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hoto/圖)
又有漢語詞彙收進牛津詞典了。
英文詞語的權威《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于九月中旬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的更新(update),其中包含了新增的三個漢語音譯詞,讓我們眼睛一亮,值得關注。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這些被OED收錄的漢語詞彙並非來自標准語,而是來自方言,進入英文的發生地不在國內,而在海外。較精確地說,這些詞彙是東南亞華人通行的福建話(Hokkien),也就是學術上所謂的閩南語,在東南亞當地爲英文所吸收。
OED指出,閩南語貢獻的這三個英文新詞,兩個源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是bakkutteh(肉骨茶)和bakkwa(肉幹),另一個源出菲律賓,是bakya(木屐)。
不懂閩南語的讀者對此肯定感到陌生,但如果讀者能懂閩南語,試著把拉丁字母按拼音規律念一下,便會發現異常親切,若是再知道背後所代表的意思,那種自信和愉悅,肯定就油然而生了。
如果以閩南語的標准來檢視,這三個詞彙的拼字都有待商榷,主要是bak/bah音節尾的軟腭音[k]有無的問題。另外,肉幹的幹,閩南語要讀鼻化元音,但英文難以用拼字反映,這裏直接略去不標,寫成kwa,可以理解,在此不究。其他的拼寫細節涉及不同的轉寫體系,見仁見智,也姑且忽略。
客觀的事實是,這三個詞爲英文所借,已經算是英文的成員了,閩南語人士雖可以表達想法,但對于入籍英語的鄉親也難以置喙了。這種情況,不妨回過頭來觀照自己,以漢語流行語的“宅”字爲例,加以說明。
“宅”這個新詞語的源頭是日語的“禦宅”(平假名:おたく,羅馬字:otaku),但日語裏的意思不同,主要專指流行文化愛好者。然而漢語借過來之後,把它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引申運用,如“宅男”“宅女”“宅在家裏”,這與日語大異其趣,日本人當然可以就此發表評論,但卻無權要求我們做出改變。而且綜觀古今中外,語言裏多的是將錯就錯、習非成是、約定俗成的例子,此乃語言常態,不足爲怪。
這三個源自閩南語的字眼,已經廣泛使用于東南亞英文,OED只是描述客觀現狀,並在分析判斷之後,予以整理收錄。當然,正本清源是OED的職責所在,所以在閩南語專家的指導下,OED的詞源區塊交代了正確的拼法,也補充了相關的信息。
英文詞典收錄的“漢源詞”如果只看音譯,那麽來自標准語的官話詞占最大的一塊,剩下的方言詞由粵語和閩南語瓜分。粵語以老僑社和香港爲主要窗口,占方言詞的大宗,閩南語則以南洋的星、馬、菲爲媒介,近些年來有急起直追之勢。
早期,約在二三百年前,大陸的閩南語給英文貢獻了幾個詞語,譬如tea(茶)、ketchup(番茄醬,漢字可能作“膎汁”或“鲑汁”。古時的ketchup和現在的成分差異甚大)、bohea(武夷岩茶)、pekoe(白毫)、cumshaw(小費/小禮物,漢字作“感謝”)等。近期,主要是過去的一百年左右,通過星、馬、菲的南洋華人,英文收錄了十余個源自閩南語的詞語,譬如AhBeng(小太保,漢字作“阿明”)、aiyah(唉呀)、aiyoh(唉喲)、angmoh(洋人,漢字作“紅毛”)、angpow(紅包)、bihon(米粉)、charkwayteow(炒粿條)、kiasu(怕輸,漢字作“驚輸”)、kopitiam(咖啡店)、lumpia(潤餅)、mee(面)、pancit(面條,漢字作“便食”)、popiah(薄餅,即潤餅)等。
寶島台灣也是閩南語的重要基地,台灣閩南語對英文也有點貢獻,但微不足道。據我研究,目前似乎只有一個間接的字眼,nunchuck(雙截棍)。OED指出,nunchuck縮略、改拼自琉球語的nunchaku,最終可能源自台灣閩南語的“兩截”。其他資料表明,清朝時台灣與琉球的關系密切,雙截棍出現在琉球,或與早期的台灣移民有關。
漢源詞再度進入英文,爲權威的OED所收,雖是閩南方言,而且進入的渠道是星、馬、菲的海外華人,然而不變的是,漢文化的元素繼續豐富了英文的詞彙。
曾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