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造勢已久的所謂“印太經濟框架”終于有了雛形。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東京正式宣布啓動“印太經濟框架”,美國、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等13個國家成爲初始成員。
自去年10月拜登出席東亞峰會首次提出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構想以來,美國多位政客在各種場合爲“印太經濟框架”鼓吹造勢,用合作、共同、夥伴、繁榮、開放、包容等詞彙爲其“精美包裝”,甚至爲這個披著“經濟外衣”的協定貼上“適應21世紀要求的多邊夥伴關系”的標簽。
然而,這個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真能爲這些國家帶來經濟蓬勃發展的願景嗎?美國政客口中的“實惠”究竟是爲美國計,還是爲亞洲國家計?此番操作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麽?
美國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表面上看起來冠冕堂皇,實際上空而無物。據報道,“印太經濟框架”設定了“四大支柱”,包括公平和適應性強的貿易、彈性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脫碳、稅收和反腐敗等。乍一看,內容多元、藍圖宏偉,但涉及上述經貿活動的地區性合作機制已有不少,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等。值得注意的是,“印太經濟框架”今後運行模式和機制等諸多關鍵性問題仍然不確定、不清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對此給出了形象的評價,拜登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就像要擺一桌酒席,菜還沒做出來,先弄出個菜單,而且菜單內容也不具體。美方爲何對協定內容語焉不詳?原因很簡單,美方壓根就沒想跟地區國家搞所謂的深度經濟合作。
拿最關鍵的一點來說,不少國家都很希望加入該協定後,能夠增加對美出口,擴大市場。而結果呢,這個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玩特立獨行、搞“獨樹一幟”,加入“印太經濟框架”並不等于能夠享受到美國開放的市場以及削減關稅等優惠政策,而這些都是以往自由貿易協定所涉及的基本內容。這也就不奇怪,“印太經濟框架”一直因爲“空洞、沒有實質內容、沒有吸引力”而備受外界質疑。很多國家甚至直言,不知道“印太經濟框架”爲何物。
圖片來源:《環球時報》陳霞
那麽,美國爲何要挖空心思、苦心打造“印太經濟框架”?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當然有自己的盤算。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曾公開宣稱,“印太經濟框架”是“獨立于中國的安排”。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表示,這一“新型經濟框架”還包括協調出口管制,以“限制向中國出口‘敏感’産品”。
說到底,美國炮制出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表面上是爲了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地區經濟開放繁榮,實則是拉幫結夥搞“小圈子”,妄圖制造地緣對抗,將中國排除出地區貿易體系。可以說,“印太經濟框架”充斥著濃厚的陳舊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心態,美國的目的在于補齊“印太戰略”的經濟“短板”。
美國的如意算盤能成功嗎?
以遏制中國爲目的,不遺余力在亞洲發動一場以“經濟”之名的區域競爭,這確實是美國政客的一貫作風。畢竟,美國對中國制定的圍堵方案就沒停過。近段時間以來,從美國-東盟特別峰會到“全球全面戰略同盟”,從“深化防衛合作”到推動“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美國圍堵打壓中國的圖謀從來就沒變過。
然而用“印太經濟框架”來遏制中國,美國的盤算就能成功嗎?這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作爲一個擅于制定規則的國家,美國凡事堅持“本國優先”政策。就拿“印太經濟框架”來說,美國對他國設置了諸多限制,迫使相關國家同美國經濟政策“硬接軌”,卻並沒有考慮地區國家的實際情況。此外,“印太經濟框架”采用權威性較低的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方式推進,無需經過國會批准,從中也難見美國的誠意。在此情況下,一旦拜登任期結束,該“框架”很可能面臨“朝令夕改”的風險。畢竟,已經有前車之鑒,奧巴馬在任期間力推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退出。再加上,即使加入了這個“框架”,也不能讓商品順利進入美國市場,這對地區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張無利可圖的空頭支票,難以挑起他們幫助美國遏制中國的熱情。
很顯然,美國低估了地區國家對形勢的判斷。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管經濟的資深副總裁古德曼等人,就曾采訪了十多個亞太地區國家的政府代表,結果顯示,這些國家普遍認爲美國索取太多,付出太少。相較于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及有中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他們幾乎看不到加入“印太經濟框架”有何益處。不少國家與中國的供應鏈已深度融合,與中國脫鈎,轉而跟美國重組供應鏈並不現實。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若不與中國發展貿易,將要付出很大代價。
充其量,“印太經濟框架”只是一個口號,靠制造一個概念,畫張大餅,就想讓其他國家充當遏制中國的“馬前卒”,美國政客的如意算盤未免打得太不切實際。
團結合作始終是世界主流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各國經濟受到不同程度沖擊,如何推動經濟複蘇和繁榮乃是世界各國都關心的問題。在全球公共衛生危機面前,人類始終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個全球性的挑戰只靠一國之力就能解決。此時,各國人民期待的是合作而不是對抗,是共克時艱而不是地緣沖突。幫助美國去圍堵中國,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實屬下下策。畢竟,各國政客心裏清楚,與美國對比,中國在與其他國家合作的過程中從來都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可以預料的是,“印太經濟框架”最終只會是無稽之談,一個基于意識形態偏見,靠口號驅動的協定毫無疑問會淪爲笑話。曆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一切逆潮流、悖人心的行徑,必定被世人所唾棄。想靠一個虛無缥缈、毫無意義的概念來遏制圍堵中國,終究是美國政客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印太經濟框架”诓不了誰,誰也诓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