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9日,新任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結束爲期21天的隔離後,正式就職上任。令人詫異的是,作爲美利堅駐華全權大使,伯恩斯就任後拜訪的第一位重量級人物不是作爲東道主的中方代表,而是其他國家的駐華大使。
據不完全統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伯恩斯分別在4月7日會見烏克蘭駐華臨時代辦列親斯卡、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4月8日,他又與歐盟駐華大使郁白進行交談。緊接著,伯恩斯參加北約及波羅的海國家駐華大使聚會,與印度、波蘭、新加坡等大使舉行會談。各種雙邊及多邊外事活動應接不暇,俨然一種美國國務卿的做派,與他“美國駐華大使”的身份差別巨大。
將中國作爲自己開展外交活動的地盤,跑到中國來“偷家”?伯恩斯如此這般“不務正業”,在曆任美國駐華大使中都屈指可數。
中美兩大國,一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此一對國際舞台上的“絕代雙驕”,在人類曆史上都極爲罕見。作爲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世界局勢的起伏變化。伯恩斯作爲新任美國駐華大使,身上的擔子自然很重。
或許正是基于中美關系的高度重要性,以及當代中美之間的政治敏感性,伯恩斯才打破外交常規,沒有按部就班地開展自己的公務,而是抓緊把握一切機會爲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在15天的時間中,伯恩斯已經會見了超過10位的外國駐華大使,行程密集且忙碌。援引美方公開報道表明,烏克蘭局勢、印太戰略、美日澳印四邊機制等關鍵議題,成爲伯恩斯參加一系列外交活動的關鍵詞。
自特朗普時代開始,美國政府就開始精心打造以自己爲中心的小圈子,經過幾年的謀劃,美日澳印四方機制、美英澳“奧庫斯”組織等先後成立,共同爲白宮的印太戰略服務。我們有理由推測,伯恩斯這一系列活動的目的,正是將美國人推崇的那套“小圈子”文化推廣到外國駐華外交官這一特殊的群體中,從而方便美國政府對華施加外交影響力。
按照美國政界傳統,駐外大使一般由政客擔任,少數熱門的駐外大使則成爲“金錢政治”下的商品,交易給商界大佬或是名門之後,極少由職業外交官擔任駐外大使,但伯恩斯的出現,打破這一慣例。作爲一名老牌外交官,伯恩斯曾先後參與過中東、非洲、蘇聯和歐洲等事務,奧巴馬時期還擔任過副國務卿一職,可謂履曆豐富。
在其正式就任之前,美國駐華大使一職已經空缺一年多的時間,華盛頓挑選過多位候選人,但沒有一人可以同時滿足朝野上下、民主共和兩黨的一直贊同,直到伯恩斯的出山才消弭各界在此事項上的爭論。
職業外交官出身的伯恩斯做出如此“不職業”之舉,在中美關系已經徹底變天的現在,顯然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未來中美關系將要走向何方,不是伯恩斯一人能決定的,甚至不以拜登政府單方面意志爲轉移,而是各種要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伯恩斯的“小圈子”只能在戰術上爲白宮決策層提供技術支持,想要發揮一錘定音的作用,幾乎不可能出現。
4月20日,中美防長舉行2022年度首次通話,魏鳳和上將再次警告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方面的決心。如果美方繼續一意孤行下去,中美關系或將迎來顛覆性轉變。從1972到2022,中美交往經曆了50年的風風雨雨,在進入21世紀後,尤其是曆經貿易爭端、新冠疫情與白宮在台灣問題上背信棄義的沖擊後,中美關系已經徹底翻開全新的一頁。
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打要談全靠美國人自覺,如果美方選擇對華平等合作,雙方可以在一切問題上進心溝通與談判,但如果美方執意對抗,那麽中方也會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