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藏醫藥學有了極大的發展,藏醫藥浴療法更從一種單純的藏醫療法發展成爲臨床專科,是目前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較好方法,讓很多患者受益。2018年,“藏醫藥浴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個孕育于雪域高原的獨特療法,由青海省藏醫院藥浴科主任關卻才讓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紗。
源于沐浴 藏醫獨特外治法
世界各古老民族都有沐浴的習俗,沐浴往往和宗教信仰結合起來,具有神聖性。遠古時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們也不例外,很早就有了沐浴的習慣。
藏族有一個流傳著美麗傳說的噶瑪堆巴節,即沐浴節。每到藏曆七月的初秋之夜,拉薩的男女老少就會把目光投向東南方向的天空。當那座八瓣蓮花般的寶瓶山頂,閃現出一顆名叫噶瑪堆巴星的時候,他們盼望已久的每年一度的沐浴節就開始了。這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此時雨季剛過,河水轉清,水溫回暖,大部分植物停止了生長,到處是一派成熟景象。按藏醫天文曆算的說法,初秋之水有八大功德:甘、涼、軟、輕、清、不臭、不損喉、不傷腹。要是堅持連續7個夜晚的洗浴,洗去身上的汙垢,就能避免傷風感冒,不染瘟疫和惡疾,增強抵抗力,延年益壽,強筋健骨。
因此,每到沐浴節,拉薩河便有無數藏族同胞盡情沐浴,讓身心在純淨的拉薩河水裏徹底放松。“浴身保健在青藏高原曆史很悠久,從吐蕃時期就有“熏香沐浴”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關卻才讓介紹說,此外,在藏醫藥典籍中,對沐浴健身治病的功能也有詳盡的分類和描述。
例如《四部醫典》中指出,沐浴能“除垢去臭息體熱,壯陽增力並延年”,並將藏族傳統的水浴、藥浴、熏浴、蒸氣浴、日光浴合稱爲“健康五浴”。藏醫藥浴,從理論上說,是沐浴節的延續和深化,它綜合了水浴、藥浴、熏浴、蒸氣浴的特點,形成了一整套理論體系和操作規程。
“藏醫藥浴就是在自然溫泉浴療法的基礎上,創造出的一種藏醫獨特的外治特色療法。”關卻才讓表示,藏醫藥浴依據藏醫藥傳統基礎理論經典,也被稱爲“人工溫泉浴”。目前,藏醫藥浴療法已成爲傳統藏醫藥的一項代表性技藝,它治療適應證廣,安全無痛苦,療效好,深受廣大藏族人民歡迎。
取自天然 藥浴適用範圍廣
“藏藥浴以藏區天然藥材爲主”關卻才讓說。藏區地域遼闊,自然條件複雜,因此藥材種類尤其是植物藥種類十分豐富。由于高原氣候條件特殊,特別以抗旱、抗寒性強,繁殖方式特殊,光合作用有效積累高爲特色,均采用當地純天然植物藥材及動物藥、礦物藥配方。
藏醫藥浴的基礎藥和主組方是“五味甘露”,藏醫中把甘露音譯爲“兌澤”,兌爲魔、病魔,澤爲藥物,合起來意爲治病魔的藥。主藥爲圓柏葉、黃花杜鵑、水柏枝、高山麻黃、白野蒿五味藥物,輔助藥方爲黃精、天冬、迷果芹、喜馬拉雅紫茉莉根、蒺藜。關卻才讓介紹說,實際使用中並非限于這五味藥,而是會根據病情辨證靈活加減其他組方,例如,上部血盛而頭暈,出現赤巴熱症者,用白檀香、紫檀香、硫黃;因風邪而致的不消化者,用寒水石、野姜、岩精、荜茇;黃水盛者,用白芸香、草決明、黃葵子、朱砂、安息香、文官木;白脈病(各種神經障礙)嚴重者,用麝糞、望月砂,加羊糞及堿花。組方根據多少分爲大處方、中處方和小處方,臨床上常用的一般爲中處方。
近年來,藏醫藥浴疏松通路、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獨特的治療效果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認可。關卻才讓表示,藏醫藥浴的適應證範圍較廣,對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幹燥綜合征、骨性關節炎、痛風、痛風性關節炎、産後風、外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下肢靜脈曲張、肩周炎、頸椎病、坐骨神經痛、中風後遺症、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腰肌勞損、輕度帕金森綜合征、小兒麻痹後遺症、腦癱後遺症、銀屑病、銀屑病型關節炎、日光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老年性瘙癢症、魚鱗病、荨麻疹、濕疹、真菌性皮炎病等凡是四肢或身體強直、瘰疬、疔瘡、腫脹、畸形、駝背、骨內黃水及一切隆病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但瘟疫紊亂症、浮腫、食欲不振、眼病、高血壓、心髒病、結核、妊娠等則被列入藏醫藥浴的禁忌證範圍。
操作簡便 春秋治療效果佳
藏藥浴療法無需特殊或昂貴的儀器設備,由于藥物在水中的濃度低,可以避免藥物直接進入大循環,減少對肝髒、腎髒等器官的毒副作用。基于這些優勢,藏醫藥浴廣泛應用于各科,並能達到預防、治療、康複的效果,適用範圍和發展前景都很廣闊。
