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1電(石海平)在時間的長河中,數十年滄海一粟,彈指一揮間。
中國經濟好似一雙隱形的手掌,改變了國民生活的軌迹;又如一股不可阻擋的奔流,推動著世界經濟的變局。
1979年,在中國南海之濱的小漁村,隨著一聲爆破,蛇口經濟開發區拔地而起。深圳,曾經的漁村灘塗,成爲中國改革開放的拓荒牛,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在深圳這一中國經濟開放創新的前沿陣地,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創新型企業,它們伴隨著深圳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也成爲中國人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生動縮影。誕生于深圳的中國平安,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曆程的親曆者。
深圳故事:深圳的創新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曾說,深圳過去40年的發展曆程,創造了四個奇迹。一是基礎設施的奇迹,從一個基礎設施匮乏的農業小鎮到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大都市;二是城市規模的奇迹,從一個小城鎮發展成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三是科技創新的奇迹,由一個傳統的農漁小鎮發展成全球科技中心;四是經濟實力的奇迹,由國家的邊陲小鎮變成國家的經濟中心。
深圳故事不僅是深圳的創新,也是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生動範例;不只闡述著過去的經驗,更指明了未來的方向。
如今,深圳被稱爲中國的硅谷,這裏不僅孵化了華爲、騰訊、中興等優質互聯網科技企業,還孕育出了像中國平安這樣跨域整合、科技創新的“後起之秀”。
在今年發布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50家聰明的公司榜單(TR50)”上,以中國平安、阿裏巴巴、騰訊、華爲、大疆爲代表的數十家中國科技企業榜上有名,且多家企業來自于深圳。其中,作爲一家跨界金融和科技的企業,中國平安通過場景布局及生態建設打開局面,平安的上榜,意味著“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的成功,是傳統金融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樣本。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的榜單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上榜的中國科技企業數量大增。這顯示出,雖然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上與世界前沿水平仍有現實差距,但中國正在成爲全球最新技術和科技産品商業化的前沿陣地,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也具備了培育全球一流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肥沃土壤。
中國平安:從保險“小舢板”到金融科技巨輪
1988年,中國平安發轫于蛇口,起初只是一家僅有13人的保險企業。一路走來,發展成爲一家國際領先的科技型綜合金融集團,完成了從保險“小舢板”到金融巨輪的華麗轉身。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金融業有力促進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積極推動著傳統産業的結構調整。隨著我國經濟騰飛,國民收入增加,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多元化、個性化、一站式的綜合金融集團成爲全球金融行業的大趨勢,這是時代發展、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必然結果。
中國平安董事長兼CEO馬明哲認爲,“從誕生那一刻起,平安就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回首平安走過的31年曆程,無不是順應時代潮流,響應時代需求的結果。而平安的創新,不是爲了創新而創新,也是來自于面對市場瞬息萬變、優勝劣汰的深刻危機感,這已經成了平安文化的DNA。”
“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順應客戶的需要,順應市場的變化。”馬明哲說。
在建立的第一個十年,平安搭建了體制機制平台,探索現代保險道路;第二個十年,平安專注于保險經營的發展,探索綜合金融模式;第三個十年,平安開始強化在綜合金融領域的實踐,追求“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戰略轉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提起平安,只會想到保險業務。普通消費者也許想不到,平安擁有全球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識別准確率達99.8%)、聲紋識別技術(識別准確率可達99.7%)。據平安數據,在醫療科技方面,僅在2019年上半年平安就獲得了超過20個權威科技獎項。平安的智能醫學影像可以支持35種癌症及慢性病的精准識別;平安的腦智能引擎獲得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作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平安在全球頂級醫學期刊發表了AI疾病預測論文;打造的全球第一款智能OCT眼底疾病篩查系統完成了多中心臨床試驗;在國際ACL醫療智能問答中獲得醫療問句匹配任務世界冠軍,並在IEEE國際醫療數據修複大賽冠軍;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在2018年全球SQuAD2.0機器閱讀理解競賽中排名第一。
在外界看來,平安尋求的科技轉型,貌似是異軍突起。但對平安而言,這是長期布局和堅定轉型才達到的成果。2013年,平安提出了“科技引領金融”的發展戰略。2017年,平安又確立未來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以科技爲基礎,深度聚焦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兩大領域,通過輸出創新科技與服務,對內提升數字化經營管理水平,對外賦能開放平台反哺金融。
據中國平安2019年中報數據,平安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研究和自主知識産權的掌控,每年將收入的1%用于科技研發。過去十年間,平安在科技領域的投入累計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未來五年還將繼續投入1000億元;平安集團目前有10.1萬名科技從業人員、3.2萬名研發型人員、22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團隊;平安集團旗下有32家公司,其中11家是科技公司;擁有8個研究院,50多個實驗室,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等頂尖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深入合作並産出科研成果;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科技、醫療科技等多領域均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在人臉識別、智能讀片、區塊鏈等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截至2019年6月底,平安科技專利申請數量累計達18050項,其中PCT及境外專利申請數累計達3959項。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是平安的三大核心科技,而圍繞“衣、食、住、行、玩”打造的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産服務、智慧城市五大業務生態圈,都是平安科技成果落地應用的現有場景。在這些科技成果及應用場景下,平安孵化出了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平安醫保科技等科技創新企業。
