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7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機器智能」高峰對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演講,他認為,在大數據時代,未來30年將重新定義「變革」,在這個「好時代、令人興奮的時代」,企業需要做好準備。
在演講開篇,馬雲重申,由於大數據時代的出現,未來30年將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進行重新定義。儘管受到經濟學者的爭論,他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人類獲得數據能力遠遠超過大家想像,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要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馬雲看來,被重新定義的還有行業。在早前,馬雲曾提出大數據時代將迎來「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五大新趨勢。他在會上指出,這些「新」的提法即是對零售、製造、金融、技術、資源的重新定義。比如,並非簡單地理解電子商務衝擊傳統零售,而是「保守思想活在昨天」,新零售已從簡單賣貨到賣服務。
「如今更為重要的是,未來十年,大數據給製造業帶來的衝擊,將遠遠超過電子商務對零售的衝擊!」馬雲對新製造的介紹引起「機器智能」論壇眾多人的關注。
在變革被重新定義的時代,馬雲認為應避免這樣的誤區。一方面,不應是「美國人怎麼干,我們怎麼干」,「我們有技術、資金和市場,為什麼我們不自己思考重新定義我們的未來?」他認為,在機器智能領域,美國擅長學術研究,中國在實踐中經驗豐富,兩國需要互相學習和思考,共同解決問題。大數據時代人人有機會,必須要有獨特的視角,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面,「機器必須要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
對於近日人機圍棋大戰,他認為:「人類要有承認(自我)限性的智慧,沒有必要與機器叫板誰更聰明。」「機器應該用機器的方法、獨特的思考,去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未來人類與機器的競爭將在於智慧、體驗的競爭。
在會場上,馬雲暢談道,「今天人類在變革的時代,人類的變化永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在技術革命的時代,任何應用推廣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將帶來衝擊,比如機器智能未來發展對人類就業帶來的衝擊將超過大家的想像。而對於企業而言,這個時代亦是令人興奮的時代,因為機會就在別人的抱怨和恐慌之中。
綜合一下,馬雲這次在貴州,做了八大語言,燉了四碗雞湯,今天小編整理如下:
預言1
人類正在進入重新定義很多事情的世界。
絕大部分的人是生活在昨天,以昨天的思考來判斷明天或者至少在解決今天的問題。
重新定義是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明天或者後天,而且絕大部分生活在明天和後天的人有很多人是空想主義。如何能夠把生活在昨天和後天的人結合在一起,我們對很多問題將會重新定義。
預言2
未來三十年,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將會被重新定義。大數據讓市場變得更加聰明,大數據讓計劃和預判成為了可能。
預言3
未來三十年,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將會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政治方方面面,這五個新是重新定義這五個事。
預言4
20世紀如果是工業製造的能力,那麼21世紀是服務的能力。
預言5
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
預言6
十年以後根本沒有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全是機器做。
預言7
二三十年內,你肯定能看到一天工作不會超過4個小時,一個禮拜最多工作3天到4天。
預言8
二十年以後,或者三十年以後,《時代雜誌》封面人物,本年度最佳CEO是個機器人。
在作了這麼多預言以後,馬雲也給大家來了幾碗正宗馬氏雞湯。
雞湯1.
不要永遠想著超越對手。我們要超越的是未來,超越的是解決未來的問題。
超越對手是超不光的,今天超了,明天還是會來。對未來的把握,要走自己的路,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
雞湯2.
人類要呈現自己局限性,呈現局限也是一種智慧。
人類不應該害怕機器,但是人類應該由機器來解決人類的問題,我們要讓機器去做哪些我們人類做不到的事情。
雞湯3.
人類歷史上變化永遠超過我們想像。
在展望未來好時代的時候要做好不好的準備,並且誰能夠解決這些不好的問題,誰就能夠成為巨大成功的企業或者個人。
雞湯4.
