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海區鳳翔街道外埔社區靠近蓮陽河堤岸一帶,至今仍保存著一片舊宅老屋,基本都是只有一層的平房,其中有一座兩層的洋樓,尤爲顯眼,遠遠就能望到,這就是當地人稱爲“老高樓”的一座民國新加坡僑商別墅。別墅的主人,是從事風味土特産貿易及生産的僑商,曾創下多個風靡東南亞的品牌。時光荏苒,很多過往已經難尋覓,這座保存得較爲完整的僑宅,成爲追尋當年華僑奮鬥曆程的一個珍貴遺存。
建于民國曾是全村最高樓
據“老高樓”後人介紹,這座洋樓別墅始建于1935年,之所以稱爲“老高樓”,是因爲建成之時,別墅就成爲外埔村最高的建築物,是鄉人心目中的“高樓”,別墅所處的中興巷還因此被俗稱爲“高樓巷”。因後來在其附近又建成了另一座新的高樓,相對而稱之爲“老高樓”。
上下結構、中西合璧、縷空透光的照壁在僑宅中難得一見。
上下結構、中西合璧、縷空透光的照壁在僑宅中難得一見。
別墅如今被包圍在一片平房中間,四周都是小巷陌,汽車開不進,需要步行一段距離才能到達。但據其後人描述,別墅在建成之初,屋前其實是一條較爲寬闊的道路,從碼頭直通外埔市場,每天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別墅門樓的匾額上寫著“西河舊家”字樣,昭示著這是一個林氏家族。建築坐西北朝東南,東側是一個長方形天井,西側爲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進五開間疊樓,疊樓南北兩端各延伸出兩個耳樓,西側附帶著一條火巷。
別墅後人林栩告訴記者,別墅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是參照小公園一帶某幢洋樓的樣式設計的,原計劃建築面積要大將近一半,但由于部分土地買賣問題沒能解決,只能按現有面積建造。但在當時,這已是村裏十分豪華的建築,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村裏最高的樓房。抗日戰爭期間,因爲是村裏的“制高點”,還曾被日寇侵占。
騎樓“搬”進室內照壁分兩層
走進別墅,第一個吸引眼球的就是一條騎樓式的通道。通道西側爲主廳,東側豎著兩根高高的立柱支撐著二樓的走廊,俨然是小公園騎樓的樣式。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委會委員陳斯楷告訴記者,像這種將騎樓“搬”進室內的僑宅實屬罕見,足以證明小公園建築對宅主人的深刻影響。了解了宅主人的家族生意是在汕頭埠杉排路發迹的曆史之後,就不難理解僑宅的設計理念,因宅主人喜愛小公園一帶的騎樓建築藝術,所以建造自家宅第時自然參照其建築式樣。這座別墅既有澄海地區流行的疊樓結構,又有杉排路騎樓的“影子”,像一樓是以愛奧尼柱式“騎”在地面,形成一樓內走廊;立面壁柱與窗楣裝飾具有新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線條感強烈,棱角分明,都酷似杉排路騎樓的裝飾風格。
主廳兩根高高的立柱支撐著二樓的走廊,俨然是小公園騎樓的樣式。
二樓走廊安裝了木質百葉窗和玻璃格窗,折射透過镂空照壁照進來的陽光,形成熠熠生輝的光影效果。
陳斯楷告訴記者,這座別墅還有不少奇特的設計,都讓人耳目一新。像天井的照壁,與疊樓一樣分爲上下兩層,下層照壁是三幅傳統的灰塑圖案,中間是“漁樵耕讀,攜琴訪友”圖,左右兩側則是以“四季平安”爲主題的花果盆景灰塑。比較特別的是上層照壁,是镂空的隔牆,以不斷重複的幾何形狀紋樣塑造出與建築等高的規模,氣勢壯觀,這種上下結構、中西合璧的照壁也是僑宅中難得一見的。
林栩對記者說,這片镂空的隔牆不僅起到遮陽隔熱、通風采光的作用,還能營造光影變幻的視覺美感。建築二樓的走廊安裝了木質百葉窗和玻璃格窗,形成內廊,在日照強烈的時候,陽光透過镂空隔牆進入天井,透過走廊欄杆、百葉窗間隙灑下斑駁光影,又經過玻璃窗牆的折射,會形成猶如水晶般熠熠生輝的光影效果,煞是好看,來到這裏的客人無不稱奇,稱別墅爲“水晶宮”。
林栩說,別墅的通風設計也十分特別,在北側的廚房屋頂采用了頗爲現代的設計,以玻璃瓦爲屋頂,一側架空,這樣既通風采光,又能擋雨,一舉多得,這一架空設計直到現在還爲很多建築所采用。
廚房以玻璃瓦爲屋頂,一側架空,既通風采光又遮風擋雨
別墅曾經作爲外埔村抽紗小組與手布社,室內還留存衆多生産標語。
浪漫“水晶宮”曾爲才俊聚集地
別墅的走廊、室內天花板上有多個明黃色的圓形裝飾圖案,中間有鐵鈎,是原來懸挂燈飾之用;屋裏留存的南洋藍木雕橫披、百葉窗等,都頗具東南亞風情。據當地老一輩知情人士回憶,這座別墅曾經從裏到外洋溢著浪漫氛圍。大門的匾額山花兩側立柱上原來塑有一對歐美小天使,中間懸挂了绶帶和紅花,如今绶帶、紅花、小天使裝飾都已不見,僅剩柱頭留存兩截原本支撐小天使裝飾的鋼條。
