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號,美軍的兩架戰略轟炸機B-52H,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向西飛行到台灣南部,然後從巴士海峽向南進入南海海域,執行所謂的轟炸機特遣任務,說白了就是美國派轟炸機來進行戰略威懾的,是來向我們展示武力的。13號,美軍還出動了一架偵察無人機MQ-4C,進入南海進行巡邏、偵察。五天前,美海軍的一艘海洋監視船又進入南海,到達美海軍F-35C戰機墜海海域。再往前推,上個月26日,美軍出動6架偵察機進入南海瘋狂偵察、搜索墜海的F-35C;1月25日,美軍雙航母打擊群“卡爾.文森”號和“亞伯拉罕.林肯”號在南海黃岩島東北海域活動等等。
隨便羅列一下,你就會發現美軍進入南海的次數數不勝數,已經成爲家常便飯了。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統計的大概數據顯示,2021年整年,美海軍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的次數達到了10次,2020年是6次,美航母打擊群每次進入南海待的時間少則三四天、多則半個月。2020年全年,美軍的戰略轟炸機B-52H和B-1B進入南海17次,進行所謂的“動態兵力部署”作戰任務,基本上每次都是兩架轟炸機組成編隊;2020年上半年,美軍機在南海活動次數超過2000次;2020年全年,美軍軍機抵近中國大陸和南海諸島進行偵察上千次,這個數據是十年前的兩倍以上。
從2014年以來,美軍從幕後走向台前,直接光明正大地介入南海遏制中國;以前的時候美國更多的是鼓動東南亞國家來找事,比如與中國有島嶼主權爭端的越南和菲律賓,尤其是菲律賓。2014年是個節點,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甯艦服役,我們的第一代艦載機J-15也跟隨著上艦試飛,2013年年底殲-15的量産型開始批量生産,同樣也是年底遼甯艦航母在兩艘051C導彈驅逐艦和兩艘054A導彈護衛艦的護航下首次進入南海訓練;2013年中國第三艘和第四艘中華神盾艦服役(兩艘052C),2014年中國第五艘和第六艘中華神盾艦服役(1艘052C和1艘052D)。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中國海軍神盾艦進入“下餃子”模式,中國航母也有了神盾艦的護航,可以放心大膽地在南海實戰演練,南海諸國進入“瑟瑟發抖”的時代。美軍看到這種情況,再也坐不住了,想依靠南海小國來牽制中國的目的是達不到了,只能從幕後到台前跟中國海軍“硬碰硬”。
2018年又是個節點,從這一年開始美軍明顯加大了進入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次數,而且挑釁意味更濃,美海軍軍艦在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有中國軍隊駐守的島礁12海裏內進行高速機動,甚至進行演習、訓練等刺激性舉動。這一年我們有3艘052D服役,3艘055萬噸大驅下水,第一艘國産航母山東艦開始海試,中國海軍即將進入萬噸大驅和雙航母時代,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高速發展的中國海軍瞬間挑動了美國的神經,美軍開始在南海增兵以擴大美國在南海的影響力,削弱中國的影響力。
美軍除了在南海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還強化了戰略威懾和前沿存在,比如在關島部署戰略轟炸機B-52H或者B1B,在新加坡部署瀕海戰鬥艦等等。美軍太平洋艦隊百分之70以上的兵力都在南海搞軍事訓練和演習,雖然並不是每次都針對中國,但是大部分都與中國有關。今年年初的時候,美國更是聯合日本湊了五艘航母在菲律賓海進行聯合演習,還特麽進行了五航母合影,以展現其強大的軍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美軍勢必要把更多的兵力部署到南海地區。
那麽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麽去應對?用軍艦去撞?美國海軍每年進入南海的軍艦得有個上百乃至數百次,要是每次都撞,沒等美國海軍玩完,先把我們自己撞沒了。再者,我們的主力艦艇都是最近這些年建造的新銳戰艦,而美國海軍的大部分艦艇都已服役二三十年,很多都已經臨近服役年限,而且美軍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退役一半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用我們的新艦去撞美軍即將退役的軍艦顯然是不合理的,而且在我們下餃子的同時,美軍也有造艦計劃,退役的軍艦自然會有新服役的艦艇替代。另外,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美軍的艦艇相比我們的軍艦來說噸位都比較大,我們目前就僅有幾艘055型驅逐艦噸位比美軍的巡洋艦/驅逐艦大,大部分的主力艦艇噸位都比美軍的小,我們就只有幾艘055型噸位在1.25萬噸,而其他大部分的驅逐艦滿排噸位基本在六七千噸,而美軍的驅逐艦/巡洋艦噸位都在9600噸左右,接近一萬噸,用小艦撞大艦本來就更吃虧。那麽在撞艦更吃虧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麽去應對美軍的挑釁?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美軍在南海是怎麽做的,然後再根據美軍的做法去針鋒相對的反制。
