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音樂綜藝最簡單又最不簡單的入坑方式?
大數據時代,無意刷到一支唱歌視頻,
順藤摸瓜補完整期節目,愛上了更多音樂人。
你們的腦海裏大概浮現了幾部綜藝,
但橘子君最近的pick,是這部從“人”講起的節目——
第一支視頻,是江崡逍的《我要你》▼
沒聽過歌手的名字?
這才正常。
他仿佛是大隱隱于市的掃地僧,
驚鴻一瞥,大道至簡,然後揮袖離開,
除了節目,其他信息實在不多。
江崡逍是馬來西亞華裔,
已婚,有小孩,背井離鄉來上海打拼,
父母長輩都在馬來西亞,
平常的舞台,就是小小一間浴室,
偶爾會借著水聲,思鄉流淚,
這次走上街頭,席地而坐,
幹淨的聲線,讓心頭的晚風都不再炎熱,
把情歌唱出思鄉,讓阿姨忍不住抹淚。
由此,看了第二支、第三支直拍、第N支視頻…
最打動橘的,一是上海的張喆,音樂因故事更美麗▼
她是正在複旦讀書的博士,
用這個舞台,紀念她與老公的第一次約會,
那是平凡生活中的浪漫瞬間——
跨年夜,浦東燈光秀,因人潮改變了計劃,
離得太遠,沒有燈光秀,沒有煙花,沒有鍾聲,
打不到車回學校,就從淩晨一點走到了淩晨四點。
容易上頭的深夜時分,聊天、唱歌、擺動,
張喆把這首《Check to Check》送給了對方。
“我迫不及待要做我喜歡的事情,
但這些小事不及我們相擁跳舞的萬分之一”
二則是成都的豬大志,音樂原來真可以供心安放▼
這位曾經在新加坡留學的白領,
某天早上醒來,不想再照鏡子了,
于是,放棄了世俗眼中的“正常工作”,
開著房車,啓動環中國“巡演”之旅,
獨自一人,舞台就定在街頭,
一個城市待一兩個星期,舒服就待一個月,
一路唱了兩三百個城市,直到遇見成都……
他在這兒住了一年的房車,
做好了隨時准備走的打算,
卻因爲待得太舒服,邁不動腿,
于是,不被任何人幹擾的豬大志,
遇上了巴適安逸的城市,終于停下了,
嘿,去年還買了套房!
看他閉眼唱這首《不會說話的愛情》,
熙熙攘攘的街頭,歌聲好安靜。
說句大白話,
這些人,我之前從來都不了解,
如果沒有看過節目,也永遠沒機會了解,
但這檔節目讓我看到了這群“沉默者”,
也在他們的音樂裏尋幾分鍾的慵懶安甯。
“人”與他們生長的“根”,大概就是《街頭音浪》和其他遊學唱歌綜藝最大的不同。
就像名字說的,《街頭音浪》將舞台定在了街頭。
節目“斥巨資”打造了一輛二手大篷車,
由“街頭音探”周筆暢、胡海泉,
帶領“音探助手”胡夏、屈柏宇,
唱遊七座城市,挖掘當地的特色音樂人。
具體落地的形式,也分爲兩部分:
1、藝人在街頭進行蒙面表演;
2、與當地音樂人的音樂歌會。
#猜一猜都有誰#
街頭遊唱+不同城市的文化,
用一個特別的方式,讓人感受音樂的力量:
不撕,避開了競技對抗;意外頻出,卻又品出了另一種溫暖的滋味,飄進了每一個人的心裏。
說意外——
節目形式本身就充滿了無限未知的可能。
特別是街頭表演環節,
最悲催非鄭雲龍莫屬,一連翻車5次。
眼睛看不見了,
鼻子影響到唱歌了,
選歌間奏太長了,
音響出問題,不得不中斷表演了,
好不容易修好,話筒線又再次被踩掉了……
最搞笑得頒給白舉綱,綜藝效果拉滿。
在大中午的暴曬下,打扮成龜仙人,
空無一人的大街,只有直播手機相伴,
