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首次證實:新冠病毒不能通過蚊子傳播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病毒不能通過蚊子傳播給人類。該研究于 7 月 17 日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首次爲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蚊子不能傳播 SARS-CoV-2 的論斷提供了確鑿的實驗數據。
紐約早期病毒或來自歐美?屠宰場、肉類加工廠病例不斷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通過分析紐約市早期新冠病毒陽性樣本發現,其基因序列與在歐洲和美國其他地區傳播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表明紐約早期新冠病毒可能主要從歐洲和美國其他地區傳入。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多國屠宰場、肉類加工廠也在不斷出現確診病例。
新加坡研發出新冠病毒新型檢測試劑盒
據當地媒體報道,新加坡國防科技研究院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合作研發出新冠病毒新型檢測試劑盒。這種試劑盒能將該國新冠病毒檢測得出結果的時間從現在的約4小時縮短至不到2小時。據《聯合早報》等網站18日報道,新加坡目前普遍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技術,整套流程可能需要約4個小時。使用新型試劑盒可省略處理樣本以提取病毒核糖核酸的步驟,只需將樣本加入特制的預混合溶液中,就可用PCR儀器分析,檢測結果有望在60至90分鍾內得出。
武漢大學李紅良等團隊首次揭示心髒生物標志物與新冠肺炎的預後關系
2020年7月14日,武漢大學李紅良等團隊在Hypertension 在線發表題爲“Redefining cardiac biomarkers in predicting mortality of inpatients with COVID-19”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在COVID-19患者中,心髒生物標志物【高敏心肌肌鈣蛋白(hs-cTnI)、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紅蛋白(MYO)、肌酸激酶(CK)】升高與28天死亡顯著相關。這些值的預後臨界值可能比當前參考標准低得多。這些發現可以幫助更好地管理COVID-19患者以改善預後。重要的是,新建立的與COVID-19相關的心髒生物標志物的臨界水平可能成爲將來的前瞻性研究和臨床試驗的有用標准。
北航、華西醫院聯合研發便捷式病原體核酸快速檢測儀,高靈敏度、低成本、快速、高通量病原體即時檢測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團隊,設計和研發了一款高靈敏度、快速、高通量病原體即時快速檢測平台,由便攜式檢測儀和恒溫擴增檢測微孔陣列芯片構成,基本特點包括:核酸快速擴增檢測:25分鍾結果出;新型引物序列,三基因位點檢測,設置內控,提高精准度;特殊錐形微孔陣列芯片,微量試劑,64樣本高通量檢測;便攜式,小型化,低成本,適應多種檢測場景
《柳葉刀》子刊:近 40 年中國癌症負擔日益加重,5 年生存率有所改善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團隊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一篇綜述顯示,過去幾十年以來,中國人群死于癌症的比例從 1973 ~ 1975 年的 10.1% 增加到 2015 年的 24.2% ,癌症負擔日益加重。但中國癌症的總體生存率已經從 2003 ~ 2005 年間的 30.9% ,提高到 2012 ~ 2015 年間 40.5%,增長了近 10%。
玉米多組學數據庫欲打通信息“孤島”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嚴建兵課題組,成功整合了來自同一玉米群體多組學數據,構建了玉米屬綜合數據庫ZEAMAP。相關成果發表于iScience。該數據庫內嵌了基因組“浏覽器”和“搜索引擎”,從而實現了對相關組學生物大數據的高度集成、快速檢索和智能分析。此前,我國玉米基礎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其研究材料和數據的共享平台建設上有待加強。該數據庫的建立,不僅幫助用戶提升了對周圍組學、數據挖掘的時間效率,更實現了多維組學大數據之間的聯系,在打通信息“孤島”上邁出有力一步。
人工智能識別健康和發病土壤
日前,《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在線發表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整合了全世界各地1500多個鐮刀菌枯萎病相關土壤測序樣本,在解釋群落特征的基礎上,使用機器學習分別構建了細菌和真菌模型。這兩種模型在區分健康和發病土壤方面准確度高達85%以上。
古DNA揭示歐亞大陸東部現代人演化史
日前,《遺傳學與發育新見》刊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研究組綜述文章《古DNA洞察歐亞大陸東部人群演化曆史》,探討了近年基于古DNA的歐亞大陸東部現代人演化研究成果,總結了人群遷徙與融合的大趨勢。
新細胞可預測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風濕病學家Dana Orange和同事發現,在風濕性關節炎發作前幾周,一種新發現的細胞會在血液中積聚,進而可能引發關節炎症。如果研究人員能針對這些細胞進行診斷或治療,就能預測甚至預防該疾病。未參與該研究的比利時根特大學風濕病學家Dirk Elewaut說,這個新發現是有趣的,因爲它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和病人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起伏。
