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美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新的大國競爭:對國防的影響》報告
據環球網12月28消息,美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新的大國競爭:對國防的影響》報告。報告指出,與中俄的大國競爭深刻改變了冷戰後美國國防問題重心。美國會應關注美國國防規劃該如何應對與中俄出現的大國競爭,是否批准、拒絕或修改拜登政府提出的“爲應對大國競爭”的軍費水平、戰略、計劃和項目等。其他美國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包括核武器、核威懾和核軍備控制;美國及其盟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能力;美國和北約在歐洲的軍事能力;減少美國軍事系統對外國組件、子組件、材料和軟件的依賴等。
信息
多國聯合研究團隊使用碳納米管制造微型晶體管
據cnBeta網12月28日消息,中國、日本、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合作進行了一項爲期5年的研究,成功使用碳納米管制造出一種超微型晶體管,其寬度僅爲人類頭發絲寬度的1/25000。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朝一個碳納米管同時施加力和低電壓,加熱它直到外層管殼分離,留下單層納米管,形成微型晶體管。研究人員稱,熱量和應變改變了納米管的“手性”,這意味著結合在一起形成納米管壁單原子層的碳原子被重新排列,讓碳納米管轉具有晶體管性能。該研究有望助力開發出更節能的碳納米管晶體管,以超越由硅材料制成的微處理器。
中國首款1.6Tb/s硅光互連芯片完成研發
據通信世界網12月28日消息,中國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NOEIC)、鵬城實驗室、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完成了1.6Tb/s硅基光收芯片的聯合研制和功能驗證,實現了中國硅光芯片技術向Tb/s級的首次跨越。目前,國際上400G光模塊進入商用部署階段,800G光模塊樣機研制和技術標准正在推進中。然而,1.6Tb/s光芯片在速率、集成度、封裝技術等方面都具有極高挑戰,國際上還沒有明確和完善的解決方案。該工作實現了國內單片光互連速率和互連密度的最高水平,展現出硅光技術的超高速、超高密度、高可擴展性等突出優勢,爲下一代數據中心內的寬帶互連提供了可靠的光芯片解決方案。
日本東芝公司開發出移動硬盤擴容技術,最大容量有望超過30TB
據cnBeta網12月28日消息,日本東芝公司開發出一種擴大機械硬盤(HDD)存儲能力的技術,有望將移動硬盤的存儲容量擴展至超30TB。東芝對利用微波來提高存儲能力的技術進行了驗證。這種機械硬盤通過改變磁盤磁性的方向來寫入數據,通過對磁盤照射微波,可使磁盤磁性輕松發生反轉。通過這種方式,機械硬盤可在單位面積內保存更多的數據。東芝認爲,機械硬盤具有成本低廉的特點,有望在數據量極大的數據中心領域獲得持續應用。
生物
新加坡研究團隊開發出用于類腦計算的新型人工突觸
據techxplore網12月23日消息,新加坡技術與設計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二維材料的新型人工突觸,用于高度可擴展的類腦計算。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突觸分爲功能性突觸和沉默性突觸,而建立在數字電路上的人工突觸通常占據較大空間,硬件效率和成本存在局限性。由于人腦包含約100萬億個突觸,因此需提高硬件成本,以便將其應用于智能便攜式設備和物聯網。研究團隊使用超薄2D材料將功能性和沉默性突觸集成到同一設備中,極大降低人工突觸的硬件成本,有助于推動類腦硬件的商業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ACS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監測心髒細胞內電信號的“彈出”式傳感器
據phys網12月24日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監測心髒細胞內電活動的“彈出”式傳感器。該工具由包裹在磷脂雙層中的3D微型場效應晶體管(FET)構成,能穿透細胞膜而不損傷細胞膜,且足夠靈敏,可直接在細胞內檢測到電信號,並能同時監控來自多個電池的信號。研究團隊先將FET制作成二維形狀,再將其粘合到預拉伸的彈性體片上,松開彈性體片時裝置彎曲,使FET折疊成3D結構,以便其穿透細胞內部。研究發現,單個心髒細胞內的信號傳播速度是多個心髒細胞間信號傳播速度的五倍。這是科學家首次在3D組織結構中測量細胞內信號,有助于從細胞水平揭示心髒異常的細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期刊。
美國科學家借助人工智能發現新的胞內蛋白
據生物谷官網12月26日消息,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尺度集成細胞(MuSIC)技術,實現了直接從細胞顯微鏡圖像繪制細胞圖譜,發現了大量未知胞內蛋白。研究人員首次將顯微鏡成像和蛋白質生物物理關聯技術兩種方法的測量數據集結合在一起,並結合AI深度學習直接從細胞顯微鏡圖像繪制細胞圖譜,形成多尺度整合細胞圖譜(multi-scale integrated cell 1.0,MuSIC 1.0)。該圖譜在人類腎細胞系HEK293的數據集中共獲取661種蛋白,其中約一半是首次發現。該研究爲深入認識細胞內部結構提供了新的線索。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
以色列暴發H5N1型禽流感疫情,已造成2000多只野鶴死亡
