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何柳穎 博鳌報道 4月22日下午,爲期三天的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圓滿落下帷幕。
“這次會期雖然縮短了,但是與會代表對當前我們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地區國際上的熱點問題,經濟、數字經濟、金融、能源、碳中和這些重大的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博鳌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
在海南博鳌,一年一度的博鳌亞洲論壇年會總會掀起一波“熱浪”。此次博鳌年會主題爲“疫情與世界:共同促進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圍繞綠色發展、區域合作、全球經濟複蘇等熱點話題設置了多個分論壇。值得一提的是,知識産權、免疫鴻溝、數字經濟等新興議題也在論壇上吸引了衆多國內外人士的目光與討論。
李保東稱,“從國際上看,本屆年會是在全球發展與安全均面臨挑戰,世界面臨後疫情時代向何處去的重大背景召開的。”當前背景下,圍繞國際議題,博鳌亞洲論壇年會繼續發出了促進團結協作、構建共同未來的呼聲。
構建激發經濟活力的制度平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較1月份預測值下調0.8個百分點。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論壇上表示,現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各國必須采取果斷行動。她呼籲,要改進二十國集團債務處理共同框架。其中,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避免經濟出現下滑並實現今年各項目標,對于推動世界經濟複蘇至關重要。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202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預期增長5.5%左右。
當前,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通脹加劇、能源緊張,給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帶來了壓力。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表示,“我們要構建一個讓經濟充滿競爭力、充滿活力的制度平台。這非常重要。因爲經濟增長,通脹問題就會下去。經濟增長來自于哪裏?來自于技術進步、科技創新、人民的積極性、人民的預期,來自于激勵機制。這些東西做好了,就能夠進入一個順周期的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關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中小微企業業務非常困難,投入品價格很高、消費品價格很低,利潤空間擠壓很嚴重。我們現在除了關心宏觀的經濟增長數據以外,今年一定要關注微觀層面的困難,尤其是中小微企業。”
普惠金融的作用由此突顯。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長貝多廣介紹,中國政府在引導普惠金融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建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在全國60萬個行政村設立金融服務站,以及助力推進數字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發展等。在幫助長尾人群獲取金融服務、解決‘最後一公裏’問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未來,普惠金融領域除了發展信貸之外,國家會越來越重視諸如普惠保險、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金融能力培育建設、提升全社會的金融健康等,最終的目標是要構建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實現普惠金融在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貝多廣表示。
“各國應該比拼誰更開放”
關于是否進入了“逆全球化”階段的討論愈加頻繁。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強調,全球化會受影響,但是全球化不會消失,反全球化發展不符合人性,各國應該比拼誰更開放。
中國從未停止踐行多邊主義。2021年9月,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2021年11月1日,中國正式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而備受期待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RCEP對區域經濟影響評估報告》模擬結果顯示,到2035年,RCEP將帶動區域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量規模達8571億美元和9837億美元,爲區域內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據了解,香港特區政府已在今年1月中旬正式提交了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申請,約18個月後加入。論壇上,博鳌亞洲論壇咨委、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表示,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香港加入RCEP代表多邊主義振興的新一步。在世界從新冠疫情中複蘇之際,這種態勢可以爲全球貿易系統振興注入新力量,必須要抓住地區間的投資和貿易機會。
RCEP繼續發力,CPTPP正在路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此前表示,CPTPP的高標准與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方向是一致的。“我們也願意通過積極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全面達到CPTPP的標准。中國已經簽署了很多的自貿協定,我們要加入CPTPP,在市場准入方面要作出的開放承諾會超過現有的、所有的締約實踐。”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新加坡前副總理黃根成表示,“在新的供應鏈趨勢之下,市場開放變得更加重要,而我們很幸運地成爲了RCEP這個重要的多邊貿易協定的成員。值得期待的是,CPTPP的部分國家同樣也是RCEP的成員國,相信以後其他一些國家也會加入CPTPP,進一步感受到市場開放與經濟擴展的益處。”
大步走“綠色絲路”
“綠色”仍是本次論壇的關鍵詞。
目前全世界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綠色發展已是全球共識。目標之後,是如何實踐的問題。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向21記者表示,落地情況主要關注三方面:時間表、路線圖與執行力。
“在設計路線圖方面,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裏處于領先地位,我們有‘1+N’的頂層設計,雖然沒有全部完成,但很多行業一些框架性路線圖已經比較明晰,包括能源、交通、建築和制造業等;執行力方面,我國一些優秀企業,比如寶鋼股份,目前已經有了2050年碳中和的規劃,成爲行業示範。在石化行業中,中國石化也有類似方案。相信在建築等其他行業,也會逐步出現類似的領軍企業。”
在氣候合作方面,“亞洲行動”可圈可點。年會旗艦報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綠色轉型亞洲在行動》指出,區域內的多邊和雙邊合作非常有利于氣候減緩與氣候適應。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一直與夥伴國家建立綠色基礎設施,如與國際金融公司(IFC)合作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項目,以及與日本和印度企業合作的阿曼105兆瓦太陽能發電項目。
關于如何共建“綠色絲路”,作爲首批企業成員加入《履行企業環境責任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倡議的中石油已有一定的成功經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啓軍在論壇上表示,在綠色合作方面,首先要在政策法規上嚴格遵守資源國、投資國的法律法規,其次不同國家的資源禀賦不一樣,發展階段不一樣,要因地制宜采取策略,除此還要以科技推動轉型發展。
“我們現在面向全球成立了三個新的研究院,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我們制訂了三步走的戰略,其中到2035年新能源新業務産能與油、氣三分天下,(這些計劃)在國內已經開始實施。希望這些經驗、新技術可以推廣應用到‘一帶一路’國家,實現更高質量的轉型發展。”侯啓軍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