還是138億歲!古老光線確定宇宙年齡
近年來,新的科學測量表明,宇宙的年齡可能比之前估計的約138億年要小數億年。現在,一個由國際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發表的一系列論文表明,宇宙大約有138億年的曆史。科學家利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宇宙學望遠鏡(ACT)的發現與普朗克衛星測量的同樣古老光的數據相吻合。
工作生活不平衡或有害健康
最近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BMC公共衛生》上的一項以歐洲上班族爲對象的研究顯示,工作生活不平衡的人更有可能自訴健康狀況不佳。一天中可用時間有限,上班族們要面臨的挑戰卻多種多樣,這其中包括各種“死線”(任務的最後期限)、經濟義務和難以推卻的家庭責任。這些問題可能會造成工作與生活的沖突,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社交帶來負面影響。而這種無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感覺,亦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最新研究:壓力升高,二維鈣钛礦發光性能提升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呂旭傑與楊文革帶領的團隊選擇了一種具有獨特晶格畸變的二維鈣钛礦材料(HA)2(GA)Pb2I7作爲研究對象,利用高壓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等原位測試技術,對其激子産生、缺陷俘獲和複合的行爲與發光效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系統研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國際版》。
西伯利亞的高溫熱浪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
世界氣候歸因組織的科學家團隊7月16日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沒有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西伯利亞地區的氣溫會比現實中的情況低2℃以上,而今年上半年持續出現的高溫熱浪幾乎不可能發生。
科學家提出全基因組上位效應檢驗新方法
近日,國際期刊《生物信息學》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勤團隊開發的快速高效全基因組上位效應檢驗新方法。該方法爲解析動植物複雜性狀的遺傳機制、利用非加性效應提高個體表型預測准確性及精准選配繁育親本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基因編輯工具再添超緊湊型系統
基因編輯技術日漸成熟,基因編輯的工具箱也在不斷擴充。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巨大噬菌體中發現了一種超緊湊型CRISPR-Cas系統,與CRISPR-Cas9和CRISPR-Cas12a相比,其能夠對更廣泛的基因序列設靶,有望成爲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箱中的又一個強力工具。
多吃植物蛋白,少吃蛋類、紅肉,可最高降低1/3死亡風險
近日,來自美國馬裏蘭州貝塞斯達市國立衛生研究院的Jiaqi Huang博士及其同事,在分析了416104名參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AARP飲食與健康研究計劃人員的生活數據後發現,每1000千卡能量攝入中,植物蛋白含量增加10g 即可降低12% 男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女性14%全因死亡風險。同時,如果將我們生活中攝入動物蛋白的3%,替換成植物蛋白,也可顯著降低我們的全因死亡風險(男性女性均爲10%),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男性降低11%,女性降低12%)。特別地,如果植物蛋白替代的是蛋類或紅肉,則可以更顯著的降低我們的全因死亡風險。其中替代蛋類蛋白可以使男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4%,女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1%;替代紅肉蛋白可以使男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3%,女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
《細胞》:我們爲何能擁有更大的大腦?神經科學家揭示細胞發育之謎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論文,科學家們揭示出人類大腦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白質區域如何擴張的重要機制。“這一發現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大腦的皮層發育,也爲探索白質損傷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提供了依據。”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黃薇博士介紹。
《自然》子刊:除了癌症,免疫療法還有望造福這類肺病患者
