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
最近打開育兒博主的公衆號,都能看到對一部紀錄片的熱忱推薦。紀錄片《了不起的媽媽》日前在騰訊視頻上線熱播,影片記錄了十二位媽媽不同的育兒方式。這些媽媽雖然性格迥異,生長環境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托舉著孩子,看似“雞娃”的標簽背後,中國式的母愛令許多觀衆動容。解讀中國工作室專題部制片人陳惠敏采訪了該片總導演姜又兮,邀請她爲我們講述創作此片的經曆感受。
△紀錄片《了不起的媽媽》海報
一個教育觀察引發的思考
一個好的紀錄片選題天然吸引關注度和討論度。談及制作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導演姜又兮坦陳,這源自她執導的另一部騰訊視頻待上線的紀錄片《我的留美日記》,“當時我們走遍美國東西海岸的頂尖大學,包括哈佛、哥大、伯克利、斯坦福、芝加哥大學等,拍攝在那裏求學的九五後群體。我觀察到即使在學生背景多元且素質整體優秀的北美校園裏,中國孩子們的表現依然非常耀眼。這個判斷也在一位耶魯教授那裏得到了確認,他表示中國的博士留學生相較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本土的博士生抗壓能力更強,能更好地完成博士研究。”
“因爲我自己也有兩個孩子,所以我長期關注教育話題的討論,我發現我在美國高校觀察到的現象與我在國內接觸到的對中國應試教育和‘雞娃’現象的批判是不匹配的。”這些觀察啓發了姜導,讓她想要拍攝一部探討中國式教育的紀錄片,回應長期以來主流媒體針對中國式教育一邊倒的抨擊之聲。
之所以從“教育”這個宏大的命題最終落腳到“媽媽”這個切口,姜導解釋道:“我發現但凡聊到教育這個話題,就繞不開‘媽媽’這個角色,媽媽在每個家庭的教育實踐中的角色太重要了。”
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愛
美國之行顛覆了姜導對中國式教育的看法,也啓發她擴大觀察群體和地域去驗證這個想法。攝制組調研了北京、上海、成都、台灣、洛杉矶、新加坡、德國、日本等地一百多位華人媽媽的故事,選擇了來自北京、上海、成都、大理、台灣、洛杉矶和新加坡的十二位媽媽呈現在正片裏。
“我選擇人物一定是看人物的典型性,就是主人公的教育困境和教育選擇有一定代表性,她的故事能引起觀衆的共鳴,而且人物要夠真實且能夠觸達我的內心。”導演姜又兮這樣解釋她的選人標准,所以最終在片子裏,雖然媽媽們來自五湖四海,但她們的故事總能讓觀衆心有戚戚,她們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讓素不相識的人也爲之動容。
第五集的北京海澱媽媽Lia延續了當年母親對自己的教育理念。爲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她在兒子還是幼兒園小朋友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從不會檢查孩子的作業,她希望孩子能自己摸索出人生的道路。
△北京媽媽Lia希望兒子的人生能夠豐富起來
第八集的台北媽媽學文給兒子報過很多課外班,古筝、圍棋、書法一個不落。但當她望子成龍失敗,兒子小胖最終只進了一家職高後,她說服自己“不要期望太高,孩子健康就好”。面對媽媽的支持與放手,小胖反而自己創造了新的機遇。
△台北媽媽學文選擇放手
第六集的成都單親媽媽,一上來就把兒子“暴打”一頓。面對兒子不理解自己交了新男朋友,她選擇讓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成都媽媽辛欣“暴打”不聽話的兒子
許多媽媽們的教育方式乍一看觸目驚心,但待媽媽們解釋其行事背後的邏輯後,觀衆們也不禁感歎“似乎很有道理”。
第一集的洛杉矶媽媽靜涵在女兒茉莉比賽失利後向所有人通報女兒墊底的成績,希望用挫折教育讓孩子學會輸,這樣孩子才能真的學會贏。
△洛杉矶媽媽靜涵希望女兒接受輸這件事
12位媽媽的育兒方法各有千秋,不論哪種方式在網絡上都討伐聲不斷,但孩子們最終都對媽媽表達出無條件的包容與愛。其實孩子的心是最雪亮的,他們最知道誰對他們好。
△成都辛欣兒子原兒最終接受媽媽新交的男朋友
△來自新加坡的Sasa想擁抱媽媽
教育:富人的遊戲?