機會有兩種,一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好的機會,第二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災難,並且你把災難消滅掉。
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覺得剛才的對話還是很不錯,因為首先覺得這樣的討論應該是在矽谷,怎麼跑到貴州來討論,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覺得可能四五年以前大家在貴州討論最多的是我們該怎麼樣抓住機會,能夠更加的後工業化,怎麼樣能夠討論挖更多的煤,開更多的工廠。但是短短四年還不到的時間,我們看到整個貴州大數據產業迅猛發展,這確實讓人震撼。
剛才我自己坐在下面在想,其實我們以前對貴州了解最多就是茅台酒,我對茅台酒很熱愛,也很關心,一直在講憑什麼茅台酒那麼好,很多人跟我講了很多道理,其中,最神秘我覺得最不靠譜的一種說法就是空中22平方公里有一種神秘的菌在飛來飛去,我是不太相信的。其實茅台酒就是地處偏遠山區產了很多糧食,但是由於東西運不出來,當地農民找到一種很好的釀酒方法,時間放得越長這個酒越好。但是在這樣的地方,這麼偏遠的農村,能夠談論大數據,能夠創造大數據,能夠對未來進行思考,我覺得這是貴州一種換道超車的戰略思考。其實大家知道,貴州這個地方在我看來是先天不足,交通也不行,基礎設施也不行,說到人才,這個地方我聽說只要有點才華的人都跑出去了。但是現在不一樣,全世界的頂尖IT在DT時代最優秀人都跑到這裡,而現在把先天不足變成了先天優勢,對未來整個數據時代的把握是讓人覺得非常振奮,不是震驚。2016年,貴州在電商網購的增速是全國第一,網上銷售增速全國第二,2016年,貴州上雲的中小企業增長達到55%,增速也是全國第二。一個非常落後貧困的地區能夠把握住新的機會衝起來,我相信,十年以前你跟任何人講貴州有可能發展大數據,誰都不相信。但是今天,我覺得這裡就正在發生這樣的奇蹟。我在想,如果貴州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如果貴州這樣的人才資源都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
我今天主要講一個觀點,我們人類在進入重新定義很多事情的世界。貴州現在做的事情,我覺得每個城市都可以做,貴州人現在在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機會在做。大數據時代,人人有機會。但是我們對做的事情的定義要進行重新定義。什麼是重新定義?我覺得,我們絕大部分的人是生活在昨天,以昨天的思考來判斷明天或者至少在解決今天的問題,重新定義是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明天或者後天,而且絕大部分生活在明天和後天的人有很多人是空想主義。如何能夠把生活在昨天和後天的人結合在一起,我們對很多問題將會重新定義。
未來的三十年會把很多今天看來很可能的事情變成了不可能,會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我想先講一些比較哲學方面的問題,也跟大家思考。去年我提了一個觀點,我說由於大數據時代的出現,我們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將進行重新定義,我們在過去的五六十年,大家認為市場經濟要比計劃經濟好很多。但我個人覺得,未來三十年,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將會被重新定義。我這個觀點在國內得到了很多的經濟學家一致批判,大家覺得我是胡說八道。這裡我自己先告訴大家,我指的計劃經濟不是那時候蘇聯的計劃經濟,也不是中國剛開始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最大的差異是,市場經濟有一隻無形的手,我想問大家,如果這隻無形的手你願意摸到,你願意做計劃嗎?在大數據時代,特別是萬物互聯的時代,人類獲得數據的能力遠遠超過大家想像,人類取得對數據進行重新處理以及處理的速度的能力也遠遠超過大家,不管是AI也好,MI也好,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我想說明的一個問題,由於大數據讓市場變得更加聰明。由於大數據,讓計劃和預判成為了可能。兩個簡單的例子,以前的漁民出去下海撈魚,由於對氣象不把握,只能靠老船長的經驗來做,所以有沒有暴風雨純粹憑經驗,所以經驗主義成為了第一步。但是氣象台出來,氣象就是數據。我們能夠準確的預判下午2點45分有暴風雨,這些出來以後,使得捕魚的計劃性就有可能出現。當然,反饋氣象台第一波人就是那些老船長。第二步,我們今天在講以前沒有X光、沒有CT機的時候,我們只能號脈,但是有X、CT就去照,其實X光、CT都是數據。加入這個世界萬物互聯,所有數據都會有的時候,我們對很多昨天困境的認識要進行重新定義。
