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名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它是一個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與韓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一起曾並稱爲“亞洲四小龍”,還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作爲一個典型的城市國家,新加坡還以“花園城市”著稱,因其繁榮、整潔、娛樂、民風、氣候和著名景點,吸引著遊客紛至沓來。
10月20日15時15分,飛機在新加坡樟宜機場平穩降落。“尋蹤·下南洋”第2季新加坡特別報道組到達了新加坡這個世界上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
華人華僑是來源于我國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分布在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華人街、華人鎮、華人餐館等無不顯示著華人華僑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影響力。新加坡華人華僑的數量幾乎占據了該國總人口四分之三的比例。“在新加坡,完全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是我們的第一感受。
漂洋過海“下南洋”
19世紀開始,由于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人民飽受戰爭、饑荒與貧窮之苦,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部分中國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飄洋過海到“石叻”(新加坡)尋找新生機。
下南洋的先輩們與故土的聯系,就在代書先生的一筆一劃裏。
“早期過番下南洋的華族移民主要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兩廣人和福建人爲主。”新加坡廣西暨高州會館永遠名譽會長楊亞生祖籍容縣靈山鎮六泉村,特別報道組在新加坡期間,他給予了我們非常多的幫助,帶我們深入了解了新加坡華人華僑這個特殊的群體。
據他介紹,19世紀40年代以來,許多出洋的華族移民屬于契約華工。英荷公司通過駐紮在廈門、廣州港口的洋行在中國招募掠賣勞工。“被招募的華工,被稱爲‘苦力’或‘豬仔’,當時在廈門、廣州、汕頭、香港和新加坡都設有‘豬仔’館,牛車水的廣合源號就是一個有名的‘豬仔’館,廣合源號所在的寶塔街叫做廣合源街。”楊亞生告訴我們。華工出國前或抵達新加坡後集中于“豬仔”館內,喪失自由,備受虐待。
“我父親就是從新加坡先到印尼工作了兩年才又轉回新加坡工作的。”黃亞生告訴記者。黃亞生祖籍容縣,其父親于20世紀30年代初從容縣經梧州到香港再來到新加坡。“那時候過來很不容易啊,在路上輾轉了一個多禮拜。”黃亞生說,“聽我父親說,他到了新加坡之後,還要先在附近的一個島隔離了一個多星期才來到新加坡本島。”他父親來到新加坡之後,通過先他而來的同鄉,找到了一份到印尼“開芭”的工作。“在印尼工作了兩年,他再次回到新加坡,在烏敏島找了一份采礦工的工作。”積蓄了幾年後,到20世紀30年代中,他終于攢夠了船票錢,把之前一直還在容縣的黃亞生的母親和大哥接到了新加坡一起生活。“母親過來後,就跟著父親在烏敏島種菜、養豬、養雞,過著窮苦的生活。”黃亞生告訴記者。
1946年,黃亞生在新加坡出生。“在新加坡出生的還有我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但由于當時實在太窮,就把其中一個姐姐送給了當時在烏敏島做警察的一個馬來西亞人,後來他調職離開了,我們也失去了跟姐姐的聯系,一直到現在都找不到。”
不斷蛻變的“牛車水”
要了解新加坡華人華僑的曆史,就不能不提到新加坡聞名遐迩的“牛車水”(Chinatown)。
牛車水街景。
10月22日18時許,記者乘地鐵來到了牛車水。“牛車水不僅僅是新加坡著名的唐人街,更是100多年前‘下南洋’的華人們來到新加坡後在異域他鄉艱難生存的一個重要驿站。”楊亞生說。
也許您會覺得奇怪,爲什麽叫牛車水?其實,牛車水的命名是有典故的。據說,早在1819年,英國政府爲了發展新加坡的經濟,從海外招收了大量勞工,在短短幾年裏,使新加坡人口由數百人猛增至1萬多人,其中來自中國廣東、福建的勞工占了很大的比重。那時,老華工們都住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帶,從事著繁重的碼頭搬運工作。爲了清掃塵土飛揚的街道,每天用牛車載水沖洗,因此該地區被稱爲“牛車水”。還有一個說法是: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之後,從中國南來的華人越來越多,大部分人就住在現在的牛車水區。于是,幾年之後,萊佛士索性把這個區劃爲華人居住區。當時,新加坡還沒有自來水的設備,全市所需要的水,都得用牛車自市郊載到市中心,再由市中心轉往市內各地。由于唐人街位于中心地區,于是這個以牛車載水供應用水的區域就叫做“牛車水”。
不管是哪種說法,都反映了100多年前“下南洋”而來的華人生活之艱難。
薪火相傳的“原貌館”
“他們仿佛是我的祖輩,與我有著莫名的血脈相連。館中之旅,我爲他們或卑微或偉大的生活理想所觸動,也爲他們的苦難輝煌所動容,他們不會被遺忘……”牛車水原貌館,或許是每個華人必到的地方。這棟小小的三層樓房,詳細而清晰地還原了“下南洋”的華人曾經的生活。
複原“下南洋”的場景。在牛車水,這樣的景觀很常見。
從新加坡地鐵NE線牛車水站出來,在寶塔街走上十幾米,就是牛車水原貌館。
它是新加坡唯一可以寫實還原20世紀50年代牛車水店屋內部裝潢布置的展覽館,是訪客追尋新加坡早期華人先輩們腳印的門戶,在這裏,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年在牛車水落戶的先輩們的故事,充分感受牛車水豐富的文化和曆史魅力。
走進這座三層的展覽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位于一樓的洋服店場景。這裏所有的場景都是按照當年的原樣布置,讓人身臨其境。桌子上的尺寸記錄薄、涼毛絨布樣本,挂在玻璃櫥內做好待領的大衣和襯衫,牆上貼著的德昌洋服獲好評的新聞剪報……一切讓你有如穿越時空的感覺。
走上二樓,能看到在很狹窄的房屋內,居住著衆多不同身份的人,有三輪車夫、木匠、流動商販等。在這裏,我們能知道“紅頭巾”是新加坡對從事建築粗工、來自廣東三水縣婦女特有的稱謂;“媽姐”這個名稱,則是來自廣東順德的家鄉話,是說來自順德的婦女,梳起頭發終生不嫁,爲富人家照顧小孩的“自梳女”。“代書先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職業,下南洋的華人與祖國親人的聯系,就在代書先生的一筆一劃中。在這一層樓內,還有一位中醫師的房間,他家門口的出診收費價目表上,標著“貧者可免”的字樣,中國傳統的扶困濟貧也一起漂洋過海來到了新加坡這片陌生的國土。
牛車水原貌館裏保存的一張華僑登記證,是那段艱苦的曆史的見證。
三樓則是通過很多的曆史照片和文物來展示當年華人華僑在南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新客離鄉背井、早期移民、牛車水的隱蔽世界、鬧市中心、碩莪巷等等,讓我們從更多的方面去認識了解當年華人華僑在新加坡生活的點點滴滴。
如今,華人華僑與新加坡其他族群已經並存成爲了密不可分的社會整體,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色也爲新加坡增添了無限的魅力。那些充滿血淚和奮鬥的久遠的“下南洋”故事,早已消失在曆史的煙塵中。而新的一頁華人華僑篇章,正在這個719.1平方公裏的國度上徐徐掀開……
(玉林日報記者 陸小青 潘燕)
★
責編:覃維|主編:劉海東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