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雲林7月31日電 題:台灣寫真:“巾”字招牌風雲錄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劉舒淩
以位置觀之,林國隆所經營的廠區,位于雲林縣虎尾鎮一處道路急彎的轉角處。
從事業脈絡來看,正是一段“漂移過彎”般的轉型經曆,讓林家的産業擺脫危機,駛上新途。
雲林縣虎尾鎮曾是台灣毛巾生産重鎮,作爲當地産業代表性人物,73歲的興隆毛巾觀光工廠總經理林國隆近日爲中新社記者導覽廠房,講述其“毛巾招牌”背後的故事。
步入觀光工廠,楓香樹林小道旁,落地窗內是一排毛巾生産線,從選紗、前漂,到漿紗、織造,再到毛巾成品的制造過程一覽無余。紡織機器從依靠人力操作傳統紡織機,逐漸轉變爲現代的智能數字提花織機。
在工廠傳統作業區域,打版師傅認真爲每件織造定版,紡織機具聲嘈雜震耳,飛梭不停地來回跳動。一部台灣紡織業曆史,似就在眼前上演。
上世紀七十年代,是台灣毛巾業發展的全盛時期,一度擁有200多家毛巾工廠,80%的毛巾業者都集中在雲林縣的虎尾小鎮。林國隆、林素夫婦也是當時弄潮者,他們創辦“興隆紡織廠”,約20余台毛巾梭織機;1985年遷廠至埒內裏,梭織機增至40台,事業也駛上平坦的道路。
情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變化,不少虎尾毛巾廠商基于成本考量,開始陸續遠赴大陸投資設廠,毛巾産值不斷下滑,而跨過2000年後,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市場沖擊,虎尾毛巾傳統産業一度飄搖,産業規模急遽萎縮,同其他工廠一樣,興隆紡織廠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據林國隆回憶,那時兒女回到虎尾,加入到工廠的經營建設中,家人每天都商量著怎樣才能走出困境,經曆無數次家庭會議商討,終于迎來轉機。
“女兒林姿君進廠前,作爲舞者曾到歐洲表演,在賓館中看到歐洲人用浴巾、毛巾折成動物。她靈機一動,就跟哥哥講,是不是可以在台灣做不一樣毛巾,不只限于用在洗澡、擦臉而已的毛巾。”林國隆回憶說,當時女兒形容說,將毛巾抹上蜜糖“招蜂引蝶”,把顧客吸引過來。
于是,“蛋糕毛巾”的想法就出爐了。當第一個圓柱體的“蛋糕毛巾”生産出來,林家便申請了專利。
不過,轉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對外,市場是否接受尚未可知,內部經營管理面臨員工技能、部門調整等一系列問題。
“蛋糕毛巾生産出來的第一年(2005年)幾乎沒有人買,一直到年底,一位老板一口氣買了3000個。我當時對兒女講,商機來了!”林國隆說,工廠毛巾的定位,從單純日用消耗品,擴展到可愛動人的禮品或裝飾品,對消費者提供更多附加價值。
與此同時,另外一扇窗同時在向林國隆敞開,那時,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興起“觀光工廠”浪潮,將廢棄的工廠重新改造,賦予人文性等文化內涵,供旅客實地體驗參觀。這種理念迅速在台灣落地生根,傳統如白酒、醬油、餅幹、玻璃、糖業工廠,紛紛向觀光體驗轉型。2008年,林國隆將工廠舊址轉型爲當地第一家毛巾觀光工廠。
走過工廠流水線,便是毛巾展覽館,一樓各式各樣的産品琳琅滿目,從小蛋糕到三層大蛋糕、棒棒糖、冰淇淋、粽子,再到各種卡通小動物,毛巾形態各異。二樓提供毛巾蛋糕DIY、毛巾手工絹印等課程讓遊客動手參與。
林國隆說,除了台灣本地市場,興隆毛巾已銷往中國大陸、英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瑞士、韓國、馬來西亞的市場正在積極拓展。
盡管如今工廠業績穩步提升,然而對于曾經曆過“發夾彎”的林家毛巾産業來說,仍然繃緊了弦。老一輩員工將逐步退休、産品如何創新等問題雖沒有那麽緊迫,但已擺上林國隆的案頭。
盡管已年過7旬,林國隆夫婦仍延續“以廠爲家”的習慣,“不這樣不行,前面的路總是充滿未知”。
面對大陸記者,林國隆特別提到,“雖然大陸遊客總體不多,但對我們的毛巾都有好評”,希望更多大陸遊客來到觀光工廠參觀,支持虎尾毛巾産業,支持興隆毛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