我去年講了一句話,我講五個新,未來三十年,這五個新將會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政治方方面面,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這五個新很多人批判,其實這五個新是重新定義這五個事。新零售就是必須重新定義零售。大家都知道,零售以前是當做銷售的渠道,未來零售我看成是一種服務,以前零售是賣貨,未來零售是做服務,未來零售是計算要做的,所有物流也好,產品流也好,經營流也好,服務流,必須合在一起。20世紀如果是工業製造的能力,那麼21世紀是服務的能力。所以,新零售是我們必須對零售重新定義,原來賣貨,未來賣服務。新製造更是重新定義。我在很多地方講了很多遍,15年以前我說電子商務會衝擊零售行業,大家並沒有想回事,這兩年大家都罵電子商務衝擊了傳統零售,其實我覺得不是電子商務衝擊了傳統零售,而是你的保守,思想活在昨天希望留住昨天的思想衝擊了今天的模式。下一波巨大的衝擊在未來十年以內,製造業會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因為新製造將重新定義原來所謂流水線、標準化、規模化、貨櫃、低成本,將會徹底會被改變,所以定製化將會越來越多,IOT、大數據,這個行業出來,大數據對傳統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電子商務對零售行業的衝擊,請各製造業要高度重視。我說,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機器會越來越聰明,機器會越來越自我學習,這對傳統製造業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早做準備。好消息是,還有十年時間。壞消息是,大家都一樣。新金融,不是錢等待錢,所有金融機構最擔心是錢不能到需要的人手上。過去金融是二八理論,只要服務20%大客戶就能夠得到80%的利潤,未來是八二理論,必須扶持80%的中小企業、年輕人和需要錢的人,獲得20%的利潤。金融機構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其實,金融本身是做個信用體系,在沒有信用體系下,中國很多金融體系機構我今天看來跟一兩百年前的當鋪沒有什麼差異的。兩百多年前要東西把東西當給他,拿一筆錢去進行經營,今天我們基本上很多企業到銀行去貸款是要把資產抵押,我覺得這兩百年來,跟當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把名字改為銀行或者規模做得大一點而已。但是未來新金融必須建立信用體系,必須建立各種各樣以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所以這方面希望大家高度重視。第四個是新技術,昨天我們認為是強大的技術很有可能今天並不重要。在座很多人覺得很鬱悶,很多人都還沒有搞清楚IT是什麼,現在我們進入了DT時代。我也告訴大家,昨天IT越強的企業,今天越痛苦。你去想一下,過去所謂八大IT公司,哪一家公司今天不在折騰,不在痛苦之中?因為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道理。我們必須去思考,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必須在另外一道上競爭。彎道超車機率贏的幾率很低。原來是PC為主,現在是在移動端為主。我經常開玩笑說,晚上醒過來摸的不是老婆,摸的是手機。因為人已經取代了人很多功能,實際上手機是AI、MI的最早的應用。所以,手機通電話的功能已經由原來100%變成了20%,還有80%是跟通電話沒有關係。設想,如果我們的汽車裝上了作業系統,加上數據,世界會變成什麼樣?設想,電燈泡、電視機、電冰箱全部裝上作業系統,全部進行數據集成以後,世界會變成怎麼樣?以前的電器是插上了電以後就聽你話,未來電器不僅要通電,更要通數據,由於機器收到的數據,機器比人變得越來越聰明。按照昨天聰明的標準來講,機器一定會聰明。所以我們對「聰明」二字也要重新進行定義。然後就是新能源。第一次工業革命能源是煤,誕生商業模式是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主要能源是石油,誕生的行為是公司。這一切皆是創新,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了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上是空殼。如果沒有數據,如果不對未來進行準備,我覺得災難會是非常之大的。一開始我在想,貴州這樣的地區,一個人要有理想,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必須要有理想,有理想以後,堅持才有可能。所以,對未來把控我覺得大家要去思考這些問題。
