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凡,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日本史講師
網上有個段子,說是去了日本,問日本人:“你們是不是治安特好,家裏從來不帶鎖門的?”日本人回答說:“家裏不鎖門的,可能智力有問題。”相較于這種主觀說法,另一個數字則更爲直觀。2002年,1.2億人口的日本,迎來了一個戰後犯罪的最高峰,全年度共發生284萬件刑事案件,創下了朝鮮戰爭以來犯罪率的最高記錄。雖然日本人近年來也會有“經濟發展了,但是人心不古,犯罪越來越多”的感覺,但與很多人觀感不同的是,日本的犯罪率近年來正在迅速下降。從大數據的角度著眼,相較預防京都動畫縱火案這樣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個案,要預防犯罪,降低犯罪率效果更直接、易行的辦法——就是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再發展經濟。
7月18日,日本京都動畫(京阿尼)遭到縱火,死亡人數達34人,最終人數可能還會繼續攀升。
京都動畫是日本一流的動畫制作公司,作品風格青春活潑,又不失內涵,具有和京都一樣的氣質——和平、雅致、甯靜。京都作爲日本的千年古都,深受各國遊客歡迎,很多人都是爲了去京都“尋找心中的甯靜”。
然而,被視爲和平、從容象征的京都,在這次縱火事件之外,犯罪率也一點都不低。
▌京都所在的關西地區,有著日本最高的犯罪率
根據日本警察廳《2018年犯罪統計資料》,按人口比例計算,京都的犯罪率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排名第10。而這個排位,已經是近年來京都作爲國際旅遊城市,努力改善治安的結果。在十年前的2009年,京都犯罪率更是高居日本第4,刑事案件達44538件,犯罪發生率爲1.69%。這是什麽概念?各種影視劇中經常露面的、國際著名黑社會組織山口組,其總部所在地神戶,犯罪發生率也只有1.62%,比京都還低。
事實上,京都和神戶本來就位于同一個地區。從作爲和平象征的京都動畫公司,到作爲犯罪象征的神戶的山口組總部,剛好相當于北京大學到北京大興新機場的距離(67公裏)。位于京都和神戶中間的大阪,在經濟上是“京阪神”的中心,犯罪率也是“京阪神”的“翹楚”,穩居日本犯罪率第一。僅2009年一年,大阪就發生了超過18萬起刑事案件。“京阪神”所在的關西地區,也一直被視爲犯罪高發地區。
爲什麽關西地區犯罪率那麽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經濟的相對衰落。
關西地區的中心城市大阪,被稱爲日本失落的商業之都。明治維新之後,隨著東京崛起,京都失去了首都的地位,大阪則失去了商業中心的地位。日語學習者常常將東京對標北京,大阪對標上海。但實際上,大阪經濟與東京的距離越拉越大。
目前大阪的GDP,已經只有東京的不到一半,甚至近年被愛知縣超過,淪落到日本第三。經濟相對落後,人口就要外流。東京人喜歡調侃大阪人,說東京到大阪的新幹線原意是要把東京過剩的人口分流一下,結果沒想到,新幹線一開通,東京人沒分流去大阪,大阪人倒都來了東京。從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統計報告也能看出,近幾十年來,與東京都市圈人口持續流入形成鮮明對比,大阪都市圈人口持續流出。
東京人成了大阪人眼裏的暴發戶,大阪人則成了東京人眼裏的沒落戶。
經濟衰落,人口流出,犯罪就會隨之增加。大阪西成區,被日本人稱爲“日本治安倒數第一”的街區,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西成區原本主要發展工業、建築業,聚集了大阪靠力氣討生活的貧民,和全國各地來打工的“農民工”,大阪經濟發展得快,西成區也跟著沾光,有了繁華的商業區。但日本泡沫經濟一崩潰,大阪經濟發展慢下來,西成區就立即被打回原形,迅速淪爲貧民窟。
