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企業聯合會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億歐·EqualOcean聯合主辦的“2019世界創新者年會”近日在北京盛大落幕。
本次大會以“科創4.0:共建全球化新未來”爲主題,集結了來自美國、英國、印度、新加坡、印尼、尼日利亞、巴西、日本、以色列等十余個國家或地區的6000名創新者,並爲從全球各國和地區數千家企業中挑選出的最具創新力的公司頒發榮譽。
成立于2018年11月的外賣新零售傑出品牌、開創了外賣一人食佐餐創新模式的佐大獅榮獲“2019中國明日之星TOP100企業”殊榮。
佐大獅聯合創始人李骥受邀出席本次大會的垂直會場·“零售新消費創新論壇”,與盒馬、峰瑞資本、KK館、鬥米、邁外迪、a1零食研究所、食享會、The Luxury Closet、CoutLoot 、心上、LOHO眼鏡、碼尚、餐道、Bits x Bites 等十余名大咖嘉賓,就零售消費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新藍海、新興人群、消費品牌等方面展開了精彩的分享與討論。
佐大獅聯合創始人李骥(左三)
紅海與藍海:紅海之中仍有藍海
“當下的商業環境下,很多行業已經趨于成熟,幾乎不存在純粹的藍海市場,如果有,那只能說明這片海不夠大。但是,再激烈的紅海裏仍然會有新的機會。”李骥認爲,在互聯網的下半場,隨著科技和社會經濟的進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企業的關注點或許無需聚焦于一個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而更應該思考如何把傳統的生意用新的方式去經營,也就是所謂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從頭再做一遍。
其實佐餐行業已經存在很多成熟玩家,比如老幹媽、李錦記等,不過它們的目標是廚房和家庭場景,主要聚焦于大流通領域。
但是,外賣場景是一個即時消費場景,即時電商要求餐品從下單到送到用戶家最好能在30分鍾內完成,這對于整個外賣鏈條上的標准化要求非常高。兩大外賣平台數據顯示80%的外賣訂單屬于快餐和簡餐品類,這和正餐場景有一個巨大的區別,對于正餐而言,所有關于佐餐的調味動作都可以在廚房裏完成,但對于外賣渠道中的快餐和簡餐,這個動作很可能沒有條件在廚房完成,所以他們的佐餐正在慢慢變成標准化産品。
標准化的外賣佐餐結合了傳統佐餐的上遊供應鏈環節(選品、研發、生産、物流)和外賣平台的銷售環節(地推、運營、技術賦能),佐大獅正是圍繞著這些核心點組建專業能力,把外賣場景視爲新的零售流量渠道,讓佐大獅的産品通過外賣餐廳和外賣平台觸達到消費者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也爲中國幾百萬外賣餐廳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爲這個領域的專業玩家,這樣才能在原本的紅海市場裏建立屬于自己的商業領域,僅1年時間,佐大獅産品已經覆蓋167個城市,與近10000餐飲品牌合作,服務了50000多家餐飲門店,已爲餐飲商家多賺超100000000元。
縮短與提升:縮短鏈路≠提升效率
爲什麽不直接面向消費者,2B2C的商業模式是否增加了整個消費鏈路?
“很多玩家都在思考如何通過縮短鏈路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然而,大趨勢未必適用于每一家小企業,減少鏈路也並不一定代表效率的提升。”李骥認爲。
比如,我們回溯餐飲外賣的發展曆程,其實最初叫外賣的模式是分散的點對點連接,暨消費者直接打電話到餐飲門店,店小二直接送餐品到消費者家中,這就是外賣行業最初的“D2C(供應商直達消費者)”模式。後來,出現了美團、餓了麽、大衆點評這樣的平台,極大的提升了外賣市場的效率,但其實嚴格來說這是增加了一個鏈路。
“佐大獅關注的永遠是我們的産品是否是消費者真正喜愛的商品,我們是否爲餐廳創造了價值,我們是否提升了整個産業的效率,我們是否是最專業的一群人。”李骥對于商業模式的解構是,我們就瞄准這樣一個趨勢,選擇了這個賽道和模式,把全國500萬餐廳作爲前置倉,把美團和餓了麽外賣平台作爲交易訂單發生以及配送基礎設施,用這種模式滿足整個新消費趨勢和消費人群對于佐味品的需求,和傳統玩法相比,整個鏈路的成本有所降低,效率有所提升。
當然,場景的契合程度也是提升效率的一大利器,舉例來說,如果是賣爆米花,首先可以考慮進入電影院。同樣,如果賣佐餐腐乳,首先考慮在粥店搭售,賣拌飯辣醬,首先考慮和炒飯搭售,和場景的匹配毫無疑問會提升整個鏈路效率。
但是,這只是佐大獅的起點,接下來佐大獅或許會把外賣、出行、旅遊等一人食場景下的零食和消費品重新再做一遍,或者直接進入大流通領域,未來很遠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