據中國新聞網12月27日消息,以色列部分地區暴發H5N1型禽流感疫情,已導致該國北部以黎邊界的胡拉谷地2000多只野鶴死亡,10000只野鶴感染H5N1病毒;馬爾加利奧特地區附近的一處養雞場也暴發H5N1禽流感,預計超32萬只産卵雞將被撲殺,而此前一周,以色列已撲殺約24.4萬只雞,但疫情仍在蔓延。以色列農業部要求受疫情影響的養雞場暫停向市場供應雞蛋,此次禽流感將導致以色列市場雞蛋供應短缺,預計每月缺口近1400萬枚。以色列自然與公園管理局認爲,該國每年都會發生禽流感疫情,但今年情況比往年嚴重得多,如此多野鶴死于疫情“不同尋常”。日本、韓國、英國、挪威等多國近來也出現禽流感疫情。
能源
比利時計劃關閉現有核電廠,同時投資先進核電技術研發
據中核智庫12月27日消息,比利時政府宣布將在2025年前逐步關閉國內現有的核電廠,但繼續投資先進核電技術研究。根據計劃,多伊爾(Doel)3號機組、蒂昂熱(Tihange)2號機組將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關閉,多伊爾4號機組和蒂昂熱3號機組在2025年關閉。由于核電在該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近半,比利時將通過發展天然氣等能源補充棄核後的能源缺口。此外,比利時政府計劃在2025年前投資1億歐元研發小型堆等先進核電技術,以確保實現該國碳中和目標。
海洋
俄羅斯“北風之神”-A級“蘇沃洛夫大元帥”號彈道導彈核潛艇下水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2月27日消息,俄羅斯“北風之神”-A級(955A型)彈道導彈核潛艇“蘇沃洛夫大元帥”號近日在謝夫馬什造船廠下水。該潛艇是俄羅斯第6艘“北風之神”系列核潛艇,可以攜帶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未來將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服役。相比“北風之神”系列的基礎型號核潛艇,“北風之神-A”具有更好的聲學隱身、機動和深海運行能力以及改進的武器控制系統。
美海軍陸戰隊或將部署尺寸合適的高超聲速武器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2月28日消息,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未來的高超聲速武器的尺寸合適,海軍陸戰隊將爲其前線部隊部署該型武器。據悉,此前美國陸軍和海軍聯合開發的高超聲速武器尺寸相對較大,對于需要在太平洋上進行靈活機動的海軍陸戰隊來說並不合適。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密切關注兩款尺寸相對較小的新型高超聲速武器,這兩款武器最快將于2023年和2025年部署至美國的陸軍與海軍部隊,海軍陸戰隊將在視其具體尺寸是否符合需求後,再決定部署與否。
航空
美空軍披露“下一代空中主宰”戰鬥機部分功能
據全球航空資訊12月28日消息,根據美空軍和研發團隊的消息顯示,與美軍前代戰鬥機主要依靠速度和機動性等特點形成對敵優勢相比,“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戰鬥機或將憑借隱身特性和高性能計算能力建立作戰優勢。同時,這種具有突出網絡節點特性的隱身戰鬥機將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處理/解析多傳感器數據,幫助作戰人員快速決策,建立作戰優勢。
航天
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將研發可複用中型運載火箭
據國防科技要聞12月28日消息,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將開發可複用中型運載火箭。據悉,該火箭載荷能力爲8噸,可完成載人航天、巨型星座發射和深空探測等任務。該火箭將采用一種全新、特殊配方的碳複合材料,重量輕、強度高,可承受發射和再入的巨大熱量和沖擊,使第一級能夠頻繁地重複使用。該火箭將具有獨特的整流罩,其將成爲火箭一級的一部分,與一級完全集成在一起,與火箭實現整體複用。
新材料
德國研究人員提出利用钯納米粒子儲存氫氣的新方法
據Phys.org網12月27日消息,德國亥姆霍茲協會旗下的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utsches Elektronen Synchrotron,DESY)的研究人員提出將氫儲存在由金屬钯制成的微小納米粒子(直徑1.2納米)中的新方法。研究人員將钯納米粒子以2.5納米的間隔附著在石墨烯載體上,利用表面X射線衍射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研究了石墨烯支持的钯納米粒子的原子結構及其在室溫下與氫的相互作用,發現氫可以黏附在钯納米顆粒的表面,幾乎沒有滲透進內部。未來研究人員還將尋找新的載體,以提高新方法的存儲密度。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納米》(ACS Nano)期刊上。
先進制造
SigmaLab爲聚合物3D打印機提供監測系統
據南極熊3D打印網12月26日消息,美國SigmaLab公司宣布首次爲聚合物3D打印機提供打印過程中的監測系統PrintRite3D。PrintRite3D由硬件和軟件跟蹤模塊組成,將實時數據收集與關鍵分析相結合,以發現零件缺陷,然後使用機器學習來繪制這些缺陷的生成過程。該系統不僅能讓用戶避免打印失敗,提高零件産量,還能創建一個産品認證框架,滿足終端用戶和標准組織的需求。PrintRite3D還具有平台獨立性,可以在任何第三方定向能沉積(DED)系統上使用,並可改裝擴展到現有的雙激光和四激光設置。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爲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爲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衆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