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和油畫都是藝術,一個源自東方,一個起源于西方。
銅雕産生于商周,是以銅料爲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多用于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比如銅佛像。
油畫是以用快幹性的植物油調和顔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它起源于西方,比較適合表現深層次的主題,比如《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
銅雕和油畫一個粗犷一個細膩,前者是雕刻後者是繪畫;而且二者風格迥異,怎麽也聯系不到一起。
可是我國有個銅雕藝術家朱炳仁,硬是用熔銅藝術複活了梵高的油畫。
在杭州河坊街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江南銅屋,它有一個極其響亮的名字——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藝術館,在我國非常罕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銅雕藝術館,更是鳳毛麟角。
朱炳仁祖籍浙江紹興,出生于銅藝世家,7歲跟著父親前往杭州,從事藝術創作已經70年。
今年77歲的朱老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是朱府銅藝的第四代傳人,也是銅雕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國外媒體稱他是中國當代銅建築奠基人、銅雕泰鬥,還有人稱他爲“東方的達利”,這些溢美之詞用在他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當之無愧。
這不光是因爲他獨攬了包括雷峰塔在內的中國當代十大銅建築,也不只是因爲“朱府銅藝”被評爲國家商務部首批“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更因爲他從2006年創立熔銅藝術,首創“熔現實主義”流派,因此久負盛名,享譽全球。
作爲東方銅文化領域的第一人,朱炳仁不但將中國藝術再現于他的作品中,還將世界名畫複活,包括梵高的作品。
梵高是19世紀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他的畫風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深刻的主題,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
而毫不誇張地說,朱炳仁“熔現實主義”新流派,則影響了21世紀的藝術。
朱炳仁雖然從事銅藝將近70年,但是創立熔銅藝術只有15年的時間。
2006年的5月25日,一場大火,讓位于江蘇常州、即將竣工的,高度爲153.9米的世界第一佛塔——常州天甯寶塔遭受一場浩劫。
正是在修複過程中,許多人想把廢銅扔掉,他卻對那些東西視如珍寶,當即撿回兩包不分晝夜悉心研究,由此發明了熔銅藝術。
他說,是佛賜給他“佛塔舍利”,也是佛給了他靈感,由此催生了一門新的藝術門派——“熔銅藝術”。
它的問世是開創了熔化銅藝術之先河,堪稱代表性事件,在我國銅壁畫藝術的發展中具有裏程碑的意義。
熔銅藝術作品《阙立》
2007年元旦,他的第一部熔銅藝術作品《阙立》橫空出世,轟動一時,海外收藏家紛至沓來,出高價求購被朱炳仁婉拒。
這幅作品不久便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到了它最該去的地方。
15年,朱老殚精竭慮,廢寢忘食在熔銅藝術領域辛勤耕耘,灑下滴滴汗水,也收獲了累累碩果。
從2007年,朱老的第一幅熔銅壁畫作品《阙立》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以來,他數以百計的熔銅藝術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台北以及美國、泰國和新加坡等國內外博物館和文化機構收藏。
2020年,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上,朱老的熔銅爐火將大會帶向高潮。
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朱炳仁獨創了琅彩銅匠法,複活了印象派大師梵高的作品。
梵高是表現主義的先驅,是19世紀歐洲傑出的藝術家,他的藝術風格甚至對二十世紀藝術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梵高的作品,如《星空》、《向日葵》與《麥田群鴉》等,現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廣爲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行列。
梵高的畫風放蕩不羁、熱情奔放,充滿活力和激情;而朱炳仁之前的作品畫風厚重、古樸,具有中國傳統風格。
總之,西方的油畫和東方的銅畫本來就風格迥異,不是一個“門派”。
但是,在兒子朱軍岷的鼓動下,朱炳仁挑戰自我,開始用熔銅藝術“嫁接”梵高的作品。
從哪部作品開始呢?兒子建議說,要做就做高難度的,不如就從《向日葵》開始吧。
《向日葵》是梵高的巅峰之作,它寄托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
梵高對向日葵情有獨鍾,因爲它寓意深刻。
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轉瞬即逝,梵高覺得自己的一生像向日葵那樣在短時間釋放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因此他畫了以向日葵爲主題的靜物。
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喜歡用向日葵來布置他在阿爾的房間;因此,梵高又稱爲“向日葵畫家”。
凡高細膩和粗厚有力的筆觸,富有強烈的運動感,刻畫出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想要用熔銅藝術展現油畫,而且還是大師的作品,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對于喜歡挑戰的朱炳仁來說,越難越是要做,而且要做得完美。
經過一個月的思考,朱炳仁決定用琅彩銅畫來“移植”梵高的巨作。
琅彩銅畫的主料是礦物釉,加之以石青、石綠、赭石等,再高溫燒制。
這樣出來的琅彩顔色斑斓,質感瑩潤,堪稱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傳統中的琺琅都是先畫再燒,但是礦物釉和銅的熔度不同,無法融爲一體,在銅版上制作的構想無法實現。
但是朱炳仁沒有灰心,他和兒子經過數年的探索,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終于通過冷卻、加熱不斷交替,創造出史無前例的“琅彩銅畫”新工藝,再現了印象派大師梵高畫作的風采。
琺琅彩銅畫采用蝕刻、三色等傳統銅雕技法,層層暈染,用銅筆揮毫出一幅幅清麗的銅刻小品,技法嚴謹,惟妙惟肖,以小見大,凝聚著十足的雅趣。
功夫不負有心人,朱炳仁終于在2006新年鍾聲敲響之際,以他的琅彩銅匠法,再現了世界名著畫家梵高畫作的風采。
琺琅彩銅畫創作的向日葵,梵高典雅的歐式畫風得到充分體現,同時又增添了濃郁的東方色彩。
朱炳仁複活梵高作品——《燃燒的向日葵》
那金黃色的花瓣, 就像太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火紅的花蕊,就像一團熾熱的火球;厚重的筆觸給畫面增添了莊重逼真的雕塑感, 耀眼的黃顔色充斥整個畫面, 讓你陶醉其中,精神爲止振奮。
2018年4月,比利時安特衛皇家藝術學院院長特在目睹了朱老再現的梵高系列的作品《融化的梵高》、《燃燒的向日葵》之後贊不絕口,多次提議說要將他的作品在歐洲展出。
正如巴特所預料的那樣,2018年12月,朱炳仁作品亮相歐洲,在柏林展出,掀起了一陣熔銅熱。
歐洲媒體驚呼,一個新的“熔現實主義”流派已經誕生,一場藝術革命悄悄到來。
梵高說:“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于有真實與誠摯的感情。”正是因爲對生活的熱愛和藝術的追求,一部部佳作在梵高手中誕生。
梵高不朽名作<向日葵>
相比于梵高,朱炳仁不但要在精神上付出,肉體上同樣經受考驗:熔銅時1000的高溫和各類有毒的廢氣。
但是朱炳仁堅持不懈,樂在其中;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2021年4月,朱炳仁出席博鳌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 這也是博鳌亞洲論壇成立20年來,首次邀請中國工匠代表參加論壇並發表演講。
朱炳仁燃燒的向日葵千姿百態
如今的朱炳仁,已經77歲高齡,但是他依舊紅光滿面,精神矍铄,祝他健康,也期待著他更多佳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