一、美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偵察機和情報收集船等對我們展開偵察和情報收集。我們上面也用數據顯示了每年美軍出動上千架次的偵察機對我們進行偵察,最惡劣的是用偵察機抵近我們的沿海地區或者南海諸島進行偵察。美軍除了動用導彈測量船、情報收集船對南海偵察測量外,還會動用民間的海洋科考船之類的船只對南海進行所謂的“研究科考”,實際上會收集南海的水文信息、甚至探測海底的地形地貌等等。
應對手段:建立防空識別區,一旦美軍的偵察機或者其它飛機進入該領域,就立刻出動戰機進行“伴飛”,對飛近警戒線的美軍飛機進行驅逐,以我軍現役的戰機完全能夠做到這一點,再也不會發生類似于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導致烈士王偉犧牲的事件了。一旦發現美軍的偵察船、測量船進入我們的海域時,立刻對其進行實時監控和跟蹤,必要時進行驅逐或者用水炮驅離,同時要把它們經過的海域記下來,甚至可以出動拖船對它們經過的海域用漁網拖一遍,以防它們經過這裏時投放無人潛航器或者其它深海偵察設備。
二、增強在南海的演習和訓練,美軍的航母打擊群、兩棲打擊群近幾年頻繁進入南海進行實戰演練,而且時不時地跟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進行聯合演習。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僅美軍的第七艦隊每年就在南海及其附近海域演練上百次。
應對手段:遇到美軍航母打擊群等在南海海域進行演練時,一定要穩住,不能莽撞,可以出動我們的軍艦或者偵察船、情報收集船等對美航母編隊進行實時監控,收集美軍航母編隊演練時的各種情報信息,及時了解美海軍的各種戰術變化以及作戰裝備的應用等。
三、增加威懾力和挑釁性。比如出動戰略轟炸機頻繁巡航南海及其附近海域。除此之外,美軍艦還會闖入我們南海島嶼的領海範圍內進行挑釁,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軍在2020年有過9次“闖島”挑釁行爲。
應對手段:面對美軍的“闖島”挑釁行爲,我們可以增強南海諸島的守備力量,繼續填海造島,修建機場,部署雷達和導彈,一步一個腳印的增強自己的力量,同時還要出動航程遠的軍機對南海進行必要的巡航,要做到發現即監控、上報,必要時進行警告驅離。
四、美國不斷地拉攏盟友來南海逞威風,比如英法德,都派軍艦到南海嘚瑟過。英國海軍都那麽拉了,湊個編隊都難,還到處借軍艦、借艦載機到南海嘚瑟。
應對手段:北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其它的國家到南海基本上屬于找抽型的。只要在南海守我們的規矩就可以對它們進行全程“圍觀”,讓它們照著我們的規矩航行,只要他們敢突破底線,那就得給他們上點硬菜,該試射導彈就試射導彈,該設立禁行區就設立禁行區。2018年的時候,英國的一艘護衛艦在南海航行時,就被我們的16艘艦艇在周邊強勢圍觀;去年法國的兩棲艦隊進入南海時,我們就設立了禁區。其實歐洲這些國家都是爲了響應美國的號召,對我們來說,平日裏可以加強與歐洲國家的經濟合作,搞好關系,比如我們近期跟法國簽訂了17億美金的合作。通過經濟合作來分化歐洲國家跟美國的關系。
五、美國經常鼓動、挑撥南海諸國與我國的關系,試圖引起沖突,並且向東南亞國家出口武器裝備,加強軍事合作。
六、增加對東南亞各國的投資力度,而且讓自己的盟友也加大對東南亞各國的投資,企圖在經濟上拉攏東南亞國家。
五和六合起來說吧。我國跟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要比美國強太多了,尤其是“一帶一路”能夠給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實惠。只要跟他們經濟合作起來了,美國想挑撥也比較難。當然了,我們要記住“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的道理,不能光給他們好處,也得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的保障。
舉個很鮮明的例子,2013年年底,我們的航母首次進入南海進行訓練時,越南等國反應很激烈,時而抗議、時而叫囂;然而到了現在,我們擁有了雙航母、萬噸大驅,神盾艦也有了30多艘,並且經常性地在南海進行實戰演練,越南等國又對我們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比如越南現在喊著“我們希望跟中國加強合作關系、和平發展”,從之前的叫囂到現在的要求跟中國加強合作關系和平發展,態度轉變太大點。
這讓我想起了科西嘉的怪物,雖然是個老梗,但是值得一說。當年拿破侖複辟時,法國巴黎報社的報道一天一個樣,隨著拿破侖靠近巴黎,報紙上對拿破侖的稱呼也是越來越不同。
1.“來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陸”
2.“不可明說的吃人魔王向格拉斯逼近”
3.”卑鄙無恥的竊國大盜進入格爾勒諾布爾”
4.“拿破侖·波拿巴占領裏昂”
5.“拿破侖將軍接近楓丹白露”
6.“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于今日抵達自己忠實的巴黎”
所以說,實力才是硬道理,當我們有兩艘航母的時候,他們會對我們說“希望和我們搞好關系、和平發展”;當我們的003航母服役,擁有三個航母編隊時,他們可能會強烈迫切跟我們搞好關系、和平發展;當有四艘航母時,他們可能會求著我們跟他們搞好關系…….總之我們實力的大小代表著他們的態度。當我們的實力到了一定程度時,美軍都會改變對我們的態度。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應對美國的南海軍事化是一個長期的“作戰”任務,並不是莽一下就能成功的。不管應對手段是什麽,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自身的實力,只要我們保持現在的崛起勢頭,早晚有一天,美軍也會跟我們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