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一系列記錄日常生活與家常美食的短視頻,意外在海外火了。這讓不少從事內容制作傳播與傳統手工藝的業內人士感慨,以日常生活常用的器物,平凡的生活方式,是否也能面向國際講好今天的中國故事?
日前,豫園集團旗下的東家APP、有“最美書店”之稱的鍾書閣、中國非遺傳統面塑手藝人張書嘉等上海企業、傳承人亮相“首屆新加坡文創節”,探索以“日常”講好中國故事的可能。
線下新機遇,需要新“內容”
“宜家帶來簡潔明了的北歐生活,無印良品展示了自然樸實的日式生活,毫無疑問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物’,都能傳播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市民魏女士很喜歡購買和收集生活家居物品,如今她漸漸生出疑問:能代表中國生活的品牌,有嗎?
宜家通過家具在全球傳播“北歐”形象
近年來,日本的陶器木器,丹麥的燈具桌椅,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中國人的視野,進而通過使用、網上曬圖等方式進一步傳播。市民敬先生爲新家購買了一盞形似飛碟的吊燈,這款吊燈由丹麥設計師保羅·漢甯森于1958年設計,由丹麥品牌Louis Poulsen生産。敬先生是通過不少公衆號了解這盞燈的故事,又頻繁在設計展中邂逅而“種草”:“上海已陸陸續續開出很多北歐設計的買手店和二手店,通過設計美學和故事吸引人。據說這盞燈的光線複刻了‘北歐的黃昏’,本身就很令人向往。”
丹麥著名設計“Y字椅”,靈感來源其實是中國的圈椅
除了設計出衆、品質上乘,“會講故事”是不少消費者對這些産品心生向往的重要原因。近年來,不少日本手工藝人制作的日用器具通過展覽的方式進入中國,疫情前他們甚至會爲此專門飛到展覽現場,如今即使國際交通不便,他們也會遠程視頻與消費者交流。“你單看一個杯子、一個碗沒有什麽感覺,但有作者本人的介紹講述,很容易激發消費欲。”市民文女士曾參觀過這樣一次展覽,一個看起來色澤黯淡的大盤子,作者解釋這是自己觀察在日本的家附近黎明時分森林的顔色,並且示範了盤子跟蔬果的搭配:“我現場就買了好幾件。後來做菜了曬在朋友圈,好幾個朋友也被‘種草’了。”
曆史綿延五千年的中國,並不缺少好産品。豫園股份總裁助理、東家總裁孟文博介紹,去年杭州文博會,東家展廳5天吸引了20多萬人參觀:“疫情後,線下其實産生了更多的機會。但這種機會一定有別于過去,是有內容、有策劃、線上線下融合的專業化的行業機會。”
只用于收藏,必然走向衰亡
與願意沉下心來做一些價格並不高的日用品和設計不同,一些從事國內“非遺”傳承保護和海外推廣的人員向記者透露,一些從業者並不願意思考將手工藝與當代生活相結合,只是一味“複古”,期待政府撥款“保護”,或是直接進入博物館。
相比之下,英國19世紀下半葉興起過工藝美術運動,日本則在1920年後開始了“民藝”運動,強調民間生産、日常使用的生活之美。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畫廊經營者許女士告訴記者,這種“日用之美”中還包括另一種匠心之美:“勞動是工匠的一生,他們或許不能達到財務自由,但他們擁有創造的自由。這就是爲什麽很多記錄匠人勞動的短視頻和故事很能打動人心並激發購買欲。”
日本手工藝人以音樂、海浪爲靈感制作的木盤,會隨著不斷使用變換新的面貌
“如果只是當成擺設、收藏品,這個行業參與者會越來越少,逐漸走向衰亡。單純複刻老祖宗的東西,無益于真正的傳承,傳承一定要符合當下人的需求。”孟文博認爲,文創行業如今面臨三個趨勢:一是“互聯網浪潮”,疫情加速行業互聯網化,需要專業平台加強年輕用戶與手工藝人的關聯;二是“平常生活”,文創、非遺要和當下生活緊密相關;此外還必須“以正立身”:“要堅持做對的事情,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盡管有可能很難、要很長的時間。”
東家APP上匠人可以展示勞作與生活,直播聊天,同時銷售作品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簡工博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來源:作者:簡工博