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英國職業盜撈者Michael Hatcher從我國南海海域打撈上一艘沉船,並命名爲“哥德馬爾森”號。這艘船上載有大量康熙年間的青花瓷器,價值驚人。
一年後,Hatcher委托荷蘭佳士得拍賣行公開拍賣“哥德馬爾森”號沉船。當時中國在海洋文化遺産保護方面處于一片空白的狀態,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量珍貴瓷器被外國人買走,Hatcher從中獲利2000多萬美元。
此事堪稱奇恥大辱,整個中國考古界的神經都受到了深深的刺激,成立獨立的水下考古機構這一想法就此萌芽。令人欣慰的是,不久之後隨著“南海一號”的發現,中國很快迎來了這個寶貴的機會。
沉睡海底的宋朝古船
1987年8月,英國海洋探測打撈公司和廣州打撈局聯手合作,在廣東南海川山群島附近尋找一艘沉沒多年的東印度公司船只時,意外發現了一艘中國古代沉船。一開始,這艘沉船被命名爲“川山群島海域沉船”。
1989年11月,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聯合成立“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隊”。在對沉船遺址進行綜合性考察後,調查隊初步判定沉船年代爲宋元時期,沉船遺址最終被命名爲“南海一號”。
後根據科學家們進一步考證,“南海一號”大概建造于公元1216年前後,也就是南宋時期。由于這艘船是在福建省建造的,因此屬于“福船”之一。“福船”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在于水密隔艙建造技藝,這項技藝後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0年以後,考古人員對“南海一號”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水下探摸和局部試掘工作,較爲全面地了解了沉船的規模、堆積情況、保存狀況和文物分布情況。
據推測,這艘商船應該是從中國廣東港口駛出,赴印度、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途中因爲貨物超載或遭受風暴等原因沉沒。由于深埋水下,這艘沉沒近千年的古船保存相當完好,爲後續的考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按照國際慣例,常用的沉船打撈辦法是先在海底分解船體,分開打撈上岸後再重新組裝爲整體。但這艘南宋沉船實在太過珍貴,分割船體無疑會喪失很多原生態的曆史信息。
綜合考慮之下,我國考古隊提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想法:整體打撈。整體打撈的難度比分解打撈大了好幾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人力。直到2007年,中國才有條件實施這個宏偉的計劃。
“南海一號”的打撈過程整整耗費了九個月。
工作人員首先制作了一個巨大的鋼鐵沉箱,這個沉箱長35.7米,寬14.4米,高12米,總重530噸。然後把沉箱運到打撈區域,再利用起重船把沉箱放入海底。
2007年12月,“南海一號”被裝沉箱中,由起重船將船體整體打撈出水面。
當沉睡800年的古船重見天日那一刻,現場人無不熱淚盈眶。出水後的“南海一號”被平移到專門修建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特制水晶宮,保存在模擬海水環境之中。
曆經800年而不朽的奇迹
從初次發現,到重現于天下,這條不尋常的考古路走了整整20年。
作爲迄今爲止我國發現的保存最好的古代商船,“南海一號”的船體結構保留較爲完整,船長約22米、寬約9.35米,船內艙室最深處約有2.7米。除了艏艉稍有殘缺以外,舷板、甲板、隔艙板、船殼等大部分組織都基本完好。
抛開船上的文物而言,“南海一號”本身就是一件無價之寶。
曆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一書中曾描述道:宋朝時,中國的船只體積大、裝備好,中國商人遍布東南亞及印度的港口。“南海一號”爲我國乃至整個東亞的古代造船史提供了極其難得的研究標本,也再次證明了宋代造船技術的發達。
很多人都好奇,爲何木制船舶能在水底保存800年而不腐。
“南海一號”水環境課題組負責人徐教授介紹說,這個奇迹的發生有兩大原因:一是“南海一號”所沉沒的水下環境氧濃度低,且船體沉沒後周圍很快附著了大量淤泥,避免了氧化破壞。
二是“南海一號”所使用的材質是松木,沿海地區一直流傳著“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的說法,松木作爲造船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浸泡能力。
當時從中國沿海港口出發,到達東南亞、西亞需要一個月乃至數月的航行時間,上百人在如此長的時間是如何在船上生活的?大量所需的生活資料又是如何解決的?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史學界。
而“南海一號”的出水剛好爲我們了解古人的海上活動提供了鮮活的標本。
正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崔勇所言:“南海一號像個時間膠囊,濃縮了宋朝生活的方方面面。”
遠航的船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人們會把那個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帶上船,也就是說,“南海一號”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南宋人生活方式、貿易方式的高度濃縮,提供了陸地考古無從獲得的佐證。
2015年,經過7年的努力,附著在船體表面的海沙、貝殼、淤泥等大量凝結物被清理幹淨,考古隊員用雙手清理出大量文物,船艙內無數的珠寶、瓷器等物終于得以展現在世人面前。