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變革時代。我覺得我們對未來三十年看法過程中要避免幾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美國人這麼干,所以我們也必須這麼干。我們最早是蘇聯這麼干,我們就這麼干。後來是美國這麼干我們就這麼干。美國雜誌上有這樣的資訊,所以我們必須要這樣干。我們永遠在重複著一種永遠在追趕從未被超越的裝,我們不斷的追趕,不斷的說必須,我們好不容易做了一件事情,我們填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空白,為什麼不讓別人填補我們的空白?所以,以前我們講中國有市場,但中國沒有技術,中國沒有資金。今天中國有技術,有資金,我們今天也有市場,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用自己的思考重新定義一下未來,超越任何一個國家、超越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多大意義,超越未來、追趕未來,為別人、為世界、為未來創造獨特的價值才是真正的意義。所以今天很多中國企業講我要為國爭光去拿諾貝爾獎,把諾貝爾獎當成榮譽,諾貝爾獎是一種擔當,是你對世界創造獨特價值影響和改變世界。所以我希望大家去思考,我們到今天這個時代,人人有機會。假設貴州不是走自己大數據對未來的把控,假設今天的貴州也跟著廣州後面,跟著上海後面,跟在浙江上面,我難以想像貴州在五十年以內能夠趕得上。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對未來的把握,走自己的路,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我想,這是我們今天要去看。我們做事情要避免一種,中國人常常講我要爭一口氣,爭氣幹嘛?我們認為這樣做不是因為爭口氣,是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才有未來,我們永遠希望超越對手,很多人超越對手之後又是一片迷茫,我們要超越的把握的未來,超越的是解決未來的問題,那你永遠會有機會贏。如果你超越對手,因為對手是超不光的,今天超了,明天還是會來。所以MI、AI的討論,我覺得我們今天討論很有意思,我們的定義沒有定義清楚很正常,定義清楚了才不正常。一百年以後我們一定會為今天的大膽、今天的幼稚、今天的天真而感到有意思,那時候一百多年前還這麼討論。一百年前討論電的時候認為電就是電燈泡,哪會想到有電冰箱、電視機、電飯煲,哪會想到電會無處所在。所以,我們今天不要把人類看得太大。尤其在前段時間,我跟一些美國的專家學習之後,我是大吃一驚,我們現在很多外科醫生進入人腦,讓機器刻意模仿人,我們人對自己人腦的了解還不到5%。我覺得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機器必須要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這兩天比較熱鬧的柯潔下圍棋,我覺得人類是最有意思的動物,好象Alpha Go和人類下圍棋之前,人絕大部分認為機器肯定會被人搞死掉,打輸了之後,所有人認為,機器一定會把人搞死掉。我並不以為然,尤其中國很多公司,別再去搞Alpha Go這樣的東西了,沒有多大意義,你們可以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按下圍棋本來是多有樂趣的事情,下圍棋本來是就在等對方下一步錯棋我贏一把,結果對方這機器從來不會下錯其,算得又理性又客觀,算得比你快,你想三步,它三百步都想好了,還永遠不錯棋,這有什麼意思,把我們最快樂的東西剝奪掉,還侮辱我們一把。我們誕生石油之後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一定跑不過火車、飛機,從人類第一次發明計算機之後,我們就會預感,原來定義這些東西將會重新定義。