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篇文章看到了讀者的一段留言:
我是鶴山旺邊社祿洞村人,出生於南洋,99年有回鄉一次,對鶴山很陌生卻又對鶴山有著懷念之情,深感興趣去了解鶴山,人生中都是活在一句古話中,那就是”落葉歸根”啊。
相信很多鶴山人小時候看民國港劇,也經常會聽到“南洋”這個地方。南洋,其實指的便是現在的東南亞相關城市。
思鄉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特別是華裔,對“落葉歸根”飽含著一份特殊的感情。
追溯曆史,看到一篇文章關于鶴山人在越南的奮鬥往事,覺得挺有閱讀價值,在這裏分享出來。沒閱讀過或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文章原標題:鶴山人在越南奮鬥的往事
文章作者:何翔 、呂華
配圖:網絡
上世紀20到30年代,很多鶴山人背井離鄉到越南謀生,他們之中大多數是因生活所迫,有的是爲了逃避“抽壯丁”(強逼當兵),有的是欠債逃亡。當時,進出越南較容易,不受俗稱“賣豬仔”的“契約華工”限制,加上後期古勞殷商李石朋的“大中華”輪開通香港——西貢(堤岸)航線,買張船票便可抵達越南。當年,法屬的越南西貢是東南亞國際大都會,有“小巴黎”之稱,也吸引不少鶴山鄉親到那裏創業。
大米之邦
給鶴山人以商機
最早在越南崛起的當推李氏家族的李石朋先生。1888年,李石朋與人合夥經營香港南和船運公司,船只來往廣州、新加坡、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之間。後來,他接手南和船運公司獨家經營,改名爲和發成船務公司。19世紀末,香港人口激增,糧食需求甚大,和發成的船只多數到越南西貢運大米,並把內地的中成藥、雜貨、土産運往西貢,生意做得很成功。越南盛産大米,敏銳的石朋看到這個商機,把業務擴展到越南,在西貢開設“和興”、“南盛”等公司,經營碾米、駁船以及收購生産大米的稻田。在香港建立一間公司,並取得大米進口權。而和發成轄下的“大中華”輪,運載越南大米和土特産,出口到香港及中國內地,將中國內地的土産雜貨運往西貢或轉到東南亞各國銷售。當年,湄公河岸糧加廠林立,很多是李石朋、侯壽南等鶴山鄉親經營的企業。
20世紀初,李石朋把業務擴展到香港的房地産、金融業,積聚了巨大財富。正當事業最興盛的時候,積勞成疾的他在西貢累倒了,回到香港後一病不起,1916年7月4日,他立下遺囑,兩天後去世,年僅54歲。李石朋的長子、19歲的李冠春接過父親的基業,繼續在越南經營米業及在香港經營房地産,還在香港創立第一華資銀行——東亞銀行,弘揚了乃父雄風。
古勞上坑人侯壽南,1874年生于書香之家,精通英語、法語。上世紀20年代初,他到東南亞一帶考察,發現盛産大米的越南商機無限,決定在西貢開辦方長源碾米廠,在當地收購稻谷加工白米,銷售到東南亞及港澳地區,同時在西貢兼營大光石油公司,代理德士古和美孚的石油産品,業務發展很快。
旅越鶴山人,除經營米業外,還拓展到其他行業。在西貢花園街71號的遠發洋行,是鶴山越塘人馮汝光開設的,經營百貨、“巴黎之夜”香水、法蘭地名酒等商品,雇工最多時有30多人,來越南找工作的鶴山鄉親,只要是講沙坪話的,一律免費招呼食飯,直至找到工作爲止。
古勞天倫村呂傑先生在西貢品湖街開設的瑞如堂大藥房很有名氣,除批發西藥外,他自制的膏丹丸散、清涼油等中成藥很受歡迎。新社村呂雄富在西貢開設“漢雲興”號,專營國內百貨,經營範圍涵蓋越南幾個省,平時送貨的大貨車就有六輛。
興盛
鶴山旅越僑胞的貢獻
越南盛産大米,但出路很成問題,加之交通不便,運輸困難。李石朋及其家族、侯壽南等米業大亨,憑著雄厚的實力,將越南大米以及土特産源源銷售出去,又從國內運進越南人民所需的生産、生活用品,對支持越南經濟有促進作用。西貢堤岸梅山街的穗華裏,是鶴山人居住最多的街區,侯壽南發動鄉親捐資在梅山街建了一所同義學校,全部招收鶴山華僑子弟入學。當年稱爲唐人街的西貢堤岸,穗式騎樓、廣府百貨,商店招牌全用漢字,通行廣州話,新光大戲院上演靓少佳、郎君玉主演的粵劇,走進粵味十足的堤岸廣東街,猶如置身廣東某城市,這與包括鶴山籍的廣府僑民在西貢經商置業、苦心經營是分不開的。
旅越鶴山僑民,對家鄉貢獻良多。上世紀20年代初,鶴山一中籌建,鄉賢李照衡先生三次到越南募捐,西貢的鶴山僑民積極響應,古勞殷商李冠春、侯壽南捐助最多;1933年興建鶴山同善醫院,鶴山越僑積極認捐。抗戰初期,侯壽南不遺余力奔走于越南、香港和內地,辦赈濟會,發動募捐。李冠春繼承其父樂善好施美德,捐出大米150噸、平粜米350噸,發放棉衣及救濟金5萬元,包括鶴山籍的其他米商也紛紛解囊,侯壽南將募捐得來的款項向李冠春買入平粜米,合共500多噸大米運回鶴山同善堂,用來救濟貧民。李冠春還在家鄉雪蓮祖祠辦起石朋貧民教養院,聘請名師任教,每天給每個學生派半斤米,此項救災赈濟工作至香港淪陷才結束。
衰敗
好景已逝 繁榮不再
抗戰勝利後,越南爆發內戰,華僑顛沛流離,南北越統一前夕,越僑四處逃亡,有的變賣家産,買船逃往他國,出逃時得向邊防官員送人情,據說一斤黃金放一個人,更慘的是有的開航不久便遭海盜搶劫,甚至發生翻船、全家葬身魚腹的事故。更多的人則強行進入香港。南北越統一後,越南當局將大批華僑趕往農村,自食其力,大多華僑無法生活跑回城市,1978年越南當局大排華,數以萬計僑民流離失所,不少華僑傾家蕩産,陷入絕境。我國政府大量接收、妥善安置難僑,僅鶴山合成華僑農場就接收了3000多人,大部分是鶴山籍難僑。
李氏家族在西貢的生意和財産也難免于難,但他們家底豐厚,有的越僑說“冠春哥在西貢一晚不見一條街都是‘濕濕碎’”,之後,李氏家族把在越南的生意轉移到香港,繼續發展銀行、房地産等金融服務業,蒸蒸日上。侯壽南同樣受到沖擊,他把生意托其妻舅打理,後來,索性結束西貢的業務回到香港,任香港注冊教師,並致力于抗戰救亡工作。
如今,在越南的華僑已甚少,剩下的小部分已是幾代後的越南華裔,昔日西貢(堤岸)粵味十足的廣東街風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