據統計,西成區居民失業率極高,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靠“低保”爲生。就算是有工作的,多數也是所謂的“日雇勞動者”,也就是按日結款的臨時工。正道的錢不好賺,人們就從邪道上想辦法。西成區黑幫橫行、暗娼遍地,不光犯罪率高,社會秩序也異常混亂。從明面上最容易看出的,就是衛生狀況的惡化。在以幹淨衛生而著稱的日本,西成區是少有的到處寫著“嚴禁隨地大小便”的地方,不光是男性,甚至有女性也去天橋下、巷子尾等人少的地方方便,處處都彌漫著一股難以名狀的味道。
在大阪西成區的“あいりん地區”散步,看見路邊的警示標語。
西成區,同樣是大阪這座城市的縮影。大阪犯罪率日本第一的背後,是大阪失業率在日本本土位居第一(2018年,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發表的失業率調查,全國平均失業率2.4%,而大阪府失業率則達到3.2%,僅次于3.4%的沖繩)。
▌經濟數據低,犯罪率就高,這是日本從來打不破的規律
日本的治安怎麽樣?從世界範圍來看,確實非常好,日本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就有一個重要理由——治安好。根據全球最大的城市數據庫網站numbeo排名,在全球最安全的國家和地區中,日本排名第三(第一名韓國、第二名新加坡)。在各發達國家中,日本的盜竊案發案率僅爲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約1/2到1/3,英國的約1/3到1/4。凶殺案每年也僅有千例左右,僅略多于美國芝加哥一座城市的凶殺案數量,是各主要發達國家中治安最好的。
日本治安和世界其他國家比雖好,但從絕對值來看,犯罪的數量並不少,遠沒有達到網絡上曾經傳說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
筆者赴日之前,看多了誇日本的網文,也以爲日本的治安好到了“就算自己不小心丟了東西都有人主動送回來”的程度。但在東京街頭騎車,被日本警察攔了好幾次,檢查個人信息和備案的自行車登錄號,心中頗不爽快。後來才知道,就在這一年內,日本就發生了35萬起自行車失竊案,日本警察在“強化預防自行車盜竊工作”。這才知道,日本警察應對犯罪的壓力也並不輕松。
網上有個段子,說是去了日本,問日本人:“你們是不是治安特好,家裏從來不帶鎖門的?”日本人回答說:“家裏不鎖門的,可能智力有問題。”相較于這種主觀說法,另一個數字則更爲直觀。2002年,1.2億人口的日本,迎來了一個戰後犯罪的最高峰,全年度共發生284萬件刑事案件,創下了朝鮮戰爭以來犯罪率的最高記錄。
其實正因爲治安好、犯罪基數低,日本失業率與犯罪率的相互關系,才表現得更爲明顯。只要失業率稍有風吹草動,日本的犯罪率就會成倍地增長。2000年前後,日本重要犯罪數量出現了一個高峰,在殺人案案發率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圍繞財産的搶劫和盜竊犯罪翻了三倍多。在沒有出現大的社會動亂的前提下,短短幾年內,日本的重要犯罪爲什麽能翻上三倍多?
看看失業率和整體犯罪率的對比,一目了然。
2000年前後,日本經濟倒退的影響達到最高峰,同犯罪率一樣,失業率創下了朝鮮戰爭之後的新紀錄。在經濟高度增長的幾十年間,日本的失業率穩定在2%左右,實現了所謂的“完全就業”。在當時唯學曆論的日本,高中生都成了“畢業即就業”的香饽饽。而大學生,尤其是名校畢業生,更是被各大公司當大客戶一樣對待,搶著拼待遇、拼服務、拼前景,不僅承諾充分的升職空間,而且先來一場漫遊世界、一路五星級酒店、公司全部買單的入職旅行之後再上班。
但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失業率一路上漲。1999年,日本失業率達到4.7%,2001年達到5.1%,2002達到5.4%,刷新戰後失業率記錄。同年,犯罪率也刷新了記錄,兩者增長率幾乎完全一致。
久留米大學經濟學部的學生清水咲希,通過統計1956年至2004年的數據,研究得出了一個公式:日本犯罪件數=684998+392844×過往4年的平均失業率(百分比)×100。這一研究建議,要想打擊犯罪,最根本的手段是提升經濟,尤其是提高就業率,這才是根治日本犯罪問題的唯一辦法。
然而,5%左右的失業率,實際上也不算高。在主要發達國家中,英國和美國的失業率都曾逼近10%,西班牙、希臘等國更是在近年逼近30%。失業率差個一二個點,民衆都不一定有什麽感覺,但爲什麽日本失業率增加一二個點,犯罪率就能翻番呢?
