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資料圖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王凡 東平,原題:王尚榮:最高統帥部的作戰參謀
周恩來、陳毅召見昆明軍區副司令員,了解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情況/
毛澤東在一份情報上批示:引起警惕,軍委應派員去雲南布置對策/
緬甸將國民黨殘軍盤踞金三角的材料端到聯合國的桌面上/
並不是所有的殘軍,都登上了開往台灣的飛機
當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叛亂武裝的清剿接近尾聲之際,一場人民解放軍從未經歷過的山地叢林戰,又悄悄地在中緬邊境孕育。
從1957年開始,緬甸邊防軍就幾次明求或暗示,希望中國邊防部隊,在緬軍對盤踞在緬甸境內金三角一帶的國民黨殘軍進攻時,進入緬甸境內給予協助。但這跨國界的軍事行動,不是邊防部隊能予定奪的,只能等待雙方最高決策層的決斷。
1960年4月末,周恩來結束對緬甸、印度、尼泊爾的訪問,繼而赴柬埔寨、越南訪問,在此之前,曾在昆明短暫停留。就在這停留期間,他和陳毅副總理,召見了昆明軍區副司令員魯瑞林等,了解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的情況。
周恩來等此次了解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的情況,原因之一是在周恩來等訪問緬甸期間,緬甸國會批准了剛剛簽訂的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中緬關於兩國邊境問題的協定。依此協定兩國將共同勘定邊境,而勘界過程中有可能會遭受國民黨殘軍騷擾。再者是早在1959年5月4日,毛澤東對一份關於蔣介石接見在緬國民黨殘軍總指揮,令其準備竄擾雲南的情報,做了「引起警惕,準備應付可能的叛亂」;「軍委亦應派員去雲南布置對策」的批示後,中央和軍委便對盤踞緬甸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更加關注。
這批國民黨殘軍屬原國民黨第8軍93師278團、237師709團,是在人民解放軍的打擊下,於1950年3月逃入緬甸金三角地區的。這一地區重巒疊嶂,民居寥落,大部分處於原始森林的覆蓋之下,緬甸軍隊幾乎沒有設防,這千餘敗兵便在此紮下腳跟。
緬甸軍方發現了這支國民黨軍後,勒令其撤離緬甸國土。但這隻走投無路的潰敗之師,似乎除了盤踞金三角外,難覓立足之地。於是緬政府決定以武力驅趕國民黨殘軍。可絕境求生的殘軍,竟頂住了萬餘緬軍正規部隊的攻擊。
此情形傳到台灣,蔣介石驚喜異常,中緬邊界居然還有如此能打的國軍。便立即召見原國民黨第8軍軍長李彌,命他赴金三角統率舊部。李彌帶去了一些部屬,使該地區殘軍漸漸擴充到近2萬人,占據了比台灣還大的地盤。
主權國家緬甸,難以容忍自己的國土被異國軍隊長期盤踞。1953年春季,緬方調集了8000名剽悍驍勇的刻欽族將士,近4000名用重金招募的國際軍團印度兵,對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發起新一輪清剿,可作戰又一次失利。
然而軍事上的勝利,並沒有使李彌在金三角站穩。緬甸政府將國民黨殘軍侵犯緬甸主權的照片、文件、實物,以及新聞媒體的各種報道,統統搬到了聯合國的檯面上。世界為之震驚,紛紛譴責台灣當局和美國粗暴侵犯緬甸主權的行徑。美、蔣迫於各國壓力,決定將殘軍全部撤往台灣。
1953年11月18日,美機開始運送殘軍赴台。大部分殘軍被運走了,但仍然有一部分殘軍潛留了下來。兩年後,蔣介石再次想到利用中緬邊境一帶的殘軍,從雲南進犯大陸,委派曾經擔任過自己衛隊副隊長的原第8軍副軍長柳元麟,潛入緬北,搜羅殘部。他苦心經營了兩年,殘軍又擴充到3000餘人。
1959年,蔣介石召柳元麟到台灣,親命他設法策應雲南、西藏等地匪特暴亂,並告以將增加對殘軍的經費和補給的供應,使之鞏固和擴充實力。柳返緬後積極部署,聲稱:「不僅緬敵找上門來要打,而且要打進雲南,以擊引暴,以暴致亂。」他還擬訂了襲擾雲南的「突擊計劃」。我有關方面獲取了這些情報,送報中央。毛澤東看後,批示中央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黃克誠,關注中緬邊界,警惕國民黨殘軍。