全程都是自己搬東西、弄設備,
找來幫忙的路人語出驚人,淨說播不了的,
最後只留他獨自在太陽下,
圍觀群衆都躲在樹蔭裏,
別問原因,問就是“線不夠長”,
還有全程懵圈的路人,
都成了合格的上鏡工具人(不是)
如果論溫馨,當然是周筆暢。
雖然,一說話就被認出,是史上最短的蒙面演唱。
但,剛准備唱歌,發現旁邊的小朋友開哭了。
小朋友實在可愛,周筆暢哄人也有一套。
最後居然還主動抱來了小寶貝,
開開心心轉圈圈,共演一曲。
音樂綜藝,做得四平八穩,也沒了趣味,
好在,節目形式就會讓綜藝之神頻頻降臨。
翻車更添加了與衆不同的趣味,
就像最後穩穩停留在白舉綱手機一角的蜻蜓。
做到了效果,自然就不需要撕——
節目在認認真真做街頭的音樂,還原街頭的本色。
街頭藝人的魅力在于,
不像餐廳駐唱,分分鍾成爲背景音樂,
會爲你停下腳步的人,一定被你的歌聲吸引。
就像扮作最平凡的狀態、回歸街頭的丁當,
一首歌後,僅有一位小朋友駐足,
後半場,幾乎是一個小型音樂會。
大多數爲之停留的人,也只是一面之緣,
相遇之間的微妙感,居然也被節目巧妙地保留。
橘看到喜歡的選手,
搜索資料,也找不到更多信息,
就像這位在成都酒吧駐唱了二十幾年的女歌手,
溫溫柔柔又帶點慵懶的嗓音,
最愛的是和朋友一起聊天喝酒,
這樣的年紀,自在潇灑,隨心所欲,
大概也不怎麽暢遊社交平台,
就像萍水相逢,感動一瞬間,
然後在摩肩接踵的街頭就此告別。
音樂會上,也看不到專業的主持,
負責串場子的是歌手本人 ,
還給音樂本身,溝通之間才更有共鳴。
就像寫出《無名之輩》的唐漢霄,
投身音樂十幾年,去年才辦了第一場演唱會,
在這之間,恐懼懷疑當然都有……
在一旁默默聆聽的鄭雲龍,
突然俯過身去對他說:
“不用怕,早晚有一天會坐滿的。”
這話不是大家以爲的濃厚雞湯,
是真的,也是愛音樂的靈魂惺惺相惜。
只因爲鄭雲龍是音樂劇演員,
而當年的音樂劇是冷門中的冷門,
上座率全靠演員給觀衆免費送票,
十幾年如一日,終于唱著唱著就滿了。
支撐起節目靈魂的歌手,
也在講述著TA身後這座城市的故事。
前四期分別去了上海和成都,
音樂有不同的風格——
上海,90後高學曆夫婦,晚上總會在靜安寺表演,丈夫放棄了穩定的公務員工作,兩人領到“街頭藝人證”上崗已經多年,把生活譜成歌。
成都,“大碼男團”熊貓堂,融合川味的音律,配上可愛的團舞,走在反傳統主流審美的路上。
不同的城市文化被鏈接,
也在講述生活在這裏的人的面貌——
走在時代前端的魔都,充滿新的吸引力,也有著推動實現夢想的“創躁力”。
以安逸爲態度的成都,生活既要來一點巴適,更要多一點火辣。
下一期就要去西安,已經開始期待解鎖古城新場景。
……
《街頭音浪》依舊在告訴我們,
那個看似有些俗套卻依舊准確的真相,
音樂是有力量的,尤其是在生活中最本質的安撫人心的能量。
不需要看誰的舞台更絢爛,唱得更炸場,
又或是誰的技巧更完美,連續10秒HighC高音不帶抖,
一部治愈的慢綜藝,就像是在溫暖的風中喝到微醺,
在繁忙工作中提起的心,可以好好安放,
每周五晚8點,上優酷,享受特別的慵懶時光吧~
最後一句
樂隊都很專業,但我忍不住磕起了大提琴x吉他手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