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宅在家中沒有收入,尤其是對個體商戶而言,資金鏈斷裂,讓人十分心急,于是各種網絡平台的貸款“客服”像及時雨一樣出現了,濰坊壽光的錢先生就掉進了這個陷阱。
錢先生(化名),男,35歲,個體商戶,因資金周轉困難,從一網絡平台貸款,被所謂的“客服”以交押金、手續費、開發票等名義,先後十次轉賬,共計被騙7萬元。
事件經過
2月23日12時,錢先生在網上辦理貸款時,從手機APP下載了“小米金融”的APP軟件,准備從上面貸款。當錢先生聯系了上面的客服後,客服“服務周到”,但要放款時,客服就開始“推三阻四”了:首先告訴錢先生需要通過支票轉賬,因其首次辦理,需要先繳納20%的激活金,接著又稱支票被凍結,需要解凍,又是交錢,後來又是各種理由需要繳納各種費用,如果不交,之前交的錢也沒法退還,一直到2月25日下午,錢先生第十次轉賬後,錢先生才發覺被騙,于是撥打110報了警。
其實,這期間,錢先生還是有防範意識的,但狡猾的“客服”也留了後手,發來了營業執照和個人身份證信息,徹底消除了錢先生的顧慮。
網絡貸款詐騙網絡貸款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開設虛假網站、發送手機短信等途徑發布“無抵押貸款”“低息貸款”“免息貸款”等貸款信息,廣泛獵取對象。待受害人與其聯系後,便謊稱可以無抵押無擔保貸款,並且以較低的利率可以申請到貸款爲由取得受害人信任,再誘騙受害人通過銀行轉帳形式預付利息、保證金、保險費等費用,從而達到詐騙目的。
慣用套路
首先,通過開設虛假網站、發送手機短信等途徑發布“無抵押貸款”“低息貸款”“免息貸款”等貸款信息,廣泛獵取對象。待受害人主動聯系後,通過微信、QQ等方式讓其下載貸款APP並填寫自己的個人銀行信息。承諾當天或次日審核通過後下款,當受害人看見其貸款APP賬戶有錢想要提現卻發現無法提出,這時詐騙分子會以流水不夠或預付利息、保證金等爲由讓受害人轉賬。在受害人轉賬後,對方又稱受害人操作超時或銀行賬號填寫失誤爲由導致賬戶被系統凍結,要向賬戶彙入同樣的金額才能激活賬戶。就這樣,受害人被騙金額越來越高,直至被對方“拉黑”才發覺被騙。
防騙提醒
不要輕信各種平台網站或手機收到的關于貸款信息,但凡先轉賬的貸款都是詐騙,不管是提現還是弄流水,不要隨意掃描陌生人發送的二維碼,發現被騙,及時撥打110報警!
閃電新聞記者 周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