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饒宗頤參加新春團拜酒會。新華社記者 呂小炜 攝
掃碼閱讀回顧饒宗頤不平凡的一生
國學大師在睡夢中逝世,享年101歲;與季羨林、錢鍾書齊名,港澳特首先後致唁
據新華社電 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6日淩晨于香港逝世,享年101歲。饒宗頤,字伯濂、固庵,號選堂,1917年8月出生于廣東潮州,1949年來到香港,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漢學家,至今已有著作100余種、論文1000余篇。
百歲老人睡夢中離世
6日中午,記者趕到饒宗頤寓所,安靜的街道上不時有車輛進出,其中不少是聞訊趕來吊唁饒公的人士。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表示:“饒公今日淩晨在睡夢中安詳離世,無疾而終。這對于百歲老人來說,是一種福氣。”據他透露,饒公的家人和朋友們正在商量安排後事,暫定2月28日舉行悼念活動。
李焯芬說:“饒公最近身體蠻好,只是在10天前有些腸胃不適,不過經過調理已經好了。就在1月25日,饒公還來到山光道馬會,出席‘饒學聯彙’活動。”
饒學基金會聯席主席兼董事謝錦鵬向記者透露,5日晚10點多他曾與太太一起到饒公家做客。“當時饒公在攙扶下來到客廳與大家見面,當聽到大家的誇獎時,饒公還微笑致意。”想不到一個多小時後饒公就在睡夢中駕鶴西歸,令人惋惜。
港澳特首致唁慰問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向饒宗頤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她表示:“我對饒宗頤教授辭世,深感哀痛。我有幸認識饒公多年,並于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直接參與于政府活化曆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的饒宗頤文化館的設立;我和饒公及他的家人感情深厚,多年來得到他老人家的親自教誨,令我獲益良多。”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發出唁函,代表澳門特區政府向這位享譽中外的國學大師表示深切哀悼,並向饒先生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6日前往饒公家中吊唁,他稱贊饒宗頤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的踐行者,是中華文化自信的表率。他的學術造詣、藝術成就和國家情懷受到廣泛稱贊,他是香港的自豪,也是國家的驕傲。
生平
饒宗頤,號選堂,祖籍廣東潮州。1917年8月生于廣東潮安,家學深厚,自學成才。先後執教于無錫國專、華南大學等校。1949年遷居中國香港,先後執教于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其間曾擔任京都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法國遠東學院、耶魯大學客座教授。1978年退休,被世界多所著名大學聘爲榮譽教授。其研究領域囊括上古史、敦煌學、甲骨學、簡帛學、詞學、史學、經學、禮樂學、宗教、書畫、音樂等,出版著作60余部,通曉英、法、德、日、梵等6門語言。1962年因《殷代貞蔔人物通考》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發“漢學儒蓮獎”。
季羨林“心中的大師”,自稱小學生
漢學界一直有“北季南饒”、“北錢南饒”的說法,將他與季羨林、錢鍾書齊名,稱爲大師。
饒宗頤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初中休學,依靠自學,學貫中西。從甲骨到莫高窟,從梵文、希臘楔形文,到楚漢簡帛,他無一不曉。
錢鍾書說他是“曠世奇才”,季羨林稱他是“心目中的大師”,法國漢學家稱贊他是“全歐洲漢學界的老師,當代最偉大的漢學家”。
饒宗頤不認同。
2003年的秋天,他把自己全部藏書4萬余冊,捐贈給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又給學術館起了個外文名字,叫The Jao Tsung-I Petite Ecole。petite是小的意思, ecole是學校,合起來是小學校、小學的意思。“我這個地方叫小學,我不敢把自己放大,我還是一個小學生。”
依靠自學學貫中西
1917年,饒宗頤出生在廣東潮州首富饒家。他的父親饒锷在家鄉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
饒家家學深厚。饒宗頤的名字是父親起的,希望他能師法宋五子之首周敦頤。母親在他兩歲時過世,父親在生活的沉悶中,訓練他寫詩、填詞、寫字、畫畫。到了14歲,他從初中退學,回到天嘯樓的十萬藏書裏自學。
“我這個人很孤獨,我自己知道我自己,因爲我自己就有我自己的天地,一早就這樣子,這是我的個性,我不感覺孤獨很奇怪。”饒宗頤在日後接受采訪時坦陳,他很早便知道自己是與衆不同的人,“我要自己找我的,我令我自己有個天地。”
16歲時,他繼承父親遺志,完成了《潮州藝文志》,震驚廣東學界。1935年,19歲時,他應中山大學鄒魯校長之邀,受聘擔任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專志藝文纂修。
在香港,他在大學任教,主講詩經、楚辭、詩賦。之後,他先後前往日本考證甲骨文,又到法國研究敦煌遺迹,赴印度研究梵文。研究的視野也從早期的地方史,轉變爲中國史,繼而擴大到印度、西亞以至人類文明史。
彼時,饒宗頤取得的學術建樹,國內專家是在多年後才逐漸認識到的。
“90年代,有年輕學者發現莫高窟裏的白描畫鮮有著述,提出來想作爲一個領域去研究。”主攻美術史研究的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回憶,學者後來看到饒宗頤在70年代完成的《敦煌白畫》,感到驚訝,“很多問題,比如敦煌的繪畫、書法、樂譜,饒老在五六十年代,都做了研究。”
“我不是大師”
“我不是大師,我是大豬(潮州話裏,大師與大豬發音接近),”饒宗頤打趣,“‘大師’是佛家說法,我不是和尚,所以不是大師。”
年近百歲時,不斷有人咨詢養生法寶,他挂在嘴邊的話是,“我每天坐在葫蘆裏。”他引用明代詩人余善的詩句“一壺天地小于瓜”,告訴咨詢者,清靜達觀,身心愉悅,自然就長壽。
女兒饒清芬女士說,父親愛吃地瓜,家裏放了許多。他還葆有老家潮州的飲茶習慣,每天從早喝到晚,愛喝茶。他說,“咖啡是刺激性的東西,屬于沖動文化。茶是冷靜的、理性的,屬于和的文化。中國的茶文化講究一個“定”字。“定”就是心力高度的集中,內心安甯,才能實現心“定”。”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的印象裏,每次到敦煌,饒宗頤都要進莫高窟呆一段時間。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饒宗頤在巴黎國家圖書館和大英博物館開始接觸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
他在斯坦因掠走的敦煌遺書中,發現了敦煌千佛洞的道教寶典《想爾注》。並于1956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部“敦煌學”著作《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引起了歐洲人對道教研究的熱潮,也奠定了饒宗頤在敦煌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研究範圍涵蓋十三大門類
饒宗頤的研究範圍涵蓋上古史、甲骨學、敦煌學、經學、宗教學、史學等十三大門類。從莫高窟,到馬王堆,再到曾侯乙編鍾、雲夢秦簡,都曾集中他的目光。身處香港,他有機會接觸到大量海外文物,並憑一人之力,開辟了多個漢學研究新領域。
饒宗頤95歲的生日是在敦煌度過的。
“那一天來了很多人,饒老特別高興。”趙聲良記得,彼時,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饒宗頤當即決定將壽禮捐贈災區。
在此之前,2003年的秋天,他還把自己20世紀50年代起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任教時購藏所得的全部藏書4萬余冊,捐贈給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饒宗頤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他解釋說,“不磨”,就是“不朽”的意思。中國人講“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德”是第一,然後立功、立言。“自在心”是在不朽中找你自己一個自在,用現在的話講,可以說是種獨立的精神。
新京報記者 李興麗 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