美國的失業率曾高達10%,失去了工作這一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有的家庭還背負著遙遙無期的房貸
▌日本人畏懼失業的國民性
日本人被稱爲“工作機器”、“加班機器”,平時視工作爲生命的日本人,一旦失業,就有失控的危險。
日本人的國民性中,具有強烈的競爭主義和優勝劣汰思想。筆者去日本寺廟體驗修行時,每日必須參加勞動,廟裏的和尚師傅反複強調一句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句話源于中國,出自記載佛教寺院、僧團生活規式的《百丈清規》一書,後傳入日本作爲日本禅宗寺廟的行爲規範。
在日本,儒家學說的影響集中于武士階級,而日本百姓則更多地受佛學影響,佛教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規矩也深入人心。在日本人眼裏,四肢健全的人,失業就是懶惰、失業者不值得同情,而不去深究失業的原因是什麽。
這使得日本年輕人幾乎不敢辭職,一旦辭職沒找到下家,就會迅速淪落爲受人鄙視的社會邊緣人群,而這種恐懼也形成了公司壓榨員工的“社畜文化”的基礎。
5%的失業率看上去不高,但這是在絕大多數日本人不管怎麽委屈——哪怕博士去洗盤子——都要找一份工作的根本不敢失業的情況下,還能出現這樣的失業率,對日本社會的沖擊是很大的。甚至有日本人認爲,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
在社會競爭中失敗的日本人,幾乎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同和真正的幫助,甚至申請低保也會遭人冷眼。凡是在日本呆時間稍微長一點的人都知道,日本這個服務熱情的禮貌社會背後,是處處人情冷漠的冰冷社會。在日本,要別人的笑容,容易;要別人的真心,難。在遭受失業這樣的重大打擊後,如果沒能及時得到援助,部分人便會在走投無路之際選擇極端手法——偷竊、搶劫,乃至放火以報複社會。
放火案件同樣和日本經濟危機有直接的關聯,上圖中的陰影部分是日本經濟危機的時期,也同時是放火案件上升的時期。
東京醫科大學教授中田修的研究《放火的犯罪心理》中認爲:放火,是普遍的、誰都可能犯的犯罪。其原因有三:一、實行起來非常容易,汽油可以說是發動機用、發電用,很容易從加油站入手,點火用的火柴、打火機,更是常見的吸煙用品,隨身帶也不會被阻止和懷疑。二、很多放火犯不需要有周密的計劃,在目標周圍勘察一下,就直接作案了,因爲作案起來很容易。三、被視爲是從社會生活的壓力中逃脫的辦法,很多放火案件和飲酒有密切關聯,犯人希望通過放火逃避現實生活。
經目前各媒體放出的有限消息,這次的縱火案犯罪嫌疑人便屬于有入獄經曆、無固定工作、經濟困窘的邊緣人群,雖然具體的作案動機仍然不明,但顯然存在著明顯的報複社會的成分。
▌日本如何在幾年內,將犯罪數量降低了一半多?
雖然京都動畫縱火案這樣的惡性事件仍然時不時發生,但與很多人觀感不同的是,日本的犯罪率近年來正在迅速下降。
2002年,日本的刑事犯罪達到284萬件後,便開始逐漸減少。到2016年,居然降低到了99.61萬件,是戰後首次降低到百萬件之內,但之後這個記錄年年刷新,今年上半年日本刑事犯罪數量爲36.38萬件,同比降低8%以上,又一次刷新記錄。
爲什麽日本的犯罪數量,能在十多年內翻番,又能在十多年內降低到不足一半?是因爲日本政府采取了什麽辦法嗎?
2003年,爲應對因治安惡化而沸騰的洶洶民意,當時執政的小泉純一郎內閣,設立犯罪對策閣僚會議,並在第一次會議上提出:“針對國民身邊少年犯罪和凶惡犯罪頻發的現狀,著眼于重新打造‘世界第一安全國家’。”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現在。2019年6月25日,安倍內閣召開第31次犯罪對策閣僚會議,主要討論了電信詐騙與學生上下學時的安全問題。
日本政府推進防止犯罪的對策,核心理念是推進“警民一體”。在組織層面,加強警察與民衆的互動,主動了解潛在警情,並且加強已有的“交番”即街道上的警察駐所制度,處理隨時可能出現的犯罪。在技術層面,日本警察部門積極利用逐漸在社會普及的監控攝像頭,促進了案件的偵破並進而遏制了潛在犯罪者的犯罪沖動。此外,日本加強對低收入者的援助制度,增加援助金額,從經濟上爲走投無路的人“兜底”,防止其走向犯罪。
但從大數據上來看,造成犯罪率迅速降低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經濟因素。
近些年來,日本經濟逐漸好轉,失業率不斷下降。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5月份的勞動力調查,完全失業率降低至2.4%,達到近年來的曆史低位。就業人數6732萬人,已經是連續77個月增加,整體來說,基本實現了所謂的“完全就業”。尤其是大學生,擺脫了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已經開始出現了公司爭搶畢業生的情況。日本媒體驚呼,這是“泡沫經濟崩潰後的首次”。而良好的經濟和就業率表現,也是日本現政權實現長期執政的基礎。
雖然日本人近年來也會有“經濟發展了,但是人心不古,犯罪越來越多”的感覺,尤其是在惡性犯罪通過網絡迅速傳遍社會時,這樣的意識更加明顯。但從大數據的角度著眼,相較預防京都動畫縱火案這樣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個案,要預防犯罪,降低犯罪率效果更直接、易行的辦法——就是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再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