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題:秦俑發現近半世紀 中國考古百年亮點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來中國不可不去西安,來西安不可不去看秦兵馬俑。”秦始皇帝陵兵馬俑重見天日近半個世紀,已經成爲中國的一張名片,更是古城西安的亮麗名片,也是中國百年考古的一大亮點。
“國寶”的“偶然”發現
秦兵馬俑是1974年3月29日當地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的。
這年5月,記者蔺安穩從北京回陝西臨潼探親。在臨潼縣文化館工作的夫人與之閑談時提起,秦始皇帝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作爲對西安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記者,蔺安穩對此深感好奇。
第二天,蔺安穩來到正在修複陶俑的當地考古工作者趙康民的工作室。趙康民正在修複一座陶俑,地上堆放著許多陶片。另一座已大體修複好的陶俑立在那裏,高高的個頭,同真人一般大小,雄赳赳,氣昂昂,熟讀史書的蔺安穩一眼就判定是秦代士兵的形象,是難得的“國寶”。
蔺安穩在家一個多月後,休假期滿,回到北京,撰寫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報道。報道說,這批陶俑身穿軍服,手執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實形象塑造的。秦始皇帝陵周圍以前曾出土過陶俑,但都是一些體積不大的跪俑,像這種同真人一樣的立俑,還是第一次發現。特別珍貴的地方,在于這是一批武士。這批武士陶俑的發現,對于評價秦始皇、研究秦代的政治、經濟、軍事,都有極大的價值。
在報道中,蔺安穩還指出,秦始皇帝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是沒有得到妥善保護。生産隊隨意在陵園掘土挖坑,開荒種地。出土文物中的金屬制品,有的竟被當作廢銅爛鐵銷毀掉,一些石制、陶制物品則被丟來抛去。
這是關于兵馬俑的第一篇報道,介紹了秦俑的出土情況及其意義,明確指出這是秦始皇帝陵的一部分,並指出秦始皇帝陵園出土的遺址、遺物沒有予以妥善保護等一些問題。中央高層領導極爲重視,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立即做出批示,提請國家文物局與陝西省委商量,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點文物。
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一陣波瀾,迎來的是中國考古曆史的新篇章。
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1975年8月初,秦俑考古隊隊長袁仲一執筆撰寫了一份關于秦俑發掘的報告,送呈國家文物局。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正在北戴河,看到報告十分高興,思考著如何保護好這批珍貴文物。
一天,王冶秋在海灘上與當時主持國家科技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元帥不期而遇。兩人坐下聊天,漫談中說到了秦俑坑的發掘情況。
王冶秋說,根據探測結果,這是一座很大的陶俑坑,東西長200多米,南北寬60多米,有幾千件陶俑、陶馬,是一個雄偉壯觀的地下軍陣啊!
聶帥聽後,感慨地說:“不得了啊!這麽大的一個地下軍陣,要是能建個博物館就好了。”
王冶秋趕緊接過話茬:“我也有這個想法,但考慮國家經濟比較困難,沒敢提出。”
聶帥沉思片刻,說道:“國家是有困難,但需要辦的事情還是要辦。你給國務院打個報告,讓大家討論一下嘛!”
王冶秋第二天就回到北京,先後找到谷牧、余秋裏兩位副總理,談了他與聶榮臻元帥的想法,提出在秦俑坑遺址上修建博物館的建議。兩位副總理都表示同意。
中央高度重視,集中力量辦大事。1979年9月底,氣勢宏大的兵馬俑坑一號大廳竣工,葉劍英元帥爲博物館題寫了館名。博物館外觀爲拱形、裏面無立柱,大廳東西長204.5米,南北寬72.5米,占地面積16000多平方米。10月1日,新中國成立30周年大慶之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走進大廳,人們無不爲兵馬俑的恢宏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對外交流的名片
秦兵馬俑的發現很快引起世界關注,美國總統、英國女王、日本首相、法國總理紛紛前來參觀。第一位前來參觀的外國領導人是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1976年初,李光耀來西安訪問,得知秦俑出土的消息,聽說是與真人一般大小,感到難以置信,因此要來看一看。1976年5月15日,李光耀來到了秦俑坑發掘工地。他下到俑坑裏,興致勃勃地仔細觀看,還站在一個陶俑跟前,比了比個兒。李光耀身材魁偉高大,但秦俑比他更高一點。看到這陶俑、陶馬,李光耀情不自禁地發出贊歎:“這是世界的奇迹!這是民族的驕傲!我是華人,也有我的一份。”
1978年9月1日,時任巴黎市長、後來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參觀兵馬俑後說:“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兵馬俑被稱爲“世界第八奇迹”由此而來,它的發現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1991年11月8日,希拉克再次前來參觀。這次他不僅仔細參觀了秦俑一號坑,還參觀了三號坑和秦陵銅車馬。參觀完後,他在留言簿上寫道:“這次參觀兵馬俑,再次證實了世界文化遺産第八奇迹。西安通過它悠久的曆史文化及實力,完全可以與雅典、羅馬、巴比倫相媲美。”
1982年8月,兵馬俑去澳大利亞展出。這是兵馬俑首次單獨“走出國門”,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考古煥發新生
轉眼間距離秦兵馬俑重見天日已經過去將近半個世紀,秦俑的周圍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的露天開采到後來科學發掘,從重發掘到重保護。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兵馬俑對中華文明的意義越發凸顯,其發掘得失也爲之後的考古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
秦始皇兵馬俑之所以有今天,除多位中央領導重視、廣大考古人員辛苦勞作之外,蔺安穩說,還有一個主要的、本質的因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試想,甘肅敦煌莫高窟的發現,在19世紀不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嗎?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這座藝術寶庫慘遭破壞,大量國寶流失國外。而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五大洲數以千萬計朋友紛至沓來,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秦俑熱”。
蔺安穩從中新社副社長崗位上退休後,仍然關心秦兵馬俑的考古研究,醉心秦史,學習秦篆。他看到電視劇《芈月傳》肆意戲說篡改曆史,竟將兵馬俑作爲芈月(秦宣太後)的陪葬,嚴肅地指出這是一部“胡編亂造、荒誕無稽的電視連續劇”。他強調,兵馬俑爲“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的結論,是考古專家經過艱苦發掘,在獲得大量考古證據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方面論證之後得出的。這是得到考古界、史學界、自然科學界普遍認可的一條科學結論,是毋庸置疑的。(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