近日,斯坦福大學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讓我們對這種疾病的病理機制有了新的認識。研究人員發現,組成瘢痕的成纖維細胞會像癌細胞一樣,逃脫免疫系統的監視進行增殖。根據這一結果,利用免疫療法重新激活免疫功能,有望爲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帶來福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自然》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慢性失眠,治療首選不是藥物?不妨先試試這種療法
失眠症的一線治療如何選擇?初次治療失敗後改用第二種治療是否有用?《美國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通過臨床試驗回答了這個問題。根據研究結果,行爲療法而非藥物更適合作爲失眠治療的一線選擇。這一發現與美國醫師協會(ACP)的推薦基本一致:將認知行爲療法作爲慢性失眠的一線治療,如無效則再采用藥物治療。《中國失眠症診斷和治療指南》也推薦,心理和行爲治療是首選的失眠症治療方法,長期來看,認知行爲治療的療效優于藥物療法。
袁鈞瑛院士系統盤點RIPK1的生物學作用及藥物靶標
2020年7月15日,美國科學院院士袁鈞瑛團隊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IF=65)在線發表題爲“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RIPK1) as a therapeutic target”的綜述文章,該綜述概述了對RIPK1生物學在激活細胞死亡和NF-κB信號傳導方面的當前了解,系統地綜述了已知RIPK1調節劑的單基因和多基因變體,並討論了這些突變如何導致疾病病理。該綜述還討論了RIPK1在敗血症和急性缺血性疾病中的參與。研究人員推測,對遺傳和機制數據的更好理解可能有助于在臨床試驗中對患者進行細分,尤其是對于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炎性疾病。最後,該綜述總結了RIPK1抑制劑在臨床上的現狀,包括疾病適應症,小分子化學型以及RIPK1靶標參與和藥效生物標志物。
高智商或許是一種詛咒:高智商者發生心理和生理疾病風險大大增加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由精神病學遺傳學協會通過對整個人群中9863名個體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計算出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的多基因風險,發現ASD的多基因風險與較高的智力水平正相關。而他們在智力上占優勢的特定領域是邏輯記憶,語言流利度和詞彙量。
Nature子刊:艾滋病人中腸道菌群存在顯著差異,但這與性行爲無關
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志上發表題爲:HIV-associated gut dysbiosis is independent of sexual practice and correlates wit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的研究論文。此項研究報告了艾滋病感染者中顯著的腸道微生物群差異,但此差異與性行爲無關。研究人員還發現了HIV相關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與炎症標志物相關,包括suPAR、最低點CD4計數和相關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率。
電場誘導磁性斯格明子的多拓撲態、非易失翻轉
近日,來自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究所的侯志鵬副研究員、高興森教授聯合北京科技大學馮春教授和于廣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周豔教授和張溪超博士、天津大學米文博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周國富教授、中科院物理所吳光恒研究員和王文洪研究員、沙特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張西祥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劉俊明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爲“Electric-field-driven Non-volatile Multi-state Switching of Individual Skyrmions in a Multiferroic Heterostructure”的研究論文。論文報道了在納米多鐵異質結中成功實現了電場誘導單個磁斯格明子的非易失、多態翻轉,爲設計未來基于斯格明子的低能耗自旋電子學器件邁出一步。
npj:合金中的原子擴散調控—化學複雜性
來自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與技術部的Yuri Osetsky領導的團隊,以微秒尺度(μs-scale) 的分子動力學(MD)研究了鎳-鐵合金中基于間隙原子(IA)的緩慢的擴散(被稱爲滲流現象)。他們首先開發了一個平均場模型,描述了遷移缺陷的局部能量在合金擴散滲流中的作用,並分析了可變阈值濃度的條件。然後他們又開發了用于IA遷移的晶格動力學蒙特卡洛(kMC)模型,通過對過渡態的簡單的“動態”定義,再現MD結果。通過交叉驗證理論和kMC結果,作者證明了遷移缺陷的局部形成能是調控原子遷移的參數。
遙感監測顯示我國湖泊整體變清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獲悉,中國、意大利、美國、英國學者近期聯合利用遙感大數據,分析出2000年至2018年間我國湖泊整體透明度變化趨勢。研究顯示,納入監測的400多個湖泊中,七成以上透明度增加。總體來說,我國湖泊變得更清了。