1960年春,台灣向緬北殘軍駐地空投了400人的「特種部隊」,柳元麟亦加緊了竄擾雲南的準備,培訓了2000多名竄擾骨幹。周恩來、陳毅正是在這個時候,於出訪緬甸後逗留雲南,要昆明軍區介紹在緬甸境內的國民黨殘軍情況的。顯然,國民黨殘軍的存在,不僅對緬甸如芒刺在背,中國亦感到是個必予割除的隱患。
緬甸代表說:周恩來總理把問題看透了/
王尚榮擬寫了中緬邊界勘界警衛作戰報告:力爭殲敵一兩千人/
毛澤東的話很重:誰越過紅線就殺誰的頭
1960年6月27日至7月5日,根據中緬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成立的中緬邊界聯合委員會,在緬甸首都仰光舉行第一次會議,就對邊界進行必要的勘察、豎立新界樁和修訂、改立舊界樁等事宜,商討具體細節,確定日程安排。委員會中方的首席代表是前駐緬甸大使姚仲明,代表之一總參作戰部邊防處處長成學俞,是王尚榮親自委派的。
在談到勘界的警衛問題時,姚仲明根據周恩來的授意指出:雲南解放之際,國民黨殘部千餘人竄逃緬甸,盤踞撣邦地區,聲稱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反攻大陸。他們不時騷擾中國邊境,對緬甸居民更是胡作非為,還可能在帝國主義的唆使下破壞中緬勘界。為了保護勘界人員的安全,必須給他們予必要的打擊。
緬方代表們聽了姚仲明的這番話,非常受感動,說周總理把問題看透了,我們也對國民黨殘軍干擾破壞勘界深感憂慮。此刻,中緬對攜手打擊緬方境內的國民黨殘軍,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王尚榮在得到軍委和總參領導的指示後,立即召集作戰部連續開了幾次緊急軍事會議,並親自執筆,以總參作戰部的名義,擬寫了中緬邊界勘界警衛作戰的報告。
它在報告中提出:需在與緬方達成協議後,對盤踞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實施打擊。這對確保安全勘界,鞏固雲南邊防,具有重大意義。王尚榮認為:此次非常機密的爆發行動,必須充分做好各項準備,仔細偵察敵情、地形,制定周密作戰方案,對部隊進行反覆訓練合演習,加強幹部配備,加強武器裝備,憑藉準確的情報和優勢火力重創殘軍,力爭殲敵一兩千人。
11月初,王尚榮派成學俞前往昆明,和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丁榮昌一起,同緬軍代表舉行中緬邊界聯合委員會警衛問題專門小組會議。4日,他們聯合簽署了勘界警衛問題的協議。
協議規定:對盤踞在第4勘察隊工作地段,對勘察、豎樁工作有威脅的國民黨殘軍,由中緬雙方部隊共同負責加以補殲清除。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滇部隊負責捕殲清除舊30號界樁(孟遮以西)至62號界樁(南臘河與瀾滄江交匯點)地段附近的國民黨殘軍。中方部隊,為執行警衛作戰任務,根據需要可進入緬甸境內20公里。清楚殘軍的行動,雙方應同一時間進行,暫定於1960年11月20日左右。
協議簽訂後,昆明軍區立即擬制了警衛作戰方案,以三個戰群22個突擊隊,奔襲國民黨殘軍的16個據點。然後將此方案送中央軍委、總參審議。
雖說這次只是對國民黨幾千殘軍的作戰,但畢竟是第一次出境與鄰國軍隊協同作戰,而且是從未經歷過的突擊隊山地叢林戰。毛澤東、周恩來都對之十分關注,幾位老帥、總參謀長羅瑞卿先後參加了作戰方案的審議。王尚榮參與了審議的全部過程,親耳聆聽了周恩來及由周恩來轉述的毛澤東的指示、幾位老帥的意見,並將有關內容,一一傳達給坐鎮昆明的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
毛澤東、周恩來關注的重點,是出境作戰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會不會在東南亞其他國家引起驚恐和不安?會不會以為中國藉口打擊國民黨殘軍,炫耀武力?會不會給予國際上的反華勢力詆毀中國的口實?因此力求將衝擊強度壓低,把20公里的出擊範圍用紅線標出,發給突擊隊。毛澤東的話分量相當重:誰越過紅線就殺誰的頭!
