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堂詳解
《譜》載:“唐王命修《元和姓纂》,備述我族實出清河郡一脈。西漢文皇帝設郡,歆公守之。”聯系張氏得姓淵源,細讀這段話,意思是說,“百忍堂”張氏源自清河郡張氏。清河(今河北清河與山東武城、夏津、高唐、臨清、館陶、冠縣、莘縣等一帶)這個地方,原是軒轅黃帝賜揮公“張”姓後,又把這個地盤給了他,成爲揮公制造弓矢的生産基地,故清河自古就有張姓“受姓地”之說。到西漢文帝時,始設清河郡,張典(西漢初年張良之孫)成爲首任郡守。從張揮到張典,已曆八十二世。查《元和姓纂》知:八十世張子房(張良),八十二世張典,一百零一世張公藝。
“百忍堂”張氏,但就其根本意義上說,是以“禮讓齊家,九世同堂”聞名于天下。至唐高宗時,家族人丁興旺,殷實富足,張公藝又多周濟貧人,樂善好施,出資公益,修橋 補路,家族各項事業發展到黃金階段。正是這個時候,高宗“親幸其宅”,給張家帶來綿延千年的榮耀;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張家相繼經曆了三次變遷,九世同堂的大家族局面曆三百余年後,遂告結束。這三次變遷分別是“分食十道”、“亂世逃亡”和“梨園分家”。
一、分食十道。貞觀初年,因山河形勢之便,將全國分爲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至開元年間又增至十五道。泰山封禅的第二年,唐高宗在爲張家修建“百忍義門”、封張公藝長子張希達爲司儀大夫的同時,還有一旨:分食十道。
張公藝的父親張興生有十男,分別是張溫、張良、張惠、張茂、張儉、張藝、張誠、張讓、 張秀、張嚴,張公藝行六。《百忍堂張氏行輩名實要略》(以下簡稱《要略》)記載,爲了讓天下人都來學習張家“禮讓齊家”的美德,高宗降旨讓其兄弟十人分食十道。于是,除張公藝守祖茔(留守橋北張)外,其他兄弟九人分赴各道定居,時在乾封年間(666-667年)。 從此,這個大家族析居全國各地。遷出的人都不肯忘記祖上恩澤以及兄弟張公藝持家七十多年帶來的興盛與榮耀,難舍難分之情無以言表。爲日後相聚有憑,張公藝 砸一鐵鍋爲十塊,兄弟十人各執其一,盼以後再團聚時拼接。故唐時有一個說法:“鐵鍋張,遍天下”。世事多舛,遷出的九支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裏,並沒有與故裏相聚相識聯宗續譜。直到清雍正初年,貴州三會縣,江西玉山縣、河南固始縣以及浙江的“鐵鍋張”後人,才來橋北張參加過一次宗親會性質的活動,此後聯系漸少。近些年,時有來橋北張憑吊張公藝的,但僅限于憑吊而已,同故裏的親近關系不可同日而語。
二、亂世逃亡。“安史之亂”爆發時,在朝中爲官的“百忍堂”族人有多位。他們商議認爲,安祿山自範陽經山東一路直取洛陽,沿途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唐軍一路潰敗,應防止安賊叛軍禍害壽張族人。于是,他們共推時任右仆射的張抗,從京師長安秘密回到壽張老家,安排故裏親人逃亡事宜。《譜》載:張抗囑咐所有外逃親人,都不能暴露“百忍堂”的身份,也不能透露與“金鑒堂”的關系,否則會招來殺身滅族兩大危險。于是,橋北張族衆驚慌四散,故裏幾成空巷。這次外逃人員最後的落腳點,基本上以橋北張爲中心向四周輻射,最遠點距橋北張也不超過四百裏,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散居格局。這些散居點分別屬于今天山東的莘縣、陽谷、任城、嘉祥、金鄉、汶上、梁山、東平、郓城、鄄城,河南的台前、範縣,江蘇的沛縣等3省13縣(區)的97個村(街)。清雍正初年,“百忍堂”張氏組織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認祖歸宗續譜聯誼活動,當時形成的《張氏同譜錄》,大致就是上述這些地方,只是村落數量比現在少。