而別墅的天面上,整齊分布著10根水泥矮柱,據說原來矮柱的柱頭各塑有美人魚、歐洲女子等雕塑,雕塑鑽孔,插入鐵管,搭起鐵棚,形成五座花門。當地有名望的才俊經常受邀前來參加天台派對和各種沙龍,在花門下飲下午茶、聽西洋音樂、閱讀進步書籍。如今,立柱上完全不見了雕塑和花門的影子,也感受不到當年的浪漫痕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別墅曾經作爲外埔村抽紗小組與手布社的生産基地,也曾做過婦産醫院。如今室內還留存有衆多生産標語,像“繡花女工放眼全球”“保潔保質創高産”“爲祖國多繡一針”等,成爲當年澄海抽紗生産熱潮的見證。
別墅天面上整齊分布著十根水泥矮柱。
立面壁柱與窗楣裝飾具有新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線條感強烈,棱角分明。
三兄弟聯手 靠家鄉土特産創業起家
外埔位于澄海區東部,地處韓江下遊出海口,江闊水緩,是天然良港,各地漁船經蓮陽河可直靠外埔堤岸,由于海上交通便利,這裏很早就成爲商埠,並盛産各種以“海”爲特色的土特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魚露。
魚露以海産雜魚爲原料,加鹽腌漬自溶,經過一至五年日曬夜露的發酵過程後提煉精制而成。由于常有大量魚鮮彙集于此,獲取魚露制作原料十分便捷,外埔從清朝中葉就開始有村民從事魚露的制作,是潮汕最早生産魚露的地區之一,直到現在,外埔仍然有不少人遵循傳統進行著魚露的生産和制作,魚味鮮美香醇的外埔魚露遠近聞名。
據林氏後人回憶,林氏家族林永清、林永明、林永扶三兄弟就是依托家鄉“風味”土特産創業起家的。三兄弟最初在外埔做魚鮮小生意,積累了一定資金後,就到汕頭開了“永德發”行鋪,出口幹貨、土特産、日用品等。林氏三兄弟的“永德發”就在杉排路一帶。“永德發”的騎樓有三層半,他們還在鷗汀設有6個大棧房,實力不凡。林栩告訴記者,家族在汕頭、香港、新加坡都有生意,他的曾祖父林永清和二祖叔林永明在本地經營,別墅就是他們兄弟倆合建的,三祖叔林永扶一直坐鎮新加坡。
依托“香汕郊”
三地聯營生意越做越大
陳斯楷說,“老高樓”別墅主人的生意是典型的“香汕郊”。“郊”是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活躍于東亞、東南亞貿易體系裏的海商團體,由閩南(台灣)海商和潮幫海商組成。“郊”通“交”,原指政府在海關設卡驗收查稅,即交關。而在閩南語與潮汕話中,“交關”又有做生意的意思,後又衍生出行郊、郊商的說法,成爲會館、公所、商幫的代名詞。
汕頭埠的出口商貿組織,與國外的僑商互相依賴,關系密切,一通函電、三言兩語就可成交,“家己人”的交易程序非常簡便。汕頭埠的出口商貿組織,按地域分,主要是“南郊”和“暹郊”。而在新加坡則有“海嶼郊”“暹越郊”“香汕郊”三條貿易航線。“香汕郊”連接新加坡-香港-汕頭,輸出範圍包括潮人的一切日常生活用品,一部分在新加坡銷售,一部分轉銷歐美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又通過香港、汕頭向中國輸入海峽的特産、英國的工業品等。
林氏三兄弟通過三地進行商業布局,在汕頭開設“永德發”,在香港開設“光裕隆”,在新加坡開設“光裕盛”,聯手經營南北幹貨、土特産、陶瓷等日常生活用品,通過三地聯營而逐漸壯大。
創辦油廠
品牌風靡東南亞
林栩說,因年代久遠,有關家族的經營狀況只是以前聽祖父的零碎描述得以了解。他記得祖父曾說,當時家族生意做得很大,在當地算是比較有名望的人家,家裏常常高朋滿座;祖姑母出嫁時嫁妝豐厚,連衣服上的扣子都是金子做的。別墅裏有專門做粿的作坊,逢年過節,做粿蒸粿十分忙碌;別墅裏有不少傭人和幫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一些曾經在別墅幫傭過的老人還會回來探望族中的長輩。
陳斯楷則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以及一些舊報紙和舊文獻資料中了解到這個家族當年的一些經營情況。她說,林氏三兄弟不只是在新加坡、香港、汕頭三地經營日用品,光裕盛還在中國與新加坡創辦了油廠,加工農副産品。中國“光裕盛”油廠主要生産豬朥油,新加坡光裕盛油廠則生産“雞標”“手標”“皇帽標”花生油,以及附加産物花生醬等。從1933年第135-136期的《實業公報》關于光裕盛號涉及的一宗商標法律事件中就顯示,國內的光裕盛油廠生産豬朥油,新加坡光裕盛生産花生油。
在一些舊報紙廣告中還可以看出光裕盛花生油在東南亞受歡迎的程度。在冰箱還沒普及的年代,花生油不易變質,比咖椰牛油更易保存,因而成爲面包的最佳伴侶,是東南亞家庭的廚房必備。1939年4月15日的《總彙新報》一則廣告顯示,光裕盛花生油“各埠商店均售”,足見其受到普遍喜愛。時隔30余年後,在1970年3月23日的《南洋商報》還登有光裕盛促銷活動廣告,推出購買花生油贈送花生醬的“買一贈一”活動。風靡時間之長,其味蕾記憶至今仍爲當地人所懷念。
來源:汕頭日報
【編者聲明】
本公衆號部分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編者收集整理,旨在與大家分享學習。如您認爲某些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核實後將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