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楊文 王俊
閱讀提要
科技強,飯碗穩。
“五五”工程是“十四五”我省農業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即在“十四五”期間突破50項關鍵核心技術,集成示範500項先進實用科技成果,推廣50項可持續發展模式,建設50個農業科技引領示範村(鎮),發展壯大50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
5月17日,湖北省“五五”工程暨科技助力夏糧豐收推進會在棗陽舉行,通過科技的牽引和支撐作用,去年以來,省農科院集成示範223項農業先進實用成果,啓動43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讓科技爲農業賦能,荊楚大地上“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更充實、更多彩。
“攻關”關鍵核心技術
填補我省空白
春末夏初,站在棗陽市太平鎮胡莊村小麥科技示範基地,放眼遠眺高産示範區,田野裏一片豐收的景象。
省農科院研究員高春保介紹,基地一共種植了18種優質小麥,從中選出優質高産品種,經過擴大種植試驗後,再推向市場,“今年預計可以從中挑選出2至3個品種。”
據介紹,每一個推廣的小麥品種都經曆多點試驗,看品種的穩定性與適應性。
良種需配良法。
馬路另一邊的試驗田裏,是三種不同機械播種的小麥試驗區。
苗好只有一半谷。高春保介紹,農機和農藝的高效結合也是小麥高産的“底氣”,現場小麥由産自河南、四川等地的不同播種機播種,“通過試驗,看出苗的情況,找到最適合湖北小麥生産的農機農藝。”
湖北小麥看襄陽、襄陽小麥看棗陽。棗陽常年小麥種植面積150萬畝,總産11億斤。
基地的小麥超高産試驗區,承擔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省農科院和襄陽農科院正持續科研攻關,已經取得畝産超600公斤的紀錄。
高春保稱,等2至3年技術進一步成熟後,就可以在更大面積、更大範圍推廣。
省農科院副院長楊園園介紹,去年以來,通過開展43項農業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種源“卡脖子”取得突破性進展,“硒都黑豬”和“農湖2號”蛋鴨通過國審,其中“硒都黑豬”填補了我省無生豬國審品種的空白,按照“五五”工程突破50項農業産業化發展關鍵核心技術任務,將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新品種,還將開展“種養加”核心技術、耕地地力提升與保育技術研發,推動良種、良法、良田深度融合。
院企合作
破解“兩張皮”難題
5月17日,棗陽市南城街道辦事處毛家崗村的湖北豐滿園果業公司的基地裏,桃子均已套袋,趨于成熟。
“桃子根本不愁銷,商家每年上門收購。”豐滿園總經理劉健一臉自豪地說,公司是“五五”工程深度合作企業,與省、市農科院長期合作,一舉破解了科技與市場“兩張皮”的難題。
湖北是南方地區早熟桃第一大省,棗陽是湖北蜜桃第一大市,全市種植面積約30萬畝。
省農科院研究員何華平介紹,過去湖北桃子以大路貨爲主,在5月份集中上市銷售,以早熟特性搶占市場,隨著南北水果交流頻繁,早熟桃優勢不再。
“大路貨沒有競爭力。”劉健坦言,他曾遭遇過鮮桃滯銷的傷痛,2016年,公司流轉2000多畝土地種植精品桃,桃子含糖量達到14度,而且耐儲存。
馬上,豐滿園將再次進行品種更新換代——引入省農科院的串桃新品種,不用套袋、不用疏果,“讓桃子好吃又好種。”何華平說。
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湖北三傑糧油食品集團公司,目前與省農科院正在合作進行富硒標准化應用和示範。
“企業處于市場一線,嗅覺靈敏。”省農科院研究員鄭威介紹,今年進入試種第二個年度,通過讓小麥葉片吸收生物有機硒肥的方式,使小麥有機硒含量達到食品安全標准,“後期還將深度合作加工富硒面條。”
更貼近農民需求,更貼近企業的呼聲。省農科院“五五”工程有效改變了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體制,實現二者深度融合。
去年以來,省農科院與75家龍頭企業開展深度融合,解決制約企業發展關鍵性技術難題165項,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251項。幫助赤壁神山興農公司在新加坡主板上市,成爲省內首家在國外上市的農業企業,糧作所、植土所、生農中心在中化集團MAP現代農業試驗示範農場850畝示範區,水稻平均每畝節本增效20%。
223項農業科技集成
荊楚遍地開花
“花10萬元購買科技服務,值!”5月17日,和省農科院糧作所簽約綠色高效生産技術服務協議書後,棗陽市禾茂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安林說。
王安林的公司養了近700頭肉牛,但公司種植的青貯飼料每年只夠400頭牛的“口糧”,急需增加青貯飼料産量,根據協議,省農科院將選派專家團隊進行種植技術指導,提升青貯飼料産量。
簽約現場,襄陽市農業科學院以90萬元的價格,向湖北農家富種業股份公司轉讓了三項小麥新品種成果。
公司董事長李文東喜滋滋地介紹,都是優質高産中強筋小麥品種,爭取2年內達到年銷售種子1000萬斤。
湖北百順農業公司與恩施州農科院簽約,轉化魔芋新品系“花混25”新成果。恩施州農科院院長沈豔芬介紹,新品種品質優良、抗病性強、一致性好,商品率高。
百順農業公司負責人到育種基地實地察看後很滿意,稱特別看好“花混25”的抗病性,新品種解決了魔芋産業發展的“芯片”難題,爲建成武陵山區魔芋生産加工集散基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奇迹。
“立足産業和企業,我們大力推進科研到生産中去、到企業中去。”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劉曉洪介紹,隨著“五五”工程向縱深推進,截至目前,已在全省開展223項農業科技成果集成示範,示範新成果5500余萬畝,食用菌800萬棒、畜禽700萬只(頭),服務全省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建設,下一步,還將進一步推進科研與成果轉化,爲穩住農業基本盤,守住“戰略後院”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