三、梨園分家。《要略》載,自分食十道、亂世逃亡又七百年後,二十八世張禧張睿兄弟二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橋北張去今陽谷縣張秋鎮從師讀書。學有所成後,被老師的兩個女兒所愛,雙雙成家,落居于今張秋鎮梨園村。由此,帶動了橋北張一部分族人遷居梨園,家籍稱之爲“梨園分家”。張禧張睿卒後葬梨園村南,昭穆墳茔。從此,梨園成爲橋北張之外,“百忍堂”張氏的又一個比較集中的聚居地。
四、“百忍堂”張氏在莘縣。《要略》載,莘縣最初有張大廟、三裏營、主簿營、蔔廟張莊及韓張店後街等五處張公藝後裔聚居地。到了清雍正初年續譜時,已是十四處,及至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 續譜時,則已發展爲二十個村(街),具體是:朝城鎮西關、十二裏廟,張寨鄉張莊、尚莊、南楊莊,觀城鎮東街、嶽坊、大呂海,大張家鎮東吳莊,古城鎮三裏 營、北丁莊,王莊集鄉朱村、羅海、崔莊、韓張店東街與後街,柿子園鄉張大廟、張莊、十王廟李行與侯行等。現依《要略》所述,按支系梳理如下。
張大廟支系。爲避“安史之亂”,該支先人(名諱失傳)由橋北張徑投武陽(朝城)城南十八裏處一太(泰)山奶奶廟棲身。後依廟定居,子孫繁衆,境內遂以張大廟替代奶奶廟爲村名。村北有祖茔,宗譜無可考,從四十三世張克敬,始來(橋北張)續譜。四十二世張顯貴,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張大廟徙居今王莊集鄉韓張店東街,卒後葬村東南,昭穆墳茔。四十二世先人(名諱失傳)一人,某年由張大廟徙居今柿子園鄉張莊,卒後葬連莊村東南(連莊今已不存),昭穆墳茔。四十五世先人(名諱失傳)一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張大廟徙居今柿子園鄉十王廟侯行,卒後葬村北,昭穆墳茔。上諸村,行輩名號與張大廟同。
三裏營支系。三十五世張灏,于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由梨園徙居今古城鎮三裏營。時貧,生子名張有財,到張有財之子張希同,富極,每出行必套八掛馬車以誇富,人呼“張八掛”,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有碑刻記其事。明崇祯五年(1632),三十七世先人(名諱失傳)兄弟二人,由三裏營徙居今朝城鎮十二裏廟,卒後歸葬三裏營祖茔,從三十九世開始在十二裏廟起茔。
主簿營支系。三十五世先人(名諱失傳),與張灏爲同輩兄弟,由梨園同來武陽 (朝城)。爲謀生計,張灏去三裏營,本支先人兄弟二人到主簿營定居。主簿營今屬張寨鄉。據橋北張現任持譜人介紹,因曆史上幾次續譜活動,主簿營都未派人參 加,故《“百忍堂”張氏同譜錄》上取消了該村名字。但是,屬于主簿營支系的其他幾個村莊,“同譜錄”上均有其來龍去脈的詳細記載,他們是今王莊集鄉的朱 村、崔莊、羅海和今張寨鄉的南楊莊,具體情況是:四十世張自修、張自啓兄弟二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主簿營徙居朱村,卒後葬村西南,昭穆墳茔。四十世先人(名諱失傳)一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主簿營徙居崔莊,從四十五世張其松、張其業兄弟二人始來(橋北張)續譜。四十七世張萬興,于清鹹豐九年(1859年),由主簿營徙居羅海,卒後葬村西,昭穆墳茔。四十七世張自曦,于清鹹豐七年(1857年),因世亂被害于崔莊(葬崔莊祖茔),其子張敬春時年八歲,孤苦無依,遂投南楊莊胞姐家,在此成年並成家立業,及卒,歸葬崔莊父墓旁。張敬春之子張保林,卒後葬南楊莊村東南,張保林子孫繁衆。
