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時號癡公,1881年5月1日出生于江西九江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清朝末年,他慨于國事險危,民生疾苦,與好友組成革命團體“慎所染齋”,從外表看,這只是一個私塾。蔡公時組織“慎所染齋”的意思,是不僅不要被環境腐化,還要改造環境。“慎所染齋”是江西推行革命思想的組織,當時蔡公時十八歲。
後來“慎所染齋”被清吏封閉,蔡公時偕好友東渡日本。他在聽了孫中山的講演後,心懷感動,即加入同盟會,同時在日本弘文學校肄業。他偕黃克強、譚石屏返回國內參加欽廉之役,事敗,走安南,後來又返回江西,爲革命宣傳。辛亥革命勝利後,蔡公時被任命爲江西省交通司司長。討袁失敗後,他再亡命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袁世凱捕蔡公時甚急,他的家産都被抄沒。蔡公時的原配姚夫人也因驚憂去世。蔡公時參加方聲濤戎幕,又因涉及派系糾紛,脫險後在汕頭居住,與望族郭景鸾女士結婚,當時郭景鸾二十一歲,蔡公時三十三歲,生有一子一女。
由于蔡公時精通日語,谙熟日情,並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1928年4月,南京政府任命他爲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外交處主任,又任命他爲山東交涉員,主要職責是代表外交部處理戰區外交事宜。
1928年4月9日,蔣介石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組成四大軍事集團北上攻打奉系軍閥張作霖。日本侵略軍卻以保護僑民爲理由,出兵三萬,對中國進行武裝幹涉。蔡公時于此時任山東交涉員。
1928年5月1日拂曉,北伐軍第四軍團方振武首先攻進濟南,並被任命爲濟南衛戍司令。當北伐軍部隊進入濟南時,日軍早已在市內各馬路構築工事,敷設電網,步步爲營。日本浪人也組成“日本義勇團”,宣稱保護本國僑民的生命財産。5月1日上午,北伐軍第一軍營長阮濟民等因找房子帶著四名連長及幾個徒手士兵,行至經二路口時,被日本軍和日本浪人無故捉拿,當場用刺刀全部殺死,並用卡車拖去焚屍。北伐軍在濟南不斷遭受日軍殺害。方振武鑒于情況嚴重,深恐引起中日軍事沖突,于當日下午親赴日本領事館,與日領事西田及日本頭目齋滕交涉。日方理屈詞窮。表面上答應,將街道上所設工事暫時拆除,日軍退回兵營待命。5月1日晚上,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黃郛專車抵達濟南。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外交特派員蔡公時也于次日抵達濟南。5月2日,日軍第六師團長福田彥助率站下由青島增兵濟南。從5月3日開始,對濟南軍民進行血腥屠殺。當日,黃郛到日本領事館交涉,被扣留並強迫他在一個報告上簽字。報告的內容是中國軍隊在某處打死一個日本軍曹。黃郛返回賓館後,生怕發生沖突,只好命令他的衛隊向日軍繳械。趁日軍翻箱倒櫃、搶劫外交官員財物時,黃郛帶隨員逃出濟南幸免于難。
5月3日上午,蔡公時率領十八名署員來到位于濟南市經四路的山東交涉署。他從舊有人員那裏接收了文卷,後又取出孫中山遺像、遺囑和國旗,端正挂在牆上。外交特派員公署上班不久,就聽到市內各地槍炮聲接連不斷。日軍荷槍實彈、頻繁活動。特派員公署門前,也有日本兵及日本浪人與便衣隊活動,行動詭秘。外交公署派人上街買菜、送信時,日軍概不准通行。10點多鍾,蔡公時向日本領事館打電話詢問究竟,日方推說不知。日軍將特派員公署圍困了一天,公署人員一天沒吃飯,只喝了些自來水,電話線也被切斷,與外界完全斷絕了聯系。當日下午4時,有日軍一個班沖進外交特派員公署,把前後門圍得水泄不通。日軍先把署內人員隨身攜帶的自衛槍支全部繳下,再拉走幾個外交官員充苦力運送槍支彈藥。當晚9時,從外邊又闖進五十多個日本兵,一進門不由分說,大肆搶掠,將外交文件、地圖等棄置滿地,將青天白日旗和孫中山畫像統統撕毀。蔡公時用日語同日本兵理論:“這是中國政府外交機關,非軍事單位……日皇軍應尊重睦鄰友誼和外交禮節……”日本兵不等蔡公時說完,就用槍托將蔡公時打翻在地,又將署內十八個人一齊捆綁,拉到院內場地,撕去所有衣服,先毒打一頓,後用刺刀亂戳亂砍。