第一集的洛杉矶媽媽靜涵,給六歲的女兒配備了世界頂級的花樣滑冰教練團,每周練習六天,每天往返200公裏。女兒上小學前媽媽全職陪練,目標是培養出一位奧運冠軍。第二集中的新加坡媽媽秀玮,爲了讓5歲的女兒進入音樂學校,平時非常嚴苛地監督女兒的二胡練習。不過這位媽媽對自己更嚴苛,不僅全職上班,周末還兼職做70多位學生的鋼琴課老師。除了大量的精力投入,幾位媽媽們在教育上的支出,更讓觀衆倒吸一口涼氣,直呼“養不起孩子”。
△洛杉矶媽媽靜涵計算女兒茉莉的花滑課學費
△新加坡媽媽秀玮周末兼職鋼琴教師補貼教育支出
與之截然相反的佛系教育似乎也有良好的家境在支撐。第三集的大理媽媽樂樂沒有給女兒梅朵報任何補習班,兒子何一禾高中畢業甚至都沒上大學,但兩位父親,一位中戲教授,另一位哈佛大學建築學碩士,也讓這個家庭處在普通人企及不到的階層。
難道只有大城市的高收入群體才有教育問題?盡管攝制組在選擇拍攝對象時已經盡量考慮樣本的多樣性,網上的批評聲音還是主要集中于“這不是講述了不起的媽媽,這是了不起的中産‘雞娃’媽媽”“拍攝的都是一二線大城市的故事,對于‘普通人’沒有參考價值。”面對質疑聲,姜導也解釋了其中的無奈,“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做了很多下沉調研,被調研對象也很願意給我們講他們的故事,但很多都拒絕了拍攝。”很多來自非一二線城市的媽媽擔心自己的故事被拍出來後,會被周圍的同事鄰居議論。最後呈現出來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一方面是因爲大城市的媽媽被拍攝的意願更強烈,其二這也是制作團隊和平台多次討論的結果。不得不承認,當下的中國社會,對教育最下功夫的人群,仍然是中産媽媽群體。
越真實,越能夠被理解
面對節目引起的廣泛討論,最令姜導驚訝的是觀衆的敏銳度。“我跟後期導演反複地講,我們要愛護和保護我們的主人公,你首先不能在心裏評判拍攝對象。”有時後期導演會更願意呈現一個自洽,完美,不引起爭議的人物,“但是我發現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觀衆可以從主人公的眼神,從和孩子的交流中看出被遮掩的部分。反而如果真實地呈現主人公的痛苦與不得已,更容易得到觀衆的理解的。越真實,越能夠被理解。”
談及如何能夠最大程度保證記錄的真實,姜導解釋:“都是下笨功夫。我們會在主人公起床之前就到他家,然後這一天就與主人公完全待在一起。直到他們睡覺,我們才離開。我很感激這些拍攝對象願意向我們敞開,大理媽媽Tina跟我們聊起她小時候居無定所的經曆,這些她很少對別人講起,她的坦誠也增加了片子的厚度。”
△第七集昆明媽媽Tina談及子女教育潸然淚下
每集結尾彩蛋中媽媽們對孩子、孩子們對媽媽的表白也賺足了觀衆的眼淚,主人公真摯的情感表達,那些平時說不出口的隱于生活的抱歉和心結、愛和關切都通過鏡頭宣泄出來。“佛法裏講明心見性。我覺得那個時刻就是一個見性的時刻。你見到了自己的真心。”姜導補充道。
△片尾彩蛋
同樣精彩的幕後故事
第十一集的北京媽媽李琦是一名任職谷歌的海歸學霸,對孩子教育由焦慮轉爲平靜的她,漸漸接受在班上成績中遊的兒子注定考不上人大附中。李琦處理親子關系的輕盈態度收獲好評不斷。但姜導調侃道:“你一定想不到這是讓我最費勁的一集。”李琦的平和理性,使得他們一家的生活幸福卻過于平穩甚至平淡反而讓節目缺少了戲劇沖突,沒有批評,沒有吵架,家庭的大部分場景都是全家在餐桌上吃飯,讓後期導演叫苦不叠。“這集我們剪了20版不止,中途甚至換了剪輯導演,最終把素材發揮到了極致。”
△北京媽媽李琦同意兒子放棄人大附中早培考試
姜導解釋作爲導演她肯定是希望片子中出現豐富複雜的故事,“但中産家庭的生活大部分時候就是看起來一成不變,大家追求的就是用最低的能耗完成最多的事。我們只能去觀察,去發掘。”
△成都小白媽媽表達教育觀點
姜導看來,每一個母親首先都是她自己。一個女人活到80歲,也是從少女走來的。母親的身份賦予了女人母性的特征,可以爲了孩子奮不顧身,但是除此之外,她就是她自己。“正因爲每個媽媽都是她自己,所以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當她成爲媽媽之後,她也一定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教育和教育者本身的成長經曆是密切相關的。”
作者:解讀中國工作室專題部制片人
陳惠敏
本文來自【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