蔔廟張莊支系。蔔廟張莊即今張寨鄉張莊,是作者的家鄉。《要略》載,四十世張錫欽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由橋北張來此定居,漸成村落。因傍蔔氏家廟,人呼爲蔔廟張莊。蔔氏家廟有廟會,先人操持之。卒後葬村西,昭穆墳茔。因年代久遠,行輩名號已紊,橋北張抄給 二十個行輩用字“興玉傳繼廣,兆憲慶繁祥,蘭秀桂榮茂,逢春生賢良”,取代“廉讓家聲瑞……”舊的行輩用字。《要略》說,已紊者不咎,從五十五世“憲”字 輩起,新起名字一律用新字。“瑞”與新字中的“廣”爲同輩,依照行輩計算,作者爲第五十三世。張錫欽定居蔔廟張莊後,生三子:長子張貞,于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徙居今柿子園鄉十王廟李行;次子張潔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徙居今觀城鎮大呂海;三子張勤守蔔廟張莊。四十三世張懷珍,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大呂海徙居今觀城鎮嶽坊。四十五世張福,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蔔廟張莊徙居今觀城鎮東街,卒葬城西南,昭穆墳茔。四十九世張廉德,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由大呂海徙居今大張家鎮東吳莊。四十九世張三甲,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由蔔廟張莊徙居今朝城鎮西關,及卒,葬于城內,昭穆墳茔。五十一世張坤陽,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朝城鎮西關徙居今張寨鄉尚莊,卒後葬村西南,昭穆墳茔。上諸村,行輩名號與蔔廟張莊同。
韓張店後街。《要略》載,“某世先人,名諱失傳,昔由故裏(橋北張)初遷武陽(朝城)南二十裏柿子園,後徙主簿營。至明崇祯三年(1630年),三十七世(張)大剛字浩然者,由主簿營徙此,且來(橋北張)續宗譜。卒,葬村西北,昭穆墳茔。”韓張店後街今屬王莊集鄉。(注:本支先人曾徙居主簿營,但不與上述主簿營支系先人混淆,特此說明)
關于由橋北張、梨園始遷莘縣,以及在今莘縣境內再次遷徙的各村,其變遷的具體 原因,《要略》未詳細到每個村去說明。但在序言中,針對三省十三縣近百個村莊的不同情況,有一個籠統的概括,可供參考。“序言”說:“避亂逃災不得已者, 官府遷民涉我族者,投親友者,族人相喚者,彼有肥田可就食者,不睦族而出走者”等等。遙想當年,始遷莘縣的先人不過十數百人,而今則已萬余,不能不令人生 發幾多感慨。
五、“百忍堂”張氏在東南亞。二百多年來,由廣東、福建、浙江去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台灣的張姓後人,繼承在家鄉時的傳統,在當地修建宗祠“百忍堂”。對此,洛杉矶《時局分析周刊》創辦人、美籍華人張慶松博士,于2006年 撰文指出,東南亞一帶的張姓約五萬人,分清張、張廖、張簡三支。“清張”出自清河郡一脈,他們供奉張歆爲始祖公,本省(指台灣)主要是清張。在本省,特別 在甯靜的鄉村,座落在阡陌間的紅磚農舍,只要留心觀察,必然會發現不少人家,在兩扇大門上方,恭書“清河郡”的牌子。登堂入室來到正廳,又會看到不少人家 高懸“百忍堂”的匾額,還可見到“齊家公藝,治國子房”的聯語,有的人家則書“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方無憂”的聯語。