用科技創新回饋社會,是平安的追求。在五大業務生態圈中,平安智慧城市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領跑者,覆蓋逾60個城市,並擁有115個在建項目。平安“1+N”智慧城市平台由1 個智慧城市雲+N個管理服務模塊組成,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環保、智慧養老等模塊,全方位爲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生活服務。
2018年,平安醫療科技實現了重要突破,深度應用于國家醫療體系改革與建設,建成了“端到端”的智能醫療一體化服務管理平台。該平台以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爲核心,平安雲爲載體,從服務政府開展智慧醫療到輔助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效率兩個方面入手,完善了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端到端解決方案矩陣。目前,平安已經與20多個市衛健委建立合作,落地中國及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100多個城市的3000多家醫療機構。
作爲時代的受益者,平安整合自身的金融、科技資源,積極推動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村工程”,實踐産業扶貧、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村官工程”全年共發放扶貧資金53.94億元,專銷平安扶貧農産品“三村百寶”平台銷售額已達1191萬元,直接挂鈎貧困戶超1.5萬人,其中投資扶貧類債券38.19億元,惠及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四省份65個貧困縣的數百萬人口。平安實施全産業鏈的“造血”式扶貧,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落地燕麥及養殖扶貧貸項目,覆蓋199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人均增收近3300元。
平安推出的“村醫工程”在全國開展“4+1”智慧醫療綜合行動,運用人工智能及遠程問診技術,促進城市優質資源下鄉,援建升級鄉村衛生所逾622所,培訓村醫6926人,深入貧困地區開展一百多場鄉村體檢義診,覆蓋村民超兩萬人次;而“村教”方面,平安援建及升級鄉村學校607所,培訓鄉村教師共5898人,互聯網遠程課堂依托于AI和大數據,開展“三村晖”線上智慧教學平台,更是惠及了數萬名偏遠地區師生。
平安的第四個十年將劍指何方?馬明哲說,我們將堅持既定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態”雙驅動戰略,繼續深化科技發展。未來十年,中國平安將定位于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聚焦在大金融資産、大醫療健康兩大領域。與此同時,平安希望還會將核心戰略資源投入到生態建設中,用領先的科技化産品及服務推動中國金融行業在全球化競爭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競爭與機遇並存:“人爲先,策爲後”
科技創新,人才爲本。
有著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之稱的魏源曾說過,“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則愈匮”。這句話的意思是,越推崇人才,人才就會多,反之人才就會少。這個道理,無論放之企業或國家皆准。
馬明哲在其著作《平安心語》中寫道,“人爲先,策爲後。沒有合適的人,再好的策略也沒有意義”。
複盤平安走過的路,馬明哲感到,平安的成長和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公司的人才戰略。“戰略是方向,文化是靈魂,人才是保證。這三者不斷互存、互動、互促,循環上升,不斷強化自身的文化實力和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了長久不衰的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優秀的團隊能夠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善用人才,尤其是“外腦”,唯才是舉,海納百川,用一流戰略吸引一流人才,是平安深谙的經營之道。
馬明哲曾說,“不管海外人才,還是本土人才,只要能將公司發展起來,並且帶領公司持續領先,就是好的人才,就要大膽爲公司所用。”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平安就瞄准國際同行的先進模式,大膽實施“拿來主義”,制定了“三外”的國際化戰略,即以資本國際化爲契機,以聘請海外人才爲核心,建立符合國際標准的商業企業運作模式及經營機制。平安是國內首家引進外資、外腦、外體的金融機構,早在1994年就開始實施國際化人才戰略,打造國家化人才團隊,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
就在今年9月30日舉行的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式上,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因在引領中國金融科技、醫療科技、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傑出貢獻被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成爲中國平安第五位獲此殊榮的外籍高管。中國政府友誼獎是爲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榮譽獎項,自1991年設立以來已有1699位外國專家獲獎。
當前科學技術的進步席卷全球,科技創新成爲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在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之際,科技創新擔負著促進中國傳統産業轉型,提升中國競爭力的重要使命。
立于時代變革的潮頭,金融業的傳統渠道競爭模式正經受挑戰。在今天的全球競爭舞台上,面臨著來自互聯網科技公司、跨國金融巨頭乃至顛覆式創新者的激烈競爭。
競爭與機遇並存。
從城市看全球,中國城市的集體崛起是過去70年來全球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今年9月24日聯合國舉辦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會”上,中國有五大城市成功進入2018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二十強,其中深圳首次超過了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排到了全球第四名的位置。
今年8月出台的《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指出,“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積極發展智能經濟、健康産業等新産業新業態,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平安是從深圳走向世界的,如今,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將再次給予平安新的曆史機遇。站在新起點上,平安深刻認識到,無論是深圳乃至整個國家,都將在持續創新中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機,平安將以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從戰略到技術到人才,全副武裝去做好科技,聚焦在如何爲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生活、如何推動智慧化公共服務建設等方面,讓國民收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安全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