在作戰方案審議過程中,中央軍委和總參確定了國民黨殘軍設在孟瓦、陣馬、孟育、踏板賣的據點,為重點打擊對象;還擬訂了重點捕殲的6名敵軍、師級軍官的名單。
令毛澤東、周恩來擔憂的一件事/攻擊不得不在紅線處終止/
緬軍被國民黨殘軍擠壓在狹長的山谷間,陷入困境/
聶榮臻認為:入緬作戰部隊顯得單薄了些/
羅瑞卿說:要去就快去,送人情要早送
按預定的作戰方案,戰鬥應在11月22日打響。然而20日,總參接到周恩來的指示,通知王尚榮,要他向秦基偉轉告毛澤東和周恩來在看了最新材料後,產生的一些擔憂。
王尚榮電話通知昆明軍區:毛主席今晨看了昆明軍區報送的材料,發現紅線南側的緬軍兵力過於單薄,難於履行堵截配合作戰的任務。要秦基偉趕快同負責與緬軍聯絡勘界保衛的丁榮昌聯繫商議,在適當的場合,以妥善的方式,把我方的關注轉告緬方。昆明軍區毫不遲疑地將這一信息傳達給緬軍,緬軍對中方的提醒表示感謝。
21日晚21點30分,22支突擊隊,迅速向殘軍的16個據點移動。據偵察,總參要求重點捕殲的敵軍、師級軍官,有5名在紅線附近,而周恩來「誰活捉柳元麟誰就可以當將軍」一句玩笑中說的敵首柳元麟,卻不在紅線區域內。
秦基偉向昆明軍區設在勐海的前線指揮部發出新的指示:「打響後,如敵逃跑,命令部隊,馬不停蹄,跟蹤追擊!」
按預定計劃,戰鬥應該在22日凌晨6點30分打響,然而,這場對解放軍來說十分新鮮的山地叢林戰卻沒能全按計劃行事。撲擊的16個據點,最早的4點50分就接火了,最晚的7點50分才交火。由於解放軍的撲擊實出殘軍意外,16個撲擊點,只有兩個撲空。
最早打響的踏板賣據點,戰績最佳,全殲守敵,所謂雲南人民反攻志願軍1軍2師師長蒙寶業被擊斃;5點40分打響的曼俄乃,雖然據點撲空,但在追擊中,擊斃了敵4軍5師師長李泰。但我軍傷亡也較大。
殘軍不敢與解放軍戀戰,稍一接觸就向密林深處潰逃,很快都退離到紅線區域以外。解放軍由於在紅線內作戰的命令很死,只好在紅線處停止追擊。秦基偉得到戰報後,一面命令突擊隊在紅線內清剿殘軍;一面向總參請求與緬方協商,同意我軍越過紅線追擊敵4軍主力。但中央的決定依然如故,攻擊不得不在紅線處終止。
直到1961年新春,緬甸軍方才開始實施打擊國民黨殘軍的「湄公河戰役」。緬軍調集了9個營約10000人,沿湄公河以西,由西南向東北推進。號稱叢林游擊戰專家的柳元麟,決意以「引蛇出洞,將緬軍誘入王南昆狹窄低洼地帶伏擊」方略,瓦解緬軍的攻勢,先佯裝節節敗退。1961年1月2日至9日,周恩來、陳毅、羅瑞卿等率領400人的龐大的代表團,在仰光參加緬甸聯邦獨立13周年慶典時,聽到的還是捷報頻傳。可是沒過幾天,緬軍就落入柳元麟圈套,被國民黨殘軍擠壓在王南昆至芒林的狹長山道間。遠程大炮難施威力,飛機的戰術動作受到限制,緬軍陷入孤立無援境地。
此時,周恩來、羅瑞卿等已經離開緬甸,只有陳毅還在繼續訪問。緬方向陳毅提出:請中國人民解放軍越過紅線,南下百餘公里,協助緬軍作戰。19日,緬方得到周恩來來自北京的回覆:我們願意參加這一聯合作戰的討論。
在這同時,中央軍委已經在商討在緬甸的作戰問題。軍委副主席賀龍、聶榮臻元帥等聚集一堂。賀龍認為:我軍在緬甸作戰展開的過寬,兵力分散。聶榮臻認為:入緬作戰的力量,從整體上看,顯得單薄了些。軍委常委羅榮桓提議:作戰力量應當加強。然而在短期內,在中緬邊界地區集結更多的兵力,是相當困難的。1961年,中國正處在中蘇關係交惡、被逼還債,和三年自然災害的重重困厄之中。