他們以這種方式向世人頑強地表 示:我姓張,來自中國北方的清河地區,我們的始祖有一位叫張公藝,互相容忍互相諒解興旺起一個九代同堂的大家族,我們將奉行不渝!其實,早些年,有一位競 選成功的台中市市長,就是清張後人,他在各處演講時,大講特講唐朝張公藝的故事,聲稱自己是“百忍堂”張家的後代,爲自己拉了不少選票。他們的虔誠,不可 不令我們格外珍視。清張對台中盆地的開發,功不可沒。清朝雍正年間,廣東“百忍堂”張姓人家,渡海來台,在台中地區開墾。當時,台中是番仔(土著民)的地 盤。“百忍張”的代表人物張達京出資開圳(圳:田間水溝,此指興修水利),番仔則出讓土地換取他的水利。不久,張達京娶番仔首領的女兒爲妻,成爲“番仔驸 馬”,在台中引起轟動。在張達京的帶動影響下,從神岡到豐原、潭子、石岡、東勢及新莊一帶,迅速出現了大陸移民的聚落。滿清乾隆皇帝上台不久,把張達京和 番仔首領請到北京,面聖褒揚。
今天,藏于橋北張的張氏族譜上,查不到東南亞張氏的影子。聯系到“分食十道” 那麽大的家族變遷,也許可以這樣認爲:東南亞地區的“百忍堂”張氏,可能就是“十道”中“九道”之後裔,即“鐵鍋張”之後裔。所以這樣想,源起福建石獅、 南平,浙江定海,安徽潛山等地區,都有《百忍堂張氏宗譜》藏于民間,都有“百忍堂”宗祠供奉張公藝,而他們,也同樣與橋北張沒有聯系。當然,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承傳關系,這需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探索和發現,無論結果如何,都不影響這件事本身的曆史與現實意義。因爲,無論以前還是現在,我們尋根問祖聯宗續 譜的目的,都是爲了薪火相傳,秉承祖志,續寫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新的華章,而不是別的什麽。
還有一個現象需要指出:在我國南方另外一些地方,有許多張姓村落,並不承認或者說並不在乎是否與橋北張有宗親關系,他們只是喜歡這個九世同居的故事,仰慕張公藝這個曆史人物,便將本族祠堂的堂號取名“百忍堂”,湖南的長沙和貴州的貴陽一帶,就有這種情況。京劇名家蓋叫天(原名張英傑,河北高陽人),一生仰慕張公藝,又從自己坎坷經曆中,體悟到“百忍”精神之重要,遂于1936年,通過媒體公開宣布,自己是張公藝後裔,並在杭州家宅的正堂,高懸“百忍堂”匾額。他的故居,如今已是遊人如織的好去處。
視頻加載中…
事實上百忍堂的“九代同居”究竟包括哪9代?在張公藝前後的家族曆史究竟如何?目前尚缺乏早期的文獻記載,今天所能見到的大抵出自後來的民間傳說或方志、家譜。根據某些家譜記載,張公藝是張姓始祖揮的101世孫,也是漢留侯張良的22世孫,而張良又是張姓始祖揮的80世孫。至于《舊唐書》等所記載的張公藝家族“九代同居”,一般認爲是指張公藝前後的9代人(上四代、本人、下四代)。在《姚江三牆門張氏宗譜·張氏淵源考》《賀州張氏族譜》等家譜中,都把張公藝之前的4代祖先與曹魏漁陽太守張平聯系起來,張平是張姓始祖揮的93世孫,也是張良的14世孫。在張平至張公藝之間,又有94世孫晉司空張華,95世孫處士張韪,96世孫張興(軒),97世孫宋濮陽太守張次惠,98世孫南朝宋青州主簿張安之,99世孫梁散騎常侍張弘策,而張弘策亦即張公藝祖父。家譜還記載張弘策有子5人(張緬、張绾、張缵(過繼給張宏籍)、張絢、張經),第四子張興又名張絢,生子10人,依次爲:張溫、張良、張惠、張茂、張儉、張藝、張誠、張讓、張秀、張嚴,其中第六子張藝即張公藝。家譜還記載了張藝的夫人和兒子名諱,說夫人孟氏生8男2女,8男依次是希達、守誠、守衢、守衡、志廣、志遠、宗周、宗夏。因爲九代以來都是族大人多,世上才有了“九代同居”的說法。