我們一定搞不過機器傳統計算、儲存、理性、持久度上勝過它。所以我在想,這就是人類一定要去思考,我覺得不要讓機器去學習人類,我們要想機器必須要有機器方式方法,機器獨特的思考,能夠整合人類,能夠整合動物,甚至整合各種各樣的,讓機器有自己思考去彌補做人類做不到的東西。汽車如果按照人類去走是兩條腿走路,那永遠跑不快。所以,人類要呈現自己局限性,呈現局限也是一種智慧。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跟機器再叫板誰更聰明,我們一直希望人是最聰明,未來機器人一定不是像今天的機器人,就像外星人長得跟我一定不一樣的道理是一樣的。外星是外星生物,不是外星人,如果把自己鎖定在這兒,那麻煩越來越多。在人類知識急劇爆發情況下,人類過去兩千年來,知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眼睛看到月亮,人爭取走到火星上,但是人類對於智慧我認為兩千年來幾乎沒有進步過。無論孔子、道子,儒家、佛家這些思想,今天看來比我們還是聰明。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是智慧是一種體驗。所以,我們人類和機器競爭是體驗的競爭,這對我們今天最大調整是教育體制改革,如果我們繼續以前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學會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過去一百年是知識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未來一百年是體驗的時代、是服務的時代,機器將會取代過去兩百年來很多知識和技術。所以未來要求各國各地區各個家庭高度關注未來孩子的教育。所以,機器一定會有自己的思考,機器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所以這方面希望大家記住,人類不應該害怕機器,但是人類應該由機器來解決人類的問題,我們要讓機器去做哪些我們人類做不到的事情。
另外一個,人類歷史上變化永遠超過我們想像。我是22年以前做網際網路,1994年年底,我從美國西雅圖看見網際網路以後,我覺得這玩意兒不錯,可能將來會搞大,但沒想到會搞得那麼大,這是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就像阿里巴巴一樣,1999年做阿里巴巴的時候,我們永遠沒有想過阿里巴巴今天會變成這樣一個東西。所以我想,今天我們對未來得暢想應該更加務實去思考,有更加開放的心態。當有電的時候,唯一的就是電燈泡,今天電已經變成了這樣。所以我想,如果把下圍棋當做是微量的機器智能,我覺得真是錯了,下圍棋遠遠不如當時的電燈泡,電燈泡當時影響力比今天圍棋不知道大多少。我自己覺得,人類任何一次革命是五十年,過去二十年我們稱之為網際網路技術二十年,未來的三十年稱之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三十年。任何一次技術的應用,都會帶來巨大的社會進步,但是任何一次技術的應用都會帶來社會巨大的衝擊。包括商人也一樣,未來的商人全部是在網際網路上,80%企業都會在網際網路上進行,80%產品都在網上賣。所以,未來三十年既是一個好時代,也是一個壞時代。好時代是,我們人類永遠總生活在一個平穩的時代。但另一方面,我們希望一個變革的時代,今天人類在進入一個變革的時代,不是危言聳聽。技術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大家都已經享受很多,但是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一帶來的衝擊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思考過。第一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衝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帶來衝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第三次技術革命,如果人類不能找到一個共同團結起來的對付,貧困、就業、環境保額我個人認為這是第三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衝擊,我覺得中國全面的脫貧,小康社會就是必須用大數據、網際網路技術能夠讓貧窮消滅,我覺得這個世界是很難消滅窮人的,我們是可以消滅貧困的。