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估計都知道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是一個生活在公元13到14世紀的意大利人,他自稱到過中國,並留下了講述自己在中國見聞的記錄,也就是《馬可波羅遊記》。這本遊記裏描繪了類似人間天堂的中國,在隨後的幾百年裏在歐洲造成了持續的影響。雖然馬可·波羅是否真的來過中國在現代仍然有很大爭議,但馬可·波羅這個人全球知名,而且他的遊記曾經在後來對世界曆史進程産生過一些影響,這都是沒有太大疑問的。
《島夷志略》描繪了700年前亞非多地風貌
但其實在和馬可·波羅基本同一時代的中國,也有一個中國人曾經分兩次在差不多7年時間裏周遊亞非各國,而且在回國之後也把自己的沿途見聞寫成了一本書,名叫《島夷志略》,在其中記載了自己在那些年裏到過的200多個地區的情況,而且裏面還留下了一些非常珍貴的關于元朝時海外唐人,也就是海外華人的相關記載。那麽這個人究竟是誰?他究竟去過哪裏?他筆下的海外唐人又有哪些故事呢?
這個在元朝時就曾經遊曆多國的人名叫汪大淵,他應該是在公元1311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不過雖然汪大淵留下了上百個不同地區的相關記載,但他所寫的《島夷志略》這本書的內容基本全是地理、風物和物産,並沒有對自己行程的描述,而且在同一時代的其它史料裏,對汪大淵本人的記載也極爲稀缺,所以對于這個人的身份,其實現代並不是特別清楚,只是有一些學者通過他的記錄分析認爲,他可能是一個商人,所以他很小年紀就遠渡重洋其實很有可能是爲了做生意。
近代人畫的汪大淵畫像
現代普遍認爲,汪大淵在公元1330年19歲時就開始了自己第一次出海,而他出海的地點應該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泉州港。所以在《島夷志略》裏,首先介紹的就是當時已經被元朝納入中國版圖的澎湖地區。根據汪大淵的記載,當時從泉州出發,坐船順風兩晝夜就可以抵達澎湖。澎湖當時隸屬泉州晉江縣,已經有許多泉州人移居當地。這些泉州人抵達當地之後,因地制宜用茅草結成房屋居住,並開始在當地制鹽釀酒,種地養羊,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鳥瞰澎湖部分島嶼
而汪大淵記載的第二個地區是琉球,汪大淵說琉球“知番主酋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這說明在他看來,當地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漢化,所以當地的風俗在他這個中原人看來是合乎禮儀的。但到了琉球之後,汪大淵開始真正感覺自己到了外國,所以他說“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而在琉球之後,《島夷志略》裏還記載了他在交趾、占城、真臘、三佛齊、爪哇、蘇祿、舊港和天竺等等等等200多個地區的見聞,而這些地區分別位于今天的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緬甸、印度乃至波斯和阿拉伯等地。而一些近代研究認爲,他所記載特番裏是指今天埃及北方海港杜姆亞特,另外一個名爲撻吉那的地區則很有可能是扼守歐非交界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摩洛哥重要海港丹吉爾。
而在《島夷志略》的後記裏,汪大淵曾明確說明自己所寫的內容“皆身所浏覽”,也就是都是親眼看到的。所以據此判斷,他曾經到過非洲也是大概率的史實了。另外他還說,自己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是“記其山川、土俗、風景、物産之詭異”,也就是要記載這些地區和中原不一樣的事物,所以在《島夷志略》裏,他著重記載了自己所到之地一些奇特的地理與風俗。而其中許多現在讀起來仍然非常有趣。
古代真臘王國大致疆域
比如,他記載說真臘(今柬埔寨)當地的僧侶對當地的女孩有初夜權,當地男子甚至會向外來賓客兜售妻子。而在今天的文萊周邊地區(浡泥),他看到因爲氣候炎熱,當地人白天都在家裏休息,到傍晚才到田野勞作一小會。但因爲當地的火山灰持土壤肥力極強,所以即使這樣當地人也過得衣食無憂。而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周邊,當時存在著東南亞地區的霸主三佛齊國,這裏的民風極其彪悍好鬥,君主在國內采用嚴刑峻法,國民也必須聽從君主征召,隨時加入軍隊爲其征戰。
曾經稱霸東南亞的三佛齊