出席了軍委作戰會議的王尚榮,在會後向指揮出境作戰的昆明軍區傳達了周恩來的指示:下一步作戰問題比較大,必須把敵情、友軍力量、我軍力量、作戰方針、作戰方法、作戰時間等問題研究透徹再說。
然而,緬軍的求援之聲越來越急迫。1月21日下午,緬軍方代表飛抵設在孟育的中國突擊隊指揮部,請中國人民解放軍越過紅線,攻擊國民黨殘軍的夢百了、江拉重要據點,打掉殘軍的3、5兩軍,以解救王南昆、芒林被困緬軍。
緬方的要求迅速傳往北京,總參隨即就此進行研究。總參謀長羅瑞卿說:「我們在緬甸訪問期間,緬甸向我們介紹的都是勝利的情況,現在幾次三番催促我們參戰,可見他們現在處境困難。我以為要去就快去,送人情要早送。如果緬方吃大虧,受蔣殘軍重創,就會對我方有意見。在國際上,緬甸方面不怕,我們怕什麼?馬上通知前邊部隊抓緊準備。」
在羅瑞卿的意見報中央定奪的同時,王尚榮給昆明軍區打電話傳達了羅瑞卿的部署:按照緬方提供的情況準備,敵約4000,我們使用8個營、2個便衣隊。孟百了2個營2個便衣隊,孟百了以西2個營,索永2個營,重點孟百了。
22日凌晨3點,昆明軍區接到作戰部傳達的羅瑞卿指示:「已經原則上同意配合緬軍作戰,但需要時間準備一下,我軍儘量迅速出動。請緬軍在芒林、王南昆咬住敵人,以待我軍南下配合殲滅之。」
當天下午,周恩來批准了中國部隊越過紅線,解救緬軍的作戰計劃。15點,羅瑞卿要作戰計劃。15點,羅瑞卿要作戰部通知昆明軍區。他還指示:孟百了以西2個營不去了,以免口張的過大。爭取25日打響。
王尚榮在打電話的同時,再次重申了作戰紀律:一切行動一定要按雙方協議的範圍實施;力求不殺害居民;一定不要到寮國邊境作戰;搶、炮彈不能過湄公河,湄公河的汽艇不能打,靠岸的確係蔣殘軍的可以打。
自25日開始的第二階段作戰,不如第一次順利。因為縱深地段的地形不熟,容易迷失方位,原始山林阻滯了奔襲的速度,而殘軍則正相反。
經受了解放軍第一次打擊的殘軍,在逃出紅線時,便制訂了遇解放軍攻擊即逃,在逃中頑抗,以頑抗掩護逃脫,如果解放軍窮追不捨,就退入寮國境內暫避的「保山計劃」。因此,當國民黨殘軍獲悉解放軍繼續南下進擊的情報後,便主動放棄了對王南昆緬軍的圍困,渡過湄公河,向寮國境內逃竄。柳元麟的總部,在此後被迫遷往台灣。
在兩個階段的作戰中,解放軍共殲敵740人,擊斃敵師長2名,活捉敵副師長1名,搗毀了逃緬股國民黨殘軍經營了10多年的巢穴,協助緬甸方面解放了擁有30多萬人口、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保障了勘界工作的順利進行。
特別引起軍方注意的是,這是解放軍經歷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山嶽叢林突擊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總參都非常重視對這次作戰中的經驗及教訓的總結。1月29日,周恩來親自主持了有賀龍、聶榮臻、陳毅、劉伯承、葉劍英及王尚榮參加的會議,聽取作戰情況的彙報,並決定軍委派工作組赴昆明,幫助總結此次作戰的經驗、教訓。
2月剛過,一支總參副總長張愛萍牽頭的工作組,奔赴雲南。王尚榮帶著極大的興趣和關注,隨工作組一同前往。不想剛到重慶,他就因心臟病突發,失去了對現代突擊作戰調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