可知張氏家族在因“百忍”而得名後,子孫中有不少人被派往各地爲官,根據《百忍堂張氏行輩名實要略》的說法,爲讓更多的天下人學習張家的“禮讓齊家”美德。“分食十道”結束了張公藝家族“九代同居”的曆史,其家族從此析居全國各地。家譜還記載析居時爲了不忘祖宗恩德,張公藝把一口鍋砸爲10塊,兄弟10人各執其一,以便以後團聚時拼接,“鐵鍋張,遍天下”的說法也從此傳播開來。在清朝雍正初年,生活在貴州、江西、河南、浙江等地的“鐵鍋張”後人還專門回到祖地尋根祭祖。據統計,如今的“百忍堂”後裔分布更爲廣泛,人口也已達數千萬之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張氏家族在張公藝之後,爲了紀念他而建造了專門祠堂,張公藝墓長期受到官私祭祀和保護,張公藝像也配享在壽張縣學宮。據相關資料記載,在張公藝去世後的第八年,張公藝像開始配享在壽張縣學宮,此後又在縣城東建張公祠,又稱“百忍堂”,由張公藝6世孫張永嶺負責日常事務。從此直到清末的1000多年間,曆代都要“擇其後人之俊秀者,主公蒸嘗,以示風勵”。而在當地方志或家譜中,也屢有“百忍堂”興廢或祭祀的記載。其中,有的記載是“唐、五代及大宋,百忍堂興廢幾更,新舊屢易,終未嘗有祭祀之絕緒也。記其年表,六百余歲無其坎坷”;有的記載當地知縣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念及張氏家族九世雍睦,百忍遺風,上表請建祠堂事,終于學宮建祠配享,令二十六世祖諱裕者,複襲奉祀,主持蒸嘗”、在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于壽張縣城東關外“複建新祠,肖像肅然,表爲一邑之師”,兵備道員在崇祯六年(1633年)“出贖锾銀,饬縣重修。又捐祠前東西地二畝,以廣廟基,改增輪廓,東建蔬圃園,西立百忍堂石,右作更衣亭”,朝中司勳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來祠主祭時“面谕重葺”。 1951年6月17日,毛主席邀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長司洛路同志,到北京中南海家中做客。剛入席毛主席便問:“壽張歸你們地委管吧”司洛路同志說:“是的,壽張隸屬于我們地委管轄。”毛主席又問:“爲什麽叫壽張縣?”司洛路當時沒有回答上來。毛主席接著又問:“壽張有個張公藝,他家九世同堂是怎麽回事,你清楚嗎?”司洛路又沒有回答上來,一時很尴尬。從北京回來後,去壽張縣委咨詢,對壽張縣名的來曆和張公藝其人其事進行了解和考證,並將考證結果寫成文字材料,給毛主席作了彙報。壽張縣委認爲毛主席尤爲關心百忍堂張公藝九世同居之事,就在壽張縣城(今爲陽谷縣壽張鎮)隅東,東關道北張公祠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張公祠(百忍堂)。1958年8月16日,毛主席在山東濟南接見,壽張縣委書記劉傳友,問他壽張曆史上有個張公藝,九世同堂有沒有這回事,劉傳友同志回答:“有,在壽張東關至今還有張公祠遺址。另據《兖州府志·陵墓志》記載,“壽張縣張公藝墓在縣城南十裏,正德六年參政史學立石志之”,說明直到明代都是如此。明代以後,該墓也多次重修,並建有石坊、翁仲、碑碣等,至今仍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綜合所有已知資料,百忍堂九世同居達千口之家,應最少從濮陽太守張次惠算起,這比較符合曆史和事實,如果單從張公藝算起怎麽也算不出九代千口同居,也不符合代差。資料來自網絡,侵刪。
以下圖片是山東壽張百忍堂張公祠籌備委員會張茂勇提供
以上圖片是山東壽張百忍堂張公祠籌備委員會張茂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