在古裏地悶,也就是今天的東帝汶,汪大淵看到當地瘟疫橫生。而在今天印尼的小巽他島上,汪大淵看到海邊的泥土裏會冒出一種黑色的液體,可以用來加工墨水,還能當燃料使用。而現代人一看這段記載恐怕就知道,這種黑色的液體其實就是石油。
在之後的記載中,汪大淵還記載了自己在印度看到的身著紗麗的男女,以及當地女子也普遍習武,還會取蛇毒用于作戰的習俗。在今天伊拉克的巴士拉,他又看到了當地有大量極爲精美的公共水池和噴泉。而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他又看到當地雖然氣候惡劣,但因爲朝聖者衆多,朝聖經濟蓬勃發展。在北非的埃及,汪大淵記載說尼羅河上水利設施發達,保證了當地土地穩定高産。之後他還在東非海岸,見證了當時繁榮的黑奴貿易。
汪大淵曾親眼看到尼羅河
而汪大淵當時留下的這種記載對于中原人來說是如此不可思議,以至于後來許多人對其真實性提出過很多懷疑。比如明朝初年,曾經隨鄭和下西洋的翻譯馬歡就說自己以前看《島夷志略》時,曾經非常懷疑,覺得“普天之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也就是不敢相信世界上不同地區能如此不同。
但他在隨鄭和船隊出海,“鯨波浩渺,不知其幾千萬裏”,親自到達亞非各地見識之後,也不禁由衷地贊歎:
然後知《島夷志》所著者不誣。
也就是說自己這才知道,《島夷志略》所寫的內容竟然都是真的。而能讓鄭和船隊的翻譯發出這樣的感歎,也足以證明《島夷志略》撰述內容的真實性了。
而《島夷志略》除了記載了當時亞非各地的風土人情,還記載了汪大淵在各地遊曆之時所見到的海外華人生存狀態。
比如他在到達真臘,也就是柬埔寨時,發現當時已經有大量唐人,也就是華人生活在當地。而這些華人在當地似乎已經取得了相當高的社會地位。比如他記載說如果當地人殺死華人,那麽當地人就會被處死,但如果華人殺死當地人,則華人不必償命,只要付出重金贖罪就行。如果沒錢,則可以“賣身取贖”。
爪哇島在元朝時已有華人社群
而在今天的文萊周邊,汪大淵看到當地人非常尊敬華人,說華人在當地就算一個人在外面喝醉了酒也沒事,因爲肯定會有當地人把他攙扶回家。另外還他提到當時在今天新加坡的牛車水,已經存在了華人社區。在印尼爪哇一個名叫勾欄山的地方,他還遇到了一些當地的華人後裔。而他在記載中明確說這些人是元朝初年忽必烈征討爪哇時一些留在了當地的“病卒”後裔。這些人在當地定居之後,“唐人與番人從雜而居之”,也就是說他們和當地人混居並繁衍生息,明顯已經在當地紮根。
而在今天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沙裏八丹平原上,汪大淵看到了一座高達數丈的高塔,上面竟然用漢字寫著“鹹淳三年八月畢工”。而鹹淳是南宋末年宋恭帝的年號,汪大淵說這座塔應該是當時有中國人到當地做生意建造的。
早期泰米爾納德邦海港,汪大淵曾在此附近看到過漢人華人所立高塔
而在伊朗(波斯)境內的馬魯澗,汪大淵還意外地認識了一位來自今天河北省臨漳縣的陳姓華人地方長官。他在元朝初年是駐紮在今天甘肅張掖周邊的元軍。而當時統治伊朗地區的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所建立的伊兒汗國,伊兒汗國長期對元朝稱臣,雙方人員往來很多。這位陳姓漢人應該就是在此期間隨軍隊來到了伊朗,後來在此定居,並成爲了一個重要的地方官員。
汪大淵曾在伊兒汗國境內遭遇漢人地方官
而除了亞非各國之外,有些現代學者在研究了汪大淵的記載之後甚至認爲,他可能還曾經到達過當時根本不爲亞歐主要文明所知的澳大利亞。在《島夷志略》裏,曾經記載了一個名叫羅婆斯的地方,雖然現代主流觀點認爲這個地方應該是位于印度洋上的尼科巴群島某地,但也有一些學者在分析了汪大淵所記載的當地地理和人種特點之後認爲,羅婆斯這個地方,其實有可能就是澳洲大陸。還有一些學者認爲,汪大淵所記載的另外一個地區麻那裏有可能是指澳大利亞北部,這種觀點認爲麻那裏是當時馬來人對澳大利亞北部的稱呼,因爲汪大淵說麻那裏和迷裏之接界,迷裏之是馬來語裏“死亡”(miraj)的音譯,而當時馬來人就把澳洲北部地區稱爲了“死亡之地”。
有人認爲汪大淵到過澳大利亞
當然,這種觀點也是非常有爭議的,也有學者認爲麻那裏其實是今天東非的桑給巴爾,汪大淵可能並沒有到過澳大利亞。但無論如何,汪大淵在差不多700年前的元朝時代就已經就演繹出了令人贊歎的人生軌迹,走遍了亞非多個區域,而且留下了精確度非常高的記載,還留下了早期海外華人生存狀況的珍貴史料,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了。(圖片來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其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