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一生處理過很多棘手的重大事件,其中一句話兩個字平息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勞資摩擦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
1980年11月,新加坡的航空技師協會停工,當時他們提出的要求是要提高30%的薪酬,
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直接介入與航空技師協會的談判。
在現場,李光耀面對情緒激動的談判對手,在表明了態度後,僅僅只說了兩個字,沒想竟然産生了驚人的效果。
65分鍾以後,所有參與罷工的機師都回到了原先的崗位,重新開始工作,一場世人關注的風波就此平息。
李光耀當時說的兩個字是什麽?爲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讓對手的意志土崩瓦解?
這兩個字就是“停飛”。
機師認爲,政府最擔心的莫于公司飛機停飛,這樣會導致交通秩序的混亂,會給當局造成很大的壓力。
可在李光耀看來,如果在談判中一開始就擔心局勢的失控,反而會釋放不利于自己的信息。
他決心直面這樣的結果,並且不擔心這樣的局面,同時清楚地表明這樣的態勢一旦出現,最終蒙受損失的將是機師自己。
這一態度與立場,結束談判後李光耀立即向公衆進行了說明。
他表示,在談判中,他明確地表明了這樣的立場:對方要麽停止損害新加坡航空公司形象的行爲,要麽,自己將和新加坡人民一起給他們的一個教訓——全面重建新加坡航空公司。
沒有人想到,李光耀如此冷靜而強硬的立場與態度,會有這麽立竿見影的效果。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03年,新加坡航空公司又發生了勞資摩擦與糾紛,當時已經退居內閣資政的李光耀被再度請出山來平息此事。
這一風波起因,在李光耀看來是因爲機師的“自命不凡和自大”。
當時,航空公司准備進行一項改革:當時的頭等艙因爲改爲平臥式,相應的頭等艙的空間減少了。
航空公司將改變過去的慣例,機長不能像過去那樣可以使用頭等艙的位置休息,並因此給予一些補償。
但是這項改革受到抵制,並引發了“消極怠工”的行爲。
當時主管交通事務的官員對此一籌莫展,在此關頭出面談判的李光耀一如既往地展示了強硬的作風。
他向談判對手表示,管理者不可能在原則問題上退讓。
鑒于長期累積的威信與威望,這件糾紛在李光耀出面後迅速得以平息。
李光耀對外界解釋自己的立場時說:在這樣的較量中,要麽對方頭破血流,要麽我們的骨頭被打斷。
他認爲,作爲管理者應當傳達這樣的訊息:一旦開口說了不可以,這樣的事情就絕不能讓它發生,否則,對方將承受嚴重的後果。
“躲避無用”,這是李光耀一個的一個執政理念。
在他看來,困難挑戰和危險面前,作爲一個政治人物是無法在躲避中獲益的,只有直面困難和挑戰,用堅定悍積極的態度來應對,才有可能度過危機。
李光耀曾在演講中表示,自己是屬于年長的那一代,治國者理應受到人民的敬畏,而非要竭力去博取他們的歡心。
李光耀認爲,一些年輕者的政治人物卻往往在這兩者間搖擺。
作爲一個已經去世的政治家,李光耀雖然是一個彈丸小國的管理者,但他卻贏得世界的認可,並讓新加坡成爲一個受人推崇的國家。
有人甚至說,如果諾貝爾獎設是政治家獎的話,李光耀無疑將獲得這項榮譽,並且很可能不止一次。
僅僅從他應對航空公司機師罷工的事件中,就不難看出他的魄力、勇氣。
在亂局和危局面前,人們常常會想起這樣力挽狂瀾的人。
你覺得李光耀的態度與做法,對如何處理危機與動蕩局面,是不是能給人以有益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