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是大灣區經濟“主戰場”。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爲世界級綠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級電子信息産業基地重要板塊,謀劃産業布局與整合發展要素至關重要。
《行動方案》提出,要遵循産業發展規律,堅持把精力向産業集聚、資源要素向産業集聚、人口向産業集聚,主動吸納承接“雙區”城市高端産業外溢,探索産業共建模式,以碳達峰、碳中和爲主要引領,加快産業結構優化調整,助力大灣區城市産業優勢互補、緊密協作、聯動發展,不斷提升産業集群發展能級。
5月13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對外公布廣東省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名單,惠州共有5個小鎮入選,分別是惠陽智慧家居小鎮、龍門竹泉小鎮、仲恺德賽未來工業小鎮、仲恺人工智能科技小鎮、仲恺潼湖科技小鎮。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關鍵詞 産業集聚平台
“3+7”工業園區打造成綠色高效特色智慧園區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高水平建設“3+7”工業園區,優化工業園區布局,推進資源要素向産業園區彙聚,提高園區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堅定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産業鏈式集聚,創新工業園區建設管理和運行服務機制,推動3個國家級産業園區提標升級,7個縣(區)工業園區錯位發展。
●解讀
去年以來,我市印發實施《惠州市實施工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方案》,提出聚力打造“3+7”工業園區;爲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又印發實施《惠州市推動工業園區項目快速落地實施方案》,不斷創新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我們將推動工業園區高標准建設,以‘3+7’工業園區作爲搶抓‘雙區’機遇、引進項目的重要載體平台,把人才、資金、資源等産業發展要素向園區集中,促進産業集聚發展。”市工信局局長吳欣介紹,去年以來,園區內新增開工項目90宗,計劃投資總額超1400億元,預計達産年産值近2500億元。
去年,我市84.65%的用地指標用于工業項目,排名全省第一。目前,我市“3+7”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基本完成,用地得到全面保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優質項目加速入園。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約202.5平方公裏,劃定中小企業集中發展區面積共12.8平方公裏;去年以來,7個工業園區已投入30多億元,按照“八通一平”標准加快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打通園區與城區、園區與高速公路之間的快速通道,園區交通優勢日益凸顯。
“我市將從‘綠色、高效、特色、智慧’四個方面高標准打造‘3+7’工業園區。”吳欣介紹,將統籌優化環境容量使用,實現工業園區全部汙水集中處理,推動碳達峰工作科學施策,建設産業先進、配套完善、環境優越的綠色園區;創新園區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工業用地項目産業監管,快速承接龍頭企業落戶,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産出效益,打造營商環境優良、資源利用充分的高效園區;搶抓國家重點補齊産業鏈供應鏈短板機遇,聚焦我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和新興産業,積極引進龍頭帶動型或創新型産業鏈供應鏈項目,創建主導産業鮮明、産業集中度高的特色園區;積極推進“3+7”工業園區的信息化建設,運用衛星遙感、雲計算等技術,結合項目全生命周期系統,加強對園區和項目建設進度的監測,推動園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園區。
關鍵詞 特色合作平台
打造拓展廣深港澳發展空間重要載體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建設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推動潼湖生態智慧區充分發揮中韓(惠州)産業園起步區的發展優勢,積極引進粵港澳高端資源開展産業合作發展,支持惠陽區依托伯恩智慧互聯科技園,積極打造電子信息産業高質量發展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高質量打造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惠港澳合作平台,加快建設仲恺港澳青年創業基地,構築港澳青年在惠創新創業生態圈,支持惠港澳三地青年交流合作。
●解讀
隨著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築夢惠州的港澳青年越來越多,成爲大灣區融合與活力的最佳注腳。提出“建設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成爲《行動方案》一大亮點。
“我們將全面准確把握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的核心元素、規劃思路、發展方向、建設目標,謀劃重大平台建設。”市發改局副局長黃俊堂介紹,探索共建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推動潼湖生態智慧區鞏固提升發展水平,重點以中韓(惠州)産業園起步區爲主戰場,聚焦主導産業鏈,不斷豐富潼湖生態智慧區的粵港澳合作元素,引進粵港澳高端資源開展産業合作發展,打造拓展廣深港澳發展空間重要載體。
黃俊堂透露,惠陽區毗鄰深圳,曆來是港資企業聚集發展之地,具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將推動惠陽深入謀劃研究,加緊做好頂層設計、編制建設方案等基礎性工作;大力支持惠陽區依托伯恩智慧互聯科技園,深化深惠合作,積極打造電子信息産業高質量發展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爭取列入省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合作平台。
關鍵詞 石化能源産業
