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中華日報報道 泰國貿易政策和戰略辦公室指,培養肉(Cultured Meat)消費市場正在興起。近日新加坡更是成爲全球第一個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雞肉的國家。至于泰國培養肉進展方面,泰國食品集團正在與朱拉隆功大學合作發展培養豬肉。
彭實主任對此建議政府應全力扶持泰國這類初創企業的發展,不僅從政策上還應該從融資和經營便利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預計培養肉將會在未來成爲一個巨大的消費需求市場。據悉,新加坡批准的首家實驗室培養肉爲一家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公司。
隨著全球人口總數的增長對幹淨肉需求將會大幅提高。尤其是在人們對環保越來越重視以及土地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傳統養殖提供肉品將無法滿足未來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培養肉或植入肉來填補空缺。
據悉,目前泰國培養肉研究方面,就有像泰國食品集團與朱拉隆功大學合作開展培養豬肉的研究。泰國生豬養殖業年産值超過千億铢,其中每年僅豬肉出口額就超過200億铢。如果泰國在培養豬肉上取得成功將會提升泰國豬肉出口。
傳統畜牧養殖業仍然是人類肉品的主要來源,但其存在諸多環境危害問題,比如農場飼養會産生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對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造成直接影響,甚至還可能因爲擴大耕種而大量砍伐破壞森林。因此,培養肉和植物肉被認爲是最佳的替代品。
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援引自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研究報告指出,培養肉短期看的確能緩解溫室氣體排放,但長期看結果可能並不相同,甚至比傳統養殖破壞性更大。這取決于培養肉所利用的能源來源,如果仍舊使用石化能源,那就會産生大量二氧化碳,其在大氣中存在的時間長達千年,而甲烷僅12年就自動消失。但如果使用清潔替代能源結果則會完全不同。
而科尼爾研究指出,全球人口總數將從20218年的76億人增加到2050年的100億人,肉品需求將增加56%。其中牛羊肉需求則會激增88%。如果采用傳統養殖提供可能需要整個印度國土面積來提供草源,屆時全球氣溫將上升至少1.5度。
培養肉自2013年首次成功面世以來,到2020年全球消費市場規模約合1200萬美元,預計到2026年會增加到1500萬美元。雖然目前總體規模還不大,但對于泰國食品和初創業者來說,這將是塊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相比傳統農産出品的肉,培養肉更幹淨安全免去抗生素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