但未來的就業挑戰也會超越大家的想像,社會價值觀導向,每一次技術革命對未來的應用三十年都是社會動盪的三十年,如果把握不當,將會造成巨大的傷害。講到就業,我個人這麼決定,大家都擔心,就業未來二三十年衝擊之大超過大家想像,昨天我們認為最好的白領工作將會沒有,昨天我們機器設備投入的大量的流水線作業將會被個性化所取代,所以絕大部分的人會生活在恐慌和對未來沒有把握之中。但是要記住,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工業革命蒸汽機起來的時候,所有農民最討厭就是蒸汽機,但是蒸汽機最後帶來了巨大的就業。第二次工業革命,火車、汽車這些出來之後,多少馬車夫恨之入骨,結果帶來了鐵路工人的崗位。原來碼頭工人最討厭的火車進來,但是火車進來後在中國就創造了200萬鐵路就業。所以我自己覺得,越來越多就業會誕生出來。但是可怕的是,未來三十年是去就業的速度和增長新就業速度來比的話,失去速度會更快,增加的速度要到三十年以後才會形成,而且這個三十年以後也必須得今天的教育體系、教育課程、教育設置進行重新定義和思考。所以,今天所謂的一技之長可能明天變成無計可施,今天大家數據分析師特別搶手,我告訴你,十年以後根本沒有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全是機器做。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要想清楚。大家說,這樣下去,我們工作怎麼辦?二三十年內,你肯定能看到一天工作不會超過4個小時,一個禮拜最多工作3天到4天。大家說不可能。你爺爺的爺爺一天工作16小時,在地裡面覺得很忙,你現在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禮拜還有2天休息,你覺得很忙。我告訴你,你一天工作4小時,你覺得比8小時還要忙。所以以後的世界很大的變化就是原來我們這些人一輩子最多只能去30個地方,但是未來十年以後一輩子可能去300個地方,你可能就在汽車裡、火車上、飛機上,那時候汽車、火車和飛機就像今天的手機,是重新定義了,今天的行動電話根本不是電話,未來的汽車不是汽車,未來得火車不是汽車,因為這些機器全部離不開數據,有了數據之後,人類社會就真的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我希望大家所有人記住,在展望未來好時代的時候要做好不好的準備,並且誰能夠解決這些不好的問題,誰就能夠成為巨大成功的企業或者個人。
什麼是機會?機會一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好的機會,第二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災難,並且你把災難消滅掉,機會就來了,機會一定是在別人抱怨之中,一定是在別人恐慌,如果能把它解決掉。未來三十年,這是一個好時代,這是一個動盪的時代,但是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是,未來這個時代是每個人都可以像貴州一樣可以跨越,正能量的說是我改變自己,我不能改變自己,我改變我的孩子。因為沒有人可以阻礙大數據時代,沒有人可以阻礙網際網路,就像沒有人在一百年前可以拔掉電一樣。今天有人在講要反全球化,沒有人可以反全球化,年輕人就是全球化的,因為世界是移動的。當然,我們要堅決杜絕各種各樣的我比較擔心的所謂紅旗法案。大家記住,在一八六幾年的時候,英國最早發明了汽車,這個汽車出來的時候,首先上門砸汽車的是馬車夫,馬車夫認為,汽車出現消滅了我們的就業,我們一定要抗爭到底,最後強迫政府出了機動車法令,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每一輛裡面必須有個人,有一個人必須在前面五十米拿紅旗招展,汽車的要求永遠不能超過馬車,如果汽車速度超過馬車,汽車將吊銷運營牌子,以此來限制汽車,保護整個非機動車也就是馬車工人利益。結果三十年以內德國超上了,法國超長了,美國把握這個技術,迅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由於汽車,又變成石油能源的起來。但是我們今天想出紅旗法案的人還是很多,或者是不自覺出紅旗法案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在於出任何法案的時候要想明白,遏制人類本性中惡的東西,倡導開放面對未來,這是我覺得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巨大的機會。