建設世界級綠色能源石化産業基地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以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對標荷蘭鹿特丹、新加坡裕廊等世界一流園區,全面提升大亞灣綠色石化基地建設管理水平,加快推進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恒力(惠州)PTA項目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中下遊産業。
●解讀
“世界級基地不僅要有一定規模和高端産品,還要有良好的經濟效應。”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局長鄒平生介紹,目前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第一,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現有煉油能力2200萬噸/年,乙烯産能220萬噸/年,已基本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等優勢産業鏈和産業集群,石化園區循環經濟産業鏈關聯度高達90%,化工原料就地消化率達80%。
當前,惠州正在全力推進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恒力(惠州)PTA項目建設。其中,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將在2023年底完工,屆時乙烯産能將增加160萬噸/年,其生産的高性能茂金屬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將填補國內高性能聚烯烴空白,降低中國對外依存度,公司還計劃在惠州建設應用型研發中心,推動更多産品應用“提速”;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各項報建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項目投産後將實現産品升級,生産市場需求更旺盛、更高端的新産品;恒力(惠州)PTA項目今年1月動工建設,計劃將PTA的下遊項目布局在惠州新材料産業園。“中海油、殼牌、埃克森美孚、恒力集團這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我市形成同台合作、競爭發展態勢,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産品,使惠州生産的産品品種更加豐富。”鄒平生指出,三大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帶動下遊新材料産業如電子化學品、聚酯新材料等發展,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城市群提供優質石化中上遊原料及成品油支撐,並爲我市石化産業的轉型升級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我市在大亞灣石化區直線距離10公裏內的惠東白花鎮建設惠州新材料産業園,打造國內一流新材料産業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截至去年底,産業園已接洽70多家企業,儲備30多宗優質項目。
有色金屬材料産業板塊也是惠州新材料産業的發力點。鄒平生稱,去年,正威集團在博羅縣投資建設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産業園項目,推動有色金屬材料如銅線、銅絲等産業的發展。目前正威惠州高端銅加工項目已投産,二期項目在加速推進中。惠州將繼續全力服務好項目落地建設,加強新材料産業布局力度,推動産業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行動方案》明確,要加快大灣區能源基地建設。鄒平生介紹,截至去年,全市建成電源總裝機容量達895.35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量約占我市總發電量的46%。
“我們已對清潔能源發展進行布局,將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核電、抽水蓄能、氫能等清潔能源。”鄒平生介紹,在未來5到10年,惠州將建設六台核電機組,提供清潔能源;計劃增加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布點,提高光伏發電産生的電量;計劃在平海建設一個大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提供更多的低碳排放清潔能源。
“十四五”期間,惠州規劃建設的能源項目有大亞灣西部能源站項目、惠州新材料産業園熱電聯産項目、惠東中洞抽水蓄能電站、中廣核惠州海上風電二期、華能龍門熱電聯産項目、太平嶺核電項目二期等,爭取在現有電源總裝機容量基礎上再翻一番,爲“雙區”發展提供能源支撐。
關鍵詞 電子信息産業
加快發展數字産業 打造“灣區智谷”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圍繞創新鏈布局産業鏈,協同廣州、深圳、東莞在超高清視頻顯示、基礎性面板、新能源電池等關鍵技術、高端制造裝備與檢測裝備上取得突破,加快打造高端電子信息産業集聚區。實施穩鏈強鏈控鏈行動,搭建産業鏈供應鏈對接平台,構建區域數字産業合作新模式,延伸數字經濟産業鏈條,打造“灣區智谷”。
●解讀
作爲惠州的兩大優勢支柱産業之一的電子信息産業,是大灣區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産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惠州電子信息制造業産值3035億元,規模排全省第三。
“我們將主動融入‘雙區’産業布局,強化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優勢。”市工信局局長吳欣表示,惠州正圍繞創新鏈布局産業鏈,協同穗深莞,加快打造超高清、新一代電子信息産業集聚區,堅持“做優增量、提升存量”,引進培育一批植根性強的電子信息産業的鏈主企業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提升産業鏈水平,盡快形成有自身優勢的新興産業鏈,融入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産業集群。不久前,廣佛惠三地聯合培育的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産業集群,成爲全國首個跨區域跨領域建設的先進制造業産業集群。
“我們將積極做大做強超高清視頻顯示、5G及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産業。”吳欣介紹,將重點推動伯恩智慧互聯科技園、創維數字産業基地等一批項目動工建設,加快TCL模組整機、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園、信利康樂創彙5G智慧園等項目建設,推動電子信息産業形成局部領先優勢,同時圍繞創新鏈布局産業鏈,實施穩鏈強鏈控鏈行動,搭建産業鏈供應鏈對接平台。
