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永年《太極》雜志幾篇牽涉到雅軒老師的文章,有的態度比較溫和。有個嚴翰秀先生,出語驚人,以正統自居,令人側目。我不敢說代老師發言,只覺得實事求是和維護公正是任何人都該具有的品德,爲老師辯誣,是我輩後死者的責任。
一、關于拳架問題
由于太極拳向來都是跟師學,重視的是口傳心授,也就是各人都在學自己的老師,所以才有入門引路須口授的話。會了拳架之後,跟著也就去探索、落實拳理去了。只介紹套路的書和書本上的動作說明文字,我向來就不重視。因爲我以爲它遠不夠清晰明白,更說不上准確,所以人才不說入門引路須書授。既有口授,何須書授。
這裏舉兩個例:有兩個大學生,按書本自學了楊式太極拳,練了兩三年了。後來遇到我,談起來面有得色,很以無師自通爲能。高興之余,要表演給我看,看後感到無一是處,啼笑皆非,還要我談意見,只好笑而不答。再三要我談幾句,只得說,你們能自學,並將身體練好了,這就很不錯。還能談什麽呢,如果說他們還不能叫會了,他們一定不服,不會還能將身體練好嗎?如果說會了,我又于心不安,是在騙人,且對不起太極拳了。
真有老師教會了拳架的,還有幾個會再去舍本逐末地看書本上的文字說明,即使看過,又有幾個會永遠記得。如果不是已有老師教會了拳架,各人對文字說明就必然會作出千差萬別的理解。
拳架,是拳理的外在表現形式。各人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功夫層次千差萬別,豈能要求千人一面、永遠不變!
事實上,已經早就變了。更早的姑且不談,全佑從楊家學去之後,不是早就變成了流行海內外的吳式太極拳了嗎?不僅拳架變了,推手風格等等都變了。曾在上海挂牌教拳的楊氏首徒武彙川,不是將拳架改得更爲細致複雜了嗎?家兄義尚抗戰前就在上海跟武氏弟子吳雲倬學過這套拳架,1979年我在上海曾見過有推手名家之稱的張玉,仍在教這一套路,現在上海肯定還有人會這個套路。
鄭曼青師叔,將相同的拳式省去,只留下37式,稱鄭子太極拳。他仍稱來源于楊式,是簡化太極拳的先行者。他在海外幹了很大一番事業.將太極拳推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澳洲、美國、北歐等地。
不同的是,武彙川是將拳架拉長。鄭師叔是將其縮短。各人的見地不同而己。
四百午來,太極拳從單式發展到套路,不僅變成很多流派,就是楊家三代,也是在不斷變化改進中。
楊家將太極拳傳播弘揚,並衍生出吳、鄭、武(彙川)各種分支。在國內也是最旺盛的一個拳派。這就是楊式太極拳的光榮。
現在竟有人主張不能對拳架有任何改變,說要維護楊式拳的絕對權威。如果不是癡人說夢,就是太不懂事,屬于笑話或幼稚。
初學拳時,對拳還說不上有什麽認識,只能依樣畫葫蘆。待到日子久了,認識深刻了,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産生出來。
例如:拳架中有的名稱一個動作,有的一名之內有幾個動作(如攬雀尾),顯得不夠細致,或某式連接不夠順遂、不盡合理等等。雅軒老師晚年確曾對拳架作了某些細致的加工變動,如他對摟膝指裆捶的改變,就別有新意也更爲合理。在退步跨虎之後,有一個如左斜飛式的舒展姿勢,再接擺蓮,就更有氣魄、也更爲順遂等,他是正大光明地認爲應該作一些改動。至于改得好與不好,台理與否,可以爭鳴。
太極拳是學術,不是法律。法律是一個字都不能隨便改動的。而學術的性質就是要不斷發展。而發展的動力,就主要靠專家。
學術必須伴隨著獨立思考,不可能永遠人雲亦雲,只走老路。
不准改變的想法,說輕點,是思想幼稚。說重點,就是封建保守,不准思想自由,阻礙學術進步。
再說,誰又有權來限制太極拳,不准它變化發展呢?想限制,做得到嗎?
世間哪有不變的東西?不變多,就變少,不變壞,就變好。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來有44年了,我們是不是該補點課呢!
楊氏太極拳傳人李雅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