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分鍾,帶你領略知識的萬種風情,堅持學習,每天比別人多學一點,未來你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
曾記得有一次在看一個訪談節目時,許知遠在和李誕的對話時曾表述他就是一個唱挽歌的人,實際上在我們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唱挽歌的人的確很多,那麽對于挽歌的現代寓意可以解釋爲,這些人他們對于逝去的那個時代始終懷有一種惋惜與留戀的情感。其實這種情感可以說是具有兩面性的。與我個人認爲,在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是不應該唱挽歌的,因爲時代在進步與發展,我們需要不斷地向前看,而把這些情感放在腦後。許知遠之所以說他是一個唱挽歌的人,其實也是有迹可循的。他是一個作家,一個自稱不合時宜的作家,他的情感是十分細膩,它可以觸摸到我們平常人所觸摸不到的情感層面,他需要用文字來闡述這種情感,他是用文字來影響他人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不同,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術,新的科技,以此來獲得我們想要的生活,這種情感只能是我們茶余飯後的一種消遣,而絕不能作爲生活主流的。那麽挽歌的由來是什麽呢~
挽歌就是哀悼死者的歌。在古代,送葬時“孝子”在前執绋,挽柩者唱挽歌。上古時期沒有挽歌,《禮記.曲禮上》:“適墓不歌,哭曰不歌,臨喪前則必有哀色,執绋不笑。”《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殡》。”(《虞殡》即送葬的挽歌。)此後挽歌逐漸流行。《晉書.禮志中》記載:“漢魏故事,大喪及大臣之喪,執绋者歌。”在古代,不同的等級送葬時也要唱不同的挽歌。漢武帝命音樂家李延年作兩首挽歌《薤露》和《蒿裏》。《薤露》是在送王公貴族時唱的,《蒿裏》是送士大夫和庶人時唱的。一般來說,挽歌都是死者的親友寫的,但也有的死者在生前就爲自己寫好了挽歌,囑咐親友在爲他送葬時唱。比如大詩人陶淵明在自己臨死前三個月就寫了三首挽歌。在當時,有很多文人都在生前爲自己寫挽歌,以示對死亡的大徹大悟。挽聯則是哀悼死者、治喪祭祀時專用的對聯。內容主要是概括死者的一生功績,對死者進行評價,訴說自己與死者的友誼,對死者的去世表示哀悼等。
所以,作爲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而不應該一直爲逝去的舊時代唱挽歌。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