吳欣介紹,惠州正加快發展數字産業,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布局數據中心、5G網絡等“新基建”,加快推進5G網絡連續覆蓋,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産業園和若幹數字産業集聚區,努力將惠州打造成爲全國重要的雲計算産業聚集區、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彙集中心,打造“灣區智谷”。同時,推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促進5G、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發展,以“數智化”賦能惠州電子信息産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傳統企業乘“雲”而上、借“數”轉型,以仲恺高新區電子信息産業集群數字化轉型(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爲標杆,引導我市特色優勢産業集群開展數字化改造。
關鍵詞 新興産業
引進培育新興産業 前瞻性布局未來産業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大力引進和培育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北鬥導航、光電、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精密機械等新興産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及高技術制造業集群。做大做強汽車相關産業,推動氫能産業發展,前瞻性布局激光與增材制造、石墨烯等未來産業。
●解讀
制造業轉型升級是惠州“十四五”發展必經之路。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産業與電子信息産業之間有不少交集,專家認爲打通兩個支柱産業的交集路徑,新興産業是重要的突圍密碼。
“惠州將加快發展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産業,這是惠州要集中力量打造的兩個萬億級産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市發改局副局長黃俊堂介紹,爲此將加強材料産業跨界融合,重點發展電子新材料、高性能複合新材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等前沿新材料,形成新材料産業集群。加快發展新能源産業,大力推動先進核能開發應用,探索研究培育氫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興産業,打造新能源産業集群。
“惠州還將繼續發展壯大先進裝備制造業。”黃俊堂指出,將以加快惠州灣産業新城、惠陽智能制造産業園等重要平台建設爲載體,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産業,引導大型制造業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開展由應用智能裝備向生産智能裝備拓展,支持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向中高端邁進。充分利用好政策,開展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的集成創新和應用示範。
惠州還將積極布局未來産業,按照國家和省關于未來産業的戰略部署,結合惠州實際,重點謀劃布局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未來産業,緊盯行業新技術研發成果,積極引導關鍵技術在惠州轉化落地,促進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重點領域産品創新,培育未來産業新業態。在重點産業領域和産業鏈關鍵環節,著力招引一批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知名研發機構和創新服務機構。
關鍵詞 專精特新
力爭5年內“專精特新” 企業數量和産值翻兩番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對標大灣區先進城市,研究出台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政策,對現有高成長型中小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幫助其轉化創新成果、拓寬融資渠道、開拓市場空間,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培育一批本土“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打造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加速形成與大灣區産業集群更加緊密的産業關聯。
●解讀
近年來,我市將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作爲推動萬億級産業建設的重要工作加以推進,建立規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全鏈條階梯式創新主體培育體系,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成長企業集群,有力推動我市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2020年,我市133家企業入選省“專精特新”企業,創曆年新高,居全省第二;8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目前建立惠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管理提升、融資服務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務,庫內共有培育企業391家。我市出台的“實體經濟十條(修訂版)”“民營經濟十條”等惠企政策,對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等企業給予獎勵,財政投入逐年加大,今年預計投入2660萬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
“我們將不斷培育‘種子選手’,打好惠企政策組合拳,建立梯度培育體系,引入‘金融活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市工信局服務體系建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工信局擬出台《惠州市“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方案》,通過建立中小企業統計評估體系、加強建設用地保障、推動中小企業創新、支持企業“數智化”改造、改善金融服務環境和健全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建立梯度培育體系,精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力爭5年內“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和産值翻兩番。