“藏醫藥浴的操作方法分爲水浴、縛浴和汽浴,其中主要爲水浴。”關卻才讓介紹說。水浴即先將五味甘露藥,加酒曲放入缸中發酵3~5天,再取出裝入沙袋,置入蒸汽反應罐(或鐵鍋)內,加水250kg浸泡半小時後,煮沸1小時,然後將熬好的藥液倒入浴盆(浴桶)內,加白酒0.5kg,麝香0.5~1g,再取黃精、天冬、迷果芹、喜馬拉雅紫茉莉根、蒺藜各50g,並根據所治疾病病情添加其他方劑50g攪勻,水溫控制在38~42℃,患者就可以進行治療了。
縛浴即將各類藥物搗碎,加工後縛于所患部位,效果和五味甘露水浴相同,分爲清熱和祛寒兩種功效;汽浴是將五味甘露藥煮于一大鍋,上蓋已有許多小孔的木板,上鋪毛氈毛毯,令患者臥于其上蓋被,用蒸汽蒸騰治療藥浴所治各病。
藏醫藥浴會讓患者發汗以此達到治療的目的,因此,患者從浴室出來時,要快速、簡單擦幹軀體的汗液及藥液,用浴巾裹身進入被窩右側臥位(因心髒及胃)躺下,“絕對不能仰臥位,因爲後背體表最大,仰臥就不能達到發汗的目的。”關卻才讓說。
此外,藏藥浴治療時對病人的飲食也有嚴格的要求。因藥浴治療時患者體力消耗較大,故患者要以高蛋白、低脂肪、中熱量、無刺激、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爲主,如牛羊骨頭湯、雞湯、雞蛋湯、大米稀飯、面條等,忌食生、冷、辛、辣、海鮮,患者可適當地吃些蘋果、香蕉等水果。
藏醫藥浴治療療程一般爲7天共14次,一般療程爲第1天下午1次、第2~7天上、下午各1次,第8天上午1次,每次10分鍾左右。因考慮到體質恢複,建議病人一年最多進行兩個療程的治療,中間間隔最少2個月,個別皮膚病和年輕患者可適當增加治療次數。
一般主張和認可春季和秋季是行藏醫藥浴療法的最佳季節,“這兩個季節,一是天氣溫和,溫差不大,藥浴效果好,二是這兩個季節正是風濕病複發的高峰。”關卻才讓表示,但是,每年的7月份會停止藏醫藥浴治療,因爲此時氣溫高,患者出汗過量會導致體質虛弱,恢複慢。
前景廣闊 進一步發展傳承
藏醫藥浴療法在施治過程中綜合運用藏藥學、藏醫診斷學、藏醫護理學以及最初的傳統制劑加工工藝進行“內病外治”,這在世界醫學史上是罕見的,關卻才讓介紹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藏醫藥浴對有不死的癌症之稱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有效率達94.3%,可通過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CD8細胞和降低CD4細胞水平而達到對該病的免疫調整作用,藏醫藥浴在現代免疫學上展現了巨大的前景。
目前,藏醫藥浴療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所接受,以青海省藏醫院爲例,年住院患者中,省外及國外就診率常年保持在40%以上,近至甘肅、四川,遠至北京、上海、廣東、東北、新疆。香港、台灣等地區患者,還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加拿大、俄羅斯等地患者,也紛紛慕名而來。
下一步,藏醫藥浴要從高原走向內地,走向世界。
關卻才讓指出,藏醫藥浴的傳承發展,關鍵在于“人才”和“藥材”,藏醫藥浴療法作爲一種藏醫藥傳統技藝,在傳承、發展方面仍舊是傳統的“口耳相傳”“師徒、父子相傳”的傳授模式,這種模式受到了地域、空間、時間的極大限制。此外,在藏醫藥傳承中,藏語與漢語、其他語言的文字翻譯暴露出了極大的問題,藏醫術語翻譯西醫化,藏醫藥深厚的內涵意義逐漸缺失,翻譯過程中的“錯、漏、空、亂”的現象層出不窮,阻礙了藏醫學的推廣,此外,藏醫藥浴作爲藏醫的一種,要在藏醫三因理論下進行辨證論治,藏醫理論學習也是藏醫人才培養的關鍵。
藏藥浴以天然藏藥材爲主,受青藏高原極端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野生藏藥材資源生長與天然繁育能力十分脆弱,要加大對“藥材”的保護。目前,青海省藏醫院已經在互助北山、湟中群加、黃南麥秀、海北達板山四個主要自然保護區建立了藏藥資源保護繁育基地,總面積達18萬頃,爲廣大免疫系統疾病及各種皮膚病患者提供了藥材支持。
未來,對于藏醫藥浴的傳承發展,關卻才讓指出,青海省藏醫院正做相關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藏醫藥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對藏醫藥浴療法的古籍整理在人力、物力方面給予傾斜,編纂《藏醫藥浴療法》教材;成立藏醫藥浴療法研究和保護組織,負責開展藏醫藥浴療法的科研保護推廣工作,使藏醫藥浴療法能夠更加貼近患者,爲各族人民健康服務,逐步實現藏醫藥浴療法的産業化;豐富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館的藏醫藥浴相關物品的館藏,籌備設立藏醫藥浴展廳專門展示、傳承這一藏醫傳統技藝。(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