在貴州我們看到了跨越,看到了換道超車的機會,在貴陽這樣一個我認為不說二流三流,我們可能是四流到五流的一個省份今天能夠站在未來探討問題。我覺得,如果貴州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如果貴陽今天可以感大數據,可以進行思考,我覺得這是我們共同的未來,活在未來,沒辦法活在昨天,更沒有辦法把昨天留住,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謝謝大家。
現場互動提問環節:
胡郁:
馬雲先生您好,也請叫你一聲馬校長,我也是湖畔大學的二期學員,聽了你的演講,讓我對將來,不管是數據還是智能改變我們人類生活應該有全新了解,不過我很好奇,原來IT優勢企業未來變成很大挑戰。您在過去18年創立非常典範的商業生態當中的超級物種,但是非常矛盾的是,這種超越性的優勢,如果我們時代變化很慢的話,其實您是可以一直保持這個優勢的,但是如果我們時代變化很快,就意味者有挑戰者可以在時代劇烈變化中來挑戰你已經建立起來的很具有優勢的平台,從您的內心來講,您更願意看到這種挑戰,還是您內容來講希望這種變化慢一點?您對將來過程中特別您提到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應該怎麼樣在這中間不斷找到自己的方向?謝謝。
馬云:
第一,我哪怕希望它放慢,它也不可能慢。第二,對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來講,一定會被超越。任何一個組織,就像人一樣,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它都在走向死亡。只是在這個過程裡面怎麼做得精彩,怎麼做得對社會有價值,對別人有價值,並且儘量活得又長又健康,但它一定會有滅亡這一天。我跟公司同志也這樣講,我們不能決定我們出生在哪裡,有的人生下來就含著金鑰匙出來,有的人生下來是很有權勢,有的人生下來是在偏遠山區,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死在哪裡、怎麼死,如果死在病床上可以折騰,想死在沙灘上也可以做到。企業更是如此。所以,對阿里巴巴來講,這個時代阻礙不了,會大浪不斷的氣量,對阿里巴巴來講,最希望的是幾千萬家中小企業他們能夠快速起來,因為他們社會整個進步,每個人才有進步,一家公司進步不可能導致大家進步。所以我也覺得,改變成功者是最難的事情,成功者會給你講一萬個理由昨天是怎麼樣的,憑什麼你就可以成功,所以,改變和幫助那些想成功的人才有機會,對於阿里巴巴,我們鎖定的是年輕人、小企業和婦女,這三個群體是希望成功以前不算成功,所以,要想辦法不是阻礙社會進步,阻礙社會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企業沒有好下場,對阿里來講,我們走得比較快,走得比較遠,但是如果走得比較遠邊上沒有其他企業陪著的話就不美,這世界上沒有任何比孤獨更早死。所以,IT是讓自己更強大,DT是讓別人更強大,IT和DT不是技術差異,而是思想的差異。所以,阿里巴巴認為,在DT時代,最關鍵的就是共享,還有一個關鍵詞是必須持續。在過去時代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贏了。今天是你也知道,我也知道,我怎麼保持贏,這才是對智慧的挑戰,這是我們要有更好心態看待未來發展。
陳志寬:
馬雲先生你好,演講很精彩,謝謝你。你講得很清楚,這個社會很多的問題,我們都不想做老船長、馬車夫和拿紅旗的人,我的問題是請教一下,你覺得美國和中國在行業和社會問題有什麼不一樣,尤其是怎麼樣不一樣的去解決?或者哪一個社會比較容易解決這個大的問題。
馬云:
我這麼覺得,中美兩國必須聯合起來共同解決世界的問題,這世界才會穩定下來,不管任何人,這兩個國家所擁有的資源、人才和資本各方面能量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關鍵點,所以我們必須去聯合,今天不是說未來世界誰強誰弱,而是共同團結起來,這是未來的關鍵詞。其實人類有很多的問題,共同命運的挑戰,但是中美之間文化是不一樣的,我在美國去得比較多一點,我是一個中國製造的人,我在美國沒有讀過一天書,想去讀書還被拒絕掉。在不斷學習思考過程中,中美之間文化差異,未來不是東方贏西方贏,過去兩百年,西方科學技術確實很牛,這得承認。但是,兩百年以前的兩千年,東方文化、智慧文化還是很牛的。過去的兩百年,西方的一些思想體系非常優秀,但是我覺得大數據和IT之間的技術差異,IT是讓人往外了解越來越多,DT是往人內心世界了解越來越多,以前我們考慮的是月亮,考慮的是火星、金型,未來我們考慮到人類本身。所以,西方的知識是我知道我要什麼,而智慧是我知道我不要什麼。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思考體系,西方講究獨立、自主、自由,要釋放自己,要獨立,要民主,要平等。