2019年8月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第三期“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公布了“南海一號”保護發掘項目取得的重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萬余件文物精品,其種類之豐富,影響之深廣,在考古史上頗爲罕見,這也“南海一號”贏得了“海上敦煌”的稱號。
隨著沉船上諸多文物重見天日,一幅極爲生動的宋朝海上“清明上河圖”在當代人眼前緩緩展開。
滿船盡帶黃金甲
“南海一號”被形容爲“滿船盡帶黃金甲”,因爲船上承載了大量鐵器、銀器、銅器、瓷器、錢幣、飾品等珍貴文物。
文物收藏界一直流傳著“一艘船十個墓”的說法。此前“南海一號”出水的一件精美文物在歐洲市場試拍,結果拍出了近百萬美元的天價。因此有人估算,“南海一號”上所有文物的總價值可能超過三千億美元。
按照宋代對外貿易的規律來看,絲綢通常是大宗貨物。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長期浸泡在海裏,有機物已全部腐爛,僅僅在幾個貨艙的土樣檢測中發現了絲蛋白的殘留,從而證實絲織品也曾是這艘船的貨物之一。
船上出土的銅錢有數萬枚,發現最晚的一枚是宋孝宗時期鑄造的,另有金手镯、金腰帶、黃金戒指等金銀器具上百套。
“南海一號”上最多的文物中,當然還是:瓷器,數量超過萬件。
宋朝是瓷器制造的鼎盛時代,曆史上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就是這個時期的傑作。
沉船上的瓷器主要生産地爲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如浙江龍泉系的青瓷、江西景德鎮的青白瓷、福建德化白瓷,幾乎囊括了當時南方的主要窯口與瓷器種類,包括壺、瓶、罐、碗、盤、碟等,大多可定爲國家一級、二級文物。
除此之外,還發現了一些器形較爲特殊的外銷瓷器器。
在所有文物中,最令人歎爲觀止的是一條鎏金腰帶。這條腰帶長度約爲1.7米,由多股金線編織而成,表面可見清晰的璎珞紋,可以自主調節松緊度,做工精細。
至于腰帶的主人是誰,學界衆說紛纭。
有專家說該類腰帶一般用于貴夫人的裝飾,恰似現代時尚女子崇尚的“低腰”著裝效果;也有學者結合腰帶的長度,構造等方面分析該條鎏金腰帶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富有的外國富商。
得益于深埋水底、隔絕氧氣,船上保存了豐富的植物果實和種子,比如梅、橄榄、錐栗、荔枝等等。其中絕大多數是可食用的,而且是以利于長期保存的堅果和蜜餞爲主,這說明船員們爲了遠航做足准備。
在這些食物中,橄榄和南酸棗的維生素含量都特別高,這說明古人很可能早已認識到維生素對于預防航海過程中常見的敗血症的重要性。
此外,植物考古學家還發現了31粒胡椒,這是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胡椒遺存。胡椒起源于南亞和東南亞,是世界廣泛使用的香料之一,最早記載于唐代志怪小說《酉陽雜俎》,但實物證據一直不足。
在“南海一號”發現的胡椒表明:最遲在13世紀中早期,中國人已經利用它烹調食物了。
海上絲綢之路的“活化石”
2020年5月5日,“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項目成功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1年10月,它又進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榜單。
“南海一號”的成功打撈和保護是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裏程碑。它的價值,不僅在于裝載了數以萬計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更體現在它超乎想象和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上。
在沉船中發現的一些個人用品,如精美的漆器、陶器、金項鏈和具有中東風情的腰帶,可以推斷船上可能有幾名外國人,或許是印度人,也可能是阿拉伯人。
比如其中一枚帶有濃郁中西亞異域風格的璎珞胸飾,專家推測是國外訂制,然後由國內加工再出口的。
因爲斯裏蘭卡、印度等國喜愛鑲嵌寶石,因此璎珞中間5個圓洞就是鑲嵌寶石處。最下面兩側“石榴”狀的盒子是镂空的,可以打開並放置香料,中間心形吊墜是金絲壘疊而成,做工非常精致,非常適合女性配戴。
這些發現,爲史學界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海上絲綢之路從秦漢時代就已經開通,中國的商船經南海進入印度洋,與由西向東而來的西方商船相會,由此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
這條海上貿易與文化交流通道,兩千多年未曾中斷。
南宋時期與中國進行海外貿易的國家達到50多個,東起日本、朝鮮,西到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都有中國的海船到達。
海運與陸運相比,裝載量大、運輸成本低,但也面臨著巨大風險。在古代,木制海船以人力和風力爲動力,不比有技術支持的現代遠洋艦隊,碰上飓風惡浪或暗礁險灘,只有自求多福。
這些商船的沉沒,一方面造成了當時巨大的生命和財産損失;另一方面,也爲後世保留下了具有經濟與曆史文化價值的寶藏,成爲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爲真實的見證。
“南海一號”是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發現的珍貴文化遺産。被挖掘出來的寶藏能生動反映宋代社會生産以及人們生活風貌,爲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極好素材,更對研究史實有極爲重要的科學價值。
參考資料:
[1]李培.“南海一號”正傳.南方日報
[2]崔霁雲.南海一號 八百年的沉船之謎.旅遊世界
[3]馮賜杭.海上敦煌——“南海一”號沉船.上海集郵
[4]朗博.花3億打撈800年的南海沉船: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珠江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