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邁向淨零排放的道路上須各國政府在政策和監管上給予更大支持,如通過更嚴格的碳定價機制,推動企業減少碳排放量。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議,若要有效控制全球暖化,到了2030年,先進經濟體的最低碳定價應爲每公噸75美元(約105新元)。
另一名主講者、碳貿易策略顧問哈迪拉馬尼(Sunil Hathiramani)指出,碳信用(carbon credits)交易是實現淨零排放的可行方案,可用于資助改善氣候暖化的項目,降低企業使用再生能源的成本。不過,企業必須選擇高素質的碳信用,避免有“漂綠”之嫌。講座的另兩名主講者是和記黃埔前董事總經理馬世民(Simon Murray),以及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他們分別針對核能發電有助實現淨零排放,以及中國減碳的經驗發表演講。以上講座是四個潮籍組織聯辦的“潮人企業講座”的第三場。
碳定價是強有力工具 激勵企業減碳排放量
新加坡是首個引入碳稅的東南亞國家,它自2019年起爲每排放每公噸溫室氣體征收5元(約3.55美元)的碳稅,這個水平按國際標准來看相對偏低。我國已計劃從後年起分階段上調碳稅,目標是到2030年,從目前每公噸5元,增至每公噸50元至80元。林文興以淡馬錫爲例,說明企業本身可在減排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集團把碳成本納入投資決策中,今年的內部碳價已從每噸二氧化碳當量42美元調高至50美元,並預計到2030年底之前逐步調高至100美元。
林文興說:“碳定價是其中一個強有力的工具,通過提高企業汙染環境的成本,激勵它們減少碳排放量,但這方面措施必須持續加強才能發揮效用。”
新加坡揭陽會館聯合潮州八邑會館、醉花林俱樂部及潮州總會,星期三(10月26日)主辦“邁向一個更美綠的世界”綠色經濟講座,邀請四名嘉賓主講。他們針對全球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提出建議,包括了上述提到的碳定價機制。
淡馬錫控股主席林文興是主講嘉賓之一。他認爲,亞洲碳市場目前的管制措施不夠嚴格,以致缺乏價格信號(price signal),引導市場減少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