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獲悉,該台趙公博研究員團隊在此前從未被探索的、距地球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這也是迄今爲止依托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土星21日“沖日” 公衆可睹“指環王”風采
繼7月14日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沖日”後,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也將在7月21日上演“沖日”好戲,公衆憑借肉眼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一睹土星的靓麗風采。土星是夜空中最美麗的星球之一,它是肉眼易見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遠的。用肉眼看來,它呈現爲一個明亮的淡黃色的天體;在望遠鏡中,其外形像一頂草帽。
科學造富神話繼續!寒武紀正式登陸科創板
繼7月8日“數字地球第一股”中科星圖、7月9日“量子通信第一股”國盾量子成功登陸科創板之後,7月20日,“AI芯片第一股”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在科創板挂牌上市。寒武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天石是寒武紀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33.19%(發行前)。20日上午9時30分,寒武紀以每股250元開盤,較發行價(64.39元/股)上漲288.26%;以該股價計算,寒武紀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陳天石身價近300億元。
藍箭航天完成火箭控制系統與發動機匹配性驗證
日前,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枚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完成了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據介紹,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
我國科學家當選國際生物防治組織副主席
近日,國際生物防治組織(IOBC)國際執委會進行改選換屆,我國昆蟲學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高玉林研究員當選爲IOBC全球副主席,任期四年(2020-2024)。本屆當選的全球主席爲南非Rhodes University昆蟲系主任Martin Hill教授;另一位全球副主席爲新西蘭Manaaki Whenua-Landcare研究所生物防治負責人Ronny Groenteman研究員。
太陽表面有大量名爲“篝火”的微型耀斑
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由歐洲和美國合作開展的“太陽軌道飛行器”拍攝的首批照片新鮮“出爐”。這些照片是迄今在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拍攝的,其中部分照片揭示了日冕內成千上萬個微型太陽耀斑“跳舞”的情景,有助解釋爲何日冕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很多這個世紀之謎。
《人工智能之圖數據庫》報告重磅發布
近日,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和智譜AI聯合發布了《人工智能之圖數據庫》報告。報告圍繞圖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技術發展、産業應用、人才概況和熱點趨勢這五大方面進行深入挖掘。
浙江首批省實驗室授牌,西湖、良渚、之江、湖畔4實驗室平均將獲投100億元
在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首批 4 個浙江省實驗室獲授牌。其中,西湖大學牽頭建設西湖實驗室,阿裏巴巴達摩院牽頭建設湖畔實驗室,浙江大學牽頭建設良渚實驗室,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和阿裏巴巴集團共建之江實驗室。據了解,浙江省實驗室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預備隊”爲目標,每家實驗室平均總投資 5 年 100 億元。
北京5所高校聯合發布2020年招生新政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即將來臨。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5所高校近日聯合發布2020年招生政策。據悉,今年這5所高校均取消專業級差,並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出台重要舉措,部分學校還新增人工智能專業,加強新興學科布局。
西北大學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日前,西北大學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全面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舉行。據悉,雙方將在陝西省文物局和西北大學的統一領導下,創新合作模式,深化學研融合,積極探索有效整合優勢資源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