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腫瘤資訊編輯部來源:腫瘤資訊
腎細胞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泌尿生殖系腫瘤之一,且有約1/3的患者在診斷時已發生遠處轉移。轉移性腎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預後極差,中位生存率僅爲6~10個月,2年存活率約爲10%~20%。針對于這一預後極差瘤種,在新加坡召開2017年ESMO ASIA大會設置特設以“轉移性腎癌非內科治療選項的利用”爲主題的彙報討論專場,【腫瘤資訊】在此爲您帶來該專場的內容概況,詳見下文。
M. Nagata教授:“減瘤性腎切除術聯合靶向治療可改善患者生存及預後,舒尼替尼兩項隨機臨床研究值得期待。”
在過去的近10年間,腎癌分子生物學機制的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自從2005年首個分子靶向藥物獲得美國FDA審批應用以來,已出現了不同種類的靶向治療藥物用于轉移性腎癌的治療,前期大量臨床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分子靶向治療可顯著提高轉移性腎癌患者的中位生存及預後。因此前靶向治療時代,減瘤性腎切除術聯合細胞因子免疫治療是轉移性腎癌的標准治療方案。如今在轉移性腎癌的治療上,減瘤性腎切除術(CN)聯合靶向治療是否可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存在爭議。
2016年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靶向治療聯合CN較單獨靶向治療,中位OS分別爲17.1個月和7.7個月(P<0.001)。靶向治療後行CN較靶向治療前行CN,患者的總生存獲益更佳(P<0.001)。
2017年9月,新近發表在BJU INTERNATIONAL上的一篇題爲靶向治療時代的減瘤性腎切除術的綜述文獻,作者認爲目前尚沒有前瞻性研究能驗證CN與靶向治療聯合的作用,值得關注的是正在進行的兩項隨機臨床研究CARMENA和SURTIME。前者旨在證實CN的臨床應用價值(CN聯合舒尼替尼 vs 舒尼替尼),後者旨在探討CN在聯合治療中實施順序(CN+輔助舒尼替尼 vs 新輔助舒尼替尼+CN),相信上述兩項研究結果的公布,將有利于臨床醫生正確地選擇CN的最佳適應人群。
A. Ng教授:“轉移性腎癌的局部治療手段主要有手術、放療、栓塞術和消融技術。對于轉移性腎癌患者,局部治療有助于控制症狀,提高患者對全身性系統治療的響應,延長患者生存。對于無法手術的患者,腎動脈造影栓塞術是一種緩解症狀的安全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總生存。而各種組織消融技術也是另一的選擇方案。”
M. Schmidinger教授:“在討論轉移性腎癌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局部治療時,外科醫師不應拒絕內科醫生的意見。”
2017年發表在EUROPEAN UROLOGY上的一項關于轉移性腎細胞癌轉移竈切除術後並發症的基于全體人群的評估研究,共計納入45279例mRCC患者,其中1102例患者行轉移竈切除術,結果發現轉移竈切除術並發症發生率約45.7%,Clavien系統分級III-IV級並發症發生率爲25.1%。從臨床醫師角度考慮,局部治療是否安全值得深入探討。
2015年ASCO大會455O摘要顯示,腎切除術後發生胰腺轉移的中位時間爲91個月,對于這部分患者外科手術仍然應該被考慮。對根治性腎切除術後出現的孤立性轉移瘤以及腎癌伴發孤立性轉移、行爲狀態良好、低危險因素的患者可選擇外科手術治療。部分患者手術後可延長生存期,極少數患者可通過外科手術而治愈。一項8個隊列研究的回顧性分析顯示,行完全轉移竈切除術患者的中位OS可達36.5-142個月,完全轉移竈切除術同死亡的減少獨立相關。
但對中晚期腎癌患者外科治療僅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需注意手術適應證、患者的全身狀況、相關危險因素以及手術的風險,綜合判斷,合理選擇局部治療方案,使患者能夠從中獲益。
版權聲明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良醫彙-腫瘤醫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