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發布的《2018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包含68個變量,涵蓋119個國家和90座城市。報告撰寫者利用數據說明了全球大部分的國家和城市今年在人才增長、吸引和保留方面的情況。這些數據能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提供參考,同時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競爭力發展策略。今年,發達的高收入國家依然是全球人才的聚集地。
發達地區依然在人才市場上占據優勢
報告中,對于國家人才競爭力的排名評估了每個國家的人才政策和實踐水平。考察的人才技能既包括職業技術技能,也包括全球知識技能。全球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領導力有關。
瑞士依舊是全世界最具有人才競爭力的國家,新加坡和美國緊隨其後。總體來說,歐洲國家的排名普遍較高,前25名中就有15個歐洲國家。部分非歐洲的國家排名也十分靠前,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阿聯酋和日本,就分別排到了第11、12、15、17和20位。
今年的報告同時指出,排名前10的國家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擁有高度發達的教育系統,能夠培養人們在勞動力市場中必要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技能。另外,這些國家都有靈活的管理和商業模式,有結合靈活性和社會保障的雇用政策,具有內外部的開放性等等。像中國、巴西一類的人口大國目前排名不高,如果這些國家能克服國內的教育問題,解決好職業技能培訓和知識培養之間的問題,就能讓排名上升很多。
另外這份報告還發現,拉美國家在培養女碩士方面很有優勢,例如阿根廷的女碩士排名就位居第五。
從城市層面上來看,今年全球最具有人才競爭力的城市是蘇黎世,這也是該城市第二年蟬聯冠軍。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八座城市在歐洲,其他兩座城市在美國。
這些城市也有相似之處。和國家排名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高GDP水平的地區通常有更強的技術滲透,能創造出具有更高質量的教育、商業、醫療保健和基礎設施的人才生態系統。這種良性循環可以使得這些地區的人才更具有競爭力。此外,這些地區的一流大學吸引了衆多高質量的教學和研究人員,他們爲勞動力市場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密集的、高效的信息網絡對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來說也非常重要,比如推行“智慧城市”計劃的小城市新加坡、迪拜、阿布紮比等,就能夠通過技術吸引和留住很多人才。
這份報告的合作編輯布魯諾·藍威(Bruno Lanvin)強調,在組織、城市和國家層面,想利用多樣性發揮作用就需要有大膽的、有遠見的領導者。在這方面,城市是完美的實驗室。世界上有許多城市已經通過促進多樣性取得了很多成就。
多樣性帶來的挑戰
除了人才競爭力的排名,今年的報告還調查了“競爭力多樣性”這個主題。3項十分突出的多樣性能力分別是認知、認同和偏好(或價值)。多樣性是指人們能夠和有著不同的性格、知識基礎、經曆和解決問題方法的人開展合作。之所以選擇競爭力多樣性的主題,是因爲它在連接人才政策和創新策略方面有重要作用。關注人口多樣性能幫助人們得到可持續發展的、有創造力的未來,幫助組織留住人才並且培養更多的人才。
多樣性並不會憑空産生,它需要一種包容的文化環境。在這種文化環境中,各式各樣的人能繁榮發展並對社會産生實際影響。這份報告發現,多樣性和包容性是沒有絕對模型的。例如在瑞士,“女性成爲領導者機會”的排名就不如人才競爭力的排名來得那麽高。瑞士在合作、內部開放程度、社會流動性和性別平等方面的得分很高,但是在外部開放程度上的評分卻比較低,這對吸引人才會造成影響。
另一位報告的合作編輯保羅·伊萬斯(Paul Evans)說,人們對于多樣性的看法已經在過去幾十年間進步了很多。許多組織從經驗中學到,統一與和諧是不同的,和諧更尊重成員的多樣性。這種不同可以通過效率、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來進行衡量。對完成複雜的任務來說,多樣性強的團隊往往會表現得比能力強,但是成員相似的團隊要好。
多樣化能夠鼓勵人們用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沒能管理好這種多樣性,也可能會導致時間的浪費。因此,對一個組織來說,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組織自身的包容程度都很重要。這種包容能夠讓身在其中的人們更加自信,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展開自己的行動,而不受外界偏見的影響。
包容意識的培養要從家庭和學校做起。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都要幫助孩子培養“競合”的意識,這種意識對建設一個更爲包容的世界來說至關重要。
德科集團的首席執行官愛蘭·德哈澤(Alain Dehaze)說,重視多樣性和包容性是我們克服這個時代不平等問題的關鍵。這就意味著,培養包容的文化需要從家庭和學校開始。與偏見作鬥爭,提高人們社交和社會合作的能力,這都是解放生産力的關鍵。
塔塔通信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總經理威納德·庫馬爾(Vinod Kumar)堅持認爲,在越來越多企業把數字化轉型當作首要任務的當下,人工智能已經進入工作場所。企業必須看到,才能和多樣性已經不是人類獨有的特征了,機器人能和人類並肩作戰。重視多樣化,用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不同的人已經成爲了當今時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