當時有一個日軍士兵宣讀了福田彥助屠殺外交官員的命令。蔡公時翻譯給大家說:“日本兵要剝去衣服、槍斃我們。我們沒法,赴死可也”。一個日本兵跑上來,先將蔡公時的耳朵割掉,蔡公時大罵:“日本人殺我,日本人對我如同古代奴隸社會對待俘虜一樣。”這些日本兵又轉過臉去殺其他被捆綁的外交官,又回來將蔡公時的鼻子割下。據在“五三慘案”中僥幸逃出的勤務兵張漢儒回憶說:“當時我雖已血流滿面,痛之徹骨,但還惦記著蔡公時主任不知被日軍作踐成什麽樣子。我借手電所見:諸人大多有耳無鼻、有鼻無耳、血肉模糊,其狀之慘,令人毛骨悚然。蔡主任被削下鼻子,割去雙耳,挖去雙目後,整個頭部和胸前被鮮血染紅。
在極度痛楚中,他仍大聲怒斥敵人:“日軍決意殺害我們,惟此國恥,何時可雪?野獸們,中國人可殺不可辱!”站在一旁的渡邊見蔡公時罵不絕口,便獰笑一聲走上前去,突然將刀插進蔡公時的嘴裏,便勁旋了兩圈,菜公時的舌頭被剜掉了。“統統拉出去槍斃!”渡邊揮動著帶血的刀,下達了命令。日軍聞言,一擁而上,將蔡公時、張麟書、姚成義等拖到院外,橫加鞭笞,俄而槍聲突起,屋內署員放聲悲號,哭聲慘烈。一生追求革命,誓死捍衛國家和民族的熱血英豪蔡公時,在赴任不到一天,就壯烈殉國。這夜晚,交涉署十八名官員,除張漢儒外,都被殺害。
蔣介石在日本侵略者的挑釁面前,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國軍撤退。5月8日,日軍重炮攻城,11月濟南城失陷。據世界紅十字會濟南分會調查:濟南“五三慘案”中死亡六千一百二十三人,傷一千七百七十人,奸殺無數婦女、兒童,財産損失無數。
這時,蔣介石與馮玉祥在濟南以南的黨家莊車站會晤,最後商定繞過濟南,繼續北伐,命令濟南駐軍一律撤出,避免與日軍沖突,其他問題,由兩國政府遵循外交途徑解決。6月初,外交部長黃郛因辦理對日外交不力,引咎辭職。王正廷被任命爲外交部長。王任職不久,就與日方就濟南慘案開始進行非正式談判,一直拖到1929年3月28日,中日兩國才就解放濟案問題在南京正式簽署協定。
1929年5月10日,日軍在強大的反日群衆運動攻勢下不得不撤出濟南。
蔡公時等殉難後,他們的忠骨究竟埋在何處,一直不清。從重慶趕來的蔡夫人郭景鸾女士相信這十七具屍體必然埋葬在濟南外交特派員公署裏。因而雇工挖掘,但由于空地遼闊,一連掘到第七日,才發現被火燒焦得面目全非的屍體,已無法加以辨認。蔡夫人買了大皮箱,再用木板釘在外面,將十七具忠骸,交給外交部,然後存放在外交部地下室。當時內憂外患,皮箱內所庋藏的忠骸,遂不知所終。
當時海外華僑社團用籌辦公時中學的一筆捐款,鑄了蔡公時烈士一尊全身銅像。因當時國內抗戰,就立在新加坡紀念孫中山的別墅晚晴園裏。蔡公時是民國以來第一位抗日烈士,外交官持節被戕,亘古未有!
蔡公時是詩人。早所他寫于谒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墓四首七律,讓人回腸蕩氣,忠義之氣溢于言表。詩中“英雄血和杜鵑開”、“不抱丹心莫錯來”、“功名都在死中求”等語句,表明蔡公時獻身革命的情懷。
蔡公時遇難時,只有四十八歲。他的兒子蔡今任當時才六歲,和母親遠在重慶。靠了多方優恤和眷顧,蔡今任在學校長大成人。他上的是警友學校,所以一直在警界服務。當時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僅一周歲。“五三慘案”後被蔡公時好友查爾熾抱養,不幸養父又在1931年過早去世,曆經磨難。解放後蔡今明考入北京石油學校,後來一直在大學從事校醫工作,1987年在山東大學校醫院離休。 1992年以前,蔡今明從不知自己真實身世。直到1992年5月,在蔡公時殉難六十五周年之際,曆經波折,這對自幼離散、曆經戰亂的兄妹才相識,1993年4月重逢于故鄉九江。蔡今明說:“回九江之前,哥哥1993年3月從台灣來信:他叫蔡今任,我改名蔡今明,意思是我年近古稀,才明白自己的身世,明白自己的父親是蔡公時,明白家鄉在九江……我于1994年4月底,赴台灣探親。母親在台灣在世。哥哥在嫂子郭瑞芬夫婦生有長子蔡元生、次子蔡元成、女兒蔡菁英,共有四個孫子,一個孫女,兩個外孫女,是一個子孫滿堂的幸福大家庭。1994年5月我與哥哥回到家鄉九江,在九江紀念碑前修了圍牆和蔡公時遺墨詩碑,讓人們世代不忘國恥!永遠爲中華民族的強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