但是東方,我們約束自己,忠要對國家忠、對企業忠,孝要對父母小,義要對朋友講義務,但是這兩個問題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合在一起才是對牛的。中美之間我們很多東西學習互相學習和思考,我自己覺得中國過去三四十年來因為開放讓我們學會欣賞別的文化,學會欣賞別的技術。今天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貴陽也一樣,找一百個年輕人說一二十個英文字母非常容易,但是到紐約找一百個人去說中國話絕對沒有二十個人能說。所以,只有互相學習,西方只有欣賞和學會東方的文化,東方要有足夠的自信,對我們本質的東西有足夠的東西,這個社會才會穩定下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看著都是你的問題,都是你造成的。這是我的觀點,不一定對,我是從做企業的角度來看。
Adelyn Zhou:
您提到,中國總是看著美國,可是本周我們看到在人工智慧方面,中國所取得的推向前進,在AI方面的論文的發布在中國是最多的,我也非常期待能夠跟大家多多越西,阿里巴巴是最具創新精神企業之一,我之前在外面看展台也去了阿里巴巴的展台,你們那裡來參觀的人數是最多的,而且在臉部識別方面做得特別好,所以,我就在想,有很多其他的企業在AI方面還不像阿里巴巴走得這樣靠前,你覺得有那些方面企業家往往會犯錯,你對他們有什麼樣的建議,很多公司是想學阿里巴巴,你對他們有什麼樣的建議。
馬云:
阿里巴巴我們以前不知道自己在做AI,我們過去十幾年特別是支付寶的發展,讓我覺得蠻有意思,支付寶現在裡面的錢很多,尤其像餘額寶裡面很多錢,我們從來沒有錯過一分錢,但是想盜裡面的錢的人非常多,六人之中有人傑,七人之中有混蛋。但是,如果要用人工去對付這些事情沒有辦法,我們公司最重要的是對付壞人,找到那些壞人,我自己這麼覺得,做好事未必有邏輯,但是想做一件壞事,一定是有邏輯的,只要有邏輯的事情,機器一定比你聰明,它一點情緒都沒有,一定把壞人給抓出來。所以,我們覺得,過去幾十年我們就用了機器學習的技術做了跟多對壞人的尋找,現在我們用這個東西在打擊網上的假貨和IP,也一抓一個準,只是我們沒有執法權。真像處理酒駕一樣處理這些賣假貨的人,我們一定會把他繩之以法。我發現,史丹福、伯克利、MIT這些學校他們學者對未來的人工智慧的研究領域做得非常之好,但是我們這兒,大學裡面沒有想出來,但是我們是在發展過程中幾萬億的銷售額是需求,如果我們不發展,這個是要死人的,如果阿里巴巴去年37000億,如果不讓機器處理的話,我們公司可能活不過兩天就沒有了,也就是我們是從實踐裡面生產出來。我自己這樣覺得,我們必須學術,其實今天聽下來,我跟中美之間的關係要重新定義,第二不要認為美國這麼干我們也必須這麼干,我不認為是這樣的,中國這麼干美國也必須這麼干我也不認為是這樣的,各自要發揮各自的強項,阿里巴巴不是從第一天去思考的時候是說給我們帶來多大的業務量,而是能夠幫助我們運營和治理好這樣一個巨大的經濟體。我自己這樣覺得,二十年以後,或者三十年以後,《時代雜誌》封面人物,本年度最佳CEO是個機器人。我們要認這一點,我是認的。但是我大家,中國的人工智慧和機器智能完全可以走出跟美國不同的路線,中國原來IT設施比較差,基礎比較差,所以今天的中國絕大部分,像貴州去年中小企業上雲的增幅達到55%,想過沒有,一個這樣一個地區的上網增速達到55%也就中國將來企業上雲,用數據判斷的能力應用要比美國好,很多時候是因為IT很好,而拒絕使用DT,中國的移動手機好,行動電話普及率高,是原來我們電話太爛才會導致這樣的,中國電子商務好是原來的商務體系太爛才有機會,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不錯,是原來金融體系太爛。所以我個人覺得,未來五到十年,大批基於數據誕生新興公司會層出不窮,未來只有小公司、創業者去思考我有什麼、我要什麼、要放棄什麼,所有創業者要思考,不是給對手思考,而是我給我的客戶能帶來什麼樣獨特價值,我怎麼能夠利用好數據,能夠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實際上世界發生變化了,IT到DT發生了變化,創業者精神、企業家精神永遠不會變化,那就是不斷的創新,不斷的給社會、給別人創造價值,你做不好,一定要跟團隊合起來干,同時開放的心態去學習,跟IT和DT沒有多大區別,唯一區別是上網和不上網的區別。是否用好數據,如果不了解數據,未來企業沒有數據或者不利用好數據,你是不可能創新,你根本不可以服務好你的客戶,因為誰是你的客戶你都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