先河。又于彌陀像右下方鑿石洞建廣照寺。次年在台北土城縣成福山一天然岩洞搭茅棚,接引弟子過潛修生活。1955年板橋信衆于土城購地(俗稱火山)供養廣欽,1960年廣欽就山坡興建寺廟,取名承天寺,並將火山改稱清源山,以示不忘祖庭故裏。1963年赴花蓮、台中等地弘法,協建天祥禅德寺、龍井山廣龍寺。自後三年,應信衆弟子之請,先後赴南投、台中、嘉義、花蓮等地弘法渡衆。1976年于台北承天寺擴建女衆寮房、三聖殿、祖師堂、齋房等,複建廣明岩華藏塔,興建大雄寶殿、禅房、藏經閣、講堂等。1984年派隨侍弟子傳聞至高雄籌建妙通寺,越年舉辦傳授三壇大戒,前來參加法會的求戒四衆弟子數千,盛況非常。1986年2月23日下午二時,溘然圓寂于台北承天寺。茶毗之日,遠近善信數萬人前來頂禮。台灣佛教界譽爲“聖僧”、“一代高僧”,並有《雲水記》、《廣欽和尚紀念集》追記大師一生行狀。遵照廣欽法師遺囑,由美籍華人吳梅影居士專程從台灣護送銅像和部分舍利子到泉州開元寺,1990年11月建廣欽和尚塔院于清源山碧霄岩,豎立“台灣承天寺開山廣欽禅師紀念塔碑記”石刻一方,門匾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入空門”三字。塔院上方依崖臨淵處雕刻廣欽法師“坐禅伏虎”的浮雕石刻,爲清源山“幽谷梵音”意境增添神奇色彩,也是台灣與泉州佛學界的一段神緣佳話的升華。
爲紀念廣欽法師對泉台兩地佛教界的貢獻,1992年廣欽和尚在台灣的弟子傳悔、傳斌等法師捐資在承天寺內創辦廣欽佛教圖書館,爲兩層重檐歇山式建築,樓上藏書,樓下爲閱覽室,占地505平方米。現有藏書《大藏經》九套共五萬多卷,又有社會科學類的各種書籍一萬多冊,報紙、期刊二百余種,每日讀者數百人,成爲全國第一家佛寺設立並對外開放的佛教圖書館。1997年4月,傳悔法師還捐資建造一些新僧舍。
1987年時任台北承天禅寺方丈的傳悔是這樣描述台北承天禅寺環境的:
寺位于台北盆地西南方的山岡上,坐南向北,大雄寶殿的正門正遙對著淡水河的入海處,右旁爲象鼻山,清源山作雄獅獵物狀雄峙于左。遠處的大屯山脈與觀音山在大淡水河入海處的兩岸東西對峙,觀音山西南接林口台地,大漢溪流經其下,山環水抱的地理氣勢自然形成。
站在大雄寶殿前向前瞻視,映入眼簾的是土城、板橋、林口、盧州,較遠的五股、淡水、北投、圓山、台北大都會的郊區之內,依然大樓林立,人煙稠密,一片繁榮景象,入夜則是燦爛燈海,陽明山的燈火有時會與北極星連成一片,使人分不清楚哪裏是天上,哪裏是人間。
文章追懷廣欽法師“對承天禅寺三十年經營費盡心血,爲的是建寺安僧,更因踐履佛陀正道,艱苦曆盡,功德圓成,使昏暗的婆娑世間重現曙光”。可謂字字如珠,句句如泣,把台北承天寺描繪爲人間仙景,泉台兩地的承天寺又如此沒有距離!
(載《泉州與台灣關系文物史迹》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選自泉州曆史文化中心叢書《陳鵬鵬文史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