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傅躍增
當微米級的手術通過電影藝術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是對拍攝技術和手術技術的雙重考驗。
在上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屆全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術會議上,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委、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候任主席姚克教授的講課內容《如何做好眼科電影節影片》吸引衆多線下線上醫者“圍觀”。
中國眼科的成長,需要“鏡益求精”
提起爲何要在學術大會上精心准備並分享這樣一堂15分鍾的內容,姚克教授告訴記者,學術電影節設立的初衷是希望讓更多的眼科醫生了解新的技術、新的動向,並教會年輕醫生如何進行複雜的手術。通過鏡頭的語言來表達,手術與電影元素的跨界交流,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要把每一台手術都當作自己的作品和藝術品去精雕細琢。”姚克教授說。這也是他留給與會同仁共勉的一句話。
像追求藝術品一樣對影片進行打磨,也是對手術技藝和心理素質的一種考驗。
7分多鍾時長的影片,要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濃縮展示手術方式,還要體現藝術性、先進性、原創性,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高質量的配音和英語解說,創意、手術錄像的放大倍率都可能是影片評分的重要影響因素,姚克教授與與會者分享在影片制作中的經驗。
作爲中國眼科界領軍人物,姚克教授和團隊耗時兩年制作的微電影2019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年會的電影節中脫穎而出,斬獲最高獎-金獎,實現了中國眼科醫生在各大學術電影節獎項上零的突破。
這是一部融入中國元素極具教育意義和觀賞性的高質量影片,介紹了青光眼聯合白內障開展的最新微創手術技藝。在布滿血管的患者眼球中將只有一百微米的激光導管探入“下水道”,疏通眼內水循環。如此微創的手術還要搭載清晰的成像技術,通俗易懂還要達到專業交流的水准。
“想要喚起大家對手術技巧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希望通過這個平台讓我國的眼科手術走向國際舞台,散發國人光彩。” 姚克說。
視覺高質量時代,交叉論壇碰出多學科交融火花
據悉,本次會議邀請衆多國內外知名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專家進行學術交流,還有白內障與屈光、眼底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論壇及精彩的手術直播環節,TED形式的超級眼說家更是精彩紛呈。
“浙江省醫學會是全省最大的醫學團體,在姚克教授的帶領下,浙江的眼科學分會多次被評爲優秀專科分會並帶領我省眼科學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浙江省醫學會陸新成副會長作大會致辭。
“在國際交流方面,走出去,引進來,中國眼科影響力日益擴大;在公益扶貧方面,多年來全國各地眼科專家在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學組帶領下,一直堅持深入偏遠、貧困地區,開展免費白內障複明手術,受益患者數以百萬計。” 饒克勤副會長對大會順利召開表示祝賀。
謝立信院士和來自德國、澳大利亞、印度及新加坡等國內外大咖做主旨講課。此次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規模和形式不斷刷新往屆紀錄。
2020人人享有看得見的權利,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與時俱進,視覺質量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我國全飛秒手術的質量和數量在國際上都是非常引人矚目的。“致盲最大的兩種眼病就是近視和白內障”,姚克說,“要能開車、要使用電腦、要看得清書上的字”等等不同患者的個性化用眼需求促使著白內障和屈光手術融合在一起。
近年來,屈光在學術大會中占著越來越重要的比例。以前白內障手術讓患者看得到,現在則是要看得更清晰,還要滿足不同人群的用眼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這些因素都在積極推動眼科學的不斷發展進步。
本文爲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爲,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