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有詩雲:“飒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偉人還說過:婦女能頂半邊人。在開創共和國軍史的南昌起義中,就有了人民軍隊的第一批女兵。她們大部分是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學員(黃埔軍校第六期),少數是何香凝創辦的婦女訓練班的學員,共有30余人。
有名有姓的女兵28人:彭猗蘭、彭援華、胡毓秀、褚志元、曹澤芝、黃直純、黃厚吉、譚勤先、楊慶桂、楊慶蘭、周鐵忠、周開璧、陳覺吾、王鳴臯、孫蘋非、周月華、方晚成、蕭國華、蕭鳳文、蕭景子、蘇同仁、陳兆森、文曼魂、劉罄、許冰、許一真、封亦吾、徐全真。
另外還有3位有姓無名的女兵,分別是在江西信豐遣散的熊××、戰鬥中犧牲的謝××和洪××。
那麽,這些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女兵們,後來怎樣了?
在那個亂世,生命如草芥。南昌起義失利後,這些女兵們,有的不知所蹤,杳無音訊;有的繼續參加革命,壯烈犧牲;有的因病早逝;也有好幾位幸運者活到了新中國成立,其中還有百歲老人。筆者查找有限的資料後,梳理了其中十幾位女兵的下落。
有三位女兵在後來的革命中英勇犧牲。
第一位是我黨早期工農運動領導人彭湃烈士的妻子許冰。南昌起義後,她隨彭湃到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1931年因叛徒出賣在普甯被捕,1933年在汕頭英勇就義。
第二位女烈士陳兆森,南昌起義後任中共桃源縣委婦女部長,同年11月,任中共湘西特委委員,年底被捕,1928年1月14日,陳兆森和另外6名女青年一起在常德教場坪英勇就義。
第三位蘇同仁烈士,生前是徐州最早的共産黨員之一,南昌起義後在福建、山東、上海等地從事革命工作,曾兩次去蘇聯學習,1939 年從蘇聯回國途經蘭州時被捕,同年犧牲于國民黨陝南監獄。
接下來的這位女兵褚志元,南昌起義後因病轉入地下鬥爭。1936年因叛徒出賣被捕,保釋出獄後,積極宣傳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後,先後隨丈夫在山西、陝西延安等地工作,1939年丈夫犧牲後,被委派到重慶工作,可惜在1940年冬天病逝。
也有8位非常幸運的女兵,他們不僅迎來了新中國,有的還很高壽。
曹澤芝在起義軍南下潮汕失利後,隨隊到了海陸豐,參加了海陸豐起義,1930年又參加了江津起義,建國後在四川省文史館工作。
譚勤先,是女兵中身強力壯的女兵,被稱爲女兵中的“四大金剛”之一,1994年去世,活了87歲。
楊慶蘭也是“四大金剛”之一,曾在南下的會昌戰鬥中救出了身負重傷的陳赓大將。起義失利後,她女扮男裝離隊到達武漢,後幾經輾轉來到上海中央機關工作。新中國建立後,楊慶蘭隨同其愛人黃玠然定居北京,1992年去世,終年83歲。
“四大金剛”的另一位王鳴臯,南昌起義失利後從潮州轉到汕頭,然後到了上海。建國後擔任過貴州省赤水縣生教院院長、縣婦聯主任、貴州省文教局副局長等職。
彭援華後來很有成就,起義後按組織安排,從事黨的地下鬥爭,統戰、工運等,抗戰時期擔任中共嶽陽中心縣委書記,1944年到解放區工作。建國後,彭援華曾任北京師大女附中第一任校長、教育部副司長、上海市教育學院副院長等職。1994年病逝,享年89歲。
胡毓秀起義失利後到上海,先後在中共領導下的《太陽》月刊社、中華蘇維埃准備委員會工作。1936年參加中國民主民盟,投入反內戰和策反工作。上海解放後,先後擔任上海市家庭婦女聯合會宣教部部長、上海市民主婦女聯合會宣教部副部長。1952年後,先後任南屏女子中學、華光中學副校長。1983年6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7歲。
文曼魂的經曆很特別,起義軍潮汕兵敗後,她經香港到上海,在上海、杭州等地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白色恐怖下,她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無奈她考入了劉海粟創辦的上海中華藝專,畢業後漂洋過海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馬六甲等地從事華僑教育工作。1951年,文曼魂回到了祖國,在杭州第二中學當教師。擔任過杭州市僑聯主席、全國僑聯委員、浙江省僑聯副主席等職。1987年12月去世,享年79歲。
南昌起義的女兵中,最高壽的是彭猗蘭,她也是女兵中學曆最高的,1925年考入中山大學文理學院。起義失利後她到了上海與胡公冕(曾任黃埔軍校的衛兵司令,紅十三軍軍長)結婚,1929年流亡到新加坡教書。抗戰勝利後,彭猗蘭隨胡公冕到上海,參加了黨的地下活動,做了許多秘密情況工作。解放後,彭猗蘭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2010年6月逝世,享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