關鍵詞 現代服務業、文旅産業
培育壯大健康養生、數字創意等新興文旅業態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提高第三産業比重。推進央企在惠設立南方區域總部,大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與深交所、港交所、港澳有關中介機構合作。培育發展會展業,聯合大灣區城市舉辦主題特色展覽。打造文化旅遊名城,引進有影響力的大型文旅綜合項目;參與大灣區“一程多站”旅遊精品線路開發,爭取開通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主動參與大灣區文旅産業鏈、供應鏈分工,培育壯大文化制造、健康養生、數字創意、電競等新興文旅業態。
●解讀
以金融業爲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對惠州經濟支撐作用逐漸增強。去年,我市金融業增加值262.3億元,同比增長8.6%,占GDP的6.2%,拉動GDP增長0.47%,是GDP細分行業中對GDP增長拉動最大的一個行業。今年一季度,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7666.79億元,同比增加929.56億元,增幅13.80%,增速排全省第二;本外幣貸款余額7721.61億元,同比增加1421.87億元,增幅22.57%,增速排全省第三。
市金融工作局局長袁葵東介紹,我市正加強與深交所、港交所和有關中介機構深度合作對接,市政府與深交所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工作協同機制;聯合深交所和證券機構,舉辦了20多場上市專場培訓會;市金融工作局聯合深交所共同建設惠州資本市場雲端數據庫,于去年10月正式上線投入使用,惠州成爲全省首個正式啓用雲端上市企業數據庫的地市;引進東亞、彙豐等4家港資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在惠州設立支行,爲我市港澳居民、單位提供人民幣跨境等個性化金融服務。
當前,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已被視爲推動産業結構升級和價值鏈攀升的必由之路,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求。“惠州將從3個方面加快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市發改局副局長黃俊堂介紹,一是推動現代金融服務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地方特色金融,支持仲恺高新區打造金融高質量發展核心區,力爭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左右;二是大力推動研發設計、金融服務、商貿流通、人力資源、會計、法律等服務業專業化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耦合共生、協同發展,引進和培育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總部企業和展會平台,加快會展業發展;三是培育發展服務業新業態,加快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養老家政、文旅、體育等新興服務領域,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在服務業中的廣泛應用,重點支持創意經濟、平台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發展。
電競産業或將成爲惠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文化旅遊産業的新亮點。“惠州不僅有條件在未來千億電競市場中搶占一定份額,而且有必要推進電競産業發展,提升文化旅遊體育産業在GDP中的比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發展電競産業作爲我市綠色崛起的重點産業之一,將電競文創行業納入發展規劃,主動對接國內電競頭部企業,引進電子競技龍頭企業來惠落戶,規劃建設專業電競場館,形成電子競技産業發展集聚區;鼓勵支持本土電競俱樂部建設,著力培養電競職業選手和職業經理人,組建“惠州標簽”電競職業戰隊。今年,惠州ACT戰隊已冠名惠州出戰職業賽事,將吸引更多電競職業戰隊落戶惠州,將惠州打造成大灣區“電競之城”。
關鍵詞 招商引資
開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産業鏈招商
摘要
《行動方案》提出,面向“雙區”重點産業、重點企業,強化要素保障,吸引更多鏈主式大項目、好項目集聚惠州。整合市縣(區)招商資源,開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産業鏈招商;發揮駐廣州、深圳等招商機構窗口和橋梁作用,加大對香港、澳門招商力度;建立重點企業和重點投資項目信息庫,主動加強與“雙區”城市産業對接。
●解讀
今天的招商決定了明天的産業格局。近年來,我市招商引資總體思路和策略是根據産業發展實際開展産業鏈招商,著力提高招商引資的精准度,以及項目與惠州産業集群之間的匹配度。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過會項目中,電子信息産業項目68宗,占74%,投資總額935億元,占70%;石化能源新材料産業項目10宗,占11%,投資總額126億元,占9%。
“早在2018年,市商務部門就委托深圳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深圳電子信息領域前100強進行了全面梳理,特別是對與惠州産業關聯度高的高清顯示、動力電池等電子信息産業細分行業進行梳理,初步擬定項目信息庫。”市商務局局長廖巍介紹,截至目前,在庫的深圳重點電子信息企業已有100多家,我市不斷與這些重點企業進行溝通接觸,目前有多家企業在惠落地投資。我市將繼續細化完善現有企業、項目信息庫,進一步完善産業鏈招商體系,並依托深圳相關行業協會、商會,以此爲紐帶搭建溝通平台,做好産業集群招商工作。“深圳相關産業協會、商會凝聚力強,産業關聯度高,近年有不少協會、商會抱團來惠投資。”廖巍表示,我市正加大引進力度,力爭能引進一些龍頭企業,進而順勢引入它們的上下遊企業,更好地達到強鏈補鏈延鏈的效果。
“我們還密切關注廣州、東莞、佛山等大灣區城市電子信息産業企業的發展,通過不斷接觸溝通,吸引企業來惠投資,與惠州的産業企業形成優勢互補、發展共贏。”廖巍介紹,相關部門將根據産業關聯度分門別類建立企業名錄,形成面向整個灣區重點目標企業和重點目標項目的信息庫;針對總部位于廣州、香港等地的大企業集團,我市也積極與之對接,歡迎其來惠發展“雙總部”經濟或現代服務業。按年度工作計劃,今年惠州擬在國內舉辦5場投資環境推介會,相當于平均每2個月就會舉辦一場。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黃岸媚 馮麗均 劉豪偉 劉炜炜 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