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南亞對美國市場的貿易正在下降,主要貿易市場在亞洲內部,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的貿易持續開放將促進東南亞國家的貿易。當中,中國(包括香港)已是東南亞增長最快速和最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到中國的增長超過10%,超越美國成爲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出口市場。
報告指出,來自科技顛覆者的實際和威脅壓力,逼使傳統企業增加科技方面的投資和加快創新步伐。科技顛覆者利用科技爲消費者和商業服務帶來效率與規模,但是東南亞的電子商務仍然占整體零售銷售的小部分,一般低于10%。冠病疫情雖然提升了無現金付款和電子商務,但目前的低滲透率說明未來強勢發展的潛力。
其他增長動力來自政府合時宜的政策、擴大中産工作人口,以及不選邊站的國際政治立場。
即使歐美放緩 亞洲區域貿易將持續增長
東南亞要加速發展 須擴大科技顛覆者影響
由于政治穩定、創業活動激增、有利的人口增長,以及相對良性的國際環境,東南亞地區的增長維持良好態勢,未來10年的平均年增長率預計達4%至5%。六個經濟體中,越南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將領先其他東南亞經濟體,增長率達5%至7%;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新加坡增長並駕齊驅,菲律賓的增長則稍微落後。
除了加強科技投資,研究也指出,東南亞政府必須認識到,唯有提高整體教育水平才能吸引最高附加值行業進駐投資。除了新加坡在這方面表現傑出,其余國家必須加強提升教育水平和促進技術轉型的工作。
貝恩和蒙克山基金預料,東南亞科技顛覆者將跟隨中國的發展軌迹,公司由企業家主導,風險投資支持,並采用美國硅谷的商業模式,然後運用在本地市場。東南亞新數碼經濟已經吸引前所未見的投資額,數碼起步公司市值達3400億美元,共有40家獨角獸企業,單是去年就打造了19家獨角獸公司。
另一方面,報告指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和貿易流動正日趨增加,即使與歐盟和美國的貿易放緩,亞洲的區域貿易將持續增長。
東南亞經濟體要改善經濟增長速度,就須擴大科技顛覆者(tech-enabled disruptors)的影響,這是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根據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和蒙克山基金(Monk’s Hill Ventures)日前共同發布的研究,1991年以來,東南亞經濟體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 per capita)從1900美元(約2700新元)提升至2020年的4700美元,增長接近250%。
一項研究顯示,東南亞經濟體的增長在未來10年將超越全球其他發展中區域,未來持續增長動力來自科技顛覆者。
此外,中國也是本區域第四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